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1、鹤洋山高7 ...
-
三天后的清晨,方禅岳一行人来到了鹤洋山脚下。
太清观建在鹤洋山的主峰之上,主峰陡峭险峻,上头只有一条三百年前的古山道,如今已经难以走人。方禅岳看着这条山道,周围有些地方的扶手都年久失修。他顿时明白,若非身怀过硬的轻功底子,是上不去的。
他不由咋舌:“师叔,咱们连山派也这样么?”
“当然不是。”黎绡摇了摇头,“这样门派还怎么收徒弟?无非是那群道士们清贫又不想揽事,这么多年来,谁也不愿意站出来重启这件事。毕竟掌门常年闭关,门下后辈中能干些的都死了,如今……这太清观只能说是一蹶不振。”
说到最后,她自己似乎也很是感慨。
听了她的话,方禅岳一阵无言。难怪旁人总说太清观没落。
真正的大门派想要没落是很难的,何况太清观曾经还是中原的第一道观,如今竟然成了这副模样,怎么能不令人唏嘘呢?
羌阳的腿还没全好,拍了拍那旁边的扶手,还没怎么样呢,就掉了一块儿木头下来。羌阳看着手上脆脆的木头,眼睛一转,已经盯上了方禅岳的脸。
方禅岳明白她是什么意思,点了点头。蹲下了身去,羌阳毫不客气地跳到了他的背上。一旁的黎绡看了看他们二人,一句话都没说。
羌阳的身份,方禅岳并未对黎绡隐瞒。而黎绡对于这件事,似乎也没有什么看法。方禅岳原本还觉得奇怪,想要一问究竟,就被黎绡的一句问话彻底打断了。
“你是觉得,她被划为魔门人士,就应该受到全武林的孤立。我身为名门正派之后,不出言制止,你就难受吗?”
方禅岳被黎绡问住了。
“我师姐曾经是武林中第一个站出来与魔门对抗的人。当时的武林,就算有许多人都不服她,又没法不把她的话不当回事。”黎绡说到这里,轻声冷笑道,“可是后来呢?她离开了武林,事情不受掌控,所谓的正道人士之间也为了争夺銮铃刀而互相倾轧。有些人一边对魔门口诛笔伐,一边做着比魔门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事。即使龙集门后来也被划为魔门的范畴,可他们是第一个,却不会是最后一个。”
听得她话中有话,方禅岳想要细问,黎绡却不再多说了。
黎绡的武功不错,辈分也高,可武林中认得她这张脸的却不太多。她自述并不怎么下山,大多数时候都在连山上清修。
背着人,这一趟旅程自然也走得慢些。沿途偶尔遇到一两个江湖人士,大家也都只是点头问好,随后接着赶路。
羌阳一开始还同方禅岳有说有笑,到了山路中途,她也一阵沉默。
过了一会儿,她才看着山路感慨地说道:“这山下,不知埋着多少想来学武之人的骸骨。”
眼前的山路已经不能用路来称呼了。扶手彻底消失,面前的道路只有两块突出的石头,之间相隔了两米,左边是悬崖,右边是峭壁。方禅岳的右手有伤,无法借力,看着面前的景象,他不由出了一阵冷汗。
“你的轻功不好?”见到方禅岳的脸色,黎绡不解地问道。
方禅岳默默摇了摇头。
他只是觉得,此处已经位于鹤洋山主峰的高处。如果有人已经来到此处,定然舍不得回头就走,可要往前搏一搏,却不是什么人都能搏成功的。
何况,上山容易下山难。真的要退缩,也未必能平安回去。这也难怪,这些为了给太清观一个面子而来的江湖人大多都是长辈带着小辈。若是只有小辈自己前来,实在是很难鼓起勇气——黎绡除外,她的武功可以在这山路上横着走。
来都来了,方禅岳当然不可能就此下山去。他三步并作两步,快速地跳过两块石头,落在地面上回头望的时候,才感觉自己肩膀的衣领被羌阳揪了起来,原本平整的衣服皱出了几条褶子。
他下意识皱了皱眉,这个表情顿时被羌阳看在了眼里。
“别生气呀,我只是紧张。”羌阳说着,笑嘻嘻地把他的衣领抹平,“不就是皱了?我也可以学你的巧月妹妹那样,替你把衣服洗一洗,折得平平的。”
她总是喜欢没事就要提一提夏巧月。第一次发生这种事的时候,方禅岳不悦得很,可是后来发生得多了,他也就只能听之任之。最近几日,他已经完全听麻木了。
主峰的顶很快就到了。太清观的模样引入眼帘之时,方禅岳还是微微抬了抬眉。
当看到山路如此难走的时候,他还以为峰顶的太清观会是一座又小又旧的道观。然而眼前的建筑,不说雕梁画栋,也是丹楹刻桷。壁画上,灵芝、仙鹤栩栩如生;石碑中,文字、记录一一在列。连带着这太清观是何时建成,多少年一修都记录得完完整整。
