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休妇逃荒7 ...
-
用给酒馆做干菜的理由,从村里收蔬菜,让村民将自家多出的蔬菜送到王婶这里,王婶每天帮着收。
为了让王婶收自家的菜,来送菜的村民,对王婶都非常客气。之前跟王婶吵架的妇人,也低头来道歉,王婶气顺了,脸上整天乐呵呵,林佳期看着也高兴。
收菜的举动并没有被大家怀疑,毕竟灾害明年才开始,谁能想到,林佳期现在就开始做准备了呢。
宋家村村民们,用自家吃不完的蔬菜,换到一笔额外的收入,对林佳期的态度,都明显改观了许多。干豆角、干茄子,梅干菜等,一筐筐的蔬菜晒出来,只用几个袋子就装完。这些是林佳期,为明年冬天准备的一部分食物,这些干菜可是能保存一年多都不会坏。
菜园里又空出来一部分空间,林佳期看到空地,就想怎么利用起来。马上进入冬天,天气变冷,也不适合再种植。
“天气冷,不适合种植。”林佳期突然有了灵感,就是因为不适合种植,所以她才更要种出来,不然怎么显得“贵”呢。
反季节蔬菜在现代已经普及,但古代可不容易办到,温室在古代代价太高,只有不差钱的富户,才会搞这种奢侈品。如果她能种出来,还愁没钱?而且韭黄冬天也要温度,不然这笔稳定的买卖也得丢掉,所以,温室一定要想办法搞出来。
种什么呢?操作简单,收获快,容易活,室内种植,对了,水种大蒜。
蒜苗和韭黄的生长温度差不多,生长周期大概一个月内可以收割,收割时不损伤蒜瓣,二十天后可以再收割第二次,和韭黄一样,最多收割三四次。只要按时换水,操作相当简单。
现实世界里,有一回女儿林乐坚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亲子作业,就是让家长和孩子在家自己动手,水种大蒜,然后观察生长记录。全程都是林佳期,带着女儿共同完成的。
感谢生活赐予的宝贵经验,这一刻,林佳期格外的想念女儿,突然心脏刺痛,林佳期知道自己不能胡思乱想,做好梦境任务,做好眼前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天气虽然开始转凉,但现在的温度,正好适合大蒜的种植,如果马上开始行动,十月下旬就能收第一次。赶着时间,年前能收五次,种一批反季节蔬菜,在年前卖出去,换一笔银子,年后大概还能种两个月。
春季新鲜菜上市,到时候蒜苗就会失去竞争力,到那时再说其它,先走一步看一步,把反季节蔬菜这笔银子先赚到手再说,有了银子才好办更多的事。好种不费事的反季节蔬菜里,就选蒜苗啦。
林佳期是行动派,当天确定下来的事,第二天就开始准备。盛水的容器,林佳期决定自己动手做,能省就省。
下午在山林里,选一棵粗壮些的树,砍倒后将细的枝丫锯下来当木柴,粗的主干从中间锯开一分为二,再慢慢把中间的木头凿空,两个木槽就制成了。木槽里盛水,把大蒜整齐紧密地码放在木槽中,基本就完成了,后面定期换水就行。
王婶见后院里,整齐排列的六个木槽,就后悔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答应搞出这么个莫名其妙的东西,都给菜地种了,还折腾这个玩意儿干吗,哪有把大蒜种水里的,关键现在也不是种大蒜的时间啊。早知道这人这么不靠谱,说什么也不能让她浪费这老多的大蒜种。
这话王婶最近经常说,可等到林佳期再有事找王婶时,还是该帮忙继续帮忙。王婶心想:看在每天有烧不完的柴,吃不完的水,还一直很孝顺她的份上,就不管了,最多就是浪费一点菜种。
忙忙碌碌到十月,最后一批大白菜收上来,并都制作成了梅干菜。王婶见林佳期收了两个月的菜,做了上百斤的干菜,对外说是给酒馆做干菜,但从来也没有拿到酒馆去,都收在西屋,满是不解。
“你做这老多的干菜,你就是天天吃,一年也吃不完吧。”
“您知道我不是给酒馆做的,是给我自己做的?”
“这不明摆着嘛,都搁你西屋放着呢。”
林佳期见老太太好奇,想试探一下老太太的接受能力,于是严肃的说到:“我梦到明年有饥荒,心里害怕,所以提前准备些吃的。”
老太太对着林佳期的脸猛瞧,好半天才开口说:“你说真的?”
