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 20 章 ...
-
武安侯粗中有细,听晋安帝这么讲,心下嘀咕,莫不是陛下有意用那些心眼比马蜂窝还多的人吧,才纳了顾氏女。
还不等他细想,晋安帝已经吃完了果盘,对着武安侯说道:“陈平的事你去安排。”
武安侯有些傻眼,不是说不动陈平,那这到底是动还不动,早些年仗着从小认识还能猜测出几分心思,现在晋安帝的帝心是越发难测了,他也更加恭敬了,可不敢像定国公府那样还当着如今的陛下还是以前的陛下。
心下愁苦,脚下生风,去寻锦阳伯了,锦阳伯以前也是个粗人,不知是不是被他那些大舅子折磨的,这么些年下来,也磨出了几分城府,要不然这满京城的勋贵,锦阳伯能顺利请封世子呢,要知道,晋安一朝请封世子的折子极难批下,现在多数的世子还是太宗一朝允的。
明芷醒了,见身边无人,索性也未喊人,走到床边的衣柜,准备拿出常服,才发现其中放满了晋安帝的衣服,因是熙山避暑,常服居多,但是也有一些朝服,毕竟偶有外邦觐见。
她才想起来,这熙山避暑这两月,她跟晋安帝是日日要住在一处的......
幸亏秋娘没跟来,不然定然欢喜的紧,明芷暗暗想道。
明芷打开另一个衣柜,随手拿出一件衣服披上,头发用一根丝带随意系了,懒洋洋的坐在妆镜前,这妆镜是红漆的,一看便是新搬进来的,她又挑了一对小小的蓝玉水滴耳坠戴了,天气炎热,蓝色看着凉爽。
宫人在门外询问,“娘娘,可要置膳?”
明芷,想了想问道:“陛下,可曾回来?”
宫人回道:“陛下一直在前厅议事,吩咐下来,若是娘娘您饿了,就先行用膳。”
“不必,等陛下一起。”明芷睡了一觉,倒也不觉得饿,吩咐下去,让厨房把菜温着。
晋安帝进来的时候,明芷浑身清清淡淡的,手中翻着一卷书,他知道,明芷是极爱看书的,平日里,若是他在忙,就总是手不释卷的,甚少会去动女工,她的女工其实不错,曾给他绣了一个荷包,清秀淡雅,只不过比起绣活,显然更喜爱看书。
宫人们陆陆续续上了菜,晋安帝饮食素来不丰,厨房简简单单上了几道菜,菜单是明芷拟的,姜汁鱼片、五香仔鸽、糖醋荷藕、泡绿菜花,还有一份芙蓉玉翠莲子汤。
明芷听到声音,笑盈盈的,替他先盛了一碗汤,晋安帝接过,一顿饭吃的觉得比往常清爽,他用丝帕擦了擦嘴,问道:“看的什么?”
明芷将书递给他,“参同契,坎离一卷。”
晋安帝失笑,“平日里与锦阳伯夫人聊的还不够,晚间还看书,难不成真要当姑子练丹去?”
明芷嗔了他一眼,“是锦阳伯讲了一件京城的趣事,妾才觉得有意思,都说水火不容,可仍有水火既济一卦,才取了坎离一卷研读一番,您就打趣妾。”
“哦?”晋安帝将书放下,往侧室走去,准备梳洗去一去暑气。
明芷早已经安排好了,替他拿了寝衣,一路说道:“听武安侯夫人说定国公府的小郎君与礼国公府的宝安郡主从小两看生厌,每逢见到,就打上打下,不得安宁,又到了夏日避暑,少不得赏花赏月宴以应后面到来的七夕佳节,武安侯夫人正愁着,说他家小世子每次都参与打的鼻青脸肿。”
礼国公府同定国府一样,同为世袭罔替,不过老礼国公去世的早,自然不能跟定国公府相比,不过新任礼国公替他的世子在太宗一朝求取了新城帝姬,新城帝姬是晋安帝同母的长姐,自他登基,礼国公府也水涨船高。
明芷想到什么,笑了笑,接着说道:“不过,锦阳伯夫人却说,这小郎君与宝安郡主可不是两看生厌,而是青梅竹马小冤家,说他俩呀,是打是亲,骂是爱,指不定两人有一天能看对眼呢。”明芷放下寝衣,手指试了试水温,不凉也不热,这个温度正好,“武安侯夫人不信,两人吵了起来,还拉着妾,妾一个都不认得,哪能知道呢。”
“陛下,妾先出去了。”
其实,像武安侯府这样的人家,子嗣已经不小了,大多也都十一二岁,小一些的十来岁,大一些的十四五岁,正好可以相看人家,像晋安帝这样,膝下空虚的才是少见。
晋安帝听罢也没说什么,明芷只当他不感兴趣,也就在外间等候,让宫人上了一份牛乳,她与济度商量了许久,还是决定用温补的方式渐渐替晋安帝固本,走到床铺前又有些脸热,晋安帝自伤好,就一直住在太极宫,而她也没迁宫,虽然,她常常出入太极宫,但是同床共枕的次数真的不多。
想到这明芷有些发呆,晋安帝虽然宠她,但到现在为止,除了拥抱也没什么了,连亲吻都不曾有过......明芷难免有些难过,可正如顾玉郎所言,她是一个倔强的人,既然看上了,是绝不会半途而废的。
秋娘也每每在她耳边说让她主动些,她还不够主动吗?想到这又觉得不该把秋娘放在明玉宫,她本以为熙山行宫跟宫中一样有偏殿,还是一个人住,没想到到了这才发现,是不同的。
要不要,试一次?
晋安帝带着湿气出来,还在思索着什么,习惯性的转了转扳指,才发现刚刚洗漱时,将扳指放在了净室,他也没回去拿,摸了摸明芷的头,“怎么了?”
明芷回神,眼睛闪了闪,“没什么。”
晋安帝想了想,对她说道:“若你感兴趣,去母后的畅和园,阿姐经常带着宝安去给母后请安。”
明芷‘啊’了一声,她其实没那么想见新城帝姬。
晋安帝也不勉强,捻了捻手指,吩咐道:“不去也可,不过,第三日母后畅和园有宴,你去看看,看看宝安与定国公府的郎君是否与锦阳伯夫人所说。”
明芷有些诧异,原当他不感兴趣的,不过,她本就要去的,推脱不得,是黄小宝亲来通知的,说起来她能见到晋安帝,也多亏了太后娘娘。
明芷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