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人在茅屋坐,锅从天上来 ...
-
永顺清瘦内敛,他温柔的抚摸李隆基圆圆的后脑勺。这孩子,眼里满是机警和倔强,一点也不像他的父亲。看他那眼角还未褪去的隐隐泪光,必是刚才又与李旦争了口角。李隆基望向堂哥,兴高采烈的挽着他的手,在这深宅大院,永顺是他们不多的亲人和朋友。
永顺跪拜李旦:“三郎今日生辰,侄儿来迟了,四皇叔请见谅。”
李旦点点头:“侄儿不必多礼,太平公主可安好?”
“母亲已出发去房州,李裹儿十岁生辰也快到了,母亲前去庆贺,见三皇叔。”
李旦温柔的笑了。不管时局如何,即使他兄弟二人为傀儡、为庶人、于屠刀下求生,兄妹三人的感情从未变过。
房州,破草屋。
可笑可笑,这么破的草屋,住的是庐陵“王”,名曰王,实则囚矣。李显夫妻带着一双儿女就住在这里,不仅比一般百姓的日子过的艰苦,还多了份胆战心惊。
韦氏已经尽量将草屋收拾一新,还去集市买来女儿最喜欢的糖葫芦,红红的色彩为这灰暗的草屋增添了一点点亮色。
抱着李裹儿,同往常一样,李显的泪水就像止不住的泉,说来就来。“女儿,委屈你了。跟着我们受苦。”
李裹儿本来在高高兴兴的舔着糖葫芦,闻听此言,不满道:“父亲,你也太懦弱了,你是皇子,就是找县令要一个好住处,又当如何?”她顿了顿,小声嘀咕:“奶奶这么大岁数了,能活多久。”
韦氏一把捂住她的嘴,“裹儿,你可千万不要乱说话。”
屋外传来马蹄声,太平公主下马,端步走向破草屋。
见到李裹儿,她颇为吃惊,潦草的流放生涯没有影响到侄女的美貌,就算京城娇生惯养的贵族后代,也没有长得这么漂亮的。
李裹儿见着太平公主,亦是惊异。听说哥哥十岁时姑母也来过,那时的她还没有记忆。这是她第一次见到皇亲,姑母低垂的鬓发斜插着珍珠碧玉,翠绿烟纱罗裙之下,连手腕都透着珠光宝气。
为什么我就没有?李裹儿心说。
再见武则天,匡连海最乐观的预计是扛一顿责骂。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女皇还是像水一般的平静,大概也是有突厥使臣已离开洛阳的缘故。
武则天对他这种张扬行径不置可否。没有外人,连表演怒斥的需求也没有。
一如往常,她斜靠在塌上,武念念替她按着腿,白公公不时的添香。
“二十万大军,加上李多柞将军,他虽是夷人后代,但曾击退过阿波干可汗。各位看如何?”武则天缓缓道。
女皇还是那个女皇,她是下棋的那个人。其他人,不过是棋子。
“圣人英明。”李文才和匡连海齐喝。
“二十万,按李多柞将军所言,应是可以一敌。”站在大大的突厥地图前,李文才并无十分把握。
“不知这些年阿波干可汗的兵力有多少。”匡连海亦无头绪,兵力——是对方的军事机密,武周不会实时掌握。
“阿波干可汗的兵力不久就会集结到边关,给你气的。”李文才悠悠的看了匡连海一眼,“那我们就。。。”
“拖。”二人异口同声,李文才笑了,匡连海也回敬一个难看的尬笑。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消耗的就是对方的士气。
“现在太冷了,我们慢些行军,到那儿暖和些更有利于我们。”李文才深知夷人有着对付恶寒天气的经验。
“先头队伍还是要去骚扰一下的,打一下就跑,不能让他们敢轻易冲关。”匡连海点头道,而且他有一个极佳的人选,窗外那个轻功极佳的军师。
李文才也赞同这个想法,两人就行兵布阵又商讨到半夜。
只要不涉及武念念,匡连海都能以相对自然的态度和他共处。
小树林。
“明天真的要走了,你会不会想我?”
