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一轮明月林梢挂 ...

  •   中秋前夜,酣味斋灯火通明,明婆杏儿和苏瑶都在厨房里帮忙。
      苏瑶新定的月饼印是自己绘制的花样,一朵花配一句花箴,总计样式十三种。虽月饼印在糕点铺已不是新鲜物什,但别的商家多嫌费事,要么简单至极草草了事,要么过于守旧新意不足。在糕点上兼具花样与字样且多有不同的,怕是整个苏州城也只酣味斋一家了,毕竟不怕花钱才能挣钱是苏瑶的经商法门。
      苏瑶在后厨教人做咸酥点心,这还是杏儿随口一句包子里什么都能包,怎么包都好吃启发来的,既然包子能包肉和菜,那糕点为什么非要做甜的?苏瑶当即和明婆说了,明婆倒是不以为:“好吃咱祖宗不早就传下来了?这菜冷了哪能好吃啊?”
      苏瑶却是铁了心硬要整个咸酥点心出来,和杏儿埋头塞了榨菜、咸菜、萝卜头等凉菜进去,不过确实尝起来都不咋样,要么咸了要么硬了。
      眼瞧着品茶大会就在眼前,苏瑶不免泄气,懒散地趴在桌子上。明婆端来白粥和几碟小菜,给苏瑶盛好安慰道:“姐儿先用膳吧,想不出咱就不整了,千百年古人都没做过的东西,咱做不来不稀奇。”
      苏瑶也不是想不到这理,只不过追溯到最源头,不是也该有个人灵光一现倒腾出糕点这玩意儿吗,怎么她就不行呢?闷闷地敲开一个腌鸭蛋,筷子戳开细嫩的蛋白渗出红油来,“这蛋怎地不一样了?”苏瑶看着棉沙的蛋黄奇道。
      “今夏就我一人儿在家,就没腌咸蛋,早时去集市上瞧见有卖的便称了几个。王妹子说这高邮人腌的咸蛋是一绝,姐儿觉着如何?若吃着好,我明儿再去买些回来。”
      苏瑶用筷子挑了些塞进嘴里,“是不错,不咸不腻。”又猛地想到什么,激动地呼喊“明婆!还剩几个?这咸蛋!”
      杏儿听见苏瑶的话,也反应过来,窜进厨房。
      “啊?啊?”明婆一头雾水,看着这两个突然就兴奋起来的小孩,还是回答道“怕是还有四五个吧。昨儿买了一斤早上煮了仨。”
      “找到了姐儿!”杏儿从厨房探出头,挥了挥手上的鸭蛋。
      苏瑶紧着喝完碗里的粥,跟着进了厨房。明婆无奈地摇了摇头,粥碗下的嘴角却上翘着。
      苏瑶和杏儿两人在厨房倒腾了一天,终于在明婆赶人前端出了两碟造型奇特的糕点。
      “这,是将猪油、咸蛋混在麦粉中烤制而成。这是咸蛋煮熟捣碎揉到面团里蒸制的。还有这个,是选了蛋黄做为糕点内馅按酥皮糕点的做法烤出来的。”苏瑶将手上的碟子放在桌上,一样样向明婆介绍道。
      “还有还有,我这儿!这是将咸蛋打散再加上牛乳蒸成蒸蛋,再用薄薄的皮包起来,咬下去就会有汤汁一样的流出来!这个是姐儿剩下的蛋白,我思来想去最后把它们架在火上慢慢烤干了做成了脆片。”杏儿地拿起一个脆片放进口中,尝到味道的一瞬又呸呸呸地吐出来,“好咸,烤干了更咸了。这个,这个肯定好吃。”杏儿指着盘中剩下的向明婆肯定道。
      苏瑶拿出小刀将糕点分成三份,三人就着茶水品鉴起来。第一个苏瑶称之为方饼,经过长时间的炭火烘烤已经酥脆无比了,手轻轻一碾就掉下碎末来。尝起来也不错,咸鲜酥脆,三人眼中都露出满意的神色。
      “味道虽不错,但不大适合放进提匣,咱刚刚随手一碾就落酥,别说防进盒子碰撞了,到时候都碎散开了可不好看。”明婆到底老道,思虑周全。
      “那再尝尝这个。”苏瑶将蛋黄馒头分给明婆,眼巴巴等着明婆的评语。
      “馒头,热着还成,凉了肯定不好吃干巴巴又噎人,更何况现下入了秋,一日比一日天凉,也不大妥。”明婆用手摸了摸馒头,哈哈一笑,“还有啊,姐儿你这馒头做的也太实了,馒头要做的蓬要做的软才成功,是不是忘记加酒曲了?”
