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第 45 章 ...

  •   宋元吉诧异:“周宓是何人?”
      “应是卫国的普通兵士吧,我的旧相识,可否暂时派到我身边?”
      这人着实诡异,几年前便易容跟随吕卫前往齐国,只怕吕卫都不清楚这其中真相,那么吕国国君是否知晓呢?
      周宓若真是周国公子,何以投身到吕国?他所做这些,是为报灭国之仇么?
      舟之筹——周之仇?
      不管如何,这人身上有诸多未解之谜,还是放在眼皮底下看着方能放心。
      “既是卫国兵士,我得与吕蒙主帅打个招呼,你先归队罢。”
      宋元吉对华莠甚是和蔼,起身亲自送他出了帅帐。
      华莠往回走时,兵士们已在用饭了,数万人同时风卷残云般进食,远听着如同刮着狂风一般。
      十石早摆好了简单饭食,见华莠回来了,便汇报道:“咱们这边都安置好了,你甭操心了,用过饭就抓紧休息吧。”
      华莠坐了,两人一起用饭,华莠低声道:“当年在齐国时,吕卫的仆侍舟之筹你还记得罢?他可能会进你护卫队。”
      “啥?”十石瞪圆了眼,“他也来军中了?那么个人,你怎么叫他进咱们护卫队了?!”
      “以前见着的都是假相,稍后见到人你便明白了。记着,以后多留意他,这人不简单。”
      一个卑躬屈膝的仆侍有啥不简单的?十石好奇的不得了,恨不得马上见着这人。
      天色暗下来了,兵士以伍为单位,已全部躺倒休息。在兵士的两侧,隔一段距离便燃着一堆篝火,有兵士轮流把守放哨。
      华莠与十石坐在篝火旁,一个擦着弓,一个拭着刀。
      终于,远远的一个黑影走过来,径直来到华莠近前,淡淡道:“主帅命我来副帅处报道。”
      十石惊讶地跳起来——我的亲娘!这是舟之筹?!他俩一起在齐国东都琅苑的门房里待了一年半,他最熟悉不过舟之筹那半垂着眼整日半死不活的样子了。
      这个面容俊俏双目生辉的年轻男子……咦,这不是桑圻镇客店里的那个唯一客人么?
      华莠一招手,周宓坐到他面前。
      “为什么来军中?”华莠继续擦着弓,仿若闲聊地问他。
      “为杀齐人呗。”
      “与齐人有深仇大恨?”
      周宓顿了顿,唇角一勾,“有军饷拿,还可以堂而皇之地杀人,何乐而不为?”
      华莠瞟了他一眼,那唇边一闪而过的笑容,在篝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森冷。
      “你是周国公子宓吧?”华莠盯着他。
      周宓微微一怔,随即一哂:“副帅,兵士不怕死肯杀人便行了,你知道那么多,又有何益?”
      果然是他!只是宋陨口中颇有风骨的四大公子之一,如今已成一个噬齐人血为乐的人了么?华莠暗叹。
      知道再问不出什么,华莠便朝十石一扬下巴,对周宓道:“你俩早认识,不必介绍了,以后你便在护卫队。十石,人交给你了。”
      周宓起身,跟着满头问号的十石走了。
      两日后,大军抵达河曲,安营扎寨,严阵以待。
      又两日后,齐军抵达,两军在河曲广阔平坦的山间腹地摆开了阵势。
      近二十万人马,占满了腹地,又向和缓的山坡蔓延开去。
      一向寂静的山野,此刻蔓延着令人窒息的压抑与不安的躁动。
      齐军银灰的战甲与联军藏青的戎装泾渭分明,如同两支颜色不同的河流在这里迎头相撞。
      华莠端坐马上,位于主帅不远的地方。队伍前端,五排举着盾牌拿着长枪的步兵如同竖起一道坚墙,后面便是二千轻骑弓箭手。
      这是典型的防守阵形。
      对面阵形严密,令旗、识别旗迎风飘摆,大纛旗上一个硕大的“帅”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旗下之人看不清面容,华莠猜测便是齐军中军主帅了。
      华莠环视了一下,未见到齐环扬的身影。
      双方均沉默着,互相探查着对方的漏洞,寻找可乘之机。
      齐军有十二万兵力,联军合三国之力仅有八万。
      这仗,并不好打。
      第一次在沙场上与敌人真刀真枪面对面,华莠心中涌起的不是紧张,而是热血奔腾。当年太师课上他幻想中的浴血战场,如今活生生陈列于眼前。
      华莠并不喜杀戮,但当真正需要以命相搏之时,他也并不介意手染鲜血。
      他握了握手中的同心弓,仿若又握住了宋陨那只信赖的手。
      忽然,他身旁护卫队中的周宓轻磕脚蹬,驱马来到他身旁,微眯着眼紧盯着敌方前阵,沉声道:“我想上前试试。”
      “如何试?”
