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七夕(下) ...


  •   表演还没正式开始,但我已经感受到了空气中那股青春期荷尔蒙的躁动。

      “听说今天八斗宫是奉皇后懿旨,特特停了晚修,那些公府少爷们,申时就要放课了呢!”

      “三皇子和四皇子为了避嫌,估摸是不会出现的,皇后娘娘既为此张目,太子或可不至,六皇子是一定要来的,还有今年刚进宫学的七皇子和八皇子,沈娴妃即便不急着为他们定人,也必是要提前考校一番,更有那美名在外的狄氏宗子,难怪这些小女娘们一个个都兴奋得满面春色。”

      “可惜了,有文华公主和妙音公主在,想要靠才艺一道脱颖而出,难为了这群闺秀们呐~”

      海日和多兰的窃窃私语被我听了个清清楚楚。这么快我就要亲见六、七、八三位皇兄的庐山真面目了?还有那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未及笄便得封“妙音”,生生压了其他皇子一头,我对她的好奇远比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太子大哥还多。

      远处似有脚步声传来,紧接着一群丰神俊逸的少年们便好似踏浪而来,为首一人剑眉星目,锦衣猎猎,端的是郎艳独绝世无双;同行一人,疏朗清隽,神采飞扬,还不时与身旁高他半头的倜傥少年絮絮交谈;他手上还牵着一对精致秀美的双生子,看上去七八岁的年纪,却都明光内蕴萌得人心颤,想必是那狄氏宗子和我的三个便宜皇兄。其他风华正茂的少年郎,隐隐以这四人为尊。而走在最后面的几人,好似因为通身的杀伐之气被人群间隔开来,都不用猜,必是特立独行的易家人。

      比赛中的少女们压抑的惊呼仿佛隔空响在我耳边,我猜都被狄氏宗子的美貌给晃花了眼。

      “卿卿,你说,明明都是狄家的嫡系支脉,那狄磐公和狄昭闻竟能和狄家四郎半点也不相像?”

      “怎么,你莫非是打算让狄四尚文华?”

      “要没有纯熙点桂狄三娘那一茬,我家阿芈何人配不得?但倘若太子妃和武襄赘婿都出自狄氏,那便不是结亲,是结仇了。想那狄氏宗主,惯来隐逸逍遥,一个在朝中只有‘经纬阁大学士’和‘左督察使’两个闲散官身的世家,当真是大越奇闻也!”

      小姑姑说的确实算不上什么新闻,毕竟“经纬阁大学士”狄岩和“左督察使”狄晓在大越宫内也算是鼎鼎有名的风云人物。这俩官职都没什么实权,但一个是给圣烈帝当老师兼政治顾问,一个职责就是“风闻奏事”,专给圣烈帝打小报告,都是品级不高却非常不好惹的狠角色。他们还有“圣烈帝赐字”的殊荣,狄岩赐字“磐公”,狄晓赐字“昭闻”,基本属于被大佬强行“以字明志”了。

      顺便补充一句,听说当官的这两位还都不是狄家宗主,可狄氏宗子狄四郎,却因“大越第一美少年”的盛名被强招进宫学“八斗宫”,还差点被“八斗公”耿无刃摁头收徒,最后终究因为身世之别不了了之,但这么一副半神隐状态的狄家,让我想起现代的一句话,叫做人虽不在江湖到头来却尽是传说。

      楼上观众们说得热闹,“新舞台”上已经开始在走闺秀们轮番表演的流程了。

      这些姗姗来迟的少年俊彦,被六尚宫官们安排在正对着仅靠几个展示奇珍盆景的架子疏疏落落围起来的“新舞台”近旁。特意用三面八门金丝楠木花鸟织锦屏风分隔出来的“最佳观赏位”内,竹帘纱幔隐隐绰绰,其间推杯换盏言笑晏晏,也不知分了多少怀春淑女的心儿去。

      那厢在“女红之巧”里勇夺“香扇榜眼”的祁五娘已经架好古筝,摆好姿势,等着之前一直隐约可闻的乐声渐没,她才气吞山河般划出一道铮鸣之音!如果把这次活动看做一场大秀,那这段演奏已经满足了开场表演所须具备的一切优点。我认为这对祁五娘来说,是一次高明的炫技,她装扮柔婉却弹拨铿锵,结合她的家世,竟给人一种合该如此张扬的感觉。

      接下来凌家六娘弹奏的古琴,却是把那种如临仙境的感觉给拉满到了极致。那乐声在空灵缥缈中又似有千回百转的柔肠倾诉,但曲终落幕,竟了无怨尤,只余洒脱,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盛气凌人。

