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克亲寡妇8 ...
-
(感谢收藏!加更!)
陈进退学了?
林佳期内心一阵狂跳,让陈大伯关注陈进是为了帮助陈进考秀才,现在陈进直接不想读书了,这不是适得其反吗,不行,不能着急:“为什么呀?如果大郎不想待在县城读书,我们再想办法转回镇上,去王夫子的书院不行吗?大伯我觉得有关王夫子的传言,都是有心人的造谣,王夫子有学问有本事,别人嫉妒才乱说的。”
陈村长好似老了几岁,皱眉叹气说:“我想明白了,可大郎钻了牛角尖,都不想去,我现在也不敢逼他呀。”说完看向林佳期,眼里透着恳求继续说:“佳期呀,上次大郎来你家教石头认字,中午回去的时候看着心情很好,我就试着问他,既然书院不想再去,那教石头认字的事咋说?大郎竟然愿意继续来教石头,说是答应好的事就该尽力完成。”
有这么好的事林佳期自然答应:“只要大郎愿意教石头,我自然是特别欢迎,之前说的一个月也就来三天,现在要是常来,我得给大郎交束脩才行。”
陈村长忙摆手:“要束脩就太见外了,大伯这里有个请求。”
“大伯有事您吩咐。”
陈村长眼含期盼的说:“马上就到农忙了。以往这个时候书院也是放假的,这次带大郎回家,跟李夫子说的理由是老头子我身体不好,想多看看大孙子,县里太远,来回不方便,所有就不去县里读书了。大郎才去李夫子哪儿学了几个月,李夫子没说什么就同意了。话没说死就留有余地,也没在外人面前伤了孩子的自尊。”
“难道大伯您还打算让孩子回县城读书?”
“不是,就是怕孩子惹人非议,所以我们就算有理也要退一步,可大郎心里怕是因为这事有了疙瘩。”
老人家为了孙子,明明身体好得很却说自己有病,这么迷信的人都敢撒这种谎,让本就心里觉得亏欠的大郎越发自责,索性就此断了读书的心思,家里也就不用跟着担心受累。
“大伯您别担心,过段时间大郎会想明白的。”
“希望如此,这段时间,就让大郎来你家教石头。我想着,大郎既然喜欢教弟弟读书,那就把家里愿意跟着学的小子都叫过来,跟着他们大哥学。给大郎找些事情做,省的在家闲着胡思乱想,家里这些年在他读书这件事上,花了不少钱,也怕家里有人胡咧咧,让大郎听见心里难受。若是大郎尽心教导弟弟们,以后还想继续读书,也能少费些口舌。”
“没问题,明天让大郎带着弟弟们,直接过来吧,我保准安排的妥妥贴贴。”看着陈大伯佝偻的背,满是风霜的脸,满心满眼都是为子孙打算,就像爸妈对她一样。
孩子们或许还不成熟,但也想努力,不让父母跟着吃苦对他们失望,于是林佳期认真的对陈村长说:“大伯您放心,大郎在这边我会多照顾,有机会就劝着,让他早日去书院继续读书。”
听到这话,陈村长眼睛瞬间红了,不说家里的付出,就是大郎小小年纪,寒暑不歇的学了四年,就这样放弃也太可惜了,“啥也不说了,大伯心里都记着呢。”陈村长情绪激动,内心酸酸涩涩,林佳期送陈村长出院子,转身就去准备了。
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没过几天,西屋就被装扮成一间小小的教室。林佳期根据石头的装备,统一复制粘贴,堂屋大饭桌搬回原处,西屋重新放置一张大长方桌,配套八把椅子,长方桌下有八个抽屉,桌上放着用木板围成的沙盘,粗细长短相似的树枝和一片薄木板。孩子多又都是初学写字,用笔墨纸砚直接书写太奢侈,就用沙盘先练习着。东面靠墙放着一个书柜,上面放着陈进抽空抄写的书本。
自从答应陈村长之后,每天上午大概八点半,孩子们就聚在西屋开始学习。上午学习三个小时,中午的时候,林佳期会留孩子们一起吃个午饭,吃过午饭孩子们都回去,只留大郎在这边看书练字。
石头年纪还小,林佳期每天中午,都会安排他午睡一小时,之后石头就主动去西屋看书练字,陈进在一旁偶尔指导几句,石头的进步非常明显。
见石头没有自己的课本,陈进就在石头午睡的时候,用林佳期买的纸张抄书,抄好一本,林佳期就用针线缝起来,还自制书本封面。用米糊,将裁剪好的碎布粘贴几层,晒干后剪出两个纸张大小,用针有线定型后,缝在陈进手抄的书本上。林佳期手巧的在自制封面上,用不同颜色的线,缝出书本的名字。
林佳期想到小时候,妈妈在家自制鞋垫的经历,于是用同样的方法,做一个书的封面,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这样一本,由林佳期和陈进合力制作的课本,石头喜欢的不得了。很宝贝的每天都摆放的整整齐齐,羡慕地其他小子们,回去闹着也要这样的书本。
花大价钱在书肆买教材,孩子们或许都不会开口,但这是自家人动手做的,花不了多少钱,所以都想要。就是要辛苦陈进多抄写几本书,陈进很高兴能为家人做些事。就这样一通手忙脚乱,给每个孩子将认字的启蒙课本也安排好了,斜挎小书包当然也必不可少。
