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太-祖 ...

  •   太-祖微时,游凤翔,从王彦超,彦超遗十千遣之。后即位,徵藩侯入觐,苑内纵酒为乐,诸帅竞论畴昔功,惟彦超独言久忝藩寄,无功可纪,愿纳节入宿卫。上喜曰:“前朝异世事,安足论,彦超言是也。”后从容问彦超曰:“卿当日不留我,何也?”对曰:“蹄涔之水,安可以延神龙?万一留止,岂有今日之事。”上益喜曰:“复遣卿还镇以为报。”杨文公谈苑

      太-祖尚且微末的时候,曾经去凤翔游玩,跟从王彦超,王彦超给了他十贯钱将他打发走了。等即位之后,招诸位藩侯前来觐见,君臣一同在宫苑内肆意喝酒,诸位将帅竞相讨论自己的土地和功劳,只有王彦超一人谦虚的表示自己一直待在藩地,没有功劳可言,愿意辞官加入宿卫。太-祖十分高兴的说:“将前朝当做异世,安心呆在本朝的只有王彦超你啊!”之后,他又不慌不忙的问王彦超:“你当初为什么不把我留下?”王彦超说:“神龙怎么可以安然的呆在细流之中?如果我当初将你留下,又怎么会有今天的事。”太-祖更加高兴了,说:“作为报道我就派你回自己镇守的地方吧。”

      ***

      太-祖即位后,车驾初出,过大溪桥,飞矢射黄伞,禁卫惊骇。帝披其胸,笑曰:“教射教射。”既还内,左右力请捕贼,帝不听,久之,亦无事。曲洧旧闻

      太-祖即位之后,他的车架第一次出行,经过大溪桥的时候,有飞箭射黄伞,禁卫军惊慌害怕。皇帝两手抱胸,笑着说:“我叫你继续射啊!快射!”然后便坐回车里,周围的人不断请他下令捉贼,皇帝不听,即便如此,接下来很长时间这种事也没有再次发生。

      ***

      太-祖即位,方镇多偃蹇,所谓十兄弟者是也。上一日召诸方镇,授以弓剑,人驰一骑,与上私出固子门大林内,下马酌酒。上语方镇曰:“此处无人,尔辈要作官家者,可杀我而为之。”方镇伏地战栗。上再三谕之,伏地不敢对。上曰:“尔辈既欲我为天下主,尔辈当尽臣节,今后无复偃蹇。”方镇再拜呼万岁。闻见近录

      太-祖即位之后,各地的军事长官大多态度骄横,这就是所谓的义社十兄弟了。有一天,皇帝召集诸位将领,给他们一人一匹马,一把弓,私下与他们一起去了固子门外的大树林,找了个地方下马喝酒。皇帝对这些将领说:“这里没有别人,你们谁若想要当皇帝,可以把我杀了去当。”几位将领害怕的拜倒在地。皇帝再三这样说,几位将领伏在地上不敢回答。皇帝又说:“你们竟然将我尊做这天下的主人,就应该做出臣子的样子,希望你们今后不要继续骄横。”几位将军一边高呼万岁一边再次拜倒。

      ***

      艺祖始受命,阴计释氏何神灵而患苦天下,今我抑尝之,不然,废其教也。日且暮,微行入大相国寺,将昏黑。俄至一小院,则望见一髡大醉吐秽于道。艺祖阴怒,忽为醉僧拦胸腹抱定,曰:“莫发恶心。且夜矣,惧有人害汝,汝宜归也。”艺祖心动,默以手加额而加礼焉,髡乃舍之去。艺祖还,密召小珰觇此髡在否,且以吐物状来。及至,则已不见。小珰爬取地下遗吐狼籍,至御前视之,悉御香也。释氏得不废。铁围山丛谈

      太-祖即位之初,心中认为释迦摩尼算什么神灵,只会让天下受苦,如今我要尝试抑制佛教,否则,就直接将他废教。于是,有一天傍晚,□□变装隐藏身份进入大相国寺,这时,天已经快要黑了。太-祖走了一会儿到了一座小院,他进去就看到一名剃光了头发的大汉醉倒在路上,还吐了一地。太-祖心中愤怒,然后突的就被那大汉抱住,听他说:“不要觉得恶心。黑夜将近,我怕有人要害你,你还是回去吧。”太-祖心中一动,默默将手放在额头上向大汉表示尊敬,大汉这才放开他离去。太-祖回去之后,密召小内监去观察那位秃头大汉还在不在,并且让他将吐在地上的东西收集回来。等小内监到寺里的时候,秃头大汉已经不见了。小内监趴在地上收集遗留的呕吐痕迹,带回到皇帝面前,全部都是皇帝自己的气息。由此,佛教得以不被废除。