      凌家和祁家,一个世家左相,一个新贵右相,一个弹琴,一个弄筝,一个绕梁婉转,一个刚柔相济,你说此情此景下他们没在互别苗头?傻子都不信。

      轮到卫家二娘上场,明显能感到观众们悄悄议论的声量突然间大了起来,“祭灯之巧”时卫二的名次是纯熙皇后故意为之还是卫家惯性藏拙其实都不得而知,毕竟被圣烈帝屠尽满门的前卫皇室姓卫,得圣烈帝亲封“贞仁皇太后”的皇奶奶母家也姓卫,而和皇奶奶这位新晋卫氏宗妇沾亲带故的卫二娘,很难不被大家视为太后的代言人、卫氏在大越的活体符号,那么她的表现被如此瞩目议论也就说的通了。

      没有让观众失望的是,卫二娘当场一番行云流水的挥毫泼墨,配得一句才华横溢,书画双绝。细细品来,她的出挑之处竟能让人完全无可指摘。卫氏本就百年积淀,于书画一道的造诣早有声望,所以尽管卫氏会因“贞仁皇太后”之故在大越收敛锋芒明哲保身,但她卫二不靠扮猪吃虎、剑走偏锋亦能在书画一道上压得天都众闺秀无可望其项背,确是个既聪慧又有脾气的小姑娘。

      谢七娘和谢九娘,比起其他闺秀们,是我通过小姑姑之口才稍微多了点了解的,严格来说,也算小半个自家亲戚。她俩真是我见识过的最神奇的世家女娘,因为非常地不在乎脸面。之前能异想天开现雕玉灯弄得鸡飞狗跳,现在还敢把对弈下棋搞出两军对垒的阵仗。

      我猜是我小姑父齐国公谢羽提供了许多友情支持。“新舞台”中央部分玉制的棋盘棋子棋桌蒲台已经足够精巧奢华;那直面看戏俊彦们无遮无拦视线的“屏风包间口”前如军营里兵防图一般大小的“棋局直播”幕板和托举、添棋加起来的五六个大汉更是夸张;甚至还有靠不同颜色铠甲区分、站在谢七谢九之后、排列齐整成对峙之势的卓尔众少年。这架势属实是把所有人给看傻了。

      就连我母妃都睇着盈盈美目,来回瞧着小姑姑。

      “好卿卿,我现在告诉你,那便没趣味啦,不过她俩要下的这个珍珑局,确是难破的残局,也没有找人先解局再背谱那般投机取巧,你且瞧着吧~”

      听完小姑姑的话,我也忍不住好奇,聚精会神研究了好半天才渐渐看出了点门道。

      谢七谢九她俩根本不是在下棋,而是在演棋。

      我一个现代学渣,哪里懂得围棋这种高雅的东西,我本该看得一脸懵逼,可双方每下一子,站在她们后方的少年们就集体喊着口号做统一但简单的肢体动作,像是把棋手的棋路、博弈、攻防手段给具现化出来了一样。

      我猜能配合得这么好,估计还在复盘阶段。她们事先根据已有的残谱解读、排演过,就是为了让观众身临其境。没见过这个残局的人,可能都意识不到哪一步才是她们自己开始破局的手笔,那时候如果少年们的戏接不上,可以有太多方法糊弄过去。

      比如演的根本不能解读双方在下什么,就算即兴来个现挂又怎样?一开始也没定好标准和规则,全靠观众主观判断,就算你觉得他们后来在瞎演,你又如何证明?所以大概率不会有人站出来指责。节目效果已经有了,而近距离看戏的少年俊彦们,就算看透了谢七谢九棋艺平平,但涵养、眼界、巧思、声势皆得到了彰显,所以这个节目我愿称之为神作。

      “原是如此,谢七谢九竟是大巧若拙之人,当真有趣。可叹这番情状,轮到易家上场又该如何自处?你怕是必得领着她们去那位家里走一遭了。”

      “卿卿莫急,易家全然是等此良机一雪前耻呢,她们费的思量可不比谢家的少了,好好的武将之家和天都其他闺秀们比女红、制灯甚的,也是荒唐。”

      听小姑姑的意思,易家女娘们是想攒个大活儿秀翻全场?

      趁着谢家群演们撤走的空当,我看见不断有宫人往台上搬东西。各式各样的鼓其实没什么特别,挂满长剑的兵器架也无甚特殊,可接下来那个要靠七八个军汉合力抬过来的,那是……成套的一组编钟?!恕我见识少了,现代土鳖真没见过这么大阵仗,这难道不止是一个别开生面的相亲大会?

