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游城 ...

  •   船摇摇晃晃,齐偃怀抱着小夫郎,夏豆睡眼惺忪地紧靠着。

      去一趟县城可不容易,先是走路到镇上,再乘坐载客的客船或者马车前往县城。

      小港口人头攒动,齐偃紧紧拉着夏豆穿过人群,拉客的船夫、马夫热情地招揽客人,介绍自家的实力与优惠。

      客船与马车所需的费用相差无几,二人便决定坐一次小船前往,也是夏豆人生第一次体验坐客船。

      交足两人的路费,齐偃和夏豆二人进到船舱,寻了个角落的位置安顿好。夏豆往窗外看去,十几艘船只整整齐齐地停靠在码头,来来往往的人穿梭其中。

      “坐船去半个多时辰就到了。”齐偃告诉夏豆,他指了指码头外几艘大船,“那些是开往楚州海口出海的,一路途径各地港口,里头还有床铺一类的客房。”

      夏豆好奇地打量远处码头停着庞然大物般的大船,“它们船头都挂着字。”夏豆看见大船船头挂着东西。

      “那是它们所属商号的标识,岸上的水匪、海上的盗船或者心怀歹意的人看见了,便知道避开。”齐偃解释道。

      每日前往县城的船来回恐怕不下百趟,船上进来越来越多人,无一不是背着竹筐、带着农货的商贩,船舱外的空地大都摆满了鸡鸭鹅圈。

      齐偃、夏豆二人被挤得几乎坐在一处,乘客们骂骂咧咧地,船主见着船舱实在坐不下人才一声令下开船,船夫划船的呦呵声一声一声回荡。

      出发前,齐二娘绞了一袋碎银子给夫夫二人,齐偃自个揣了一钿白银,这是原先答应兑换成铜板给夏豆的。

      娘给的一袋碎银子,齐偃估摸着接近一两,按照他的计划,头一件事是先带夏豆好好逛逛县城,齐偃心里愧疚,成婚不过三天,留下夏豆新婚夫郎一人独处一室三年之久。

      夏豆随着起起伏伏、摇摇晃晃的船只放松了身体,人不一会眯上了眼,齐偃见状,揽住小夫郎,好让他安心舒服的休憩。

      船只顺流而下,半个时辰说就久不久,仿佛不过是一闭眼睁眼之间,待齐偃唤醒夏豆,夏豆产生如此错觉。

      因两人所处船舱深处,等着前头的商贩拎好自己的货物,满船的人一步一挪动的下船。

      抬眼定睛一看,码头满满当当的人和船,吆喝声此起彼伏,百米、千米长的商船挤满港口,一身腱子肉的伙夫扛着麻袋上上下下,穿着丝绸的大老爷站在船头宛如帝王般俯瞰众生。

      人体散发的热气、劳动产生的汗味、货物、水腥味扑面而来,夏豆被拽住胳膊跟着齐偃走。

      齐偃看见不远一处支着灶台的面摊,“饿了不?咱们先吃口垫垫肚。”他说道。

      夏豆一口应下,两人天蒙蒙亮就起床准备,随口烙了饼吃后开始赶路。

      “咱家是大骨熬制的汤,客官来碗不?”面摊收拾得干净,来往的客人都是商贩和伙夫,一海碗的馄饨面不过十文,齐偃买了一碗和夏豆两人分着吃。

      “嗯!好吃。”夏豆小口吃着。馄饨小些,薄薄的面皮鼓着肉馅,一口下肚,滑嫩留香,手擀面粗细不一颇有嚼劲,骨汤飘着油花和香葱,就着店家密制的咸菜花生下面。

      不一会两人便分食完,齐偃一口饮尽剩下的汤水,将碗筷交回给店家。

      “进城后,还有许多吃食。”齐偃看夏豆一脸意犹未尽,笑道。

      芙蓉街两三家肉馅烧饼、玫瑰糖水、螺子酥,天水街一处实惠地道的食铺,齐偃一一为夏豆介绍。

      夏豆咽下止不住的口水,明明刚刚下肚的馄饨面香味依旧,听着齐偃的话却感觉肚子饥肠辘辘。

      即便是县城,城门守卫颇为森严,进入内城的队伍排成一条长龙,打头处的城卫一一检查路人的照身帖——由一块巴掌大小、打磨光滑的木板制成,刻有人的头像与籍贯等信息,是出门时必需的通行证。

