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王庭 ...

  •   如今虎符虽已归还,但晏旭在军中的威望俨然有盖住张郭、曲诚等诸名老将的势头。
      此次议事,晏旭被指名坐到了最前头,其他将军脸上表情各有不同,有羡慕的,有嫉妒的。
      燕蘅环顾每一个人的神情,最终在晏旭脸上停了几息,随后面色如常的收回了目光。
      “诸位将军,孤方才收到大将军传信,他找到了犬戎王庭,只待各路兵马汇集,就连一举攻占王庭。”
      消息一出,诸将脸上了改先前的情绪,皆是喜笑颜开,一时间,帐中闹哄哄的,好不热闹。
      “然,大将军书中言明一则怪事。”燕蘅缓缓道。
      众人心中一紧。
      “犬戎王于王庭外建了城墙。”
      此言一出,众将皆惊,帐内顿时吵闹了起来。
      燕蘅双手一压,帐内瞬间回归清静。
      “殿下,我军无攻城器械,这城墙如何破?”
      “数月前汾安三族倒卖的军需至今下落不明,孤此前便怀疑军需是流入犬戎之手。”
      说起三族之事,张郭神情一顿,双眼有些飘忽,他做为冀涿副将,又是心腹,自然也参与了其中,“殿下,我军入驻此地之后便第一时间去察看了武器库,除了一些长矛刀枪,并未发现攻城或守城器械。”
      燕蘅看了张郭一眼,并未说话。
      渐渐的,张郭低下了头,不敢与燕蘅对视。
      那件案子已经尘埃落定,该杀的杀了,该罚的罚了,燕蘅也无意再追究,便转移了话题:“此前孤已收到周边四个部落的降书,孤意,命此四部派兵助我讨伐王庭,诸位以为如何?”
      自晏旭降服狼王的消息传到周边部落时,就有胆小的部落首领立刻派了使臣送上降书,此时,四个部落的使者还在营中,因未得到燕蘅明确受降的意思,故而不敢离去。
      “殿下三思,犬戎虽信兽神传说,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他们阵前倒戈,定会使我军前攻尽弃,一战得失,如何能寄托于一个怪力乱神之说。”
      “曲诚将军言之有理。”
      “不错,不错……”
      一时间,附和之声此起彼伏,不少一直低头沉默的都隐隐有些意动了。
      燕蘅看了一眼反应最激烈的曲诚,又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晏旭,眉尖微蹙,开口道:“晏旭将军以为如何?”
      晏旭抬头,目光游移,最终落到了燕蘅的案几上,眉眼微低,以示恭敬之意,缓缓说道:“末将以为,殿下之计,深谙用兵之道。”
      晏旭的一句话,反击得曲诚脸色涨红,作为刚才反对得最激动的人,在这句话的衬托下,竟成了不善用兵、不知兵法的莽夫。
      燕蘅忍不住扬起了唇角,饶有兴致地问道:“那就请晏旭将军为诸将解惑吧。”
      晏旭轻咳了一声,起身行了一礼后,才缓缓道来:“四族归降,其真假不明,故而那四族使者来了数日,殿下也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脱不见,如今大将军传书而来,大战将至,我军深入敌腹,若只因疑这些归降的部落其心有异而不用,若其真是是诈降,那我军岂不是平白将退路拱手让于他人。”
      晏旭适时顿了顿,眼见不少人都在低头思索,面上已经有了深思之色,便继续说道:“殿下想让四族派兵助阵,一来,是为破坏王庭士气,二来,也是存了试探之意……”
      “可万一四族有异心,在阵前扰乱我军进攻阵势,该当如何?”曲诚急道。
      晏旭被打断话语,不急不燥地看了曲诚一眼,而后才道:“曲诚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因此,此四族之兵交由何人统领,则尤为重要。”
      曲诚微愣,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不知,燕蘅却知,问道:“晏旭将军以为,该由何人统领?”
      晏旭转头,刚好与燕蘅对视,只一眼,便生生转移了目光,神色如常,拜道:“末将降服狼王,于犬戎人而言,有天然的威摄之力,若四族之兵由末将统帅,即便四族有异心,有狼王压阵,四族也不敢轻动,就算四族冒死为王庭传递消息,犬戎王也不敢轻信。”
      “此离间之计,晏旭将军倒是用得顺手。”燕蘅没有察觉到晏旭刚才的异常,却对十分满意她的表现,笑道:“诸将以为如何?”
      众将起身,朝燕蘅拜道:“殿下神算,我等不及。”
      曲诚面容扭曲,却也不得不随大流。
      “好,即如此,晏旭。”
      “末将在。”晏旭出列。
      “孤命你两日内,整合四族之兵,四族旦有不从,你可便宜行事。”
      “诺!”