      “嚯,千里大哥为易家女娘的脸面可是下足了血本呐!前卫皇室的这套编钟在他于战场上大破燕卫两国残兵、卫老儿吐血力竭而亡的消息传到皇兄那里时,就直接被抬进易府了,这还是我第一次见齐整了!”

      “把前卫礼器当个取乐的玩意儿哄自家女娘开心,真就是那位能做出的事儿。”

      “听说他当时在战场上还伤了卿卿的胞弟?”

      “燕王给了不少好处,我们汗国虽然不通礼教,却也是诚信守诺之人。”

      “其实要没有大可汗派出的兵马力士在战场上死死拖住了前卫残兵,昭爷的人也不能那么顺利地巧夺京畿。又哪来如今的大越盛世?”

      虽然我好像听到了不得了的八卦,但我完全没法分心仔细琢磨,因为易家的节目实在是太精彩了!

      参与表演的女娘们都穿着暗红的骑射服,没有一片多余的布料,身段玲珑。她们接近炫技般的舞剑、干净利落的招式、饱满秀美的肌肉弧度和睥睨端肃的表情合为一体是另一番荡气回肠的美。

      而这时,错落的鼓点和编钟的清音才如泣如诉似的缓缓铺垫,剑鸣踩着鼓点和着金属撞击,一种磅礴又深沉的叙事感扑面而来,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打击乐器都取代不了的壮美体验,它跨越时空让我这个异世灵魂狠狠共情,险些被震撼到热泪盈眶。

      可其他观众们的反应不过是喝彩声更热烈了一点,让我意识到自己可能大惊小怪了?但我确实很难想象,气氛都烘到这儿了之后还有什么节目能接场?

      好吧,是我小看了古人,易家有编钟,沈家有埙、萧、笛。可恶,我好像又被装到了。埙的声音对我来说太过于独特,并且这套组合拳很有一种“君子之风”的逼格,体现在沈家女娘身上就是一种大气的优雅,很接近沈娴妃给人的印象。

      “娴妃是个妙人儿,上古陶埙配上那竹萧玉笛,好一出仙子落凡。不识烟火,却惹红尘。”

      “卿卿说完我好似才听懂一般!你看楼下那些少年郎,竟是才兴奋起来?”

      “见识过狂妄、洒脱、博学、机窍、刚烈,终等得一番柔雅秀色,如何能不心花怒放?”

      “一时竟辨不明卿卿是褒还是损……”

      我很想直接回答小姑姑,母妃就是在阴阳怪气,虽然我没有证据。

      就在此刻,等了一天的大轴戏总算开场了,那便是我小表姐和五皇姐合演的节目。

      咦,小表姐竟会弹箜篌?不愧是你!“文华”这个封号我觉得是一点儿含水量都没有,搁现代高低得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兼别人家的孩子。

      至于五皇姐,我愿称之为“妙音歌姬”。那般惑人的天籁之音,说是塞壬海妖美人鱼转世都不为过,人虽不满15岁,但一开口就可以称得上是大越宫内顶流。我总结出了一个规律,我父皇给的封号那都是相当得实诚。

      我再仔细往屏风那块儿看过去,发现那些少年郎们只顾盯着五皇姐看,好似都没注意到小表姐的存在!果然,无论古今,男生多少都有点肤浅的样子。

      虽说我五皇姐人美声甜、娇俏可人,有父皇独一份的宠爱,但母家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权势,邵珍妃至今无子,其父区区天都知县,虽说能理顺京畿各世家勋望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非地头蛇不能胜任,但明面上到底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吏。对于想搭上皇家的少爷公子来说,这个选择既能占到好处,还便于掌控,真是再合适不过的结亲人选。但她真就比我那样样出挑的小表姐更吸引眼球了?哼,都是一群没眼光的小屁孩!

      表姐她们表演结束,酉时将过,纯熙皇后又特赐大臣家眷们于毓秀宫内品兰巧宴,这时已彼此相中有默契的人家都在饭桌上谈论定亲的议程了。成了几对儿我不知道,琳琅满目的美食佳肴分薄了我吃瓜的欲望,我只知道狄三娘虽然神隐,但在小姑姑口中还是很有存在感的。

      现在,我就差纯熙皇后嫡出的太子大哥、祁贵妃所生的三皇兄和李丽妃所生的四皇兄没见过了。emmm......最好不要太早见面,我总感觉见到了可能没啥好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七夕(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