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去留 ...

  •   信是在第三天深夜送进皇宫的。
      哪里需要看信,一见来人是赵云,太子心里便明白了七八分。两个月来,白帝城的回信已全变了丞相的手迹....只没想到,竟会这么快。
      但还是不动声色地,等着这位他极敬重的长辈匆匆行完礼,走到他身前,从怀中取出封在羊皮口袋里的,他父亲的旨意。
      “丞相另有书信送与朝中重臣,请太子不必以国事为虑,尽快动身!”赵云恳切道。
      “父皇病重,我怎敢拖延。来人——”说着喊来候在殿外的侍从,吩咐道:“执我佩剑,去尚书令大人府上,叫他卯时在城门外等候。若他有问,什么都不消说,以此剑示之,他自会照办。”
      赵云正暗自惊叹士别三日,又听太子恭敬道:“将军一路辛苦,只是事出紧急,还请先在宫中少歇一刻,天亮便出发。”

      百里之外,刘备已然病势危急,一日间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
      诸葛亮不是什么浪漫的唯心论者。他逼自己用最短的时间接受了皇帝将死的事实。一面冷静地考虑他的身后事,一面将最后一丝希望,放在自己早早派出去延请名医的几路使者身上。
      他早年云游四海,结识了不少杏林妙手,其中不乏有能与华佗比肩者;还有几个想收他做徒弟,却被他躲懒耍滑抵赖过去——现在想来,真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这几日间有使者归来,带回的消息都让人叹息:所求访的大夫,不是已经仙逝,便是为逃避战乱,不知去往何处了。
      马谡见他终日愁眉不展,只能搜肠刮肚地想了好听的来劝:“先生莫急,不是还有一行人没有回来么?定是请到了大夫,一路护送,所以耽搁了。”说着,坚定地将一双竹筷塞进他手里。
      诸葛亮却皱眉。面前几样饭菜已经热过三回,明月高悬时第四次被摆上桌,仍旧得不到主人的垂青。
      马谡见他端了碗,却不动筷子,又把几个碗碟向他推了推,苦苦劝道:“先生多少吃一些吧!陛下现在病重,若先生也熬坏了身子,大汉还有谁可以倚仗呢?”
      诸葛亮叹了口气,他又何尝不懂这些道理。虽然无甚胃口,还是举著伸向盘中一道烩鱼,以筷尖划开鱼腹,挑起一块莹润肥美的白肉来。可还没等送进嘴里,先闻见一股混着泥土味儿的腥气,顿时腹内一阵难受,忙捂住嘴背过身去。
      “先生!”马谡忙要上前,被他扬手止住;早有眼乖的侍从捧来盂罐,他俯身呕吐,因腹中空空,只交代出几口酸水。
      好容易缓过一阵,诸葛亮缓缓直起身子,两肘撑在桌上,把那道烩鱼推远了些。又见马谡满脸担忧,淡淡一笑道:“幼常放心,我无事。只是这鱼不太新鲜,撤了吧。”
      马谡却不太信。端过鱼来仔细检查,虽然色泽不如刚出锅时漂亮,气味却依然鲜香,并无异样,不免心中疑惑更深。
      诸葛亮皱眉喝下一杯蜜水,才觉得好受了些;却也无心再和一桌饭菜继续纠缠,便吩咐人来撤下。
      马谡要拦,诸葛又说:“幼常宽心,不过少食一餐饭而已,不碍事的。”
      马谡说:“先生既然身体不适,何不请医官来瞧?”
      诸葛亮又给自己倒了杯水,说:“只是近来事忙,胃口不佳而已,何须那般小题大做。再说那些郎中,唯恐被人小看了他们的医术,再轻的症状,经他们望闻问切后都要喝一堆苦药,我何必受那份罪去?”
      “先生..”马谡欲言又止,还是硬着头皮选择直言:“我观先生症状,不像寻常的胃气不顺...先生...莫不是有喜了罢?”
      诸葛亮差点被一口水呛死。半晌才平复了气息,苦笑道:“幼常,你忘了,我在荆州时伤了身子,今生于子嗣上无缘了。”
      马谡早有准备似的,说:“学生不才,略懂一些医理,请为先生诊脉。”
      莫非孤不懂医吗?诸葛亮正要回绝,就听有人来报,最后一路寻医的使者回来了!

      使者得了通传,急走入内,扑通一声跪下:“丞相!我等虽在彭泽深山寻到了秋神医,可他——可他已经年老病重,再不能远行了!”眼看着丞相的脸色霎时转为灰败,那人急忙又说:“但是神医看了丞相写的脉案和手信,让我等带回这些!”
      诸葛亮颤抖着接过使者递上的几卷细帛。第一封是书信,只寥寥几个字:“刘皇叔此症乃心疾。心头幽愤而肝火郁积,阳气不升而上焦虚寒;只以肺疾医治而不调心症,谬之甚矣!”
      诸葛亮心跳一滞,忙展开第二封细看,却是一副药方,上首附两行字:此方极烈,但恐路远日久,皇叔病不能支。孔明慎行!慎行!
      诸葛亮逐字细看药方,看至最后一味药时,心头一颤,犹如五雷轰顶,万念俱灰。
      “丞相——”那使者又哭拜在地:“老神医还有一言,要我等务必带到。他说这药如不能治病,便要取命,只是...只是....”
      他深吸一口气,颤声道:“说下去。”
      “只是能...能让陛下...让陛下最后少受些苦楚——”那人说罢,深拜不起。
      诸葛亮忽感天旋地转,眼前发黑,连声音都听不真切了;还不待说话,已身子一软,晕倒过去。

