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番外 楚凌天 梦里寻他 ...

  •   朕做了个梦。旧梦。
      梦里一切都模糊。苍白的模糊。
      细细飞舞的不知是梨花,梅花,还是雪花。一个轮廓不清的孩童,背着谁……视野太窄,只看得见那人腰下,衣袂随风。孩童在说着些什么,然后,猛得转身,递出手去,又说了什么。那人迟疑,缓缓地伸出手,俯下身……
      正要凝神看清那两人面貌,朕就醒了。
      每回都是如此。
      一直以来朕很少有梦,即便梦了来来回回也总是那么几个。
      与梦纠缠,便是庸人自扰。
      可朕每回梦醒都有一种错觉,不完整的错觉。
      梦不完整,朕亦不完整。

      丑时三刻,离早朝尚早。朕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却毫无困意。
      许是他要回京,朕心绪难平。

      大司马萧广隶——朕的亲舅舅,戍边十载,掌权多年,教朕召回朝,今日早朝大明殿觐见。
      此人,朕非除不可。

      朕对他再熟悉不过,他的那些传闻,即便十年远在边关,京城里也不曾消停过。从幼年开始的聪颖拔萃,一直到如今的威名赫赫,饶是朕身居深宫,耳朵里也长了层厚厚的茧子。
      毁誉自古相随,他自然也不例外。刚亲政,便有人在朕面前吹风,偷偷摸摸的,为数不少。朕冷笑,便不再有人嚼舌,耳里听得就都是他的好。
      好过头了,容易教人厌烦,不痛快。
      对他萌生这般情绪,朕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因什么事。
      也许是御史大夫对他、对萧相盛赞不惜辞令。北漠最严苛的眼光最严谨的嘴。朕听着当真不舒坦。
      也或许是母后多年含沙射影的提点不知觉间已经在朕心里生了根。
      功高震主,于君是害。
      外戚专权,于国是祸。
      母后之言,不论是否私心,道理上却是半点不假。
      此人,朕非除不可。

      熟悉他,是自旁人口中。没有亲眼见证那个人,那些事。
      很怪异,一个悬在心里多年,算计了多年的人,似乎对他了如指掌,却又陌生的连长相都不知道。
      幼时朕应该见过他吧。
      只是年岁太久,记忆太模糊。

      大明殿上朕将他看得清楚。
      戎装束身,挺拔从容,一双凤目平静但惑人。
      北漠的屏障,文武智勇之外,如此的出挑。
      可最教朕惊讶的却是那份沉静淡定,他背负了人人艳羡的盛名,竟会是这般的淡泊。
      是真的淡泊名利还是不待见拥有的,想要更好的?
      他果然留不得。

      朕等着莫言上折子。
      这是四年前就布好的局,朕相信莫言不会教朕失望。
      从没犹豫过对萧家的大动手,即便那是母妃娘家,萧相一生忠烈,他更是北漠对外一柄利刃。
      那又如何。朕完全没有母妃的记忆,没了萧相有李相,利刃……也可以再寻。北漠人才济济,脱了萧家更好。
      见过他,这决心更坚如磐石。

      莫言足足让朕等了两个月,看着他终于递上的折子,朕冷笑,言辞够婉转的。这便是既要做娼妇,又要立牌坊。甚好,这样的人有念,有念便是易掌控,不像朕那舅舅,让人难以摸到弱处。
      殿上死一般的静,朕登基七年,还从没体会过这等压抑静默。
      平时总是咋呼的一干朝臣,嘴闭得跟河蚌似的,连反萧党也不例外。
      无怪,形势不明,谁也不敢乱讲话。
      朕俯视着朝堂,确切来说朕只瞧两个人。
      木着脸的莫言,他奏完了便一言不发,眼直直的看着前方,朕敢说他什么也看不进眼里。
      而朕的大司马,他只是猛盯着莫言,面色如霜。转回头直视朕,一瞬间犀利的目光教朕心悸。只是一瞬而已,从犀利到沉重到冷淡。
      朕等着他辩解、喊冤、反抗,朕好整以暇。
      他开口了,却只是三个字“臣知罪”。
      他——俯首认罪,那样的干脆。
      再抬首,朕在他眼里,看到了绝望。
      朕很惊讶,也不明白,不懂。
      为什么他不为自己,为萧家说些什么,一句也不说。
      朕或许对他一点都不熟悉。

