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纳征 ...


  •   季辛夷找时间去了一趟县里,他手中的银钱不多,不够下彩礼和办亲事,实在没办法只能先卖几亩地,虽然是母亲留下来的,只能以后想办法买回来,他不舍萧慕青受委屈,想她风风光光的出嫁。

      为了不当败家子,他还专门跑去季长清的灵牌前磕了几个头,请她谅解自己的不孝行为。哪知在与季青黛商量时,又被骂了一顿,说不把自己这个姐姐放在心上,聘礼早就筹办好了,而且也将给萧家银钱的事情告知了他。

      季辛夷有些愧疚,他占用了原主的身体,应该把他的亲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可他对季青黛一直存在芥蒂,保持着距离,却不知道季青黛为他做了那么多事情。

      也许是受原主情感的影响,对季青黛又敬又怕,现在他需要转变这种感情,因为季青黛是他唯一的亲人,他们需要相互依靠。

      转眼便到了纳征的日子,纳征又称为下聘礼,就是男方给女方送彩礼,至于聘礼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女方的家庭情况,简单的说就是女方准备了多少嫁奁,这就是为什么草贴与细贴中都要填写女方的陪嫁情况。

      季青黛为了安抚萧慕青,并没有根据萧家的实际情况来下聘,而是高出好几个级别。

      聘礼单子中除了最基本的“三金”,即金钏、金镯和金帔坠,增加了销金大袖、缎红长裙、四时冠花、珠翠排环,以及细杂色彩缎匹帛、花茶果物、团圆饼、羊、酒等物,甚至还有几件季长清的陪嫁首饰。

      看到下聘单子时,季辛夷被惊得说不出话,卖了自己也凑不齐这么多贵重的东西。这社会,娶亲一次就得倾家荡产,而自己那点银钱,怕是倾家荡产的资格都没有。

      为了表示诚意,下聘时季青黛与季辛夷都去了萧家。季辛夷没有什么艳丽的衣服,当日就穿了一套素淡的衣裳,也是难得的翩翩世公子模样。

      在下聘的过程中,萧慕青不能随意出现在堂屋,只能在自己的房间内等待。过了一会儿,柳氏唤她过去,这时说明两家的婚约已经正式确定,婚期定于今年的八月十五。

      回去的途中,季辛夷一直紧紧的抱着一个包袱,里面是萧慕青亲手为他做的一套衣衫和一双鞋子。季青黛看他这没出息的样子就想骂人,想着今日是他的好日子,自己又怀着身孕,还是忍了下去。

      到了季家门口,季辛夷下了马车准备说两句,季青黛直接让车夫把车驾走了,看见他就心烦,只留了个马车背影给他。

      不过季辛夷现在也没心思多想,抱着包袱就进了家门。今日根本没有机会与萧慕青说话,在临走时萧慕青递过来一个包袱,让他回家赶紧试试,若是不合身还可以改改,所以季辛夷一心都在怀里的包袱上。

      打开包袱,里面是一双千层底的布鞋和一套浅色的衣裳,特别合身合脚,鞋子也比他买的软很多,想着是萧慕青一针一线缝制的,季辛夷就舍不得穿,换下来摸了摸后,重新叠好放进柜子里面,越发期待八月十五的到来。

      萧老大家正在整理季辛夷送过来的聘礼,他们猜测聘礼丰厚,却不知会有这么多,若不算上季青黛送过来的五十两,萧慕青的嫁奁真的是少得可怜,为了能让萧慕青在季家好好过日子,他们决定把大部分聘礼放入萧慕青的嫁奁中,让她带去季家。

      留下小部分聘礼,用于贴补萧家,现在萧家还未分家,自己有个儿子在州府进学,那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且从公中出钱,这也是为什么萧老二家意见颇大,平时偷奸耍滑,不愿意多干活,而萧老大不言语的原因。

      “你如实告诉娘,你与那季二郎是不是早就暗生情愫?”关了门,柳氏问得直接。

      “娘,你为何这么问?”

      “不然他怎么会准备如此丰厚的聘礼!”

      “这定不是他准备的。”

      “哦?你为何这般肯定!”

      “他上次过来送菌菇与毛桃,私下问过我,说他银钱不多,恐置办不出像样的聘礼。”

      “只怕都是他姐姐给置办的吧!”柳氏想起季青黛给的五十两交子,这更加让柳氏觉得疑惑,季青黛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为何呢?

