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过继 ...
乾元三年的春节很快便来了,宫中一派其乐融融。那日召朱宜修侍寝后,玄凌像是忽然感念起了往日的情分,又幸了朱宜修几回,更赐了不少东西给她母子二人。朱宜修只推说为三月小选和八月殿选之事忙碌,对玄凌的示好并不热络,偏不知玄凌错了哪根筋,似乎更热切了几分。
及至三月小选,朱宜修才渐渐松泛了起来。小选不同于殿选,大多只需要宫中高位、殿中省监及六局奉御验看过,首选家世清白、行事伶俐之人,初选定下,第二轮便细查家世,不得放进一个潜在的刺客。
是以小选结束,已是临近四月了。朱宜修甚是操劳,小下巴又尖了一点,朱柔则疼得不行,日日叫小厨房做了膳食又亲自送到品贤殿来。这日里朱柔则送了上好的官燕来时,朱宜修正与殿中省监说话,因连日操劳,她懒懒的坐在榻上,撑着额头并不多加言语。见朱柔则来,她才起身笑道:“姐姐这样日日送吃食来,将我嘴养刁了可不好。”
“小宜日日操劳,我却帮不了你半分,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朱柔则坐在她身侧,令揽星端了燕窝出来,伸手捏了捏妹妹的脸颊,笑道,“将你嘴养刁了才好,往后叫你离不得姐姐。”
朱宜修抿着嘴儿直笑,吃了一勺燕窝,又示意殿中省监将此次宫人情形向朱柔则说明。殿中省监何等乖巧,忙笑道:“启禀皇后,此次小选共选得一百一十三人,皆是家世清白的女子,臣已将其放在殿中省,令宫里的老嬷嬷调/教着,有几人甚是伶俐,已是有模有样了,臣已拟了名册,待贵妃过目,便放至诸位娘娘宫中伺候。”他说罢,从袖袋中取出名册交给朱宜修。
“近日来贵妃为小选之事废了不少心,还望殿中省多为贵妃分忧,也好叫贵妃松快一些。”朱柔则含笑点头,好生嘱咐了一番,见殿中省监叩首称是,这才又问妹妹,“好吃么?”
“好吃。”朱宜修笑道,朱柔则放下心来:“好吃就好。”顿了顿,她又问,“怎不见宝哥儿?”
“才吃了米糊糊,剪秋抱去太液池看花了,这还是宝哥儿头一回见过春天呢,看什么都新鲜。”提到儿子,朱宜修笑得愈发美,和朱柔则相视一笑后,又看了一遍名册,道,“这几人如何?”
“臣拟定诸位娘娘宫中暂且增加二人。”殿中省监道,“凤仪宫为青荷、红鸾,品贤殿为含芷、雅竹,仙居殿为佩兰、秋月,麟趾宫为芸香、荷香,披香殿为踏雪、弄画。这十人皆是伶俐,想来能好生伺候几位娘娘。”
朱宜修“嗯”了一声,沉吟片刻后道:“这十人之中,谁颜色最好?”
显然没想到她会问这话,殿中省监愣了愣,磕磕巴巴说:“是荷香与芸香两姐妹。”
“姐妹一同在宫中当差?”朱宜修笑了一声,“此次小选是为选用宫人,仪元殿怎能不进人?将她姐妹二人拨到仪元殿伺候茶水。青荷与红鸾先叫她们到品贤殿来伺候几日,我亲自看过才能安心。”
知道妹妹是怕自己拿捏不住人才叫两人先到品贤殿,朱柔则满心动容,待殿中省监走后才握着妹妹的手言谢。朱宜修笑得厉害,戳她脸颊道:“姐姐跟我客气什么?再者,我吃了姐姐那样多吃食,再不费心,怎对得起姐姐亲自下厨?”
