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克亲寡妇7 ...


  •   书院每旬休沐一天,一般休沐日的前天晚上,陈进会从县城赶回家,第二天在家休息一天,第三天一大早赶回县城继续读书。

      四月中旬的休沐日,陈进从学堂回来,晚上陈大伯跟他说了教导石头认字的事。第二天吃过早饭,陈进和陈秀儿一起来到林佳期家,陈进毕竟是个十四岁的少年人,林佳期家里没有男主人,为了避嫌,陈秀儿跟着一起过来。

      林佳期早将西屋收拾出来,作为教学场所,家里就林佳期带着俩孩子,吃饭就用厨房里的小饭桌,堂屋的大饭桌一直空着,如今正好搬进西屋充当课桌。

      第一天教学非常顺利,教材是陈进原先启蒙用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书肆的课本都太贵了,一本启蒙教材要一两半银子,林佳期内心只想呵呵。

      教材买不起就买些笔墨纸砚,石头目前只需要认字可以不用课本,当然这些笔墨纸砚就算最次等的也花了一两银子,穷人真读不起书。

      陈进是个斯文俊秀的小少年,就是看着太瘦弱,好似风能吹跑似的。原先说好的两个小时,结果陈进愣是给石头讲了一上午的课,先认字再学写字,最后石头练字陈进指导,一个教的仔细一个学的认真。

      石头初学写字,不舍得用笔墨在纸上写,就提前让阿娘给他做了一个沙盘,专门用来练字。沙盘里放入细沙,用薄木板轻轻一刮就平整的铺在沙盘里,可以用树枝在细沙上练字,写完用木板再轻轻刮一下就回复平整,反复运用特别节约。

      教认字的时候,林佳期抽空跟着听了一会儿,发现这个时空的字跟繁体字相似,所以对她来说认字不难。就是写不出来,用不惯毛笔写字。

      林佳期现在每天要早起干家务活,下午又得忙活吃食买卖,所以午饭吃的早,中午会睡个午觉。平时陈秀儿也都是,等下午陈老大他们回家之后,才过来帮忙。

      中午林佳期做了五菜一汤,五个人围坐一起吃饭。现在家里伙食好很多,其他的孩子们都跟着吃好的长肉,可眼前的少年瘦弱的可怜,难道读书就这么辛苦?还是吃不好睡不好?

      林佳期自知跟陈进不太熟,不好问的太深,就一个劲儿的催促他多吃菜,见对方喜欢吃糖醋排骨和清炒豆芽,就将剩下的都打包让陈秀儿带着,让她晚上热了给陈进吃。

      陈进下午就回家看书陪家人,第二天一大早,陈进跟着爹娘一起做牛车回书院。盒饭装上牛车走了,林佳期在陈大伯家忙完活也没急着回去,而是找陈大伯了解陈进的事。

      在原身的记忆里,陈进十岁进学,启蒙老师是土桥镇上的王夫子。上辈子原身一个交际不多的人都听说过王夫子的事迹,自幼聪慧,十三岁考中秀才,十八岁娶妻省城富商嫡女李氏,十九岁赶往省城考举人。

      天妒英才,就在考举人的时候,王夫子的父母王老爷王夫人坐马车出行,马儿突然受惊发狂,导致马车侧翻,老太太撞到后脑当场去了,老爷子受惊又受伤,没坚持几天也去了。李氏大着肚子哪能受得了这个,孩子早产自己身子也受损,难再有孕。

      王夫子考了一半中途被叫回家,乡试一共考三场,听说考完的两场都是头名,最后一场却没有参加。此事对王夫子打击可想而知,从此王夫子就歇了考功名的心,就守着妻子女儿在刘渡镇哪里也不去,并在镇上开了家书院平淡度日。

      按理说王夫子学问这么好,陈进也在王夫子门下读书三年,陈大伯不应该把陈进转走去县城书院,多日的相处,让林佳期觉得陈大伯是个有智慧,能接受意见的人,于是直言问道:“大伯您怎么将大郎转县城读书了?”

      “说起这个大伯也惭愧,王夫子真真是好啊。大郎在他那里学了三年多,家里有时不凑手,束脩晚个几天交,从来没有说过什么。学问也没得说,大郎学的不错,王夫子很看重,说大郎读书很用功天赋也不错。去年跟大郎他爹说打算让孩子今年二月下场试试,说是考秀才不能保证,但考个童生还是没问题的。”

      “既然这样怎么还转学了?”
      “唉,王秀才他命不好呀,他书院里每年要准备下场科考的学子,在考之前都转走了,有传言说他没考运,学问再好也没用,最终都得失败。”

      “这传言您信了?”
      “我不敢不信,家里娃读书多不容易,出不得一点差错呀。”

      林佳期无语,这封建迷信古人最信,没法解释没法沟通。
      “我没听说大郎今天二月参加科考了?”

