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五章 ...

  •   幸好之后来的不是又一波死士,在陆沅解决了追杀陆英的精干战力后,崔示平解决了余下之人,终于寻了上来。

      “清越,你如何了!”崔示平见陆英躺平在地,连忙上前查看。

      陆英手掌撑地站了起来,摇了摇头说:“我没事,只是累了想休息一会儿。”

      听见陆英没事,崔示平长舒了一口气,“吓死我了!对了,阿沅呢?你看见她了吗?还有,地上这些人是谁解决的呀,总不会是你吧?”

      陆英闻言有些怔愣,说:“我若告诉你,阿沅其实是个绝世高手,帮我解决了这些杀手后就飘然而去,你信吗?”

      “呃……”崔示平没想到陆英此时还有心情开玩笑,回她道,“若是刚才阿沅她爹没在我们马车后面追得如此狼狈,我倒还能努力说服自己相信。”

      怕还有下一批人来追杀他们,崔示平也不敢和陆英在此地久留,陆英收好账册,由崔示平搀扶着,两人一路跌跌撞撞地往林外走去。

      幸好幕后之人以为凭着那一波死士,陆英一行人绝无生还可能,故而未安排后手。两人带着幸存下来的几个侍卫,平安回到了舟县。

      只是经历了这一波截杀,陆英发现自己以前还是太天真。如今,他们要做的事,不是要取一家一人的性命,而是要推翻那些盘踞江南百年的世家大族。若发现威胁未灭,下一波刺杀恐怕凭县衙这些差役也挡不下来,到时候可无第二个阿沅救她于危难之中了。

      崔示平清点完毕人数,回来告诉陆英:“除去散出去的那些,我手下如今还有九人,其中五人带伤,剩余四人是因为帮着广业做事,没跟着我们出去,方才幸免于难。”

      “叫出去的弟兄们不必再秘查了,都亮明身份吧。”陆英紧皱着眉头,对崔示平说,“再加急送封密信给陛下,将账册紧要处抄录下来,随信附上。再请陛下颁下慈善榜,落实了我们手中钱粮的来历。先让各地在我们的监管下分粮,若是侥幸能留得一条命回到京中,恐怕还有一场硬仗要打。”陆英现在想来,皇帝挤出这三百人与她同赴江州,恐怕不是用来武力威慑,而是用来保她性命的。只是,为了保住她连骗带抢搞到的这些钱粮,她的性命恐怕得自己另想办法了。

      崔示平显然也想到了这点,他虽也舍不得辛辛苦苦搞到的钱粮,却还是坚持皇帝对他下的谕令便是一定要保住陆英的性命。

      陆英摇了摇头,依旧是在船上的那套说辞:“你别忘了,我才是主事之人。只要密信能送回去,再分完粮,你我纵使身死,也算不负君恩。而且,我已经有了个主意……”陆英将崔示平上下打量了一番,摸了摸下巴。

      不知为何,崔示平被他这一眼看得,觉得背后凉飕飕的。

      ……

      “陆大人,你的主意就是装难民啊。”崔示平换了身破烂衣服,脸上抹着煤灰,觉得自己从未如此狼狈过。他与陆英隐匿在人群中,跟着欢送陆督查的人流一起出城。百姓都分得了足够他们撑到秋收的米粮,不用再卖儿鬻女、流离失所,均都十分感激这京中来的钦差大人,围拢在车子的周围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恰在此时,异变突生,远处射来利箭穿过轻飘飘的帷幕直冲马车里而去,那箭上还带着火油,看来意图不仅是要陆英的命,还要她死无全尸,带着身上的那些机密信息一起化为灰烬。

      早被陆英料到这一出,虽着火一事在意料之外,可在县衙后堂排练了十来回的许临晏还是十分入戏地凄厉大喊起来:“大人!大人!快去救……找人救火啊!”

      木质雕花的马车是最好的可燃物,又是几只箭射在马车顶棚,风势助长火势,烈焰一下子就布满整个车身,殷红的血迹自马车的缝隙漫延出来,原本陆英以为围在四周的百姓会被这一出闹剧吓得四散而逃,谁知百姓们见为民请命的青天大老爷受了重伤,一时之间心急如焚,纷纷要找水源灭火,有人更是直接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往马车上扑打。幸好火势极大,等找水的人带着水盆回来,马车已被烧得只是个框架,车上所坐之人也被烧得不成人形了。

      见了如此惨烈的一幕,百姓一时群情激奋,纷纷表示要找出在暗处放冷箭的人来。

      “钦差大人与胡大人一样都是好官!肯定又是之前在我们水井里下毒的那帮人干的!”

      “去把他们找出来!”

