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过往 ...
-
你于迷迷糊糊中睡醒,神智还未清醒,就听到有人似乎是在大声说话,语气急促。
你费力地睁开双眼,坐直身体,还有些似醒非醒,便见有人推开房门,大声朝你催促道:“唐静西,你动作能不能快点?起个床还磨磨蹭蹭的!叫你不要熬夜,不要熬夜,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她是你的母亲,一个努力挣钱但脾气却不怎么好的中年单身妈妈。
你没有回应她的话,但是加快了动作。洗漱完后,你坐在桌子边吃早点,她在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絮叨:“你动作快些,我时间那么宝贵,我还要上班,还要送你去学校。我真是上辈子欠了你的。”
你本来想多喝两口粥,但是放弃了。
她见你喝了两口就站了起来,又开始骂道:“这就不喝了?你能不能不这么浪费?粒粒皆辛苦,你们老师没教你啊,你是觉得我们家是百万富翁还是千万富翁,能经得起你这一天天的浪费?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是吧?”
你赶紧穿好鞋子,跑下了楼。
从电动车上下来的时候,她还在唠叨:“你们是不是又要月考了?你这次给我好好考,要是再考上次那个分数,你就别上学了,你上什么学?学出来以后也是要饭的,丢我的脸。”
你不说话,拿起书包就往学校里面走。
到了体育课的时间,你其实一点也不喜欢体育课。因为你讨厌运动。而且体育老师总是会让你们两两分组,一起活动。
“好,跑完步大家休息两分钟。然后两人一组,做仰卧起坐。男生50个,女生30个,做完自由活动。”
很多学生欢呼,只有你很烦躁。
女生开始寻找自己玩的好的伙伴,不一会大家就分好了组,只有你,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你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尴尬的心情,低着头走到一边自顾自地发呆。
体育老师没有注意到你,真好。有时候他会眼尖地看见你,然后说:“这个女同学一个人吗?”得到你沉默的回答后,便随手指了一组正在做运动的两个女生,然后说道,“你等会加入她们,跟她们一起吧。”
被点名的两个女生一愣,而后彼此对视了一眼,应了下来。但一直到结束,她们也没主动开口说让你加入。
这个时候尴尬的情绪往往是最强烈的,你甚至感到了一丝难堪。
讨厌的体育课结束后,是历史课。
历史老师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头,讲课像催眠,很多同学都在底下睡觉或者聊天,他也不管,但是你听得却很认真,一边听一边努力地记下老师说的要点。
你的同桌是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她平时很受大家的欢迎,对你也还算不错。有时候会请你吃零食,但被你拒绝得多了,她也就渐渐地不再请你吃了。此刻她在旁边和后面的男生聊天,两人有说有笑,声音略大。
你有点烦躁,觉得很受干扰,你想和她说能不能声音小点,但你想起她问你要不要吃零食的样子,还是没有开口。只能继续忍着这份聒噪。
政治课老师把上周测验的卷子发下来了,分数比你预期得要低个十来分,不算太差。但你也没法高兴。因为你考试前一晚,把这一章的内容,足足背了五遍有余。你看着自己长篇大论的简答题,老师只给了你三分。而你的同桌,只写了四五行,却拿了六分。
你觉得很不好受,悄悄地把卷子翻了个面。
英语课是你最不喜欢的课,因为你的语感很差。上了高中后,你明显地感到了英语的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无论你背了多少单词,文章还是读不懂,完型还是会错一半。单选明明按照老师说的知识点去选,但是15题还是只对了8题。
你纠结了半天,还是用低得不能再低的声音询问了你的同桌为什么这道题选A。她的英语成绩还不错。你偷偷看了一眼,她的单选只错了3题。
她看了一眼,然后说:“这道题啊……我也不是很清楚哎,我也是懵的。”她想了想,可能觉得这样说不好,又补充了一句,“可能是语感吧,我就是觉得这道题应该选A,读起来顺口。哦,对了,我本来想选B的,但是纠结了一番,还是在交卷前改成A了,看来我运气还是蛮好的嘛!”