羌阳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阵仗。一直拉着方禅岳,偷偷问他那些八卦或是神仙的名字。方禅岳哪里知道?除了供奉在正中的元始天尊,他连一个神仙名字都报不出,还是黎绡看不下去,同羌阳说了八仙过海的传说。
羌阳看着那壁画上的诸多图案十分着迷,看了一半,才有人慢慢走过来接待。
来的人叫刘玄理,是目前太清观第三代“玄”字辈的道人,看着年纪大约四十多岁,人并不怎么热络,也不太知晓江湖事。在同方禅岳他们简单打过招呼之后,就将他们引去了后面的院子。
“道长,请问鸣清真人的身子如何?”黎绡向他问道。
“掌门的身子,都是由玄真师弟和洪泽师叔负责照顾。”刘玄理生硬地答了一句,就教给了他们两扇房门的钥匙走了。
他一走,留下三人面面相觑。
黎绡第一个回过神,拿过钥匙打开了面前的门。房子倒是干净整洁,就是简陋了些。在房子的正中,还放着一个药炉。黎绡拿起来看了看,又放了回去。
随后,她踱步出门,来到方禅岳与羌阳的面前说道:“这屋子挺好,羌姑娘就先同我住在一起吧。她的脚伤未愈,又被拖延了一阵伤情,我过会儿开个方子,你去找道士们问问有没有药材。”
方禅岳闻言有些意外。
“怎么了?”黎绡问道。
“不,我只是惊讶。”方禅岳笑了笑,“我前阵子听魏峰师兄说,师叔你出身药王谷黎家。不过,我以为你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上了连山,才有这样好的功夫,没想到……”
没想到,她竟然连医药之道也不曾荒废。
黎绡微微一笑,她红色的衣裙在风中飘摆。
“黎家的儿女,打从识字起就要学习背药书、医术。这天下的医药经验,是靠着无数的人命堆积起来的。但凡少背一些,耽误了人的病情,都算是亵渎一条人命。”黎绡淡淡地说道,“我是药王谷谷主的女儿,自然要比别人更用功些。就算是要学武,我也不会荒废黎家的看家本事。说了这么多,你还不去寻吗?”
方禅岳点了点头离开。
好在道观中的人虽然不怎么会说好听的话,但给东西起来倒是挺大方。黎绡要的药材中有些方禅岳连名字都没见过,可太清观竟然全有。
原本他以为是自己幸运,回去了才被黎绡点醒。
“当然会齐。道家要炼丹,少不得要些药材。”黎绡说着,拿过了那些药材,“何况,一方水土养一方植被。这里能长出什么东西,一路上来的时候,我就全知道了。”
方禅岳对她的本事心悦诚服。
黎绡翘起羌阳的裤腿,露出了一段皮肤。羌阳的腿先前受了不少的折腾,原本雪白的皮肤上,现在却有许多的淤青。方禅岳先前带她去医馆处理过,不过效果一般。
虽然是江湖儿女,但毕竟是女子的脚。方禅岳不便多看,转身就要离去,立刻被黎绡出声叫住。
“去哪儿?带炉,舀水,生火。”
简单的话语中带着不容质疑的命令口吻。
方禅岳顿时收回了想要往外走的腿,转身拿起药炉,乖乖地从外头舀了水回来煮。
水慢慢开始冒泡。方禅岳看着黎绡娴熟地摸了摸羌阳的腿骨,问了她几个问题,随后点了点头,转身从随身的包裹中掏出了一打银针,取出一根针在火上烤了烤。
这针扎在羌阳的淤青上,羌阳眉头微微一皱,血液随着针流淌出来。淤青的颜色慢慢一点点变淡,黎绡及时收了针,放在一边。
“不能再放了。剩下的这些,要靠你静养去吸收。”
听了她的话,羌阳点了点头,笑嘻嘻地谢过了她。
黎绡脸上绽放了一丝笑意,继续说道:“伤筋动骨,养的日子要久一些。先前给你处理骨头的大夫医术还不错,恢复得很好。”
第一次给她处理的大夫,应当是黎庶。方禅岳想起这个名字,又不由摸上了那把留春剑,心里一阵感慨。
然而还没等他感慨完,黎绡就伸出手,点了点他。
“坐下,把衣服脱了。”
方禅岳骤然被点名,愣了愣,又看了一眼呆愣了一瞬之后又开始憋笑的羌阳,只见对方的脸上全是看好戏的神色。
“羞什么?你一个男人,她是你的小情人,我是你的长辈。”黎绡不解道,“刚刚拿的药也有你的份,坐下。”
“这……”
且不说羌阳与他还不是什么小情人的关系。看着黎绡的那张脸,他实在是很难叫出长辈两个字。
尽管,对方按照辈分来说,的确是他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