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32章 ...

  •   清明时节,雨水频繁,京城在水雾的笼罩下,时常迷迷蒙蒙。
      惠帝收到涿州来的加急快报,定王薨逝。
      定王是穆宗最为亲厚的弟弟,穆宗生前曾有旨意,定王薨逝后,棺椁葬在京郊皇家陵园之中。定王府在涿州办完丧礼后,定王世子便扶灵回了京城,送定王落叶归根。朱成敬一行到京城的那日,姚为廉亲自到城门处迎候他们,这也是朱成敬主动要求的。自从姚为廉在涿州救了他之后,他时常将自己的近况写信寄给姚为廉,也常在信中向他请教课业,朱成敬有意拜姚为廉做师傅,但碍于两人一个在京城,一个在涿州,十分不便,只能作罢。这次朱成敬回京,他主动向惠帝提出,希望姚为廉能来接他们。惠帝知晓了姚为廉与朱成敬的渊源后,欣然应允了。
      姚为廉带着一队禁军在城门处等朱成敬,不多时,又见到一队宦官领着一辆马车向城门口走来,他本以为有可能是宫里哪位贵人要出城,于是牵着马,吩咐禁军向边上靠靠,将路让出来给马车通行。那队伍走到城门口时,为首的宦官喊了一声“停”,车驾与随驾侍从全都停了下来。
      姚为廉正觉着奇怪,伸头向马车的方向又探了探,这时,车门从里面打开了,宁阳起身钻出车驾,抬头时正好与姚为廉看了个正着。她冲着姚为廉眨了眨眼,走下了马车。
      姚为廉见是她来,正感到有些意外,他赶紧带着禁军迎向她,见宁阳朝他们走了过来,忙行礼道,“参见郡主。”
      “都免礼吧。”宁阳看看姚为廉,又看看他身后的人,“姚大人这是奉旨来接定王世子?”
      “是。郡主这是要去什么地方吗?”姚为廉并未听宁阳说起过她今日要出城,所以刚才乍一见到是她坐在马车中,顿感诧异。
      “我也是来接他们的。太后担心姜妃伤心过度,又长途跋涉入京,舟车劳顿,所以特意派了车驾,来接她入宫。”
      “原来如此。”姚为廉了然地点点头。
      两人转向城外的方向,驻足等候,宁阳压低声音,向姚为廉问道,“你以为我要离开京城?”
      “嗯,刚才见到你,是有一瞬的担心。”
      “哦。可我的家总归是在渤州啊,我早晚也是要回去的。”
      姚为廉没有说话,两人之间安静了下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也不知道渤州都指挥使司还缺不缺人,等我迎了定王世子回宫后,立刻回兵部查一查。”
      宁阳嘴角上扬,语带笑意,说,“怎么?姚大人这是要入赘到渤州?”
      “渤州是郡主的封地,我入赘过去,并无不妥啊。”
      “可我还想去青州看看呢,还有其他好多地方,都想去啊。姚大人总不能每个州府的都指挥使司都去一趟吧。”
      “郡主说的是。那看来,我只能入赘到郡主府了,以后郡主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姚大人野心不小啊。郡主府的门可不是这么好进的。”
      “下官定当全力以赴。”
      宁阳和姚为廉两人边斗嘴边等,半个时辰后,终于见到了定王府的白幡和马车。朱成敬老远就见到了站在城门口的姚为廉,他夹紧马肚子朝他跑来,待到姚为廉跟前时,他赶紧下马,朝他拱手唤了一声,“姚大人。”
      姚为廉扶住朱成敬,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向他行礼道,“世子,别来无恙。”
      “姚大人,经年一别,我长高了,也壮实了。但我父王还是走了。”朱成敬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了下来。
      “世子,节哀。以后定王府就要依靠你了。”姚为廉拍了拍朱成敬的肩膀,安慰他。
      “是啊。我长大了,可以撑起定王府,也可以保护母妃。”朱成敬坚定地说道。
      姜妃见马车停了下来,又听到了车外的说话声,她打开了车门,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她一身素服,将原就憔悴的脸庞衬得更加苍白。朱成敬听到声响,赶紧走过去扶住她。姚为廉向姜妃行礼问安,姜妃见到他也十分欣喜,冲他点点头。她又看向了姚为廉身边的人,定睛看了几眼后,脸上突然出现惊喜的表情,“小云柒?”
      宁阳笑着点点头,“嗯,姜姨母,我是云柒啊。”
      姜妃抬手摸了摸宁阳的脸,感慨道,“我最后一次见你,你还是个小女童,梳了两个小髻,拉着我的手说要跟我一起去涿州呢。没想到一晃眼,都是个大姑娘了。”
      宁阳瞥见姚为廉站在一旁,正竖着耳朵,听得津津有味,她羞恼地笑笑,“姜姨母,那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
      “是啊,是啊。时间过得真是快,你们都长大了。你父王和母妃还好吗?”
      “他们都很好,我娘还总惦记着您和高姨母,就盼着三人再次重聚呢。”
      “我也一直盼着能与你们重聚。”姜妃看了看朱成敬,说道,“敬儿,来。”
      姜妃拉着朱成敬,向他介绍,“这是宁阳郡主。”
      朱成敬见宁阳与他年纪相仿,便唤她,“姐姐。”
      宁阳挑了下眉,姜妃白了自己儿子一眼,纠正道,“什么姐姐,这是你宁阳姑姑。”
      “姑姑?”朱成敬也吃了一惊,“可她不是唤您姨母吗?”
