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声名鹊起(一) ...
-
赵倦不仅给阮棠画了图纸,还介绍工匠,在官府登记注册,帮她找中人,负责以后的税务。
阮棠甚至怀疑,赵倦是不是因看好揽月楼,日后想来分一杯羹。
凡是一切与赵倦挂钩的人与物,都好用得不得了。揽月楼费时月余,改造完毕。位于二楼的男宾层,保留原本端庄大气风格,在包厢的隔音上,做了更好的处理。三楼的女宾层,则采用白、蛋黄为主色调,明亮柔和。开辟美妆区、华服区,女宾在等餐间隙,还可以做“美”的消费。
这一段日子工匠忙着,阮棠也没闲着,她去挖京城中的厨中翘楚,将京城中赫赫有名的厨司,挨个“约谈”了个遍,除了清风楼的。
以高薪为武器,成功挖来五位厨司,有的擅大菜,有的擅点心,还有一个有京城第一川饭厨司之名的川菜厨子。反倒是甘蓝临时怯场,开开心心守着澄碧堂的小厨房,说要练到自己满意了,再去酒楼帮手,如此才不没了她甘家川菜的名声。
刘栓联系了昔日跑堂的伙计,大部分都愿意回来干。如此一来,酒楼就算万事俱备了。阮棠去做了块牌匾,改名叫“楼外楼”。
开张那一日,门庭冷落。
这也在阮棠意料之中,周让竹篮打水一场空,势必不会让她日子好过。前几日她往京城商家大户送的拜帖,无一回应。
只有庄三爷差人送来一个沉香木摆件,阮棠让人搬去二楼男宾区。
豆蔻有些不满:“庄三爷也不肯给面子来。”
阮棠知道缘由:这老狐狸这是在观望呢!他要瞧瞧阮棠的本事,倘若她也和别的贵女一样,拿开店当玩儿,玩够了就跑路,为她得罪周让不划算。但倘若阮棠真能干出一番事业,那个沉香木摆件就是“旧情”。
大宁人人皆可从商,商人地位也高。若想在巨商、小贩之间杀出一条路来,委实不易。
第一日,没有生意。
夜里闭店,辛夷将挂在楼前的四盏琉璃灯收进来,妥帖地收进柜子里上了锁。这是赵倦贺她新店开张的礼物。
阮棠早上才心中吐槽了赵倦小气,如今见辛夷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又有些不忍。辛夷这是替她省钱呢,毕竟开门第一日,一枚铜钱都没见着,若是被偷了灯笼,又多亏钱。
阮棠笑道:“这又不值几个钱,不至于被人偷了去。”
辛夷一时目瞪口呆,心道果然是郡主,宫里将养了十年,成日里见宝贝,连这价值千金的琉璃灯都不放在眼里。
省钱不是法子,得让生意上门来。
阮棠夜里回去,没去睡。去厨房找甘蓝,甘蓝还在研究制作双皮奶。新店开张,不能没有几样“人无我有”的玩意儿,阮棠觉得双皮奶可行,材料只用到牛奶、白糖和鸡蛋,所需技术加持不多。
可惜她之前就是个厨房绝缘体,连简单的双皮奶也不知如何制作。
只好详细同甘蓝描述双皮奶的口感,让甘蓝发挥天赋,反复试验。
今夜第五笼双皮奶出锅,阮棠尝了,没有说话。
甘蓝瞬间明白了:“还是不对?娘子是在宫里吃过这道双皮奶吗?有机会,我很想向厨司请教一下。”
“……”阮棠,“你没有这个机会了……厨司已经不在了。”
甘蓝露出一个很遗憾的表情。
阮棠发愁了一整夜,第二日天边露出鱼肚白,才浅浅睡去。睡至晌午才起,琳琅服侍她梳洗,说辛夷和豆蔻已经去酒楼了。
她琢磨了一夜,还是得砸钱做营销,这笔钱不能省。不知大宁人吃不吃营销,当街发传单能有效果吗?只要能吸引人上门的法子,她都想试一试。
“咦?”琳琅才掀开马车帘,忍不住一声惊呼。
“怎么了?”
阮棠探出头去,忍不住吃了一惊。只见楼外楼门前的驻马石前,停了三辆马车。
难道是揽月楼的老客?
二人下车进楼,豆蔻端着一盘冒着热气儿的三珍脍,要往楼上去。见到阮棠,两眼一亮:“娘子,你来了?”
“来客了?”