      ……
      两日时间,指弹而过。
      又是一个难得的艳阳天,燕军早早集合,除去重伤与阵亡的,此次随军的只有七千余人,伤亡不可谓不大,而岱钦的兵马降了八千余众,再加上四族所派五千的兵马,此次随军,足有两万之众。
      此次是由晏旭所率领的犬戎降兵为前军,燕蘅所率的燕军为后军,浩浩荡荡的出发。
      只花了一天半的时间,他们与谢良的大军汇合了,谢良在得知燕蘅此次带了降兵过来,心中原本是忧虑的,可在见到燕蘅的时候,什么忧虑都被甩开了。
      “晏将军勇武,竟能降服狼王,早先收到殿下传书时,老夫还不信,如今真是让老夫大开眼界啊。”
      谢良对晏旭的感观一直都是平平无奇,即使他听说过晏旭的‘神箭’之名,但他从来都是听过就忘,毕竟晏旭还太年轻,之前他也私底下悄悄提醒过燕蘅拔苗助长的道理,只是没想到,竟然是他老眼昏花,识人不明了,不过他倒没有生出什么怨怼之情,毕竟都是大燕的好儿郎。
      此时帐中只有谢良和燕蘅两人,晏旭还需要监督异族,因此,只是与谢良见过礼后,便离开了。
      与谢良对坐的燕蘅低头笑了笑,道:“大将军过誉了,不过运气尔,晏旭此人,年轻尚轻,还需历练,大将军此言可不能当他的面夸。”
      谢良仰头大笑起来,摸了摸胡须,心情颇好地打趣道:“殿下觅得如此良将,夸夸又何妨,若只因这些只言片语的夸赞便起了狂妄自得之心,那就当老夫为殿下识清此人心性了。”
      闲话语毕,两人收敛了些,才开始聊起了正事。
      “殿下来时可有注意到王庭有何异样?”谢良问。
      燕蘅眼睛微眯,问道:“大将军说得可是城墙?”
      谢良点点头,感叹道:“因人而异,犬戎人不喜拘束,因此都以营地而居,单看王庭这座城墙,若非十年的功夫,定然不会建得如此完善。”
      犬戎人与中原人大不相同,他们大多眉骨突出,鼻骨直挺,体格高大,因此对于出现在境内的异族人,他们都十分警惕,这情报也就是一天一个样,还不带重复的,就连这次的王庭墙城,燕国使臣在传书里也是只字未提。
      “现下我军并无攻城器械,久围不攻,只怕先乱的是我军。”
      可攻的话,要怎么攻?用尸体搭人梯吗?
      谢良也踌躇着,他自发现王庭驻地,就派兵围了起来,除了第一天王庭开门迎战过一次后,对方就一直坚守不出,似乎也是看出来燕军的窘境。
      燕蘅无意识的揉搓着衣角,脑子里闪过无数种可能,突然,燕蘅眼睛一亮,道:“大将军为何觉得此地是王庭?”
      谢良疑惑,答道:“自是因为城墙上插的是王庭的狼旗。”
      “韩大人出使犬戎,其间多次与孤传书,却对此事只字未提,若韩大人未叛变,大将军以为是何原由?”
      谢良皱着眉,捏着须尾,缓缓道:“殿下是说,韩大人所处之地,是王庭为掩人耳目所设的?”
      燕蘅点头。
      谢良沉默良久,又道:“可若是韩大人已然叛变呢?”
      语气相较之前,多了丝沉重,燕蘅不明所以,但也没有深究。
      若是使臣叛变,那犬戎王病重一事与两位王子相争之事就成了铒,只为诱他们上勾。
      燕蘅神色微凝,不久,便见她开口道:“不会,韩大人忠义无双,定然不会做出叛变之举。”
      即使她不相信这位韩大人,她也该相信皇祖父,出使别国,使臣自然是千挑万选的。
      至于使臣是否叛变一事,二人都没有深究下去。
      如今五路大军已经集结了三路,他们还有时间,静观其变。
      又过了四日,另外两路兵马也兵临城下,终于带来了好消息。
      原来冀涿所率领的前军在分兵不久后,意外偏离了路线,误入了大漠,等他们好不容易走出来,又遇到了一支劲旅,好在被及时赶来的景罗将军救下。
      两路兵马汇合,一举拿下了那支劲旅所在的部落,竟意外发现了部落里的兵器库里,藏了两架投石车,数架云梯。
      冀涿本想一把火烧了,却被景罗拦了下来,又刚好收到谢良的传书,便正好将东西带上,如此一来,犬戎王庭的那堵城墙也就少了几分威胁。
      在冀涿与景罗赶来的这几日时间,他们也没闲着,每日不间断的派了犬戎降兵在城外叫阵,夜里还派人往城墙上投箭矢,目的不为伤人,而是想让晏旭降服狼王的事迹通晓全城,如此双管其下,王庭内的人心自然会涣散。
      五路兵马集结后,燕军诸多将领还为要不要发动一次攻城战而吵上了天。
      最后还是燕蘅和谢良合力将拍板,坚定围而不攻的战略。
      只因这几日,他们拦截了数十名从王庭逃出来的士卒,有的是被派去求援,有的是受不住心理压力弃城逃跑。
      月上中天,夜风微凉,此刻犬戎王宫内,灯火通明。
      犬戎王撑着手肘,揉捏着眉尖,神情凝重,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他的面前,站了许多人,都是犬戎的贵族首领。
      “大王,燕使带到。”很快,门外有人靠近,朝门内喊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