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Chapter 2 ...


  •   与田径比赛不同,F1是人与机器的结合;与网球、高尔夫也不同,在F1之中机器占据的不再是从属或辅助的地位——用电影来比喻的话,赛车扮演的不是配角,而是无可争议的主角之一。最优秀的车手或许可以在一辆慢车中赢得分站,却无法挑战总冠军——即使强如阿亚顿•塞纳和迈克尔•舒马赫,都无法阻挡90年代威廉姆斯车队的统治。

      所以虽然意大利人宣称他们有F1历史上最好的车队,巴西人和德国人宣称他们有F1历史上最好的车手;然而真正算起来,F1运动的中心,在英格兰。
      因为这里,有F1的灵魂——数以千万计,世界上最优秀的赛车工程师。

      米尔顿-凯恩斯。

      这里的停车位并不难找,于是纽维顺利地停好车,走向红牛工厂的主建筑。
      Christian已经等在门口。
      在英格兰,阳光明媚的日子其实并不太多——所以在这样难得的好天气,Christian带领他游览了工厂周围的景致。
      “真不好意思,”Christian在介绍时这样说,“购买天鹅暂时还不在我们的计划表上——主要是因为我们目前没有一个足够大的人工湖。”

      纽维失笑。
      Christian指的是麦克拉伦在沃金的基地——如果并非事先知道那其实是工厂,参观者一定会以为这个极尽奢华的地方是某个贵族的庄园。那里的办公面积达到了5700平方米,但占地面积却在三万平方米以上,游泳池、健身房、银行、干洗店和商店一应俱全,主楼外美丽的人工湖中就有天鹅畅游其间。那里被评为2004年英国最佳工业建筑——落成时,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还曾经亲自到场祝贺。

      与之相比,红牛的技术中心则是典型工业区的独立单位,看上去平淡无奇,与周围类似的厂区也并无区别,很难想象这里其实是一支F1——赛车运动金字塔尖——车队的基地。
      “可这里的优点就在于它除了满足设计、研发和制造赛车的需要之外并无多余之处,”对于Christian幽默的自嘲,纽维回答道,“这里的人们会使它变得特别。”

      可惜他的乐观没能维持太久。
      如果说工厂周围的环境无法直接影响赛车性能,那么技术设备则是一支车队取得成绩的关键之一。与沃金长达145米,可以容纳1:2赛车模型的风洞相比,米尔顿-凯恩斯的风洞无论从大小、规格还是性能方面都无法令他感到满意。刻薄地说,这简直可以称得上废墟了;从某种程度来看,也的确是废墟——美洲虎车队的废墟。
      按照如今F1的发展趋势,赛车的空气动力性能甚至逐渐占据了比引擎更加重要的地位,而风洞则是进行空气动力试验必不可少的工具。毫无疑问,CFD软件为设计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单纯依靠计算机模拟便很容易掉进数据的陷阱之中。从实验室到现实的距离从来都不好跨越——更何况,他最初的构想是通过绘图板展现的。

      于是,留在面前的就只剩下一条路——
      “重建风洞”,他这样告诉Christian。在失望之余,心底竟涌起不可抑止的期待和对于崭新挑战的兴奋。

      Christian同样兴奋。
      这是一次算得上成功的会面,谈话间他们已经确定了红牛车队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要知道2005年初当他被正式宣布成为红牛车队的负责人时,第一个念头,就是从麦克拉伦挖角那个叫做Adrian的伟大设计师。

      他带着好心情将Adrian送出办公楼时,遇见了另一个拜访者。
      “我叫Sebastian Vettel。”
      那个刚满18岁的德国少年冲着他们灿烂地笑,银色的牙套让他显得愈发稚气。然后,他客气地询问自己能否进去看看。

      Sebastian自我介绍说是红牛青年车手计划的一员,刚刚拿到超级驾照,第一件事就是跳进自己的车,从老家黑彭海姆一路开到米尔顿-凯恩斯。
      Christian有些意外,也因此印象深刻。红牛旗下赞助了十几名青年车手,这个叫做Sebastian的少年却是唯一一个主动来到工厂并介绍自己的——事实上,他这时还是宝马-威廉姆斯车队的测试车手。

      就在Sebastian为他首次参观米尔顿-凯恩斯的经历兴奋不已时,夏休期后的围场内,已经开始悄悄流传起一条爆炸性的消息:F1历史上最成功的设计师之一阿德里安•纽维,将要离开麦克拉伦转投红牛。

      毫无疑问,简单安逸的那条路是留在麦克拉伦。然而当他听到Christian对自己说“我们想要打破界限,我们想要以不同的方式做事”之时,他多年来缺失的激情也在那一刻重新燃起。
      他在麦克拉伦不快乐。他不想否认这一点。
      他早已厌倦一板一眼的规章制度,他需要车队、车手和设计师们毫无保留的信任,他需要独立掌控研发方向的自由。

      这一次,连丹尼斯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Adrian你这是职业自杀!”有要好的工程师还在试图挽留,“提到麦克拉伦或是法拉利,第一反应是什么?车!提到红牛呢?饮料!为了红牛放弃麦克拉伦的一切,就好像是从曼联转会到西汉姆联!”
      于是他因为最后一句比喻笑起来。
      当然,也不乏看热闹的好事者。“纽维会失败的,”有主流的赛车杂志在头版头条这样写道,“会以脸着地的方式狠狠摔倒。”
      没有人相信他从麦克拉伦转会红牛只是为了寻求新挑战——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比如,红牛开出的1000万美元年薪。

      “那是因为他值得。”
      这个时候,事件的另一主角Christian站了出来。“当你有了最优秀的设计师,不必需要最好的车手也可以赢得比赛。在我看来,Adrian毫无疑问是F1最优秀的设计师。”Christian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回答,“如果同时给我纽维和迈克尔•舒马赫,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纽维,每一次。”

      ——你和迈克尔•舒马赫相比,我每一次都会选你。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纽维忽然想起2001年,有另一个人也曾对自己说过同样的话。
      于是片刻之后,他拿起电话,拨出001的国家号。

      连续五年的冠军荒后,当所有人都认为“纽维已经忘记了怎样设计一辆快车”时再次听到这般毫无保留的信任,或许这一次,他不必再怀疑自己的选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