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腊日常年暖尚遥 ...

  •   今岁不算是暖冬,可还是比往年要暖和些,才辰时日头便直拉拉地照射着庭院,吹进厨房的风并不凛冽。
      锅里煮着八宝粥,甜甜的雾气氤氲,杏儿舔舔嘴道:“往后这几月可爽嘞,连日的年节,可不得吃过瘾。”
      “你个馋猫。”明婆被逗乐,“待会儿这粥就交给你煮了,记得等这儿熟了再加百合桂圆去。”
      “今年天公好,收成比往年都高,集市上的莲子、赤豆、薏米都便宜了许多。”苏瑶洗着红枣感慨。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杏儿夸口,又想起一茬对苏瑶道“对了,姐儿,你这月来施粥不是挣了个好名声吗,我今日去集市时瞧着好几个粥棚搭起了,都在施腊八粥呢。”
      苏瑶将红枣搁在灶上,弯腰拿起角落的薄皮蒜扒着,不在意道:“那不是件好事?哦!上回给谢歆带去的腌肉她说好吃,想趁着年前自己也腌些,让我来问问明婆你这方子传不传外人。”
      “这孩子,这么客气。”明婆笑骂,从橱柜里拿出一包干料来,“正好上回还有多的八角桂皮,你让她把这些和三大碗盐一勺糖一起炒熟炒香,再抹到肉上,放缸里,用大石头压住,过个十来天再拿出来晒,日头好的话三天就能吃了。”
      苏瑶接过纸包向外走去,听见明婆在身后喊:“姐儿,回来时买些红纸,马上要祭灶了,别忘了!”苏瑶挥了挥手表示知道了。
      走到巷口,苏瑶闻到一股暗香,顺着香寻去,是一株不知是谁家的黄梅开了,梅树的枝梢缀着梅花,花瓣如玉晶莹。房屋门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生出红花,在寒冬中明得如火。算算日子也是快到小寒了,能约着去梅园赏梅了。
      苏瑶敲了敲院门,来开门的是个老婆婆。“打扰了,我可以向婆婆买一只腊梅吗?”
      婆婆先是谨慎打量了苏瑶一番,突然认出了,激动道:“哟!是苏掌柜吧?说什么买不买的,你想折多少都行,你可是我们十里八乡的大善人啊。”
      苏瑶连连告饶,“婆婆别这么打趣我了,也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
      两人好一番推拉,苏瑶总算是拿到了一枝梅后离开。
      苏瑶将梅枝别在纸包上给谢歆送了去,约好小寒日去梅园赏梅便回了。
      到家时,腊八粥刚出锅,明婆先是盛起八碗祭了先祖和神佛,才让苏瑶和杏儿开吃。
      今年冬日确实冷,苏瑶本就畏寒,这下更不愿出门,有此想法的也不止苏瑶一个。
      大家冬日里都想吃点热乎的,糕点生意本就冷清,再加上冬日风寒大家不愿出门,酣味斋的账册送来几乎都是平账,再加上粥棚的支出,这一月下来还亏损了。苏瑶算着账,头发都掉了不少。
      “姐儿,今日灾民更多了,有些灾民吃不到饭,竟在门口闹了起来,还好酣味斋伴当也不是吃素的,给他们压下去了,到底还是不好看了些。”杏儿气鼓鼓地闯进书房抱怨道,“我说这些人真是吃饱了没事干,好好说很难吗?非要闹起来,还让酣味斋的客人瞧了笑话!”
      “约莫有几人在闹?”苏瑶抓抓头发,心下更乱。
      “也不多,就三四人?其他人倒是好的,还帮着劝。”杏儿回忆道。
      “得想个办法啊……”苏瑶喃喃。
      “要说姐儿眼光是真强,严一人可太好了,平日里在集市上帮着跑腿也能挣些钱了,还是每次都来帮忙。”杏儿自顾自道。
      “跑腿?”苏瑶冲过去抱住杏儿,“杏儿,你真是我的好杏儿!”
      苏瑶这突然之间的动作给杏儿整懵了,呆呆站着不明白苏瑶是什么意思。
      “我们不妨将难民们都雇来,正好冬日里大家不爱出门,就让他们跑腿去送糕点。”苏瑶激动道。
      “可是要怎么做呢?一家家问去吗?”杏儿不明所以。
      “我们做上几个特制的木牌放在酣味斋出售,若是需要外送的人,便让他们买下几个木牌,想吃糕点了,便挂在门口,雇工们瞧见了,便跑去送。”苏瑶边思考边道。
      “可行欸,不愧是姐儿!女财神!”杏儿激动地直拍手。
      “不过真要做实肯定还要很多问题,你来帮我想想。”苏瑶冷静下来,苦恼道。
      两人合计了一下午,总算是定了个草案出来,诸如牌子得做得醒目特殊还要让别家仿制不了;雇工包三餐每送一单给一个通宝;两个人轮守一道巷子;定好时间收牌子送餐食;做到后面还能帮送饭馆饭食此类问题,总之苏瑶最后拍板,鸣玉坊人家大多不愁吃喝,手上也有闲钱,便先从鸣玉坊试水,到时看大家的反馈再慢慢调整。
      杏儿将书桌上摊成一堆的纸收拾好,放进匣子里,颠颠地带着最后的成品去找严一商量将这生意做起来的事。苏瑶则随意在书架上找了本书,钻回被窝躺着了。
      这书写的是神话故事,正好有灶王爷这段。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流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四,要送这一年一直监察保护家的灶王爷会天上报告事务,所以,民间都会为他们举行个仪式叫送灶神,仪式办的好,灶王爷就会开心,自然也会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来年回来也会带上福泽庇佑这家。
      苏瑶看见书中“男儿酌献女儿避”这一句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将书册随手扔在脚踏上。心道:还女儿避呢,有人给上贡就偷着乐吧,还男儿女儿,难不成这钱还会因为是女儿的就贬损价了?
      祭灶这日,明婆买了一大盘子麦芽糖,和一大壶黄酒备着。这边明婆做着菜,那边苏瑶和杏儿剪着窗花。
      苏瑶从小就帮着剪窗花,临剪、重剪、画剪信手拈来,无论是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还是亭桥楼阁都不在话下,杏儿赞叹地瞧着苏瑶将剪子挥得熠熠生辉,手下红纸逐渐显露雏形,不一会儿就出来了一张漂亮的福字窗花。
      杏儿缠着要学,一连歪歪扭扭剪坏了一桌子红纸,,最后一张用完了还没剪出个形来,也不气馁,只说明日还要去买了剪,非得给它学会不可。
      “明日要扫除,你可别想躲懒。”明婆笑道。
      “那我在门口挂块儿木牌,让他们买了送来。”杏儿哼了声。
      这半月来外送生意已经颇有收效了。几乎人人都在赞这新方法省力,也愿意花钱买牌子,牌子前面写上要买的东西,后面写上住址名字,最多半天,东西就送来了,省时省力。
      生意好了后,苏瑶边将这些事务都交给了严一负责,外送挣的钱,也大多贴给了那些难民。
      总之,在这鸣玉坊内是一片祥和安宁,这一年也在百姓的欢庆中过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