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41章 ...
-
第二日,康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在渤州起兵,一路向北,往京城打去。沿途百姓听到消息后,纷纷举家外逃,有的地方官员见到他的起义军兵临城下,会召集府兵,与守城将领合作,与康王的起义军对抗,但康王接连打了几场胜仗后,军队士气高涨,一口气又拿下了与渤州毗邻的泠州和婺州,与京城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朱承攸让手下人每天都向陈王汇报战况,就是要让他松口,主动帮助自己争取皇位。陈王已经认定朱承攸就是个乱臣贼子,心里坚决不愿意站在他的那边,看到府里这么多亲眷被关着,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不给看守陈王府的人和每日汇报战况的人好脸色。
参加寿宴的宾客都是常年居住在渤州的亲朋,根本搞不清楚惠帝、先帝和康王府之间的关系,他们只知道一向和颜悦色的陈王,对着康王一番冷言冷语,丝毫不给他一点面子,他们心中也知道,要站在陈王那边,帮他造势打气,只要有陈王在,他们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康王起义谋反的事,还是刘茂回宫后,禀告的惠帝。当时惠帝正在理政堂,召见兵部的几个官员。刘茂风尘仆仆,从峻州赶回京,告知了惠帝,康王集结了三万兵力,在渤州起兵造反了。惠帝一听,居然兴奋地表示,他要莅临战场,亲自指挥将士们,与康王抗衡,兵部尚书见惠帝又要出宫平叛谋逆,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暗暗心想,回宫后要立即将这件事告诉仇实礼。
姚为廉在刚开始听到康王起兵时,情绪上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但当他听到康王是在渤州起义后,整个人突然僵了僵,也不顾惠帝在场,直接出声问道,“渤州?是陈王府的封地,渤州吗?”
刘茂抬头看了看惠帝,见惠帝正沉思着什么,并没有听到姚为廉的问话,兵部尚书正看向他,好似也在等着他回复,便说,“不错,就是陈王府所在的渤州。”
姚为廉心里一紧,七夕那日后,宁阳就回渤州去了,最近几日,确实没有收到她的任何书信和消息,他上周给她寄去的书信,也一直没有得到回信。姚为廉不由得担心起她的处境,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康王有没有为难陈王府。姚为廉越想越急,直接向惠帝请示,愿领兵攻打康王。
惠帝正打算派兵出征,他见姚为廉主动请缨,欣然应允了。他任命姚为廉为平掳将军,率领五万人马,即刻赶往婺州,平定造反。姚为廉也顾不上回府,他直接赶到营地,立刻点兵,大军计划在第二日一早就赶往婺州,与正守在那里的刘壁会和。
姚为廉心下焦急,恨不得现在就插翅飞到婺州,与康王开战,收复渤州。
平乱将士们日夜兼程,终于在五日后抵达了婺州城下。
朱承攸所集结的这支起义军,人数在三万人左右,军中并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武将,而是由地痞流氓、山匪、海盗等乌合之众聚合而成。他们一开始仗着声势浩大,突袭了毫无防备的渤州、泠州和婺州,大肆劫掠城中钱财,破坏农田,烧毁屋舍,渤州作为起义军的大本营,受到的损害小一些,但泠州和婺州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两个城池一片狼藉,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刘壁追踪朱承攸的踪迹近两个月,也数次与叛军正面迎战,但由于人手有限,只能迂回作战,对叛军的情况大致有了一定的了解。前几日,有人侥幸从婺州城中逃脱,将城中的情况告诉了刘壁,也让他们心里多少有了些底。
姚为廉与刘壁在城外大营中部署计划,以平掳军的实力和人数,要打赢这场仗,其实并不难。他们打算兵分两路,先派一路兵力正面出击,诱使叛军打开城门应敌,朱承攸接连打了两场胜仗,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他们一定会上钩,到时候就把他们大部分兵力往提前设好的包围圈中引,来个瓮中捉鳖。再派另一路实行后方包抄攻城。这几日,平掳军会先派一小股兵力对城中叛军进行挑衅,再佯装战败撤退,让叛军以为他们实力不行,放松警惕。
在姚为廉和刘壁商量对策的同时,惠帝又一次不顾内阁大臣们的反对,御驾亲征,赶到了婺州。他听了姚为廉和刘壁的作战计划后,大为赞赏,他还提议,对叛军的挑衅策略,可以放到每晚子夜时分进行一次,在这群叛军睡得最熟的时候,敲锣打鼓,大声宣战,搅得他们夜不能寐,逼得他们不得不战。
惠帝的计策果然奏效,这群叛军接连几日都睡不好觉,既火冒三丈又萎靡不振,到了平掳军正式宣战的那天,叛军只想着赶紧打完仗,他们好睡个踏实觉,就这样,叛军掉入了姚为廉的包围圈里。
当朱承攸收到起义军兵败如山倒,大部分人死伤惨重,主将均被俘的消息时,他正在渤州知州府,与谋士商量自立为王的事。他反复看了几遍战报,依然不相信自己败了的事实,而惠帝此时,也已带领平掳军一路东行,攻破了泠州城,直取渤州。
朱承攸刚想集结渤州的起义军奋力抵抗,不曾想,陈王秘密联络了渤州守备军,解救了陈王府中被囚禁的人。陈王出了一封告示,将朱承攸起兵造反,残害泠州和婺州百姓的事情全部写在了告示中,还明确表示陈王府与渤州守备军誓死效忠朝廷,坚决不与朱承攸等人为伍,动员老百姓加入护卫队,与叛军抗争到底。
陈王府的告示一出,城中百姓群情激愤,争先恐后加入到了护卫队中,朱承攸带着几名谋士和侍从,匆匆逃出知州府,想趁着平掳军还没有攻进城的间隙,向外逃,但他们刚出知州府,就被护卫队给围得水泄不通。
渤州守备军能够这么快赶来,其实都是容黎的功劳。
那日,容黎见陈王府被叛军给围了,渤州城内又到处都是叛军在巡视,他孤身一人,要营救大家实在是有心无力。他想了想,只有依靠城外的力量,才能解救众人,他想要从城门走,显然已经不可能了,但是外人可能不知道,在曲陵江的对岸,却驻扎了一支渤州守备军,他可以渡江后去寻求他们的帮助。
于是容黎深夜潜到了曲陵江畔,观察了大半夜,发现叛军并没有人看守在江畔,便准备渡江。他熟练地从一处灌木林中拖出了一叶扁舟,这还是宁阳贪玩,带着他们几个闲来游江时,备在林中的,此时倒是派上了大用处,为渤州城解了围。
惠帝一行进到渤州城时,朱承攸已经被五花大绑,扣押在了渤州知州府内。惠帝连夜审问了朱承攸,命平掳军严加看守,等大军回京时,将他一同押往京城受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