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庭前木叶半青黄 ...

  •   “鸢尾蓝这件?不好不好,冬天了看起来冷飕飕的;梧枝绿的?嗯…感觉不够亮色,还是要暖和些的好,这件!鹅冠红的这个件怎么样?上回买回来天还热着就没穿上。”杏儿比这衣柜里的一件件衣裳问苏瑶。
      “都行,你瞧着办吧。”苏瑶窝在被窝里眼睛还未睁开。
      “不行!姐儿!快起来!”杏儿凑过去扒着苏瑶的眼皮叫起床。
      “天呐!杏儿,你怎么穿了这么一身,扎眼。”苏瑶一睁眼就是一片虹蓝色罩在眼前,难受地遮起眼。
      “立冬啊,今日是立冬。快起来去门口拜冬了。”杏儿气恼地在苏瑶耳边大喊。
      “啊啊啊,知道了。”苏瑶捂起耳朵,更响地喊回去。待到梳洗时,沉睡的脑袋才清醒了些,细细瞧了杏儿的衣裳,笑说衣裳店里的丑衣服只有今天能见见太阳。
      杏儿并不理她,只牵着手往门口去,街坊四邻早已寒暄上了,苏瑶对着几位相熟的长辈作揖后,乖乖的侍立在侧,听着各位叔叔婶婶的夸赞恭维。
      好一会儿,苏瑶感觉脸都笑僵了,才听见明婆在屋内喊吃饭,忙跟邻里告辞。
      “啊,好累。最怕别人热情了。”苏瑶揉揉自己的腮帮子,闻香走到厨房“吃啥?饺子吗?”
      “麻油饺子和麻油鸡。香不香?”明婆舀起一勺金黄透亮的鸡汤,浓郁的汤汁丝滑入锅,迸发出强烈的香气。
      等肉熟的差不多了,放进大个的红枣和香菇,在小火煨一会儿就可出锅。
      因为要用鸡汤做饺子的汤底,椒麻鸡炖的烂呼呼的,轻轻一抿就能脱骨,融合了鸡肉、芝麻油、姜片、黄酒、红枣、香菇多种食材的香气,这碗鸡汤直教人鲜掉眉毛。
      “多吃几个!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来姐儿,这碗里还给你多放上些红枣,立冬这日补身子最好了。”明婆给饺子分好碗端上桌。
      这才吃上呢,又听见外头喊着“大事不妙啦!苏掌柜出事啦!”
      苏瑶愣了一愣,和杏儿使了个眼色,心里还戏谑着想说我?我这不是还好端端坐在这。
      杏儿出门去瞧了,领回来一个八九岁的孩童,那孩童张嘴就是“苏掌柜出大事了,要下大狱!”
      苏瑶浑身一凉,端着饺子碗的手都泛着白,“小孩儿,你说的是酣味斋的掌柜?是我?怎么回事?你慢慢道于我听。”
      “就是你,酣味斋的糕点吃死人了!”小孩一路跑来急的额头冒汗,被杏儿抓着手腕脉搏还嘭嘭跳得飞快,“现下酣味斋的伴当厨娘都被衙役制住了,捕头已经带着人过来了!”
      苏瑶本身还恍恍的脑袋闻言镇定了下来,让杏儿塞了两枚通宝给小孩送他出门。
      不多时,捕头就领着一个衙役上门来了,进门就说要请苏瑶去衙门一趟。
      苏瑶问了原由,衙役不答,只说是上了堂便知,苏瑶又问能否带些物什,并塞了些银钱,衙役这才睁只眼闭只眼让苏瑶动作快些。
      上了堂,苏瑶才知是被人一纸诉状告了上来,说是糕点里掺了不好的东西,家中病人吃了过世了。
      待听完提告人的冤情,苏瑶的心里也有了几分把握,待县官允了问话,苏瑶转向男人问道:“你说是吃了酣味斋的糕点才使得你的夫人去世?”
      “就是你们,黑心作坊!”男人面上怒道,可双手却下意思的向后藏了藏。
      苏瑶轻嗤一声,又问道:“敢问夫人吃的什么药?可有忌口?又何时在我酣味斋买了什么糕点,买了多少?”
      男人眼珠咕噜一转,脱口而出“我夫人患的是肺痨,大夫只让忌荤腥油腻之物,并没什么糕点。我是前日在你酣味斋买两盒绿茶冰糕!”