每天早上呼啦啦的几个小子,挎着书包蹦蹦跳跳来上学,中午呼啦啦的又挎着书包放学,下午孩子们会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些活泼懂事的孩子们,成了农忙里时节村里的另类。其他村民听说陈村长家的大郎,在家教弟弟们读书认字,也想将自家小子送过来一起学,都陈村长拒绝了。自然惹得村里部分人心里不快活,但两家人都忙得脚不沾地,谁还有空闲去在意这个。
繁体字学起来对有基础的林佳期来说很轻松,所以认字林佳期是最快的,她每天只花少许的时间就将字都认下来,比孩子们速度更快,激起了孩子们的好胜心。大家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就这样被林佳期挑动起来。
让林佳期意外的是,陈老三家的儿子陈明,尽然在下午的时候经常过来主动学习。陈明是陈大伯家最小的孙子,跟石头同一年出生,只是月份大了一些。林佳期不由感概,学习要趁早,孩子大了心玩野了,哪还有心思学习。
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态度,让林佳期很欣慰,就尽力给大家做好后勤工作。孩子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吃食更是尽力安排好。下午更是会给继续学习的三人准备点心,家里的食材种类有限,就简单的做些南瓜饼、卤鸡蛋、蒸肉包等。好的伙食和放松的心情让陈进变化很大,身高窜了一节,之前的衣服都显得小了,身材依然不胖,但也不算瘦,孩子长身高时本来就不容易长肉。气色看起来很好,比之前开朗许多。
陈大伯和陈进的爹娘特别感激,见孩子们不仅学习还好吃好喝的被照顾着,陈家人就常送来粮食鸡蛋蔬菜。
陈家的吃食买卖在码头稳定下来,每日带去的都能全部卖完,还有一些经过的商船,特意上岸订购。林佳期和陈秀儿两人忙的无暇他顾,农忙季节,陈大伯带着两个儿子和儿媳,把林佳期家田里的农活一并干完。
林佳期知道自己的能耐,干农活肯定不利索,也就没有勉强自己。作为回报,将陈大伯家的饭菜都一力承担下来,每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给大家补身体。
从村里淘换来的各种干菜蘑菇,用来炖排骨炖鸡肉。河里捞的鱼,捡着大的跟渔民买,红烧、清蒸、炖鱼头。家里每天都会卤肉,各种卤菜必不可少,每天的饭菜绝对丰富。陈大伯最爱吃卤猪头,年纪大牙口不好,最爱软烂些的食物,所以有滋有味的卤猪头,就是最可口的必备下酒菜。
两家如此大的动静,也没有特意隐瞒村里人,于是陈家村村民们,很快知道了两家在做吃食买卖的事,羡慕有之嫉妒也有之,有陈大伯这个村长在,这些都不用林佳期考虑。
转眼一个月过去,林佳期这段时间赚了些银子,将之前陈村长家借的五百文还了之后还剩五两银子。她用这笔钱买了布匹,给孩子们和自己做了两身衣服。家里的屋顶修缮了一遍,所有的窗户都装上了崭新的窗户纸。还添置了一些用具,比如小石磨,能一人徒手转动,平底小铁锅等。
天气越来越热,但是商人重利,可不会因为天热就不做交易不赚钱,所以码头上来往的商船依旧络绎不绝。无论码头上卖吃食的生意有多好,林佳期还是按照一开始的约定,每天固定一百份的量绝不贪心。
盒饭的菜色随着天热也开始变化,卤肉卤菜依旧是大家喜欢的口味,除此之外还增加了夏天大家都爱吃的凉菜。陈老大夫妻每天忙着卖盒饭卖卤菜,深刻体会到自家生意有多受欢迎,虽然不甘心想赚更多的银子,奈何家里不是他们做主。
即便林佳期如此谨慎,还是高估了人性的贪婪,这天中午还没过,大嫂赵春月就匆匆回来了。头发散乱都顾不得,牛车上平时干净整洁的物品,今天也又脏又破,像是被人用脚踩了一通。
林佳期接到消息,吩咐陈秀儿和陈进看好家里的孩子们,放下手中的活计就匆匆赶到陈大伯家,还没进门就听到院里传来赵春月的哭声,本该在地里忙农活的陈家人,这会儿都赶了回来。见林佳期来了,陈大伯遣散围在院子里看热闹的村民,吩咐关上院门,一家子来到堂屋里说话。
“老大媳妇别光顾着哭了,说说到底咋了?老大呢,怎么没一起回来?”陈老太焦急的询问。
赵春华止不住身体发抖:“我和当家的刚到码头,东西还没有摆开,就有一群人拿着棍子过来一顿打砸。”说着又认不出哭出声。
“现在不是哭的时候。”陈大伯厉声呵斥。
“这伙人上来就说,他家里人吃了我们的盒饭回家上吐下泻,说我们卖不干净的吃食,就把我们摊子掀了,根本不给我们解释的时间。当家的也被拉走了,说是要见官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