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选择 ...

  •   离开明府后的第三日,梁桢便收拾好了行礼搬进慕安书院。书院的学生还在放假,因此整个后院除了打扫的下人,便只有梁桢和梁徽在进进出出。
      梁桢把自己随身带的一套茶具和茶叶锁进了木匣子里,又把那匣子默默推到床底下去。听着匣子和地面的摩擦声,梁桢免不了又是一番百感交集。
      “哟,这怎么来了个人?我们哪里来的这么勤快的学生……”
      梁桢听到有人说话,立马站起身,仓促地拍了拍衣角的灰尘,连忙低头拱手道:“见过先生。”
      那人轻笑了一声。“不必多礼,哪位先生介绍你来的?”
      梁桢不敢抬头乱看,只牢牢盯着那人墨蓝色的衣角,衣角的边缘还绣了一圈金线。“学生梁桢,是魏先生介绍学生来的。”
      “魏先生?”那人反问道,语气甚是疑惑。
      梁桢不知道该怎么应声了,书院里还有人不知道魏先生也是真稀奇。好在旁边有个小厮低声提醒道:“是承先少爷。”
      “咳……瞧我这脑子!”那人哈哈大笑了起来,“原来是承先引荐你来的。那这么说,你就算承先的门生咯?”
      梁桢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回事,傻愣愣地站着,答不出话。
      那人伸出手轻轻按下梁桢仍在施礼的胳膊,温声道:“说了不必多礼,书院的规矩在学问上,不在你这手抬着还是放下上。”
      梁桢这才敢放下手臂,抬起头直视面前的人,只这一眼,梁桢立马就知道了面前这位便是萧先生了。书院过去虽教授武艺,可打二十年前搬迁到凌城来,武这一科便彻底取消了。现下书院会些武艺的只有这位萧先生,因此身形气韵与一般读书人并不相同。
      “萧先生教训得是。”
      萧先生笑道:“你见过几位先生了?”
      梁桢恭敬答道:“只见过魏先生和您。”
      “你这一口一个魏先生,我可真是听不习惯。外面的人都说承先是我们这儿的准先生,可到底他还没做先生呢。书院里的学生一贯是喊他魏师兄的。”萧先生自顾自地坐了下来,悠悠道:“不过现下,你就算想做承先的大弟子,只怕也不行了。承先马上就要走了,你不知道吗?”
      除了从梁徽那儿听来的只言片语,梁桢压根不知道关于魏承先的半点事。现下突然听到萧先生说魏承先要走,梁桢只觉得这偌大的书院,顿时就连半个眼熟的人都没有了,心下又堆了几分失落。“学生不知,学生只见过魏先……魏师兄两次。”
      萧先生也不多言,嘱咐了几句要刻苦学习之类的话,便去别处了。
      萧先生前脚刚走,梁徽就忐忑地问道:“这可怎么办?魏先生竟然就要走了?”
      能怎么办?两代院长培养出的准先生也能离开,梁桢只能感慨道:“世事无常。就像前不久,我还是富商公子,你还是小厮里的头号人物。现下怎么样?”
      梁徽不忍见梁桢自揭伤疤,又将话头扯了回去。“既然魏先生不在,公子要好好打算,拜入一位先生门下才行啊。”
      梁桢掰着手指头数书院的先生:掰一根大拇指,景院长想必是看不上自己的;掰一根食指,萧先生亲切随和,或许能试试,不过萧先生擅武艺,用戒尺打学生恐怕要比旁的先生打得重得多;掰一根中指,张先生是本朝书法大家,正好自己也擅长此道,实在妙极。
      梁桢的手指头没掰完,结论就得出来了——一门心思去求张先生。
      于是接下来的两天里,梁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到书院四处打听张先生的喜好。最终,梁徽丧着一张脸,满眼疲惫地劝梁桢另择名师。
      梁桢很是不满,让梁徽去打听,不仅没有光荣完成自己的任务,反而回来耍性子撂挑子,哪有这样做书童的?
      梁徽憋了一肚子委屈,倒豆子似地开始倾吐:“我是听公子的话去打听了,可我问了好几个小厮,听来听去就是两句话,”梁徽也掰起了手指,“第一句,张先生可是我朝书法大家,一字千金啊!第二句,先生的事不要乱打听!”
      梁桢想着这两句话也没什么,梁徽接着道:“结果我什么也没打听到,反而被景院长知道了我在打听张先生的喜好,景院长大骂我是个浮华之徒,在书院大搞商人做派,还说定要将此事告诉张先生。”
      梁桢倒吸了一口凉气,又听得梁徽恳求道:“公子,这咱们做张先生的准是没戏了。而且公子前几日才在魏先生面前说要做书院最优秀的学生,咱们就去找景院长,做景院长的学生……”
      “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梁桢实在听不下去了,“你前一句才说景院长狠狠骂了你,后一句怎么变成了让我去做景院长的学生,张先生不要我,景院长就能要我?”