      齐偃拿出自己和夏豆的照身帖,城卫扫过一眼,瞄见其中一块木板上刻有秀才二字,粗鲁的动作微微收敛,侧身让出通道。

      夏豆紧跟着齐偃身后进入内城,他不是第一次来县城,大堂姐夏花所嫁的人家正住大河县城里头,未出嫁前,他和堂弟夏瓜来过几次,不过被拘在姐姐家里,未曾到外头游玩过。

      “先去兑钱,买些礼品才好上门拜访大姐家。”齐偃不失礼数的安排,夏豆即使探望姐姐的心思占据上头,也只能点点头答应。

      齐偃开蒙后展现出非一般孩童的聪明与自律,由齐家二老送到大河县城的一家老举人开的学堂读过几年书,后来老夫子去世,这才离开了大河县城去往他处寻学。

      不过好几年未踏入大河县城,城内格局不见有改变,至于一些零星变动不过是商铺的起落罢了。

      天子垂拱而治,划分天下为京都、州郡、县镇,镇之下又领辖千百村落,县城以上的城市格局采用厢坊制,城里郊外各设厢坊,住宅与商业混杂,商住二用的房屋坐落沿街,形成开放式的街市。

      芙蓉街背靠城隍庙大素观,房屋大都窄小密集,贩卖的多是价格便宜实惠的吃食用品,有糕点铺、肉铺、米行一类。

      天水街在进城后右侧,临水而成,开在此处的商铺背景深厚,主要由在任的官员和大家族把控,因此这边的商业金贵,金银铺、钱庄、酒楼、乐器店、书店大都建在天水街。

      齐偃靠着模糊的印记带着夏豆往天水街走,他记得天水街上一家遍布天下的钱庄,果不其然,还未走进,远远瞧见
      一面写着“黎”字的白底镶红边旗帜,正是富甲一方的黎家钱庄。

      进到钱庄,入眼的是超过半人高的柜台,台后人影措措,一留有八字胡的管事立在前头,四面围有木栅栏,怕是防止歹人闹事。

      齐偃从怀里拿出紧紧捂住的布头,里头正是一钿白花花的银块,“一两换成铜板,其余的换碎银。”

      八字胡管事接过来,翻过银块的底部,印着一个“皇”和一朵牡丹花,这是皇家印制的防伪标识,他点点头,将银块放在木质拖盘上,转身递进里头,不一会儿,一串铜板和一袋碎银便乘在拖盘上在木栅栏的小口上递出来。

      “四两碎银和千个铜板。”管事将托盘呈到齐偃、夏豆两人面前。

      齐偃随手掂量了,就将碎银一起装进齐二娘给的袋子里头,铜板则四六分,六百铜板一串递给夏豆,四百铜板收拾好与碎银包在布头,放入怀里。

      齐偃身上还有将近三百铜板,加上夏豆的六百,将近一两银子,两人一日放开了消费,花销也足够了。

      夏豆眼睛圆溜溜地转,眼睛砸吧砸吧将齐偃与管事的交易动作收入眼底,好奇的打量钱庄上下。他开心地将一串铜板捂在怀里,这可是有生以来自己拿到的最大的一笔。

      当初齐家下聘礼,夏大伯家出嫁妆,这两笔钱都由夏大爹保管,夏豆见过一眼,只知道自己有个几块碎银子罢了。

      他自小在夏大爹身边长大,即使家里外头都晓得自己是夏大伯家的侄子,可他打心眼底已经将夏大爹视为自己的母亲,所以就随着夏花、夏瓜一样,将自己的嫁妆交给夏大爹。

      “买点礼品,咱们去大姐家。”齐偃笑看着夏豆,夏豆眼睛亮晶晶的,让齐偃心里升起满足开心的欲望,这不同于读书破题考试带来的兴奋感,是一种颤栗全身的知足与幸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