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曲终人散 ...

  •   这个冬天发生了许多的事情。

      年关已近,府内上下既要筹备过年要的东西,又要提前开始准备开春时两位小姐的婚事。

      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愣是被大理寺的来人打乱了。

      他们带走了谢长盛。

      巨石投入谢府这个深潭中,哐当一声留下了沉闷的声响,把满府人心中充满喜气的年味儿压的一干二净。

      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阖府上下把这个消息瞒得严严实实,生怕老夫人知道了。

      谢家表面看起来还在有条不紊的准备东西,实际上每个人心中都掀起了惊涛骇浪。

      宁宁看完了尹清羽传来的密信,上面写明:事情已然查清,谢长盛全招了。

      太合二十年,太子妃宋婉清已有身孕。谢长盛因爱慕宋婉清,多次逼迫她与自己私奔。

      宋婉清不肯,谢长盛与她多次争执未果。

      太合二十年三月初八当晚,谢长盛再次与她发生争吵,且将太子妃推倒在地。

      宋婉清当夜难产,一尸两命。

      这件事情谢家旧仆有几人是知情的,包括那天晚上的接生婆,郎中,丫鬟,还有听到争执的人。

      但大理寺的人二十年前怎么都查不清,是因为谢国公为了隐瞒真相,保护弟弟,与谢长盛将与此事有关的仆人灭口了,

      同时,谢家上下一心,得了命令不能随便说话。

      所以这件事情被隐瞒了过去,甚至连从京外回来的谢老太太都不知道。

      宁宁屏着呼吸读完了信,忍不住想起了那个仅有“一面之缘”的谢二爷。
      儒雅又和气的男人,虽然蜗居于谢家一角二十多年,但是仍能让人察觉到他残留的几分,当年作为殿阁大学士的风采。

      二十年前亲手为妹妹设计了那么精美绝伦的清园,二十年后害死妹妹的凶手却也是他。

      忏悔也应该是有的,不然不会年年如一日,都去买她最爱的桃子果脯。

      可是,害了人便是害了人。
      无论是失手还是无意,一切都是苍白的辩解。

      宁宁神情冷漠的把信放在了铜盆中,亲手点燃了它。

      火势由盛转弱,渐渐只留下了一缕灰烟和盆内黑色的纸烬,青涵把窗子打开后,屋内还残留着几丝烟味。

      宁宁又问她,“太子那里有口音么?怎么处置谢长盛等人。”

      尹清羽的来信中并没有提及到这些,此事毕竟涉及到了太子府和谢国公府,大理寺的人得斟酌太子的意思,不能妄下断论。

      而君渡那边迟迟没有音信,自谢长盛被抓后再无下文。

      青涵点了点头,“奴婢正要和你说这第二件事,裴将军亲自要我转告您,太子目前只打算把谢长盛收监在狱,关于处置他的事情之后再做定夺。裴将军还说,请您早做准备,择日离开谢家,返回太子府。”

      也不知道是不是累了,宁宁耳中青涵的话显得格外不真实。

      从春天到冬天,又一个四季在谢府度过,她来的时候以为潜伏在府邸,用两年的时间,会找到当年事情的蛛丝马迹。

      却万万没有想到。

      仅仅一年,事情便水落石出了。

      在这期间,危机四伏,变故突发,她也经历了大起大落,有虚假的惊喜,又有毫无所获后的失落。

      所幸,最后终于没有让坏人逍遥在外,还了死去的宋婉清一个真相!

      只是,在快要离开谢家之际,宁宁却再也没有办法像之前那样,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的去面对两个人。

      一个是痛失女儿,又再次失去亲子的,谢老夫人。

      一个是谢长盛的二姑娘,谢念昔。

      她打开了妆匣,从最底层拿出了前几日的刺绣完品,上好的丝绸帕子一角,两只小黄鸭游浮在一汪清泉之上,旁边是漫天的白色槐花花瓣。

      在帕子的左下角,有一个小巧的青绿色的“谢”字。

      宁宁本来是想绣“念”或者“昔”字的,在纸上反复练习了好多遍,终于选了一种清秀漂亮的字迹做模板。

      但提针之际,她却忽然意识到了不对。

      念昔,念昔。

      从前或许不知道谢长盛给这个女儿取名的用意,但现在却是彻底明白了。

      怀念往昔。

      谢长盛是借此思念自己的妹妹,宋婉清。

      宁宁思及此,把线剪断了,重新提针,认真的刺下“谢”字。

      小黄鸭仍有点歪歪扭扭,一大一小显得十分不精致,但是起码能看清了动物的模样。她
      绣完最后一针,仔细端详了一番,方才心满意足的放下手中的丝线。

      这个简简单单的手帕,便是新手几个星期也绣好了,宁宁却前前后后绣了一月有余。
      最后连青涵都不得不承认:姑娘竟然也有不擅长的事情。

      宁宁把手帕交到青涵手里,“我怕是不能亲自送她出嫁了,你帮我把这个帕子交到她的手里。”