      除非知道季辛夷的身份,不然柳氏是想不清楚其中的缘由,她只能以季辛夷是季青黛唯一的亲弟弟来安慰自己,并劝慰萧老大不要多想。

      由于夏税给季辛夷带来了很大压力,所以他准备多种五十亩晚稻,可以减轻一些秋税的压力。而自己没有奴仆,也没能力干几人的活,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人来管理稻田,不然他真的忙不过来。

      通过里长介绍,季辛夷找了王家,王家是外来户,在本村中没有土地,为了生存下去,只能选择做“主户”家的佃客。虽然佃客受雇于“主户”,但属于临时性短工,以佣工的方式赚取相应收入,并不需要像地客那样,与“主户”有非常强烈的隶属关系,地位低得近似农奴,被打骂责罚都是常有之事。

      也就是说,季辛夷给王家相应的临时用工费,王家则帮他平整田地、放置秧盘、播种晚稻、插秧、管理以及收稻等,上工就给钱,不上工则无需给钱,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季辛夷也不需要一直支付费用。

      王封是王家的一家之主,妻子刘氏,育有两子一女,下面还有六个孙子,三个孙女,一大家子人要养活,能接到季辛夷家的活儿,很是高兴,一家人特别用心的帮季辛夷种植晚稻,希望季辛夷以后都能把地给他们种。

      季辛夷有了种植早稻的经验后,种植晚稻时就更加顺手,村里并不是所有人家都要种植晚稻,因为晚稻的收成没有早稻好,所以很多人家选择种植其他农作物或者出去打零工。

      最后只有二十四户人家跟着季辛夷养殖稻花鱼,赵家养殖得最多,有三十亩稻田,其次就是杨家。大部分人的鱼苗都是河里捞取,少部分人找季辛夷买的鱼苗,虽然找季辛夷买鱼苗很便宜,但对于吃饭都困难的村民来说,能省一些是一些。

      待秧苗插进稻田返青后,季辛夷就开始指导养鱼的人家,陆续将稻花鱼苗放进稻田,以后水稻不仅能凝结成村民需要的主食稻米,更能在它生命周期里养育出一条一条肥美的稻花鱼。

      同时,稻花鱼的排泄物能够为水稻提供养分,鱼儿觅食的过程中,会吃掉稻株上的害虫,增加水稻的收成,所有人都翘首以盼,希望能获得丰收。

      “清水兄,辛苦了这些天,晚上去你们家加个菜吧,做个菌菇炒肉!”季辛夷蹲在田埂上,对着稻田中拔野草的赵清水说到。

      “二郎,你是不是嘴馋了?肉可以去赵屠夫那里买点,但好长时间没下雨,山上可没有菌菇!”

      “嘿,你忘记啦?上次你们帮我背回来的腐木,有部分菌菇已经成熟,可以食用了哟。”

      “真的吗?你种植成功啦!”

      “是呀,我还要用它们的菌丝培育更多菌菇呢!”

      “菌丝?”从来没有听过这种新鲜的东西。

      “菌菇属于真菌,我们看到的菌菇其实是它的子实体,由菌丝进过分化生长而成,在菌菇成熟后,它的伞盖上会长出很多种子,过于细小,眼睛是看不出来的,也称为孢子,你也可以把它当作菌种。野生的菌菇孢子会散落到合适的地方,然后萌发生成菌丝,慢慢长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年都能在山上找到菌菇,而这些菌菇都是一堆堆的!”

      “二郎,你懂得可真多,是不是以后你种植的菌菇,它的种子散落到泥土上,然后长出细小的菌丝,这些含有菌丝的泥土,都可以用来培育菌菇?”

      “你才是聪明呀!都可以举一反三了。”

      “你这夸得我怪不好意思,哈哈!那为何又要种植在椴树上呢?”赵清泉难得被夸,甚是高兴。

      “因为我现在没办法采集到那么多菌种,只能先种植在椴树上,椴树可以长时间发出菌菇,这样可以收获更多的菌菇,从而长出孢子,散落到我指定的特殊泥土上。”

      “这样说我就明白了,以后这些特殊泥土可以分给其他人使用,只要好好打理,就能重复种植菌菇。”赵清泉越发崇拜季辛夷,感觉面前都是满满的菌菇。

      “就是这个道理!”

      随后几天时间,杨家与赵家几兄弟帮季辛夷搭建起了菌棚,村里人都觉得新鲜,很多人来凑热闹。

      “季二郎,我看你这是瞎折腾,好好的土地不用来种粮食,倒腾什么大棚!”

      “就是呀,还不如种菜,还能拉去城里卖些钱!”

      “只要能倒腾出菌菇,卖出去赚到钱,刘氏你少说风凉话。”

      季辛夷这边还没反应过来,李氏冷着脸开始帮腔,那些看好戏的人也闭了嘴,不过大家也想看看季辛夷到底能不能种出蘑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