      ***

      自唐以来,大臣见君,列坐殿上。艺祖即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我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呈罢,欲复位,已密令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邵氏闻见录

      自唐朝以来,大臣觐见君主,都是列队坐在宫殿中的。太-祖即位后的某一天,宰相范质等人依然坐在座位上,太-祖说:“我眼睛不好,你们可以自己将奏章递给我看。”范质等人起身将奏章上呈,等他们想要回到原位的时候,太-祖已经秘密下令将他们的座位搬走。于是君坐臣站成为惯例。

      ***

      艺祖受命元年秋,三佛齐来贡,时尚不知皇宋受禅也,贡物有通天犀,上有形如龙,龙形腾上而尾少白,左成囗形,其文即“宋”字也。艺祖即以此犀为带,每郊庙即系之。枫窗小牍

      太-祖登基后的第一年秋天,三佛齐国来献礼,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片土地已经改朝换代更名为宋了,进献的物品有通天犀角,上面有龙形图案,龙腾空而上尾部有一点白色,左边则有一个“宋”型的图案。太-祖当即将这块犀角做成了腰带,每当去郊外祭祀的时候就系它。

      ***

      艺祖御笔“南人不得坐吾此堂”,刻石政事堂上。自王文穆大拜后,吏辈故坏壁,因移石他处,后寖不知所在。既而王安石、章惇相继用事,石为人窃去。道山清话

      太-祖亲书“南人不得坐吾此堂”,雕刻了石碑放在政事堂上。自从(出生江西的)王钦若拜相之后,有官吏故意弄坏石壁,因此这块石碑移到了别的地方,之后渐渐就不知它的所在了。之后王安石,章惇接连拜相,这石碑也被偷走了。

      ***

      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靖康之变,门皆洞开,人得纵观。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建炎间,曹勋自金回,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避暑漫抄

      太-祖登基第三年,秘密雕刻了一尊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夹室里,这块石碑被称为誓碑,用装饰着黄金的黄幔遮盖着,门匙紧锁。因为这位帝王的赦令,此后每当有新天子即位,在祭典完太庙之后,下属都要上奏请新皇恭敬的宣读誓词。除了一位不识字的小内侍跟从,其他人都只能远远的站着。新皇来到石碑前,再行跪拜之礼,瞻仰,默诵,结束后再拜而出。所有的官员和近侍,都不知道面对这誓碑到底要人发什么誓。之后,皇帝换了一位又一位,每一位都重复着这样的事情。一直到靖康之变,宫苑门洞皆被打开,人们才得以阅览这块石碑。这是一块高七八尺,宽四尺余的石碑,石碑上的誓词有三行,一条说:“柴氏子孙,即便犯了罪也不能给他们施加刑罚,纵使他们犯了逆谋的大罪,也仅限于监狱赐自尽,不得将他们拖到街市上受刑,也不得连坐其他亲属。”另一条说:“不得杀士大夫以及上奏说事的人。”最后一条说:“子孙有为这些誓言的人,必遭天谴。”之后高宗皇帝在位的时候,曹勋从金国回来,带来了太上皇的寄语,说祖宗誓碑在太庙,怕现在这位天子不知其内容。

      ***

      太-祖初及位,朝太庙,见所陈笾豆簠簋,曰:“此何物也?”侍臣以礼器为对。□□曰:“我祖宗宁识此!”命撤去,令进常膳。亲享毕,顾近臣曰:“却令设向来礼器,俾儒士辈行礼。”至今太庙先进牙盘,后行礼。康节先生曰:“太-祖皇帝可谓达古今之宜矣。”邵氏闻见录

      太-祖刚即位的时候,去太庙祭拜,见庙中陈列着的笾豆簠簋,问:“这是什么东西?”侍臣说这是礼器。太-祖说:“我祖宗不认识他们!”命人将这些东西撤去,只陈列常吃之物。□□吃完,回头对近臣说:“去将一直以来都需要的礼器摆上,让那些儒士们行礼吧。”此后,一直到今天,太庙都是先进献常食,然后再置放礼器。康节先生曰:“□□皇帝的不拘小节可真是前所未有。”