      “县老爷,能否传唤医师入堂?”苏瑶问。
      “准。”
      大夫上堂后苏瑶照旧是问了些患的什么病,开的什么方子等等。
      男人听得医师与他说辞别无二致后更是得意,瞧着苏瑶的目光里藏不住的算计。
      “我观这位郎君穿着破败,敢问是从事何种活计?”苏瑶问道。
      “从农如何?你们从商的还瞧不起从农的了?”男人暴怒,伸出手指着苏瑶骂道。
      “禁问于本案无关的问题。”县官敲了敲惊堂木。
      “非也,县太爷,小女商铺之中糕点众多,价格不一各有优劣,这绿茶冰糕所用的都是上等茶叶,制作工序复杂,故而这价钱也不便宜。小女只是好奇,这家中并不富裕,且有人需常年服药者,怎会购买此种糕点。”苏瑶拜伏身去,高声问道。
      “这,这,这。”男人支支吾吾答不出所以然来,眼神飘忽往旁听百姓里撇去,忽地镇定下来,“家妻久病,仅有此愿,作为她的丈夫当然是要尽力满足!”
      “敢问医师,此人妻子药方多久抓取一次?”苏瑶似有所料,继续问道。
      “痨病乃是久疾,需按时服药,故而这药方是每月一次,下一次抓取,就在今日。”医师也明白了此时堂上的情况,配合苏瑶答道,“且此男给老朽印象颇深,因家中贫寒之故,向医馆赊了一月的账。”
      “县太爷,在场的大家伙,听到这里应该都有数了吧。”苏瑶环视一圈,最后将视线定在男人身上,只见他双唇发白,眼神乱瞟,手指扣挖着裤脚,一副欲逃的样子。
      “就是想坑苏掌柜的钱呗。”
      “自家媳妇病到药都买不起了,还去买那么贵的糕点,我平时都只买买散装的,这非年非节也不送人,买这么贵的干啥子。”
      “怕不是有人要害苏掌柜喽?”
      “你看他那样子,肯定是有人指使!”
      人群中私语窃窃,县官一拍惊堂木,“肃静!苏掌柜可知意断定不了案?可有证据?”
      “这是民女店中的账册,因着年末时想给几位常光顾的主顾送些糕点,故而价格较高的,买数较多的,都有记载,县太爷只管看有无此人的名姓,或是召与他同日买糕点的人前来问话,都可为民女作证。”苏瑶从怀中掏出一本一指厚的账册,呈在身前。
      “县太爷!想是我的妻子福薄,本就是要去的人了,我不告了,不告了。”男人跪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端的是一副可怜样。
      “既如此,那退堂?退堂!”县官也是和稀泥的性子,案子就此了了,他也乐得自在。
      下了堂,杏儿第一个围上苏瑶开心道:“好在姐儿平日里就备的齐整才让这些小人无缝可钻!”
      苏瑶靠在杏儿身上,后怕道:“账册哪会记得这么详细,我不过就是赌幕后之人不敢暴露罢了。快扶你家姐儿回家,腿软了,走不动道了。”
      待回到家中,杏儿才敢开口问:“那日后再有此事这么办?我们要想姐儿说得那样记账吗?”
      “酣味斋日日那么多客人,哪能逐人逐名去记,再说了,谁知道他们下次又会使什么下作手段,堵不如疏,让我再想想。”苏瑶也很是愁恼,本以为做好自己本分就好,可树大招风,总有人眼红手黑。
      “我去给姐儿煮沐浴汤去,扫疥把这些病气霉气都给它扫掉。”明婆拿出一袋子花干,杏儿凑过去看了一眼,袋子里各种干花草药混在一块儿,只能依稀认出金银花、菊花、香草。
      苏瑶泡在浴汤里,脑中紧绷了一天的弦随着热水的荡漾慢慢松开,半梦半醒之间,一个绝妙的应对之策渐渐成形。
      “什么?要把酣味斋拆了?”杏儿大惊,腾地从凳子上跳起来。
      “不是拆了,你先坐下。”苏瑶拉着杏儿坐下,“是要换间大点的铺面,把后厨搬到台前来。”
      “我不大懂。”杏儿还是懵懵的。
      “简单来说呢,就是把后厨的那面墙改成一扇窗,让食客都能瞧见我们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再把蒸烤房单独设到后面省的油烟熏人。”苏瑶在纸上涂涂画画,一个简单的格局图跃然纸上。
      苏瑶一直是个雷厉风行不怕试错的人,这边刚想好,那边店面便租好了,敲敲打打半个多月总算是有了雏形,一面墙上敲出一扇窗的大小,厨娘们在里头的动作外面都能瞧见,厨房外就摆着装糕点的柜台,看着糕点的制作,食客们也更愿意买多些。
      铺面大了苏瑶还在店里放了几张桌子,没成想效果还真不错,常有小姐妹约着过来坐坐,还带动了不少新客,试营了四五日,竟比原来的收入高了半成。
      苏瑶是瞧着这天也不冷了,被窝也不留人了,每日就往酣味斋去,每日乐呵呵地忙着,要不是明婆筹措着祭祖,都忘了这日子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