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白菜怎么办 ...


  •   第二日,季辛夷早早起床,他要去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搭建简易的菌菇棚。菌菇对阳光的需求并不多,只要控制好温度与湿度,加上优良的菌种,就算是菇棚再简陋,也能结出不少菌菇。

      菌菇棚的位置需要地势高、靠近水源、合理温湿度、控制光线容易,毕竟这里的条件有限,很多要求无法实现,没办法通过装袋的方式种植菌菇,也没有足够的菌丝,那就只能先选择最原始的方式,利用锻木来种植,使长出来的菌菇散落出更多菌丝。

      利用锻木转孔种植菌菇,虽然产量相对较低,工作量较大,但要求不高,需要的材料也能轻易找到。

      最终,季辛夷选择离家五十米处的位置搭建大棚,平时这里主要种些日常吃的蔬菜。赵清水看他一个人在收拾这些菜,觉得有些好奇,二郎既不卖菜,也不养猪,这收回去还不如种在地里。

      虽然心里很疑惑,但嘴上却问:“二郎需要种植新的蔬菜吗?”

      季辛夷笑道:“暂时不需要种植,我准备在这里搭建一个简易的大棚。”

      赵清水不知道大棚是什么东西,棚子倒是见多很多种,牛棚、马棚以及车棚等。

      “哦?我倒是不知道什么棚子需要搭建在田地里。”于是也蹲在季辛夷旁边,帮他一起收拾蔬菜。

      “之前与你们说过,我想种植菌菇,而这菌菇就需要种植在大棚内。”

      “那我能帮你做什么吗?”

      “还真的需要你帮忙,找几个人帮我搭建大棚吧!大概半亩地,棚子不需要很好,只要确保不塌就行,屋顶、墙壁要厚,四周要装窗户,这样有利于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

      “那如果向地下挖两米,上面再搭建一米高的茅草棚,高出的地方全部做成窗户框架,不是更简单嘛。”

      “哎呀,清水兄,你可太聪明了。”
      激动之余,没忍住还去拍了下赵清水的肩膀,“我外面再搭建两米高吧,窗户距离外面的地面一米高,直接与房顶连接。里面可以搭建床架,床架南北排列,四周不要靠近墙壁,间隔两米,每个床架之间也间隔两米,留个人行的通道出来。床架下层离地面一尺,搭建三层,最上层不能超过窗户,避免被太阳晒到。”

      “你这个大棚与蚕房有些相同。”

      “哦?我们这里还有人养蚕?”

      “这倒是没有,我就是听外面回来的人说起,长江下游很多地方有人养,你不会又想养蚕?”

      二郎吃个鱼,就养出了稻花鱼,上山采摘菌菇,又能想到种植菌菇。这般实干的能力,不由让赵清水刮目相看。

      “养蚕太过于复杂,还要有专门的抽丝技术,我可没有那种能耐。”季辛夷说完笑着摇摇头。

      两个人干活就是快,没多久就把这块菜地拾掇出来了。一人运了几趟,终于把收拾好的菜背回了季辛夷家。

      “二郎,这么多白菜,你想好怎么处理吗?”

      “现在天色大,也不好储存,你背一些回家,你们人多。”

      “那也吃不完呀!”看着小半院子的白菜,赵清水也是头疼,“不然我们回家问问娘,看看她有什么好办法。”

      “走,大娘肯定知道。”出门前,季辛夷也不忘装几个白菜背过去,除了葱姜蒜,他就种了白菜与莴苣,只因为种植简单,而这块土里面只有白菜。李氏总觉得他生活得苦,只会种白菜和莴苣,时不时会送一些菜过来。

      到赵家门口时,李大娘正在蒸馒头,听到声响抬头看了眼,“二郎来了,一会儿留下来吃几个馒头。”

      “哎,这馒头呀,还是大娘蒸的最松软,最是好吃。”

      “还是二郎哥有口福,上次大哥蒸的,硬得都能打死刘老头家的老狗,幸好你不在。”烧着柴火的赵清溪接过话。

      “老三!皮子紧了,要不要给你松松。”赵清泉本来在房里陪着洪氏,听到季辛夷的声音,也扶着洪氏出来凑热闹。

      “大哥,你们走路都没声音的。”赵清溪瘪着嘴嘟囔到。

      “哈哈哈……”大家都被逗笑了,洪氏扶着肚子又不敢笑得太厉害,忍着更难受。

      “好了,好了,都去堂屋呆着,挤在这里做什么。”李大娘把人都赶了出去,馒头基本上快好了,再通过热气闷会儿就可以食用。

      “娘,二郎把菜地的白菜都砍回家了。”到堂屋还没坐下,赵清水就说起白菜的事情。

      “还没到收白菜的时候,怎么突然想到收白菜了?”

      “大娘,我想搭建一个大棚,用来种植菌菇,选来选去,就那块白菜地最合适,现在我又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么多白菜?”