      ***

      太-祖常弹雀于后苑,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见之,其所奏乃常事,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以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上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涑水纪闻

      太-祖经常在后苑弹雀,有一次,有一位臣子宣城有急事求见,太-祖见了他,发现他所上奏的事情都是些稀松平常之事,于是皇帝生气了,诘问他这样做的缘故。臣子回答:“臣认为这些事还是比弹雀要急的。”这话让皇帝更加生气了,用柱斧的柄撞他的嘴,让他掉了两颗牙齿。这个人缓缓俯身将牙齿捡起放到怀里。皇帝说:“你将牙齿放在怀里,是准备起诉我吗?”臣子说:“趁不能起诉陛下,但史官会将这些记录下来的。”皇帝高兴了,给他赐金帛。

      ***

      陈莹囗为余言,神宗皇帝一日幸后苑,见牧猳豚者,问何所用。牧者对曰:“自祖宗以来,长令畜之,竟不知果安用。”神宗沉吟久之,诏有司自今不复畜。居数月,卫士忽获妖人,急欲血浇之,禁内卒不能致,方悟太-祖之远略。冷斋夜话墨客挥犀同后山谈丛略同

      陈瓘(字莹中)对我说,神宗皇帝有一天临驾后苑,看到有放牧公猪的人,就问他们这是做什么用的。放牧的回答说:“自太-祖之后,常年都有命令养猪,他们也不知这是做什么用的。”神宗沉思许久,下诏表示从现在开始不再养猪。之后过了几个月,负责警备的兵士突然抓住了妖怪,继续用猪血浇他,宫内的侍从没有猪血可以给他,这才领悟太-祖的深谋远略。

      ***

      太-祖时,宋白知举,原注,疑是陶谷。多受金帛,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知其可否。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白大惧,而悉改其榜,以协公议。涑水纪闻

      太-祖时期,宋白当科举主考官,原书备注,也可能是陶谷。因为收了很多钱,没有做出公平的判断。怕榜单公布的时候,遭人议论,于是先将上榜者的姓名上奏皇帝,想要用皇帝的旨意的名义来洗白自己。皇帝愤怒的说:“我委派你当主考官,榜单的取舍就该你自己决定,上奏给我干什么,我又不知道他们考得怎么样!出榜的时候,要是引发公愤,我就砍你的头给群众谢罪!”宋白十分害怕,立刻小心的将榜单改了,使他符合公众的看法。

      ***

      太-祖皇帝天翰一轴,跋云“铁衣士书”,似仄微时游戏翰墨也。铁围山丛谈

      太-祖皇帝御笔亲书一卷轴,上面提着“铁衣士书”四个字,这似乎是他尚且微末的时候随意书写的墨宝。

      ***

      太-祖幸朱雀门,赵韩王从。上指门额问曰:“何不祇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上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湘山野录事实类苑同

      太-祖驾临朱雀门,赵、韩、王三人跟他一起。皇帝指着门额问:“为什么不直接写朱雀门,一定要在中间加一个之字?”赵普回答说:“这是助语。”皇帝笑道:“之乎者也,能助得了什么!”

      ***

      太-祖左右内侍数十人皆善武艺。泗洲槛生虎来献,上令以全羊臂与之,虎得全内,决裂而食,气甚猛悍,俄而口呿不能合,有骨横鲠于其间。上目左右,内侍李承训即引手探取,无所伤。事实类苑

      太-祖身边的左右内侍数十人都擅长武艺。泗洲将野生的老虎关在笼子里进献,皇帝下令将一整只羊腿给它吃,老虎得了羊腿,将羊腿撕裂了吃,气势猛悍。但是很快众人发现老虎的嘴合不上了,是因为羊腿骨卡住了。皇帝环视左右,内侍李承训伸手从虎嘴里取出卡主的骨头,没有收到伤害。

      ***

      太-祖尝曲宴,翰林学士王著乘醉喧哗,太-祖以前朝学士,优容之,令扶以出。著不肯出,即移近屏风,掩袂痛哭,左右拽之而去。明日或奏曰:“王著逼宫门大恸,思念世宗。”太-祖曰:“此酒徒也。在世宗幕府,吾所素谙。况一书生哭世宗,何能为也。”国老谈苑

      太-祖曾经召开私宴,翰林学士王著借着醉酒在宴会上大声喧哗,太-祖因为他是前朝学士的缘故,宽容得对待他,只命人将他扶出去。王著不肯离开,还靠近屏风,用袖子遮着脸痛哭,左右侍从强行将他拖了出去。第二天有人上奏说:“王著扒着宫门大声痛哭,思念周世宗。”太-祖说:“他只是酒徒而已。我们都在世宗幕下办事的时候,我就经常听说了。况且他一名书生除了为世宗痛哭,还能做什么呢?”