      “对!去把他们找出来。”

      百姓们纷纷涌上街两旁的酒楼寻人,可有如此功夫的自然不是普通人,也不是百姓们能够轻易找到的。

      “天杀的!好不容易碰上个好官,他们就要当街行凶,他们这是不给我们活路呀。”有位大娘见状,直接瘫倒在路边哀嚎了起来。

      “胡大人说了,陛下是个明理的,我们要写万民书,跟着钦差大人的车驾送进京去,要陛下严惩这些人!”说话那人的衣衫与陆英他们换上的同样破旧,可看他打扮还能看出之前应当是个读书人。

      这话激起了众人的一致认同,“对!我们要写万民书。”

      声音渐渐地大了起来,声潮在人群中传递着:“写万民书,进京去!”

      陆英觉得自己的心跳亦与这喊叫同震,她冲崔示平道:“崔兄,我今日方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民心所向。”

      接下来的事自有胡文煊收尾,他们所要做的,便是隐在待会儿散开的人流中混出城去。

      出了舟县,因各地均要放粮赈灾的消息流传渐广,各地流民在互相打听讨论过后,大部分都选择了归乡。

      陆英与崔示平混在流民堆里栖身破庙,陆英小声与崔示平商谈着——结合账册及与世家打交道时套出的话再汇总禁军们带回来的消息,她理出了一份名册,人名后记录着其人恶行及与朝中的牵扯。各大势力盘根错节,有了两次险些殒命的经历,除了上报皇帝,清算这些人,她与崔示平也得想想回到京中该如何保命了。

      “崔兄,你对帝京城门守卫熟悉与否?”陆英怕进城门这第一关他们就过不去。

      崔示平点了点头:“兵马司与禁军系出同源,各家虽都塞子弟进去,但承天门的防控一直都还是掌握在陛下手中的。”

      陆英明白皇帝这是早和崔示平通过气了,点点头开始谋划入城后的行事。

      帝京到江州的这段路,来时不过行了二十多日,回去却整整花了陆英一月有余。官场形势瞬息万变,陆英身体上的疲累尚能咬着一口牙撑住,心中的焦虑却是一日胜过一日,幸好江州传来的都是好消息,叫陆英尚能按捺住自己的焦虑。

      又走了三日,陆英总算看到了远处的帝京城,她拉着崔示平躲到一棵大榕树下,说提议道:“我们如今这打扮进京,恐怕反倒要被盘问。不如先去农家借宿一晚,明早换身行装再买上两担菜,咱俩装作菜贩进城去。”

      崔示平听罢也赞成这想法:“清越说得有道理,我与友人出城游猎时,曾在不远处见到过几户人家,我们不如先去那里借宿吧。”

      两人到崔世平所说的农家借宿,因给了十几文借住的费用,正喂鸡的大娘拿了铜钱十分热情,甚至请他们一起吃晚饭。

      “虽只是些杂粮窝头,但都是今年打下的新粮做的,吃口新鲜。”大娘十分热情地往他们碗里夹窝头,还一人给打了一碗热腾腾的菜汤。

      陆英回忆在江州时,一个杂粮窝头要花十文钱来买,对方还极为不乐意。如今两个人十五文便有饭有菜,还能借宿一晚,差别不可谓不大。

      一夜无眠,次日东方刚刚发白,陆英便起了身,推开门出去正好撞上了崔示平,两人见到对方眼底的青黑,面面相觑,最后都发出一声苦笑。

      两人坐在院子里等着大娘出门摘菜,顺便还喝上了昨日剩下的菜汤所熬的杂粮粥。

      “陆兄啊,不瞒你说,我在家中,便是贴身的小厮也不喝这菜糊糊。”崔示平一边说着一边喝得津津有味。向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崔大少爷,经过这一个多月的逃荒,肠胃变得极为接地气。

      陆英也埋头喝着杂粮粥,未曾回答崔示平的话,毕竟她现在是寒窗苦读的贫寒学子人设,而能够挑剔今日珍珠米煮得不够软的陆家小姐论起来已算前世了。

      听大娘的嘱托喂了鸡,等太阳彻底升上来后,大娘带着满当当的两担菜回来了,新鲜的菜叶上还带着露珠。

      两人和大娘算清菜钱以及扁担和竹筐钱,由崔示平担着菜往城门赶去。

      路上,崔示平还和陆英开起了玩笑:“陆兄,咱们两兄弟一同进城卖菜怪别扭的,你这身量扮个姑娘正合适啊,我又不会嘲笑你。”

      陆英装作没听见的样子,只拿着水壶往菜上洒水以保持菜的新鲜,可以说是个很合格的菜贩子了。

      这样一路走一路闲聊,二人很快就到了城门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