      姜妃无奈摇头,“唉,此事说来话长,但宁阳确实是你姑姑。”
      朱成敬赶忙拱手作揖,向宁阳行礼,恭恭敬敬地叫了她一声姑姑。宁阳将姜妃迎上了宫里的马车,朱成敬和姚为廉并肩骑马入城觐见,定王棺椁和车驾、随从则由禁军护送,先下榻到了官驿。
      姜妃和朱成敬入宫,向惠帝和张太后请安,张太后拉着姜妃的手,问了问定王府的情况,叙叙家常,又转而问了问朱成敬的课业。当晚,张太后设家宴招待了姜妃母子,又将姜妃留在了慈宁宫小住几日。
      第二日,姚为廉奉惠帝旨意,带着礼部的官员,陪同朱成敬回到了官驿,商定定王棺椁入皇陵的事。
      几日后,定王棺椁顺利葬入了京郊皇家陵寝。朱成敬与姜妃商议着,早日回涿州,但张太后极力挽留他们二人,让他们在京城多住一段时日。朱成敬本就有意想拜姚为廉为师,这次住在京城,倒是个好机会,于是他向惠帝禀明了想法,惠帝对姚为廉也颇为器重,觉得朱成敬能够跟着姚为廉学本事,也是件好事情,便同意了。
      朱成敬和姜妃在京城的这段时日,宁阳与姚为廉一直陪着他们,这几日,姜妃母子住在京郊的皇家寺院瑞福寺中,为定王祈福,宁阳和姚为廉也就一同宿在了寺中。
      瑞福寺依山而建,清静古朴,后山有一大片竹林,青翠茂密,林间石路蜿蜒,曲径通幽,远处泉水潺潺,空气清新。
      姚为廉此时,正与宁阳手牵手,漫步林间。
      “这竹林,还有小溪,让我想到了在青州的日子。”姚为廉感慨道。
      “是不是你提过的,竹屋?”
      “嗯,那是我师傅建在竹林中的小屋。景致同这里十分相像,只是那竹屋建在山下,竹林旁,还有一条小溪,溪水并不湍急,清澈凉爽。以前下了学堂,我与同伴们常常跑下山,到小溪里摸鱼玩耍,玩累了,大家就并排躺在竹屋前,到了晚上,一起躺着数星星,聊梦想。”
      “以前我看你的信时,就一直向往那间竹屋。”宁阳露出了艳羡的神情。
      “下次你来青州,我们就住到竹屋去,我给你做烤鱼吃,还有叫花鸡。”
      “好啊,我都被你给说馋了。”
      “嗯,我也好久没有吃过了。自从来了京城,越发想念青州的一切。”
      “对了,你刚才说,躺着数星星,聊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
      姚为廉闻言,慢慢停下了脚步,与宁阳面对面站着,他认真地望向宁阳的眼睛,说,“我的梦想,有你,也还有另一样事情。小柒,我来京城,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这件事,关系到我的家人,关系到我的师傅,也事关道义,事关生死。它很危险,但再危险,我也是必须要做的,而且,已经身陷其中了。”
      宁阳认真地看着姚为廉,他的眼中有痛苦,有期望,却也异常坚定,她笑着点点头,说,“沅芷,你只管放手去做想做的事、该做的事,其他的你都不用担心,一切有我。”
      姚为廉深深望着宁阳,将她的手又握得更紧了些,宁阳也深情回望着他。
      慢慢地,姚为廉轻轻搂过了她的腰,将她拉近到身前,缓缓低头吻上了宁阳的额头,宁阳闭上了双眼,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双手环在了他的腰上,也抱住了他。
      朱成敬本是到后山寻他们二人回去用膳的,谁知道却看到了这羞人的一幕,他定在原地,用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不知道该出声打断他们,还是自顾自往回走,一时之间,他无法抉择,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偷偷从指缝中瞧过去,面前的那两人终于动了动,似是要继续向山下走,他这才出声叫住了他们,“师傅,姑姑,母妃让你们回去用膳。”
      宁阳和姚为廉互望了一眼,放开牵着的手后,一前一后朝山上走去。
      三人走了一段路后,朱成敬再也憋不住了,开口向他们二人说道,“其实刚才,我都看见了。”
      宁阳和姚为廉诧异地看向朱成敬,朱成敬挠了挠头,说,“不过你们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
      宁阳看着他,也不说话,朱成敬着急地对她说,“真的,姑姑,我一定守口如瓶,谁都不告诉。”
      “哦?可是这事,为什么不能说出去呢?”宁阳玩心大起,一脸无辜地望向朱成敬。
      朱成敬一时间有些懵,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下意识地要给他们保密。
      “是不是世子觉得,我配不上你师傅啊?”宁阳继续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
      “不是,不是。”朱成敬赶紧摇手否认,“姑姑和师傅,当真是绝配。”
      “真的?”
      “千真万确。”朱成敬坚定地点了点头。
      “嗯,那你说,以后你是叫我师母好呢,还是叫他姑父?”宁阳睁大了眼睛,看着朱成敬问道。
      “啊?”朱成敬没想到宁阳会问他这个问题,一时愣在了原地,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宁阳看着他一脸无措的表情,再也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姚为廉也低声笑了笑,朱成敬这时才反应过来,抬头挠挠头,也不好意思地傻笑着。
      “好了,你别逗世子了。”姚为廉向宁阳说道,接着,他转头看向朱成敬,“世子,我与郡主确实两情相悦,但此事,暂且需要保密,一来,我还未去拜见陈王和王妃,提亲一事,我也要同家中长辈商议过后,才能名正言顺地迎娶郡主。二来,我还有一件更为重要,也更为凶险的事要办,所以,我与郡主的关系,还请世子代为保密。”
      朱成敬见姚为廉如此诚恳地拜托他,宁阳也对他点头示意,便向二人郑重保证,一定替他们保守秘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