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3、追求 ...
-
闲话天南海北,朝起又是一天。
豪华商业队启程离开利家嘴村,人烟越发稀少,渐渐步入了一段无人区。
远离村庄,山路变得敷衍,草根泥土被马帮、牲口踩得糊成烂泥,粘稠得不成形状。好在沙漠雨穿着高帮登山鞋,不惧这烂泥。
她拄着双杖,深一脚浅一脚爬坡上山。
这并非她走过的最难的路。她曾经走过比这艰难很多倍的路,有的悬崖峭壁胆战心惊命悬一线,有的荒无人烟渺茫不辨,有的飞瀑流川必须奋力搏击,但那些路她都走下来。
这条路,她也能走下来。
和赵弘毅这道关,她也一定能迈过去。
沙漠雨抬头看看风景,调整好呼吸,又埋头走路。
第二天,屋脚乡——泸亚公路——无名树林。
第三天,卡尔牧场(4000m)——雀儿山垭口(4329m)——沼泽、水草地——垭口后的牛棚(营地4000m)。
海拔越来越高。
随着海拔上升,氧气不足,大多数人都行走缓慢。
沙漠雨有丰富的经验,有固定的步伐频率,一旦慢行反而疲惫。她不耐烦等人,索性抛了向导和服务人员,一人冲锋在前。
遇到风景好的地方就留下来拍照,等候后面的队伍。
领队很不赞同,批评了她的危险行为,然后安排一个向导一对一服务她。
让沙漠雨很感激的是,那个向导始终跟在她身后不远不近的,遇到岔路及时指正,有什么事迅速照应,却也留给了她足够的距离和空间。
好吧,豪华团就是这么周到。
她想,以后驴行也偶尔这么奢侈一回。
后面的队伍,缓缓蠕动。三五成群的驴友叽叽喳喳,十分热闹。
叽叽喳喳的内容里,也有沙漠雨。
起初,大家好奇问小白小青,得知了她用一根扁带,不沾半点水渍就捞起两人,啧啧称赞了一番。
然后,那对曾和她拼桌的夫妻又讲起沙漠雨独自垂泪,食不下咽的一幕。
又讲起她听小白瞎掰什么婚姻制度后发呆独坐。
于是大家齐刷刷构想出一个伤心但倔强,孤僻但善良的好姑娘被家人棒打鸳鸯哀伤流浪的故事,纷纷唏嘘。
队友们对她一人独行、清冷寡言的态度颇为包容。
沙漠雨也不是完全独行。
遇到小溪、沼泽、高坡,她会停留在原地等大家通过,这是她在无疆户外养成的习惯,作为应急救援队员,她有保障大家安全的义务。
其实在商业队,她本不必这样做。
这是一条成熟的线路,商业队又那么多向导和协作。按照合同,安全方面商业队几乎要负担全责。就算有不好通过的河谷溪流,队伍还可以安排马匹驼人通过。
领队默默观察到她手持的快挂扁带主索,悄悄对大家解释了她偶尔的等待,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随着时间推移,临时组合的队友对沙漠雨越来越喜爱:这个驴友虽然不爱笑,经常独行,但很有默默奉献精神。聚在一起时也很好相处,帮大家拍照很有耐心,摄影技术也极好。
她的照片,甚至比商业团里专门安排的摄影师还好。
到第三天篝火晚会,大家已经开玩笑怂恿小白追求沙漠雨了。
团队的人天南海北,大家却出奇一致地怂恿小白行动,而不是小青。
小青笑嘻嘻表示:那不行,我也想追。要不我跟小白打一架先?
众人都笑:“你太面嫩了,看着和小雨沙沙像姐弟恋。”
大家一直认为小白思想成熟,谈吐间颇有见地,和沙漠雨不经意间流露的文化人气质比较般配。
这种玩笑沙漠雨在无疆户外看得简直不要太多,当即抱手臂站一边:没有啦,我觉得小青也很帅唷,要不还是先决斗吧?加油小青,我看好你哦!