      说到这事陈村长是满脸愁容,重重的叹了口气:“佳期呀,大伯当你是一家人,也不瞒你,大郎今年没能参加科考。”

      “那为啥呀?您问原因了吗?”
      “这么大的事怎么会不问呢,大郎说县城的李夫子让他静心学两年再去考,没有夫子的支持连参加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林佳期仔细回忆原身的记忆,对王夫子的印象是原身听说来的,但刚刚陈大伯也证实了,王夫子是个有学问人品好的人。那他说陈进能考中应该是真的,可原身记忆里陈进最终二十多岁都没有考中童生。

      经过昨天的接触,林佳期发现陈进教导石头认真有耐心,一个刻苦有耐心,而且被认定为有天赋的人,为什么十年都考不中?林佳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她对古代科举考试内容和流程都不了解,不过她决定找出问题,帮助陈村长就是帮她自己,于是林佳期想了想斟酌着开口: “大伯您找时间得去县城书院里看看,跟大郎同窗仔细打听打听,大郎在书院的一些情况,多关心总不会错的。大郎这身子也太瘦弱了,是不是书院里的吃食还是住宿不太好,我听说考试很辛苦,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行呢。而且我昨天看他老皱眉头,是不是有心事?这些都是我瞎想的,说错了大伯您别介意啊。”

      “你关心大郎,大伯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介意,你是个有成算的,特意来跟我说大郎读书的事,肯定是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大伯晓得你的意思了,等下次休沐我找大郎好好地说说。”

      林佳期说完心里惦记的事,就匆匆赶回家,孩子们醒了找不到她肯定会着急。本以为陈进的事最快也要下次休沐才有消息,没想到第三天陈进就被接回了家。还没等林佳期过去询问怎么回事,陈村长就主动找来了。

      “佳期呀,多亏了你啊,要不是你提醒,大郎就被我们耽误了,大伯要好好谢谢你。”陈大伯进门就对林佳期一通感谢。
      林佳期赶紧推辞,“都是一家人互相关心是应该的,而且我也没做什么。”
      “你说的对,我们是一家人。”陈大伯平复了心情才开口说了事情的经过。

      那天林佳期走了之后,陈大伯总感觉心里不能平静,从大孙子转到县城读书开始,陈大伯就隐约感到孙子的变化,瘦了也沉默了。只是每旬一天假,孩子匆匆回来又匆匆走,家里人都没在意。都以为是孩子转到县里读书,家里在他身上花更多的钱,孙子有了压力,所以才有这样的变化。

      每次休沐回家,家里人也只会问吃的好不好,学习好不好,哪知道是在书院读书还能被人欺负了。陈村长满脸后悔道:“我是猪油蒙了心呀,王夫子那么好我怎么就舍了呢。开始大郎不同意去县城,说等童生考上了再去县学,是我说通他答应下来的,哪知害了他。”

      担心老爷子过渡自责对身体不好,林佳期忙开口劝解:“您别自责,送大郎去县城读书,也是想着为孩子好。”

      “在王夫子那学了三年,也没听说哪个同窗欺负人,谁知道这才去县城几个月,大郎就被欺负了。要不是我悄悄找学院其他人多打听了几句,还不知道会是这样。”

      “这都小半年了大郎咋不跟夫子说呀?”
      “我也这么问大郎,他说夫子管了也没用,那个小子是李夫子亲戚家的孩子。”
      “那为啥要欺负咱家大郎呢?”
      说到这个陈村长一脸愧色,“因为穷呀,孩子都跟着招罪。”

      林佳期感叹,原来校园霸凌古今皆有,孩子们的恶是最直白也最伤人,他们的喜恶有时真的很莫名奇妙,欺负人的理由也幼稚,比如你穷就要欺负你,成绩很好或成绩特差,都有可能被欺负,长的漂亮或长的丑,也是被欺负的点,有时不需要理由,就是看你不爽欺负你。

      林佳期从女儿林乐坚上幼儿园开始,就很关注孩子的校园生活,常看一些学生心里健康案例,毕竟在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只要你上网收索,它就会根据你关注的重点经常推送类似的新闻。

      校园霸凌一直都是高居不下的热门话题,因为谁家都有孩子在学校读书,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学校开设心里健康课程,也有专门的心理学老师,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心里健康,就这样,在人人平等的现代,都不能杜绝校园霸凌事件,在这个阶级等级明显的古代又算的了什么呢。林佳期早有所觉,因此并不感道意外,只问陈村长的打算。

      “我今天找你就是为了这事,大郎这孩子不想读书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