      刘禅自认做足了十分的心理准备,可真踏进了皇帝帐中,仍几乎不敢相信,榻上那形容枯槁之人竟是自己的父亲。
      刘备正斜倚在床头,由着孔明一勺一勺吹凉了药羹喂他;他日夜苦等,终于见到儿子跪在榻前,心下激动,刚喊了一声“阿斗”,便又惊天动地的咳了起来。
      “父亲!”刘禅急忙膝行两步,近前时已满面是泪。“父亲病得这样重,为何....为何不早告知孩儿...”
      皇帝的病症一旦发作,一喘一息心肺皆痛如火烧;此时哪里还能讲话,只得用宽袖掩口,咳得令人闻之心碎。
      诸葛亮亦是含了满眼的泪,却只捧着药碗不敢动作,生怕一抚一触无端加剧了他的痛苦。
      “阿斗....”皇帝再开口时,气息又弱了三分,“阿斗,先请丞相回去歇息.....再来..再来回话...你们...你们也都退下.....”
      其余侍从各自退出帐外。刘禅站起身,又对诸葛行了一礼,哽咽道:“禅送丞相回帐歇息,丞相请。”

      诸葛亮虽肝肠痛断,可在刘禅面前,少不得要拿出几分长辈的坚强冷静来。这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他待之如半个亲子;眼下刚一出帐便强忍不住,在他面前哭得涕泗横流,他看了自然心疼。
      刘禅虽哭,却也不敢大放悲声,只颤声呜咽道:“先生,我父亲所患何病,为何如此凶险?”
      诸葛亮便把自己入白帝城后所见的皇帝病转折大致说给他听;言及前几日神医书信一时,忽然心中一阵悲苦,便要把皇帝病危之祸端揽到自己头上。
      “先生这是何意?”刘禅慌忙扶住欲要下跪的诸葛,叹道:“父亲这病根,怕是在二叔身死那天就深深埋下了。若伐吴成功,尚有回转,若不成,便药石无救。”
      刘禅仰面抹了眼泪,又说:“父亲败报传回成都时,禅便有此担心;此番大败,父亲不能报两位叔父之仇,还要与东吴重修盟好....依父亲的性格,自然是极委曲伤痛的...但见父亲请了先生侍疾,禅便想着,能有先生开解一二,父亲定然无事。不曾想父亲心重,竟自苦如此,直至病入膏肓!”
      他言辞恳切,却句句扎在诸葛亮心上的痛处。“微臣无能!空谨慎了半生,却在关键时耽误了陛下呀——”
      刘禅伸手扶住,“先生这是何意?父亲此病能有先生陪伴在侧,便比几个虚无缥缈的神医强上十倍!禅见先生亲侍汤药,想必平日亦是劳累非常,还请早歇。父亲榻前有禅亲身侍奉,请先生不必担忧。”

      太子自回皇帝帐中去了,留诸葛亮停在原处,久立不动。
      “先生...”马谡在身后轻轻唤道。
      “幼常啊——”叹息似的,“你都听到了?”
      身后一阵长久的静默,“学生也是担心先生的身子。”
      诸葛亮便不再绕弯子,“你听太子此言,可有怪罪之意?”
      又一阵沉默。 “谡不敢妄言。”
      诸葛亮长叹一气,两行眼泪滚落下来,一手覆上小腹:“太子平素宽仁....可如今情势非常,我又做下这等天诛地灭的事来,只怕.....倘若生下此子,必不为人所容啊!”
      那日他从昏迷中转醒,睁眼便看到四下无一人服侍,只有马谡神情凝重侍立在侧。见他醒来,神色愈加忧虑为难;他以为御帐生变,忙问何事,对方才俯下身子,低声将他是如何晕倒,如何被人抬进帐中,自己如何心急等不到大夫,先替他诊了脉.....
      声音愈说愈低,然而诸葛听完险些又晕一回。
      马谡见他瞬时间表情变了几变,开口第一句话竟是:“可有第三人知晓?”
      “不曾。事后赶来的大夫,都被学生打发回去了。”说着感觉话里意思不对,忙问:“先生何意?莫非——”
      诸葛亮淡淡道:“我早年伤了身子,又早过了适宜生养的年纪,只怕留这孩子不住;就算养下来,也多半会是个病秧子。”
      马谡急切道:“只需延请名医精细调养,定然无事!先生,这毕竟是陛下的血脉,你怎么舍得——”
      他怎么舍得?诸葛亮一时被堵得说不出话来,只好推说累了,把马谡和他的“落胎才最是伤身先生千万三思啊”通通赶了出去。
      他怎么舍得。二人盼了十几年的骨肉正在他腹中成型,他哪里舍得。可是请医问药必会走漏了风声,万一引得朝廷上下动荡不宁,那可就......
      次日还是狠下心来,吩咐采买红花牛膝桃仁等物,惊得马谡几乎要“死谏”——最后还是一句“先生总要问过陛下的意思!”终于劝下了他。

      时入仲夏,刘备自觉时日无多,便强撑起几分帝王威仪,于每日清醒时依次召见文武,交代后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