      “不是的,”梁徽急着解释,“我是在说,公子想做最优秀的学生,那就要选最优秀的老师。书院里最优秀的老师便是景院长。”
      梁桢不敢苟同,但也不反驳,幽幽道:“我要是做景院长的学生,你岂不是要日日见景院长,你不怕他又骂你是浮华之徒?”
      梁徽蓦地被梁桢的话给噎住了,景院长怒斥自己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梁徽苦恼地揉了揉本就不太整齐的头发,无奈道:“圣人说,舍生而取义者也。如今梁徽只能舍耳朵助公子求学也。”
      梁桢阴郁了许久的脸忍不住笑了起来,伸手帮梁徽把凌乱的头发揉得更乱些。

      魏承先临走前一一拜访了诸位先生,最后才终于来到宣府。宣府的人没有不认识魏承先的,尽管深夜拜访,宣府小厮也极为热情地请他进府,又有小厮先行一步去通知宣大公子。
      魏承先低声问道:“太傅今日不在?”
      小厮礼貌回答:“宫中近来事务繁多,太傅已经两日未归了,今日不知是否回府。公子可是有要事?”
      魏承先难掩失落,只道:“没有,便去见你家大公子吧。”
      小厮打着灯笼走在前面,一贯会在此时寒暄几句的魏承先今日却沉默不语,只默默跟随小厮走在一条魏承先再熟悉不过的路上。
      穿过长廊,绕过假山,再上一层楼,往前走几步,就到了宣大公子的书房。
      早春寒气犹重,宣大公子畏凉,书房里的炉子烧得正旺。魏承先还未进门就感受到了一股热流环绕周身。
      “承先,这么晚了还过来?”宣大公子亲自开的门。
      魏承先点点头,勉强维持了些笑意,极为平淡地道:“来跟你还有莘儿告别。”
      宣大公子满心欢喜迎魏承先进来,突然听得告别二字,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再瞧瞧魏承先满面愁容的样子,宣大公子这才严肃道:“兄长怎么突然说这样的话?”
      魏承先暂且坐下,看到宣大公子桌案上正放着一本厚厚的地理志,答道:“早就做好决定了,春假一结束我就去广利书院,已经和诸位先生告别过了。你怎么在看这个?”
      “我看什么不重要……”宣大公子被魏承先一番话弄得摸不着头脑,嘱咐身边的小厮赶快去请宣姑娘过来,才紧张地在魏承先身旁坐下,“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你要去广利书院?去做先生还是做学生?”话一出口,宣大公子也觉不妥,嘟嘟囔囔补充了一句,“想来广利书院也不敢要你做学生”。
      “颐笙一向稳重,今日怎么语无伦次了?”魏承先的神情缓和了许多,开起了宣颐笙的玩笑。
      宣颐笙没好气道:“再是稳重的人突然听到这种事情也没法好好理顺思绪,你这一番平地惊雷,是你自己的主意?”
      魏承先点点头,目光又注视起了宣颐笙穿着的一件看起来很是暖和的毛绒小袄。“已经春日了,屋子里还烧着炉子,你还穿得这样厚实……”
      宣颐笙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小袄,随即“哼”了一声。“莫要扯开话头,到底去广利书院是怎么回事?”
      魏承先看了一眼门口,没有任何人的身影,温声道:“我在慕安书院待的时间够久了,我想出去瞧瞧。”
      “你这话若是让那些苦求景院长的书生听见了,他们非得聚集起来揍你一顿不可。”
      魏承先无奈地笑笑。“我自记事起就在书院里,身边的人没有不是和书院有关系的。你知道,以前我最讨厌人家提起我爹爹如何,接着就是一句我一定也能如何如何,好像我就是为慕安书院而生,舍我其谁一样。”
      宣颐笙无奈地耸耸肩。“人家也没有坏心,只是那么一说。明老先生不是早就说过无论做先生还是入仕,他都支持你吗?”
      “可是我真的想明白了此事之后,我真想成为爹爹那样的人啊。”魏承先抬起头,目光不知落在何处,“我是远远不如他的……不管是我爹爹,还是景院长,或是书院里的诸位先生,我没有半点比得上他们……”
      魏承先的声音越来越低,话里满是自嘲,末了还轻笑道:“颐笙,你虽比我小几岁,可论学问,我比不上你;论做人,我也……”
      “承先哥哥怎么来了?”少女欢快的声音顿时一扫屋内的阴霾。
      魏承先赶紧站起身,看向门口的少女,动了动僵硬的嘴角:“莘儿,你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选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