      ***

      太-祖天表神伟,紫欎而丰颐,见者不敢正视。李煜据江南,有写御容至者,煜见之,日益忧惧,知真人之在御也。儒林公议

      太-祖的容貌天生就十分神异,浓郁的紫色让他看上去十分威严,见到他的人都不敢直视他。李煜远据江南,有人将画有□□容貌的画像带给他,李煜看了画像,日渐忧虑,知道真命天子就在那里。

      ***

      李后主令林仁肇镇武昌。宋祖欲取上游,惮仁肇,未即遣。后主弟齐王达质于阙下,太-祖密令往武昌僧院,窃取仁肇全身真挂于便殿,召齐王视之,曰:“卿识此人否?”答曰:“臣不识,然有类臣江南林仁肇。”太-祖曰:“正是耳。近有表,并进此像,言相次归朝,将遣使迎之。”齐王不省其谋,使人间行归白。由是君臣猜忌,仁肇不期而卒。雁门野说

      李后主命令林仁肇镇守武昌。宋太-祖想要前进,但是忌惮林仁肇,没有立刻排兵攻打。当时李后主的弟弟齐王正在□□这边做人质,太-祖密令部下前往武昌的寺院,偷取林仁肇的全身像挂在别殿中,然后招齐王过来看,问他:“你认识这个人吗?”齐王回答:“不认识,但是看着有点像臣在江南的下属林仁肇。”□□说:“正是他。最近有人上奏,并进献这幅画像,说想要归降朝廷,我正准备派使者迎接他。”齐王没有发现他的阴谋,派人偷偷回去向李煜告发。因此,君臣互相猜忌,林仁肇不久便去世了。

      ***

      三徐著名江左,皆以博洽闻,而骑省铉又其岳岳者也。会修职贡,骑省实来,及境,例差官押伴,朝臣皆以辞令不及为惮。宰相亦难其选,请于艺祖。有顷,左珰宣传殿前司具殿侍不识字者十人进,以名入。宸笔点其一曰:“此人可。”在廷皆惊。殿侍者茫不知所由,弗获已,竟往。始燕,骑省词锋如云,傍观骇愕,其人不能答,徒唯唯。骑省叵测,聒而与之言,居数日,既无相酬者,骑省亦倦而嘿矣。桯史

      三徐(徐延休﹑徐铉﹑徐锴)都是江南有名的人,他们都以博文著称,而官至散骑常侍的徐铉又是这三者中的最出名的。又一次又到了朝贡的时候,徐铉获命出使,到了宋朝边境,按例朝廷需派遣差官押送,宋朝的官员都因为说话的技巧不及他而感到忌惮。宰相也觉得人选难选,于是请示□□。不一会儿,太-祖命宦官宣禁军中不识字的十个人进殿,将他们的名字呈上来。太-祖拿笔点了其中一个人说:“这个人可以。”宫里所有人都惊呆了。被点中的那个人茫然不知缘由,既然得到了命令,就真的去了。自接风宴开始,徐铉犀利的言辞就如云海一般接连不断,旁观的人都为之惊骇,被点中的这个人不知怎么回答,只能恭敬的点头。徐铉难以推测他的想法,不断与他说话,过了好几天,没有能与他对话的人,徐铉也疲倦的只能沉默了。

      ***

      江南徐铉奉命至,见艺祖曰:“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李煜如地,陛下如天;李煜如子,陛下如父。天乃能盖地,父乃能庇子。”艺祖曰:“既是父子,如何两处吃饭?”铉无以对。谈渊

      江南的徐铉奉命前往宋朝,见到太-祖说:“李煜(自称臣以来一直)没有出过错误,陛下(入侵南唐)师出无名。李煜如地,陛-下如天;李煜如子,陛下如父。天能将地盖住,父亲能庇护儿子。”太-祖说:“既然他们是父子,怎么能在两个地方吃饭呢?”徐铉无言以对。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