朱柔则直笑,又道:“荷香与芸香皆拨去仪元殿伺候,旁的宫里都有新人,独独不予麟趾宫,只怕嘉儿知道了吃心。”
“嘉儿年岁小,又是不谙世事的性子,哪里会操这些心呢,不过是轻云看着罢了。况我这里有剪秋四人贴身伺候,倒也不必许多人,不妨再拨一人去麟趾宫,待下一批宫人调/教出息了,再给嘉儿选上几个好的。”朱宜修道,又叹道,“那姐妹二人颜色好,又伶俐,倘若生出什么心思来,皇上又好美人,若真走到那一步……嘉儿定又要哭鼻子了。”
“这话倒是,若是我心爱的男子取了我的丫头,只怕我这心里……”朱柔则轻声说,又似想起了甘安鸿,神色黯淡了一些,“她二人在仪元殿,会不会……”
“我不知她二人秉性,若是好的,皇上又肯抬举,那是她们的造化;若不是好的,便是翻出天大的浪子,也有姑母盯着呢。”
于是便如此定下,当日十人便各去各宫,朱宜修令春夏秋冬四人好生盯着青荷红鸾,见并无异动,这才放心将其送到了凤仪宫,又选了颇为老实忠厚的雅竹送去了麟趾宫,留下的含芷不过十三岁,很是伶俐,有时便是剪秋一个眼神,她便能会意。
四月中旬,天气才有些热了,朱家便又递了牌子进来,说是要向太后请安。这话传给朱宜修时,绘春已忍不住骂道:“别又是太太想生出什么事端了!上回惹得太后勃然大怒还不够,今儿又来讨什么嫌!”
看着她气鼓鼓的样子,朱宜修淡淡一笑:“明知她什么德行,还总为了她生气,不值得。”予鸿已经长出好些米粒似的牙齿,在母亲怀里抱着一枚玉佩啃得不亦乐乎,口水流满了整个下巴尚且不知。朱宜修一面给他擦嘴一面笑:“总是正经亲戚,太后久居宫闱,又哪有不想家的?既是请安,便请她来就是。”
于是次日朱宜修便和朱柔则一起往颐宁宫去,朱柔则显然对上回太后发怒之事心有余悸,一路上虽不言语,但捏着手的模样分明全是紧张。朱宜修握了她的手:“姐姐不用担心,到底是一家子,姑母也并非拧性子,不会将太太如何的。”
朱柔则扯出一个笑容来:“我知道,只是仍是担心……”她无声一叹,“若我不姓朱,上回那事,太太便别想那样轻易的揭过。”
上回朱夫人调唆朱柔则干政本是可大可小的事,但事关摄政王周奕菏,便是太后的逆鳞,太后又岂会不恼?更何况又是在自己眼皮子下玩心计耍手段——当日朱柔则身着华服进宫之事,本就是朱夫人的算计,太后不说,又岂有不知道的理儿?
姐妹俩一路到了颐宁宫,才下了车,孙姑姑已经迎了出来,满脸含笑:“皇后与贵妃来了,舅老爷和舅太太已经到了,正在里面和太后说体己话呢。”
朱老爷也来了?朱宜修略一蹙眉,便明白今日只怕不是请安这样简单。宫中对于外臣管束极为森严,便是朱老爷这皇后生父,也不得随意踏足后宫,是以总是朱夫人前来。若非事出有因,只怕朱老爷也不会轻易坏了这个规矩。
念及此,朱宜修当即便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倒不是她怕了父亲和嫡母,但自小及大,父亲对她漠视多年,嫡母更是维护自己的女儿,她生母早逝,不得不避其锋芒,虽无深仇,但若真有事,他夫妻二人会毫不犹豫牺牲掉这个庶女。即便朱宜修已贵为贵妃,是众妃嫔之首,然两人占据礼法优势,朱宜修不得不小心行事。
推门而入,一股子药香扑面而来,太后着石青色琵琶襟夏衫,与朱老爷分坐软榻两侧,朱夫人则坐在紫檀木公座椅上。三人都没有说话,只听得殿中银吊子上的药壶咕噜噜煮着药。太后神情淡漠,手中摩挲着佛珠,只是不知是否是心中烦躁,她转珠的速度很快,见姐妹俩进来,她抬了抬眼皮,示意两人坐下后,这才说:“此事哀家并无异议,哥哥嫂子将这话与她姐妹二人说一说吧,到底是一家子,总得知道。”
朱老爷看了两个女儿一眼,嘴角撇出一道深深的沟壑来:“臣子息艰难,此生惟得了皇后与贵妃二女,如今臣夫妻二人已年迈,无力再育子嗣,便想自旁支过继一子,延续香火,也算是老有所依。”
大周男尊女卑,唯有男儿才叫后代,无子或只得女儿的便可过继一子入族谱,视为亲生。只是前世时,朱宜修所在的朱家一支并无男丁,她也因姐姐入宫之事同朱家极为生疏,从未关注过承袭香火之事,这也间接导致了朝中无人可依。
原本朱宜修打算根基渐稳后定要促成过继之事,也好叫她和姐姐往后在朝中有所依仗,现下朱家二老主动提出,倒也省了她一番口舌。
前世的经历很明白的告诉了朱宜修一件事,要延续家族的荣光,只靠成为贵戚是远远不够的,前朝无人建功立业,就如同无根浮萍,动辄随波逐流,毫无转圜余地。
往后姐姐诞下嫡子,朱家便更需要前朝的助力,若是无人可依,同时占据着玄凌长子和嫡子的朱氏无异于待宰羔羊。
并不像朱宜修般想得长远,朱柔则只为父母老有所终而欢喜,她和妹妹都在宫中,连见上一面都麻烦得很。只消得过继来的兄弟出息,孝敬双亲,是不是亲生又有什么要紧?
