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1章 ...
-
这天夜里,陈太后又想起刚入宫那会儿,其实她与杨氏的关系最为亲近。她们二人同是来自江南,十五六岁的水灵女子,小家碧玉,宛如出水芙蓉。二人之中,陈氏相貌更胜一筹,灵动中不失妩媚,一双剪水眸,似有万丈柔情,诉说不尽,她的娘家是江南鼎鼎有名的富户,自然把女儿养成一朵富贵牡丹。杨氏则不同,书香门第的女儿,温婉内敛,知书达礼。先帝成宗皇帝曾因机缘巧合,见过陈氏画像,爱不释手,见到真容后更是欣喜。当时,成宗之母敬仁皇太后执意选杨氏做皇后,她以皇后必须恪守礼仪、贤良淑德、不怒自威,陈氏娇媚,杨氏更妥帖为由,说服内阁大臣,集体上书册立杨氏为后。成宗无奈,只得应准,但处处对陈氏都更偏爱些。杨陈二人进宫的第二年,敬仁皇太后薨逝,各路宗亲携家眷入京奔丧。成宗同母胞弟福王妃袁氏也进了宫,不知怎的,竟被成宗看上。福王早逝,成宗不顾祖训家法和天下人的议论,硬是纳了袁氏为妃。杨皇后多次劝阻,更是被成宗所厌恶。后宫佳丽多不耻袁氏,认为她不顾脸面,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狐媚样子勾走了成宗的魂,迫使成宗做出有悖人伦道德的糊涂事。大家私底下都不主动与袁氏往来,袁氏也不爱与后宫众人应酬周旋,一心只服侍成宗。偶尔参加宴席,也是端坐成宗身旁,从不将后宫众人放在眼中。成宗自从纳了袁妃,很少再临幸后宫,后妃们只有在家宴时才能得见成宗一面,众人心中忿忿,常向杨皇后诉苦抱怨,杨皇后碍于成宗袒护,也无计可施。
不久后,袁氏怀了身孕,诞下麟儿。成宗大喜过望,直接将出生没几日的婴孩封为楚王,还将袁氏擢升为袁贵妃。谁曾想,楚王长到一岁时,不幸染病夭折,袁贵妃终日以泪洗面,还总是犯生楚王时落下的心绞痛,成宗对她的怜爱更是有增无减。一日,成宗酒醉宿在李贵人宫中,不久后,李贵人居然怀了身孕。杨皇后率领后宫众人纷纷上门祝贺,大家羡慕李贵人得蒙圣恩,觉得是皇帝终于想起她们来了,都盼望着下一个幸运儿会轮到自己。只有袁贵妃,找了个由头,说李贵人身边太监冲撞了她的仪驾,对她不敬,居然当着李贵人的面仗杀了这名太监。李贵人吓破了胆,还没回到宫中就滑胎了。杨皇后听完李贵人的哭诉,直接摆驾去翊坤宫,不想袁贵妃早已派人通知成宗,杨皇后与成宗同时到达翊坤宫。
“皇后来此所为何事?”
“臣妾听闻李贵人近侍无故惨遭袁贵妃毒手,李贵人也吓得滑胎了。袁贵妃行径恶劣,还请陛下圣裁。”
“皇后是亲眼所见?”
“臣妾并未亲眼所见,是看望李贵人时,听她所说。”
“可朕听说,李贵人仗着怀有龙嗣,纵容手下太监对贵妃出言不逊。言语中屡次提及楚王,惹得贵妃触景生情,心痛难忍。可有此事?”
“此事臣妾不知,李贵人并未提起。”
成宗对着边上一指,立马跑出来一个小太监,自称在御花园洒扫时,听到了袁贵妃与李贵人的对话。由他作证,是李贵人近侍太监冒犯袁贵妃在先,才遭到袁贵妃严厉处罚。成宗听闻袁李二人的冲突后,就派人到御花园寻了他来作证。
“你是皇后,处事应遵循公平公正。如何能不分青红皂白,人云亦云?”
“此事,是臣妾疏忽。因太心急李贵人流产一事,未考虑其他…”
“好了。”杨皇后话音未落,就被成宗严厉打断,“此事皆由李贵人恃宠而骄,用人不善引起,贵妃已替朕惩戒。朕看李贵人最近也不要出门了,待在自己宫里好好管束宫人。皇后处事冒进,但看在关心则乱的这份用心上,自己回去想想该如何掌管后宫吧。此事就这么办,后宫不得再挑起事端。”
说罢,成宗带着侍从进了翊坤宫,只留下沮丧的杨皇后站在甬道上,眼睁睁地看着翊坤宫大门在面前开启又关闭。今日她这个皇后在一众宫人面前算是威严扫地,这皆因袁李二人引起,可御花园小太监的一番说辞,又把事情带往了完全相反的方向。杨皇后决定再去找李贵人,把事情原原本本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