      囚他在宫里一个月。
      一个月里朝堂闹翻了天,反萧党叫嚣的甚为厉害,这本是朕最想看到的,现在却烦闷得紧。
      李不让等几个臣子上折子为他求情,朕瞧着也烦。
      更烦一件事——对他,是留,是杀?
      本已下定的决心摇晃的厉害,几次在偏宫外看他躺在软榻上一副等死的无所谓,朕更闷得慌。
      罢了,饶他一命又如何。

      他在萧府里,见了什么人,做了哪些事,自有暗卫来禀。
      几日后,朕觉得必须给些警告,尤其对李不让、莫言。那两人一个自恃抄办了萧府,常常借口公干登门,一个掉了魂似的在萧府外偷窥,这成何体统!
      也必须警告他,教他谨记了自己的戴罪之身,谨记着朕能饶他便能杀他。
      特赦状遗失恰是机会,将他投下狱关个几日,给几人一点教训,望他们日后有所收敛。
      哪知李不让居然求起情来,他竟不明白朕之用意?这宰相真是白当了。他越求朕越是不放人,想看看什么时候他能醒悟。出人意料,他一直没回过神,自他焦急的眼里,朕看到一句话——关心则乱。
      朕的舅舅还真是不简单,落魄了也能扯上宰相和朕日后的大司马。
      他为鱼肉,朕乃刀俎,结果已定。朕只是想知道他这棵被砍光了枝叶的大树,剩了根干儿,还能怎么招风。

      放他出狱的那晚,朕又做梦了。还是旧梦。
      梦里有人在哭,隐忍的啜泣声,模模糊糊的。不知为甚,这一回,朕听了心竟然抽搐起来。朕会心痛?当真笑话。寻着声去,啜泣渐渐清晰,是稚嫩的童音……想找出来,看看是谁总入朕梦,哭声却突然停止了。朕很着急,控制不住的闯入一间又一间房,遍寻不到,却听身后一声轻叹——“乖,莫哭。”回身,就见一道模糊的身影,拥了孩童。可任朕如何奔走,那人永远只是个背影。
      最近梦多了。
      总是那个孩童,那道影。

      除夕之宴,朕思虑了多时,决定还是邀他。
      不是要打压他么?又何故多此一举。匪夷所思。也许是想看看他能给朕掀起什么样的惊喜。
      李平却回禀他病了,风寒,呕血。
      他不想来便罢了,装病装到呕血,给谁看?是不是太矫情了?
      朕带着太医去见他,倒要看看他准备怎么圆这个谎。
      气血不顺,血阻心肺,旧疾缠身,原来他真病了。可是,何故又在朕面前装没病?想激起朕的悔意?他不会如此天真。
      朕终究捉摸不透他。
      在他的寝房里,面对那样的他,朕不自觉地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当真匪夷所思。
      既是不该说的话,他便必须忘记,临走时朕命令。

      回到宫里,柳如烟请见,回禀特赦状一案的近况。
      朕并不期待此事他能有什么作为,正是不想太早打草惊蛇,朕才没将此案交由京兆尹或大理寺。柳如烟任职御史台,查案断是个外行,有他这丛烟雾顶着,朕不怕真凶不露尾巴。
      可听他一番禀告,朕不由得凝了眉,问他是谁在身后指点,他吞吞吐吐的道了实话。
      朕的舅舅当真不安分。

      召他入宫,是要警告他莫再插手此案,免得坏了朕大事,可他竟以为朕便是特赦状一案的幕后主使。
      真是天大的笑话。
      眼下朕若是想对他下手,何必如此拐弯抹角,一道圣旨直接要了他命,谁人敢有异议?
      不过,也由着这事朕知道了在他心里朕是个卑劣之人。
      这教朕如何不怒!
      区区一个臣子而已!
      那血玉五爪双龙定是父皇赐给他的,本来没想要它,可朕瞧他有意无意总摸着,想来是心头之物,意义非凡,便决定夺了它。
      见他满眼的失望,淡淡的伤感,朕顿觉一股快意。
      事后方惊觉九五之尊怎么如此幼稚。

      朕知道一些事情不同了。
      暗示过朝臣不得私见他,可总有人不管不顾。李不让莫言提醒了几次都不甚有用,连带着柳如烟雍王亦与他过往频频。
      朕也许真的不该留着他。
      圣旨拟了又拟,却总也不遂意,当初的烦闷又堵在了心上。
      暗卫的密报仍是一日一日的呈上来,朕却不想再看。