你不说话了,你想起每次考试的时候,每每出现两个答案拿捏不准的情况,你选的那个必定是错的,有时候你犹豫不决,又会改成另外一个,结果卷子发下来一看,很好,你把正确的答案改掉了。
你很烦,有那么一瞬间,你不想再坐在她的旁边。
下一秒,你又觉得自己很不好。明明对方对你也还不错,你却因为这种原因去记恨她,甚至想远离她。
你觉得自己很糟糕。简直一无是处。
你想哭,但你又觉得都16岁的人了,还因为这种事哭,真是幼稚又可笑。
这就是你的高中,厌人,自厌,同时强迫自己长大。
这时候,画面似是有了变化,高中时代的生活宛如一张张定格的画面逐渐消退,随之而来的,是你大学时期的记忆。
你想起来了,虽然你并不是天赋型选手,但你通过高中三年拼了命的努力,终于考上了一个二本。
你的母亲不太满意,但也没有挑剔更多。
上了大学后,你听说了一个词,叫社交恐惧症。你觉得你多少有点这个倾向。
不知道怎么回事,你所在寝室的其余几个人,她们突然就打成了一片,你时常会见到她们两个人睡在一张床或者聚在一起看电影。她们也没有孤立你,集体活动的时候会喊上你,你也不会拒绝。但是她们三三俩俩出去的时候,却从来不会喊你。这样看来,你好像和谁关系都不算好,但又好像和谁关系都不算差。
但你们之间仍旧会偶有摩擦。比如某个女生失恋了,半夜在阳台上痛哭,你被吵醒了,心情很不好地朝她说了句,能不能小点声?明天还有早课。
那一瞬间,她的表情很尴尬。
自那以后,她们对着你都很小心翼翼。
又或者,期末考的时候,除了一个天天泡图书馆的女孩,就只有你会认真复习。其余的几人中会有人犹豫着问你能不能把你的笔记借来背一下,你一脸阴沉地拒绝了。
那一瞬间,她们的表情都很尴尬。
自那以后,她们只找图书馆女生要复习笔记。
诸如此类的事情,并不严重,但时常会让你觉得很疲惫。人人都说大学生活很愉快,但你并不这么觉得。
你只觉得疲惫,还有迷茫。
你甚至生出了“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样荒唐的念头。
高中的时候,你唯一的动力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后,你在想,然后呢?像妈妈说的一样继续没日没夜地读书考研吗?再然后呢?努力找个工资还算过得去的工作,结婚,生子吗?最后继续让你的孩子重复你的人生?
这简直糟糕透了。你想,难道这就是我活着的目的吗?这就是每一个人活着的目的吗?
活着就是为了以后体面地死去吗?
你知道自己这种想法非常不好,所以你去找了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问你,你有什么想要做的事吗?
你想了想,没有。
心理咨询师问你,你觉得自己有没有擅长的东西呢?哪怕只是有一点点擅长也可以哦?
你想了想,也没有。
心理咨询师说,我觉得你是有很多想法的人。有没有想过把你的这些想法都和别人说说呢?有时候,诉说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你想了想,摇摇头。
没有人会喜欢听你说这些的。
跟母亲说这些,她只会嫌你矫情,然后唠叨说你辛苦?你有我辛苦?我一个人把你拉扯这么大,省吃俭用供你上大学,我自己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一次商场都没去过。我这么多年过的日子你也不是看不见,我都没叫苦,你叫什么苦?
你几乎都能想象到她劈头盖脸的责骂。
和朋友说这些吗?
且不说你有没有朋友,即便是有,那又怎么样呢?别人能听你说一次说两次,还能次次都这么有耐心吗?这年头,谁不是活得焦虑又沉重,难道你们要互相传播负能量吗?
你想了很久,都找不到积极活下去的动力。但你知道,这辈子你不想结婚了。
等母亲百年之后,你就没有必须要去承担的责任了。
那个时候,能活到哪算哪。
至于现在,就先这么过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