同行者们果然一起凑热闹,怂恿他俩打架。
打架是不可能打架的。小青和小白在篝火边的草地上为大家即兴呈现了一场自由搏击表演。
原来他们是在搏击场馆认识的,小白是大师兄。
大多数人是在电视以外第一次看到真人搏击,但也看得出来小白很厉害,下盘稳健,身法迅速,拳头强劲有力,腿法凌厉,令人眼花缭乱。
小青则守势绵密,滴水不漏,进退有据。一旦抓住小白纰漏主动出击,必定拳拳到肉,速度快、力量狠、打击准,难以对付。
快速的攻守转换,激烈的身体碰撞,给人震撼的美感。
这是速度、力量、技巧的完美呈现。
摔得一身烂泥也没分出胜负。
两人剐了衣服,笑哈哈钻进大帐篷洗漱。
余下诸人感叹,这师兄弟,这身材,这肌肉!真棒!
纷纷叫嚷:“小雨沙沙,挑一个!”
一个40岁的老阿姨叫:“剩的那个给我!”
沙漠雨淡淡一笑:“都是你的,拿走不谢。”
领队笑眯眯的,看热闹不嫌事大,将照片传给了远方那位花钱很大方,业务很特殊的客户,附上短信说明:“两帅哥为她决斗,她笑得很开心。”
客户久久没有回复。
赵弘毅看着照片。照片上,沙漠雨和一群人围站一圈,一起看两男子摔跤,脸上是一抹淡淡的笑意。
赵弘毅嫉妒。
深深的,嫉妒着照片上的每一个人。
他辗转反侧思之欲狂的人,是他们轻轻巧巧就能见到,就能同行的人。
一小时后,他回了五个字:她开心就好。
上了4000米,沙漠雨发现自己的状态有点不对劲。
她说不清自己是怎么回事:明明没有高原反应的头疼、呕吐、失眠等等症状,但脑子越来越昏沉,像睡到半夜迷迷糊糊爬起来一样,五感都模糊着,反应慢半拍。人也懒散起来,走上一两个小时,就想歇下来,手脚一摊,能摊半小时。
或许只是轻微缺氧?
幸好她步伐快,这么个歇法,刚刚和大部队同速。
休息多了,终于有时间和心情打量四周。
八九月份的川西南,美得不要不要的。格桑花红红紫紫烂漫如海,红石滩上苔藓厚厚的,橙红一片,鲜明夺目。古树上的松萝绿如柳烟袅袅婷婷,枝头的苹果和石榴像藏民脸上的高原红一般耀眼。而远处山峰,雪线一退再退,让崇高的雪山越发凛冽高峻,危不可攀。
八九月份,川西南的风也舒服得不要不要的。又凉快又柔和,带着雪山冰川融化后舒适到极点的湿度和温度,让人懒洋洋的,甚至不想发愁。停下脚步吹着小风,就想摊着、呆着,或是慢吞吞地吃点什么。
沙漠雨的背包里,永远不缺零食,甜的、软的、香的、酸的、辣的、爽口的、酥脆的、软滑的、劲道的……
商业队伍的厨子手艺也好,每天不重样地给大家安排饭菜,从沿途的牧民家采购新鲜的鸡、鸡蛋、羊肉、牛奶、乳酪、酸奶、水果、蔬菜,口味也丰富多样。有一天还安排了火锅。
很神奇,沙漠雨的胃口一日好似一日。
第四天,塔斯沟——邛引村营地。
第五天,邛引村营地——通天河——东拉小学。
第六天,东拉村小学——白水河——嘎洛村后面的草场。
第五天的行程最是坑爹,翻过一个大大的垭口,然后陡直下行,从4000多米的海拔一直下到2100米的通天河畔,路太陡还不能骑马,走得大家伙儿两股战战膝盖发软。待下到通天河谷,大家纷纷哭爹喊娘,嚷着要骑马坐车。
通天河谷到东拉小学,大段土公路,风景索然无味,走路也枯燥。沙漠雨也随大流坐了包车。第二天的盘山公路,她又随大流坐车。
人好像越来越懒散了。
又或许是体力不支,精神不足。
她歪在车窗边,又睡着了。
嗯,这一路她的睡眠也越来越好了,她模模糊糊想。
领队发短信汇报:上车睡觉,下车看景,一路平顺无事。
赵弘毅:照顾好她,万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