“不想,你天天烦我,这下正好有空看看书。”
“说想我。”
“不想。”
唔~~~同往常一样,这样的对话又以热吻结束,然后做少男少女该做的事。
有些姿势他喜欢,有些姿势她喜欢,和爱的人一起探索,是无比新奇有趣。
行程如预想的一样顺利,匡连海、李文才一人一马,威风凛凛并列在前,黑齿无常、萧马、魔君和李多柞将军等随团紧跟在后,行军队伍不急不缓,遇到糟糕天气还会停下来歇一歇。但练军习武一点没有放松,将士们都说,这两位将军,可不太好说话。
归藏弓在马背上摇晃,匡连海摸了摸腰间的一小块硬物,那是当年装先天八卦的古朴木匣。
归藏和木匣——袁天罡唯二的两件遗物。
“师傅,您在天之灵能否看到?我曾恶贯满盈。。。如今,我成了保卫边疆的人,请你保佑我。”匡连海抓起一块纱布,轻柔的擦拭木匣。
魔君早已跃跃欲试,整日催个不停,匡连海看准时机,将他火憋到顶,轻飘飘来一句,“你带一万二千人先行去河东道看看。”又对萧马道:“你善隐蔽,也一同前去埋伏在附近,看看对方到底多少兵力。”
“才一万二?”魔君急的跳起来,“那打个屁!”
“嗯,打个屁就跑。”匡连海笑起来,“只给你一万二,恋战你就是找死。”
“哥!”魔君委屈极了。
“不过这一万二千人你可以自己挑,要腿脚快的。”
“好吧。”
阿波干可汗已经熬到两只眼圈发黑。
整装待战一个月,整整一个月,他就站在这里,像一块望夫石。左等右等,周朝的军队还没来。这几日,好容易来了一点点人,领头的长了一大块胎记,看起来也不像很会打仗的样子。
士气才被鼓舞,打算一鼓作气拿下,结果对方居然如此不要脸,一打就跑,跑了再来。
过家家呢!
“阿史德是不是老糊涂了?”他询问左右,“这就是他说的,中原如何如何挑衅,即刻就要打过来?”
左侍卫回禀:“我们在洛阳的细作网已经全部给端了,目前只有阿史德带来的这些消息,想是他也不敢拿这开玩笑。”
“本可汗已经等的不耐烦了,他们不来,我们就打过去。”阿波干可汗疲惫中带着愤怒,“阿史德说去鸿胪客馆的叫什么?”
右侍卫道:“武则天新提拔的左武卫将军,叫匡连海。”
“他这次敢来的话,必把他碎尸万段。”阿波干可汗咬牙切齿。
河东道,大周营帐。
“二十八万左右。”萧马精干,已从前方回来禀报。突厥已经近在咫尺了。
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虽知阿波干可汗这些年东征西战,融合了不少部落的势力,二十八万还是显得有点骇人。
李文才缓视四周,“打!”
众人热血澎湃,呼声震天。打就打,有三位将军坐镇,怕什么,何况里面还有位箭神。
“报!报!急报!”一个小兵气喘吁吁骑马,直往营帐奔来。因为着急,下马后连滚带爬,跌跌撞撞闯进去。
“快说。”匡连海见他这样,知是必有急事,不及训斥。
“契丹孙万荣谋反,已经打到河北!”小兵满头大汗,不知是沿途追了多久才赶上,“圣人下旨分出十万兵马支援河北。”
“谋反?”众人大骇。
“谋谁的反?”李多柞惊奇发问。契丹归属大周已久,因为地理位置突出,前两年还被突厥狂揍,继而转投突厥。敢谋反?谋谁,突厥还是武周?完全没有实力啊。
“孙万荣原是小打小闹,现打着忠于庐陵王的旗号,一路杀过来,短短一个月,聚集反贼无数,已快逼近洛阳。”小兵回报。
众人面面相觑,那草屋里的草包李显对此事肯定是一无所知,但一个外族人居然以他的名义,直逼神都,真是荒唐。
匡连海思度:既是逼近洛阳,那兵马自然要去支援。无论自己如何憎恨武则天,恨不得现在就让她从皇位上滚下来,但作为臣民,是断断不会将国土让与外族。
谁前去河北?谁留在突厥?
只剩两个选择。李多柞不是这次出征的主帅,那匡连海和李文才,二选一。
很明显,去勤王的那个,若是平定有功,必获武则天重用。
留在突厥的那个,以十万军力对付突厥二十八万人马,十去九不回。
营帐内焦灼的气氛蔓延。
“我去迎战突厥。”匡连海突然斩钉截铁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