      “我自有办法,放心,即便不成,也无损失。”
      说罢也不待华莠答话,便一提缰,冲出持盾步兵的保护圈,向战场中间冲去。
      主帅宋元吉一愣,华莠忙朝他一摆手,示意稍安勿躁。
      周宓既为四大公子之一,被宋陨视为文韬武略,华莠相信他不会贸然行事。
      对方见有人冲出,便是一阵微动。但将领见只来一人,不知何意,便一扬手,示意静观其变。
      周宓驶出几箭之地,离对面齐军尚有二百余步,一勒马缰停在那里。
      这是个相对安全的距离,一般弓箭手根本射不到这么远。
      只见周宓将头盔摘下,左手抱于怀中,右手朝着齐军前面的兵士伸出拇指,高高举起,又握成拳,虎口朝着自己,在左胸口处重捶了三下。
      这动作他反复做了几次,动作舒展流畅,显见得是做惯了的。
      华莠正暗暗猜测他这动作是何意,便觉齐军前头部队一阵轻微的骚动。紧接着,华莠无比诧异地听到周宓竟高声唱起来——
      蒹葭苍苍露为霜,
      洇水男儿守四方。
      别儿娘,扛刀枪,
      何时把家还,何处是吾乡……
      周宓的歌声高亢又苍凉,在这一触即发的肃杀战场上,竟直击人心。
      华莠只见齐军阵前一阵剧烈骚动,竟隐隐传来悲鸣之声。
      一支号令旗下的齐军将领高声喝止无果,竟抽出战刀,劈头向身前一名情绪激动的兵士砍去,那人立时身首异处,鲜血喷涌着倒于马下。
      这一下骚动愈发强烈起来,华莠见有机可乘,冲主帅高喊了一声“我来!”也策马冲出已阵。十石忙带几人冲上相护。
      华莠战马疾驰,行至周宓处一个弯转,回身举弓,手中箭矢已激射而出。
      只见对方令旗下那名刚砍死兵士的将领一捂胸口,晃了两晃,扑通一声栽落马下,正倒在被他砍死的兵士身旁。
      片刻的死寂之后,齐军先头部队忽然大乱,兵士们潮水般向着联军方向涌过来,只听得哭声震天。
      这些人奔至周宓跟前,黑压压跪倒一片,众人呜咽着高声哭喊:“公子,你竟还活着么?带我们回家吧!”
      “公子,带我们回家!”
      周宓僵坐于马上,望着这些自己的旧部,满目悲怆——回家?他们已然没有家了。
      国已经被灭了。
      齐军主帅惊见军中哗变,不敢恋战,立即下令收兵回营。
      宋元吉也未乘胜追击。跪在这里的恐有上万人,急需处理安置。
      他留两万兵士照应归降齐军,其他人马全部归营。
      又将其他将领并周宓,以及归降的两位小头目一齐叫至帅帐中。
      这两个头目原是周宓手下裨将,甚是相熟,周宓于阵前隐约看到了这熟悉面孔,猜想到齐军中有周国旧部,才决定试一试以乡情动摇其军心,制造出手良机。
      不想他一露面,竟直接导致了原周军哗变。
      两位裨将见到周宓,仿若有了主心骨,悲喜交加,争先恐后的讲述情由。
      原来七年前周国战败,部队整建制被齐国收编,但一直单独驻扎,未与齐军混编。
      此次北征,齐军将收编的周国一万兵士、陈国五千兵士编为先遣部队,意即拿他们试试联军战力深浅,一路上待遇又不同,是以两国兵士心中早已不满。
      及至战场上突然见到曾经誓死相随、以为早已死去的储君,又见到那熟悉的庆祝胜利的手势,听到熟识的家乡小调,周兵哪里还忍得住,立时人心浮动。
      待看到华莠一箭射死齐军裨将,众人再无犹豫,撒腿便朝当年的主人跑来。
      陈国兵士也趁乱有跟着一起来的,有的便直接逃走了。
      宋元吉这才知晓周宓乃周君之子,满眼赞许,甚是客气地问他:“这些兵士既是投奔你而来,周公子以为该如何处置?”
      周宓略一沉吟道:“无家无业愿留下来的,还望主帅能予收留,他们于齐人有灭国之痛,战场上必能奋勇冲杀;若江南尚有家小想回去的,还请主帅放他们自便罢。”
      宋元吉望望诸将,众人皆以为然,无人异议。
      宋元吉便传令,速去征求个人意见,无论去留,先管一顿饱饭。
      万没想到第一战竟以这样的方式大获全胜,宋元吉甚是开怀,又特别褒扬了周宓与华莠,称皆因二人机智神勇,方能有此大胜。
      周宓首战有功,攫升为华莠手下裨将。
      周宓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孙子兵法》中所称之作战最高境界,众将哪个不服,齐声向二人道贺。
      唯有公孙晏心下不爽。
      他在梁军中位高权重,被人恭维惯了,自视甚高,原以为来了联军,也必是倍受重视的一等一的人物。不想那个废才一样的庶子却处处春风得意,如今又冒出个被灭国的周公子,风头强劲,让他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你们不过都一时遇着好机会,趁机露了脸罢了,若凭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本事,你们行么?——公孙晏压根没把两个年轻人放在眼里,一心想找个机会,自己大展一番拳脚,让宋元吉见识见识什么才叫真正的将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