林佳期笑着挠挠脑袋,不在意的说:“就是有一回突然梦到的,有时候想起来就害怕,有时候又想不起来。准备的要是太多了吃不完,到时候就送人,就当跟村里人走动,送人情了。”
老太太松了口气,这回轮到她严肃的对林佳期说:“梦见天灾的事不能跟别人说啊,小心被官府的人抓走,治你一个妖言惑众的罪,那是要被杀头的。”
林佳期吓得脸色一白,赶紧说道:“我就跟您说过,其他人谁都没说。”
“不管有没有天灾,多存一点吃食总是对的,老百姓靠天吃饭,哪家不是多存粮。今年家里的粮食除了缴税之外,我都不打算卖了,都存着。”
王婶家有五亩地,但因为一个人忙活,伺候的不是很精细,亩产大概两百八十斤,交五层税,余下约七百斤粮食。粮食看着多,那是因为王婶家就一人吃饭,而且田地也不少。除粮食外,生活还需要油盐酱醋,这就要额外花钱买,这笔钱哪里来,就要卖一部分粮食来换。所以说,古代农民真的很苦,一年累死累活忙到头,结果还吃不饱。
林佳期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就点头赞同:“您有远见,等我攒钱了,也买粮食回来存着。”
“你卖黄色韭菜的钱花没了?”
见王婶脸色不好,林佳期立马解释:“没有,绝对没有,是我想在天冷前买头牛,所以就没钱买粮了。”
“好好的买牛干嘛?牛可是大件,好几两银子呢,你哪来这么多钱?”
“钱不够呀,您知道,现在蔬菜多,韭黄想提价难,要扩大产量也不行,毕竟物以稀为贵,要是太多了,哪还值钱。”
王婶疑惑道:“那你怎么买牛?还要买粮。”
“我想种反季节蔬菜,就是冬天里种出夏天的菜。”
王婶表示不解:“这也行?这菜冬天都冻死了,长不了。”
“我知道,所以我想把西屋用来种菜,我能不能搬去跟您一起睡呀?”
“你要把西屋让给菜住?把菜搬屋里?菜不在菜地里反倒搬屋里做什么,尽吓折腾?”
林佳期知道王婶不懂,就耐心地解释道:“外面的温度越来越冷,我担心那些菜受不住冻,要么不长要么直接给冻死了。”
天气越来越冷,等进入十一月,最高温度也就在十度左右,对蒜苗和韭黄的生长很不利。
王婶没好气地说:“你也知道有些菜耐不住冻,当初种的时候我就说了,你非不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就算你这个时候把菜搬屋里,再过一段时间,天更冷,那屋里的温度也保不住你这些菜。”
王婶以前独自一人生活,多年来也感到寂寞,如今有林佳期陪着,俩人常常斗斗嘴说说话,这话是越来越多,好似被憋坏了,要把前面的话都补上似的。林佳期从不嫌王婶话多事儿多,毕竟,不在意你的人可不会管你任何事。
“我想了个办法,编一些草席,将西屋的几面墙都遮一下,能护住屋里的温度少往外漏。再将几个炭盆点燃放屋里,您放心,安全问题我肯定会注意的,到时候我去弄,您在一旁看着就明白了。”
听说还要花钱买炭,王婶更觉得不靠谱:“那买炭要多少银子呀,而且还不知道有没有用,别银子没挣到,反而还往里搭银子。”
“木炭也不用花银子,明天您就知道了。”
想着晚上回去有事要做,林佳期就没有在山上锻炼到天黑,今天运气不错,又用石子掷到了一只兔子。如今命中率越来越高,所以林佳期会大胆的稍稍往林子里走一些,就是为了多打些猎物回去。当然,林子深处肯定不会去,察觉不对劲也不会好奇,好奇害死猫,她只会掉头就跑。
“王婶,我回来了。”
“今天回来挺早啊。”
“嗯,早点回来试试烧木炭,看行不行。”
听林佳期说烧木炭,王婶就不打扰了,接过兔子去剥皮清洗,林佳期将家里砍好晒干的木柴,抱了几根到灶房,锅里加水。灶洞里架上干柴,用稻草引燃木柴,火渐渐变大,不一会儿大锅里的水烧开了。林佳期将开水盛起来,留着等会儿洗漱用,又在锅里冷水。
灶洞里的木柴烧了一半,林佳期用火钳将冒着火的红通通的木柴夹出来,放在外面的地上,将冷水浇上去,瞬间变成黑漆漆,冒着白烟的木炭。林佳期把湿漉漉的木炭放院子里晾晒,再去处理下一根。
王婶简直目瞪口呆,“这就是你说的木炭?你不要以为黑漆漆的木头就是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