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府尹 ...

  •   京兆尹吴权大人这几日就没睡过一个整觉,七八天前祝侯府来报案,前两年才升任礼部尚书的祝时昌大人突然暴毙,因死状实在可怖可疑,祝家人怀疑是政敌所为,不依不饶非要京兆尹府来查个水落石出。

      这边捕头差役还在为祝府的事四处拿人审问,谁知前日御史中丞家也来报官,说中丞大人死的蹊跷,吴大人登时紧张起来,几日之内,两名大员非正常死亡,这是什么情况?吴大人哪里敢耽搁,立刻调那日去查祝府案情的老捕头再去中丞府中探查。

      不过半日,老捕头便来回话。这老铺头姓张,家里三代都做到了捕头,办案很有一套,吴权还是头一遭见老张这老脸上,挂着这么多困惑。

      “吴大人,那日祝大人暴毙之时我便心有疑惑。”张捕头锁着眉,悄声回话:“那种死法不仅我当差三十年从未见过,我也请教了我家老父亲,也并没有见过这么渗人的死状。因遗体表面并无明显伤痕,我第一怀疑是有人投毒。可投毒必有迹可循,仵作差役在那院子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什么太过可疑的迹象。而且我还让人去刑部调了这些年关于投毒案的案卷,也并无什么毒药能有这样的效果。”

      老捕头顿了顿,声音更低沉了些:“今儿去御史家,刚看见尸首我冷汗都下来了,简直与那日祝大人死状一般无二。我现在还有多了一层怀疑,恐怕是一种疫病。”

      吴大人一听“疫病”二字,简直吓得坐不住,站起来一把拉住捕头,低声道:“这如何说?”

      “首先尸体并无明显外伤,而内脏随着污血尽出,这若不是毒药那只有极险恶之疫病才能有这般惨状,”老捕头拱了拱手,“这也是我个人的推断,不过若说是疫病,那必然是一传十十传百,但祝大人死了七八日了,也并不见祝家其他人有什么特别不适的症状,御史大人家也不过御史大人一人身亡,其他家人也并无异状。虽然,听说祝大人与御史大人关系不错,但我也细问了御史大人的管家,近些日子两人应该除了朝堂上,并无私下见面,所以判断这是疫病,确实也有很多不可解之处。”

      吴大人听完,这才稍稍舒了口气:“你这老家伙,下次直接说结论,说什么疫病,险些先把我吓死。不过,”他稍稍顿了下:“也不可不防,我一会就让师爷写两封书信,递给两家,让他们两家还是以疫病防之,这几日少些走动。”

      老捕头点头称是,又道:“不过两桩案件,两人死状,如此之相似,太让人心惊。下官怀疑可能还有其他相似案情发生。吴大人可叫师爷走一趟刑部,把最近暴死案件的卷宗都调来看一看,看看其他州县有没有相似情况,对我们破案也有好处。”

      吴大人拍了拍老捕头的胳膊:“所见略同,我已经令人去刑部瞧瞧去了,你这么说我还得亲自去刑部拜会一下王大人,看看有没有什么用得着的信息。唉,两个大员,就这么莫名其妙没了,不说别的,估计皇上这两日说不准都要下旨,让我们速速查清。这到时候,还不是把我们放在火上烤?不说了不说了,我还是赶紧跑一趟刑部吧。”

      此时,下面来回话,说在祝家查案的捕快有要事找老捕头商议。老捕头估计是重大案情,又兼吴大人正在场,便拉了吴大人一起听。

      片刻,一年轻捕快便快步上堂来,见吴大人也在,便先跪下拜见。

      吴大人此时才没空讲这些虚礼,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让他赶紧起来回话,老捕头也让他赶紧拣要紧的说。

      那年轻捕快忙回到:“今日查问祝家下人,马房那边说,他们马房掌事前几日死在他们家外头庄子上了,说是庄子上人回来报说是暴毙。来报信的人还悄悄跟马房几个小厮说,那掌事死的吓人,他们庄子上报了官,官府也说不上来人是怎么死的。”

      老捕头忙问:“问到是怎么个死法吗?”

      那捕快摇摇头:“他们七嘴八舌的,有说是头也掉了的,有说满身黑血,什么都有,只一样,都说前一日还好好的,还有力气打人呢,晚间就惨叫着死了。”

      老捕头一惊,赶紧回吴大人道:“惨叫而死在祝大人和御史大人的死法里,都有人提到,说不定这人的死法也十分类似。”因又回头问道:“那庄子在哪?”

      年轻捕头忙说:“倒是不远,就在峪县底下,是祝大人家荫封的猎庄。”

      老捕头向吴大人拱了拱手道:“今日晚了,明日我便带人去庄里详细查问。祝家和御史家,我也会令他们再多多查问下人,看看还有什么可疑的案情。”

      吴大人点了点头,又赶紧看了看日头,让两人下去了。自己一叠声地叫人备轿,着急忙慌赶去刑部一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