      萧府的护卫觐见,连求带闯,跪到朕面前结结巴巴的恳求朕赐太医。
      直觉想到的是他旧疾又发了。
      太医先行,朕火急火燎的赶到萧府,却见他安然无恙。有事的是莫言。
      怒火陡然腾生。
      对朕的质问,他平静的道莫言是自戕。
      朕听了更是火冒,连自己也不知怎会有这么大的怒气。
      可最教朕乱了方寸的是他那僭越放肆的一抱。
      朕能留他到何时?

      那个哭泣的孩童又在朕的梦里出现,这回除了心痛,朕还感受到了一抹暖意,一双手臂带来的安心。

      什么时候开始,萧广隶这三字听来如此的心烦心乱,比他在边关之时更教朕不得安宁。
      一个留不得的人,朕又在犹豫些什么。
      记得那日凤雏宫母后留雍王用膳,席间雍王指着一坛花雕感叹,酒中圣品,名符其实,闻着勾心,尝了锁魂,故没个丢心失魂的准备,莫要沾惹。
      母后笑他是否心里又装了什么人,借酒抒情来了。
      他笑,美人如花,男人才似酒。

      花雕,十之八九的男人难以抗拒,如李不让,如莫言。
      那么,朕呢?
      能否做那十之八九的例外?

      清明节,朕正吃着寒食,暗卫来报,萧府翻腾了,李不让抱着丧了知觉的他一路自叠翠山飞奔下来。
      朕领着太医院驾临的时候,几个郎中正围在他床边,李不让也在,浑身湿得跟水里捞起来一般。
      除了太医朕将一干人等都撵了出去,坐在床边,看着太医诊治。
      昏睡的他跟平日里不太一样,褪去了淡漠无欲,紧蹙着眉的样子更像个活生生的人。
      也不知道萧府的下人是怎么伺候的,头发湿了也不给擦干,亵衣粘在身上也不重新换过。
      他身上有伤,其实朕一点都不需讶异的,可亲眼见着,却是另一回事。那些或新或旧的疤痕,那道触目的伤,教朕不由得眯了眼。
      那是忠诚的证明,朕不得不承认。
      他反反复复在说着什么,凑近了才听清楚——为什么。
      这一刻,他教朕心痛难当。

      朕一直以为自己是掌控着全局的那个人。
      要萧家败落,萧家便一夕败落。
      要他身败名裂,他转瞬便遭世人唾骂。
      要他初一死,他绝活不过十五。应该是如此。
      可是,如果那时他不是束手就擒,而是奋起反抗,朕是否仍能轻易得手,北漠的江山是否一如眼下固若金汤!
      朕要他死……朕真的还会要他死么?

      像花雕一样的男人,莫要招惹,惹了便戒不掉。李不让是,莫言是,朕……也是。
      朕也许早就知道,只不过一直在自欺欺人。
      那日一念之仁不杀他,注定了日后再要动手,已是不可能。

      太后的寿辰,朕一股愤懑,一句戏谑,换得他决然自弃。
      有些人可打可杀可含冤受屈,就是不可辱。
      朕犯了他的忌,却也听到了些从不曾听过的从前。
      朕想知道他还隐忍了什么,他却守口如瓶了。
      逼他,只换来句求死质问——为什么不杀了他。
      他要的答案,朕给不了。
      只是他的生死,由朕定夺。一如萧家人的生死,亦由朕定夺。
      遣他回府闭门思过,朕在他脸上又看到了淡然,只是那淡然与初回京之时大明殿上的沉静已是如此不同。
      半月思过之后,他是否可以再寻回从前的自己,不再轻言生死?或者,朕该如何才能见到那个意气风发的萧广隶?

      那些曾经的旧梦,纷沓而至。
      从来没一夜将它们梦个遍,这是第一回。
      第一回,随着那孩童的成长而梦。
      第一回,那孩童的轮廓清晰可辨。
      朕已不记得自己年少时的样子,但朕知道那孩童就是朕。
      只是,那道影,依然模糊。

      究竟是谁,陪伴了朕的少小时光?

      一夜不得安生。
      因人还是因梦?
      因谁而梦?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番外 楚凌天 梦里寻他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