      李氏拍了一下手说到:“这还不好办呀,你不是爱吃酸菜嘛,留几个白菜平时吃,剩下的全部腌制了。”

      “大娘这法子好,以后还能有菜吃。”解决了大问题,季辛夷还没来得及高兴,想到自己也不会制作酸菜,“可我也不会腌制酸菜。”

      “所以呀,得早点把新娘子娶回来,以后吃什么都有。”赵清泉打趣到,季辛夷的脸瞬间就红了。

      “二郎这是不好意思了吗?”

      “就知道欺负二郎!你没见他脸皮薄嘛。”李氏假装呵斥道,继续对季辛夷说到,“你去买几个腌菜缸子,将白菜和缸子洗干净,把水晾干,然后我过去给你腌制。”

      “那就麻烦大娘了。”

      “搭建菌菇大棚,可是已经找到人了?”赵清泉又把话题拉了回来。

      “还没有,我让清水兄帮我找找,还得找信得过的人。”不是信不过小溪村的人,但这菌菇种植还没开始弄,千万别出什么问题,虽然想让大家都种植,但前期的核心技术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嘿呀,我说你们还找什么其他人呐,你那说亲对象萧娘子,不是有个姑姑在我们村里吗,她们家三个儿子都是能干的实诚人,这稻谷刚收拾完,现在都还闲着呢,反正都是给钱,不如给自己人。”

      “要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每次有事情找大娘,定能有解决办法。”李大娘被夸得嘴都合不拢了。

      “这么说的话,杨家三兄弟与我们三兄弟,你这搭建大棚的事儿,不就解决了嘛。”赵清泉也觉得他娘厉害。

      “先吃饭吧,吃了老二陪着二郎去一趟杨家,过去谈清楚再说。”说完就去了厨房,季辛夷在家是吃过第一餐,而赵家现在才吃早食,对于他来说不早不晚,他不习惯蹭饭,但李大娘蒸的馒头实在是好吃,让他没忍住跟着吃了两个。

      见季辛夷与赵清水去杨家,李氏便直接问到大儿子,“二郎会不会让大家跟着种植菌菇呢?”

      赵清泉笑道:“他说得先琢磨一下,将山上带下来的小菌菇养活,培育出菌种,然后在大棚中试种,成功后就会让大家一起种菌菇,我们干嘛不种啊!”

      此话一出,洪氏立马试探问:“阿姑,要是二郎的菌种琢磨出来,咱们家能不能也种点啊?”

      “种,当然得种,现在老大回来了,也能忙过来。”

      见李氏支持她们种植蘑菇,洪氏激动地连忙道:“娘,你可真好!”谁不想把日子过好了,这么好的机会,可要好好把握。

      杨家住在山下,离赵家差不多两公里,算是在小溪村的村边上,离萧家村到小溪村的主路比较近,两人慢悠悠的朝杨家走去。

      上次季辛夷走路来这边,还是专门过来看萧慕青是否回家,缘分这东西还真是说不清楚,没想到就要与她一辈子纠缠在一起了。想到这里,季辛夷心情变得更好了,开心的哼了几句歌词,五音不全不代表不能哼一下。

      赵清水转头看着他,调笑到,“二郎这是喜事将近,心情轻松,笑容也比以往多了些许。”

      “我以前不爱笑吗?”

      “刚来那会儿,不怎么会笑,总是冷冷清清,话也不多。”

      “那我以后多笑笑。”

      “你还是对着你娘子笑吧,哈哈哈!”

      “那清水兄什么时候娶娘子呢?你可比我年长三月有余。”

      “娘说等嫂子生了再帮我相看,下半年也会很忙,嫂子生产、种晚稻、养稻花鱼,银钱也还不够,估计要到明年去了。”

      “相信我,下半年养了稻花鱼,定能让你明年娶个称心如意的好娘子。”季辛夷突然严肃的说到。

      这里提倡相亲,男女根本没有过多选择,大部分由媒人推波助澜,如果家里条件差,那完全没有选择,能娶到娘子已是不错了。他希望赵清水能找到一个真心喜欢的人,毕竟一辈子那么长,总要为自己而活。

      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季长清与程渊从最开始的“相敬如宾”,到最后的“相敬如冰”,季长清终其一生,应该有些许遗憾吧。

      幸好,他遇到了萧慕青,那个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人;幸好,萧慕青没有随便选择一个男子,草草把自己嫁出去。只有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才能抵得住着漫长的岁月呀!

      “二郎以后做什么事情,需要人手的话,就叫上我吧,爹去世早,大哥早早出去跑堂赚钱,我没学到什么本事,以后就跟着你学点东西,也想替家里挣一份家业。”

      “那吃苦受累可别躲哟!”

      “我其他本事没有,就是一身力气,放心吧,跑不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白菜怎么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