豆蔻点头:“庄夫人带着沈娘子,颜家小郎君和颜小娘子,还有大刘小刘郎君。庄夫人觉得三楼亮堂有趣,我在三楼给他们开了个阁子。”
阮棠接过那盘三珍脍:“我来。”说罢另一只手提裙,上了楼。
大刘小刘倚在支摘窗前看闲景,他们最先看到阮棠。
小刘笑道:“我们看着你下的马车,小苏娘子,你这个东家懒得很,让客人白白等这么久。”他存心拿她假身份调侃,众人都忍不住笑起来。
阮棠连声道歉,放下菜,挨个与众人见礼。
“听说你昨日开张,舅母特意来给你贺喜。”庄夫人正在饮一盏花果茶,搁下茶盏,夸道,“这茶里,总有十来样花儿果子罢,香得不得了。”
阮棠数给她听:“这茶里有四样花儿:桃花、牡丹、芍药、金花茶;四样鲜果:橘子、樱桃、枇杷、李子;还有四样干果:红枣、葡萄干、山楂、乌梅。”
“这茶可有名儿?”沈思予笑问。
“叫‘四时花事’。”阮棠对众人解释,“时令不同,用的花儿果儿也不同,这茶的味道是随着四季轮转而变化的。”
“这个名儿好听,又雅致。”颜廷之也凑趣。
说话间,辛夷和豆蔻又上了几道热菜,吸引众人目光。阮棠一一向他们介绍菜品、做法,众人随着她的话音,举筷一一尝过。
阮棠焦急溢于言表,像急于得到反馈的小童,目光从“食客”脸上一一掠过,紧张地问:“怎么样?”
颜岚弯着眼笑:“好吃!”
小刘也说:“味道没得说,比起仙悦楼也毫不逊色的。”
阮棠听他们都给了肯定答复,心里略定了些。
庄夫人瞧出她心事,拍了拍她的手:“万事开头难,你生意才开张,不必心急。”
其余人也附和,颜廷之、大小刘说以后多带朋友同僚来光顾,小刘拍着胸口道:“不敢说让你赚得盆满钵满,保本还是可以的。”
阮棠忍不住笑起来。
临走时,颜廷之悄悄同她说,可以去小报上买个“豆腐块”版面,登几十字的酒楼介绍,试试水。上次一家新开的金银店,登报的效果很好。
阮棠精神一振,这是个好主意啊!她怎么没想到小报呢?在小报上登广告,效果总比发传单好,毕竟能识字的,大半在马车里坐着。
阮棠向来是个行动派,送走各位来暖场的亲朋,她便提笔思考广告词。
出宫后,她也看过几份小报,报上内容主要是官场新闻,官员调动,夹缝里偶有小广告,也会推酒楼、钱庄,绸缎、首饰新品。只是内容大多极为简单,只留了店名与地址,没什么“打广告”的含量。
她一向是文案苦手,把脑汁都吸干,连写七八份文案,都不满意,团掉扔了。
快到傍晚时,楼外又行来一辆马车。
豆蔻下楼去看,一脸惊奇地回来,说是梅家的两位小郎君。阮棠一时没反应过来,愣愣问道:“谁?”
豆蔻小小声:“王爷的两个侄子。”
两位年轻小郎君上楼来,阮棠迎出去一看,正是梅至简和梅至纯。
梅至纯笑道:“我与哥哥见这酒楼名儿取得别致,好奇之下,一探究竟,却不知婶婶也在此。”
阮棠见他脸上一派天真,嘴里却说着鬼话。心道我信你个小狐狸,一张嘴没一个真字。忽然想起广告一事,不由心头一动。
梅至纯这套睁眼说瞎话的本事,不就是个天赋异禀的广告狗吗?
当下朝他招招手。
梅至纯脸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凑过狗头。
阮棠小声问:“有个私活,接不接?”
“什么……私活?”梅至纯眨了眨眼睛。
“替我写一段话,我要登在小报上。”
“哦……”梅至纯眼波澄澈,颇为灵动,善解人意道,“婶婶原来不识字。”
阮棠:“……”
听明白了意思,梅至纯略想了想,提笔写了段“鬼话”。真鬼话——他写了一个鬼故事,讲一个落魄书生在楼外楼做厨司,偶遇美艳鬼女偷吃,持续投喂,双向奔赴的爱情故事。内核很现代,用字极简,缠绵悱恻,余味悠长。
阮棠看了,颇为鄙夷地看他一眼:“你小小年纪,懂什么爱情?”
“婶婶……”梅至纯笑了,眼角一弯,小狐狸一样眯细了眼,“见识与年纪没什么关系,否则你为何不自己写?”
“因为我不识字啊!”
梅至纯噎住,阮棠扳回一局,愉快地笑起来。
“婶婶可有相熟的小报?”
瞧梅至纯这嘚瑟样,难道他有?
“我在太学有个同窗,他家办《大宁四季报》。”梅至纯笑了,“如果婶婶需要的话……”
“当然需要!”
用一贯钱的“友情价”,在《大宁四季报》上刊登了梅至纯的“鬼话”。此后不几天,果然陆续有客人上门来“寻鬼”,只是楼外楼挣了个不太好听的外号,“鬼女楼”。
为了紧跟热点,楼外楼又推出夜间餐,以“鬼”为主题,推出一系列的鬼菜、鬼饮子、鬼点心。
阮棠:画风逐渐走偏,怎么和我预想的不一样?
在某天夜里,甘蓝数不清的第几锅双皮奶,终于宣告成功。
澄碧堂的小厨房挤满人,豆蔻吃下三盏,意犹未尽。催促甘蓝继续蒸几锅,要给临水阁的素心她们送去。
四月快要结束的时候,楼外楼因推出招牌甜食——双皮奶走红京城,成了上层贵女的必打卡。
宛新眉也在这时,从宫中给她递来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