      “是。”

      递了帕子之后,宁宁又开始准备去老夫人那里了。
      她留下的琴谱有两份,一份给了谢玄,一份如今得交到老夫人身边的嬷嬷手中。

      同时还准备了一份饮食疗愈法,让身边的人按此照料老太太的身体。

      前前后后考虑了许多,最后还是青涵提了一嘴,“姑娘,我们之后还在京城,又不是再也见不到了。到时候她们若有个什么事情,您也可以暗处帮忙。”

      宁宁这才没有心慌意乱的忙前忙后,隔天早晨,挑了一件干净又素丽的衣裳去见老太太。

      她到的时候,谢正清和钟氏都在房中。
      宁宁索性直接提出了,她准备要离开谢家,回平阳。

      老太太当即便生了气,“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宁丫头,你莫怕,我给你撑腰。”

      说完有意无意的瞟了一眼谢正清和钟氏。
      她知道谢正清古板的秉性,断定是这个儿子从中捣鬼。

      谢正清自然察觉到了老太太的目光,颇为无辜的看向了江宁,让她赶紧解释:我什么都没干啊,冤枉啊!

      宁宁笑了笑,不紧不慢的回答,“京城荣华富贵会让人迷了眼,我还是想回到自己的小地方,清净又让人心气平和。”

      她这句话极其会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她说的这个小地方是“平阳”。
      实际上,宁宁说的是太子府内自己的院落。

      说到这里,屋子里的人都照着她的意思解读了,只以为她是受不了京城的流言蜚语,想回家了。

      老太太闻言,也不好多劝什么了。

      这段时间,她也陆陆续续听到了坊间对这姑娘的攻击,从满城赞誉到沦为笑柄,搁谁身上都没办法轻易想开点。

      而人与人之间的谣言,不受人力控制,谢家也没有办法帮她平息。

      “哎,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也好,回去休息段时间,日后你若是哪天想通了,一定要回来!”

      老夫人舍不得宁宁,拉着她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愣是留她在屋中一天,到了天黑才放人回去。

      宁宁虽然一开始是抱了目的性的进谢家,但是却意外的从谢老夫人身上,感受到了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亲情和关切。

      有时候,她甚至觉得老夫人对待自己,像是对待亲生女儿般疼爱。

      她知道是源于自己与宋婉清有几分相似之处,但是也因此格外感恩,格外感谢那个素未谋面的女人,让她沾染到了几分来自亲人的爱意。

      几件未了的事情结束后,青涵那边又收到了太子府的催促。

      最后终于在一个寒冷的清晨,宁宁几人坐上了门前不起眼的马车,缓缓离开了谢国公府。

      与她们同行的,还有对宁宁身份完全不知情的思言。

      离府前,宁宁告诉思言,她要离开谢家了,给了思言几个选择:

      一是特意从平阳买来了她的卖身契,若是她想要,可以还她自由,送她钱财,从此过上正常老百姓的生活,不再为人奴仆。

      二是若是她习惯了谢家的生活,便允许她留在谢家。

      三是同她们一起走。

      其实第一选择最为诱人,也是宁宁有意想让她做的决定。

      思言的性格简单,心无城府,这也是她既相信她,却始终没有把来谢府的计划告诉她的原因。

      谁知,宁宁第三个选择还没有说完,思言原本黯淡的眼神听到后,瞬间亮了起来。

      “三,我要和姑娘,还有青涵姐姐一起走!”

      小丫头第一次这么有气势,斩钉截铁的说完,紧紧看着眼前的两人,仿佛生怕被丢下,把一旁的青涵都吓了一跳。

      青涵忍不住吓唬她,“你跟着我们可没有什么好吃的了,路上风餐露宿,可比不了在谢家这么好的伙食喽。”

      思言吸了吸鼻子,铁了心的要跟着她们,委屈巴巴的说,“那,我就少吃一点。”

      ……

      几人说说笑笑,小小庭院里留下了她们在一起时最美好的记忆。

      后来很多年后,宁宁回想到此时,总会忍不住设想:

      若是,若是当初思言没有做那个决定,若是,自己再狠心点留下她,不告而别。

      是不是,她就能一辈子做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吃货。

      是不是,她的命运结局便能因此而改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