      苏瑶绞了绞手指,面色讪讪,确实如明婆所说,苏瑶鲜少下厨,想法也只在脑子里转转,具体细节却不清楚。还剩下一样糕点,苏瑶也没了心思,草草切好分了,坐下埋头出神。
      “这倒有些意思了,皮酥软微甜,裹着棉沙的蛋黄,只是尝起来有点单薄,整颗蛋黄吃了肯定是腻味的。”明婆砸么着嘴边寻味便想着。
      苏瑶没在听,闻声跟着点点头,明婆又看向杏儿,杏儿也是一幅心不在焉地样子,坐在凳子上不停晃着脚。
      明婆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将糕点放在一边,又拿起杏儿做的。
      “到我了到我了!”杏儿瞥见自己盘中的糕点被拿起激动坏了,凑上前盯着明婆每一步的动作。
      甫一入口,明婆就皱起了眉头,冲着杏儿摇了摇头,见杏儿丧气撑脸的样子,又肯定道,“是很从没想过的糕点样式,腌蛋腥咸,做成甜的会更好。”
      “那我下次试试新鲜鸡蛋?”杏儿最是不会恼自个儿的性子,得了光就昂扬起来。
      “试试,试试。做成甜的指定好吃,还有这脆片,揉到面里会更香,也没这么咸。”明婆捻了点脆片放上舌尖试了试味道。
      “对啊!为什么咸味儿糕点非得只有咸的呢!”苏瑶猛地一拍手,“明婆您真神了!加点豆沙馅如何?”
      “啊?”明婆还未反应过来,愣了会儿后知后觉道,“哦哦哦!那咸蛋包子哦!猜想应是不错的,姐儿放手去试试。”
      如此这般,终于是赶在了中秋前将蛋黄红豆酥和咸蛋黄脆片两样点心定了下来。
      中秋日集市,家家商户门口都为了应和时节挂上了花灯,暖黄的烛火映衬着各色彩纸,灿烂生辉。
      晚风飒飒鼓动着酒旗,酒香溢出深巷。街上游人不乏陌生面庞,三两成行,华服着妆,在各式摊贩前挑选着,人声喧腾。
      酣味斋忙得热火朝天,前夜做的点心供应着,后厨的厨娘也没歇息过。苏瑶在旁盯着木签有无作假,一盒盒提匣被拎走,苏瑶的心也越来越安稳落定。
      直到傍晚,街上奔忙的人们才散去各自归家。苏瑶见已没什么人光顾,将剩下的糕点同厨娘和伴当们分了,每人予了个红封,便早早歇业了。
      秋夜沁凉,寒星如灯,河上有人泛舟,荡起水波纠缠着婆娑树影和如霜月色,一圈圈交织融合。
      苏瑶杏儿和明婆去酒巷提了两壶桂花酒,踏着月色归家。
      秋夜凉人,三人回房添了件单衣才又围到桌前。
      “今朝没祭月。”杏儿瘫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盯着月亮,冒出一句话。
      “是啊……”不知道是谁轻声接了一句。
      “怪不得说商人重利轻别离,越是佳节越是忙啊。”杏儿叹息道。
      “你们还有力气去准备祭品吗?”明婆仰靠在竹椅上,左右瞧了瞧苏瑶和杏儿。
      “方才是有的,坐下就没了。”杏儿懒回道。
      “就这样吧,躺着赏赏月,小酌几杯,也算是对月寄情。”苏瑶小口饮着温好的桂花酒。
      “晚膳呢。”杏儿又问。
      “喏。”明婆朝地上的提匣努了努嘴。
      “行吧。”杏儿拿了一把糕点递给二人,又乐滋滋地坐下,摇头晃脑,“团圆安康不就得了,这顺心的日子真是畅快。”
      圆月悬于天穹,当蔽月的浮云散去,消隐的月光再次出现,澄清的银辉,映照这一方小小院落,静谧美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