朱柔则喜不自胜,笑道:“爹娘既进宫来向姑母开这个口,想来是有合适人选了?”
她姐妹二人虽神色各异,但都没有反对之意。朱老爷脸色稍霁,道:“是臣堂兄显林幼子承琏,如今七岁,才念了一年学。”
姐妹俩相视一眼,只觉这两个名字十分陌生,并不知道是谁。太后轻咳道:“这是极远的堂兄,上溯至我与你父亲曾祖,乃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如今虽算不得亲近,但终归是一家子,你二人应叫一声堂伯父。”
两人颔首应下,朱老爷又道:“承琏是个好孩子,姨娘死得早,对嫡母很是孝顺,亦是好学的。臣夫妻已商议过,愿给孩子一个体面。”
“以朱家旁支庶子身份过继,做了承恩公的嫡子,自是抬举的。”太后淡淡道,“既是定了,过些日子便开宗祠,请族老们做个见证。”她言语间,又看向了朱夫人,“哀家与阿柔阿宜出宫不便,便也不到了。承琏既好,也就好生教导,别叫人挑唆得从根子上坏了。他两个姐姐虽是体面,可男儿家比不得女儿家,需得自己挣了功名,才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待来日也好护着两个姐姐——终究,天家最尊贵的就是长子与嫡子。”
朱家二老赶忙应了,太后不多时便乏了,令朱宜修留下,便叫其他人散了。朱老爷欲言又止,深深的看了朱宜修一眼,到底什么也没说,只与朱夫人随朱柔则往凤仪宫去了。待几人出去后,太后指着身边,令朱宜修坐下,又道:“你觉得过继一事如何?”
“臣妾与姐姐都在宫中,无力时时承欢老爷太太膝下,况咱们一脉子嗣单薄,便是老爷太太也需男儿养老送终,臣妾以为这事实属情理之中,并无任何端倪。”
太后只笑:“没个儿子终究不像样子,来日哥哥百年之后,咱们朱家岂非断了香火。”顿了顿,她又说,“哀家瞧见过承琏一回,彼时才一二岁的年纪,便已有些品格了,可惜是旁支的庶子,未必得显林看重。”她屈指敲了敲小几,起身行了几步,神情肃穆,“没个孩子终究不像样子,八月便是选秀,到时不知多少女子入宫来。哀家着实有些担心你姐姐——”
心知太后意指朱柔则承宠多日却始终不见有孕,朱宜修忙道:“皇上与姐姐都年轻,姑母不必急在一时。”
“阿柔自入宫以来可谓专宠,如今连鸿儿都快周岁了,她却一直没有动静。你姐姐心窄,来日秀女入宫,只恐宫中闲言碎语。”太后摇头,并不理会朱宜修的话,“你初入宫不过几月便有了身孕,哀家不得不担心。”
一个没有子嗣的皇后,在宫中所能倚仗的就只有皇后这个位子和皇帝的敬重,可君心难测,是否会色衰爱弛?玄凌或许不会,但有越来越多年轻貌美的女子进宫来,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他未必会像现在这样对朱柔则时时难忘。再者,玄凌本是薄情之人,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可比倚仗他强多了。
何况,太后虽是两人姑母,但她先是玄凌的母亲,儿媳肚子迟迟没有动静,做婆母的怎会无动于衷?便也是玄凌是皇帝,能有后妃无数,若换作寻常官宦之家,只怕婆母已做主为儿子纳妾了。
朱宜修沉默了一会儿,笑道:“姐姐纤弱,身子不如臣妾强健,比臣妾晚些受孕也是有的。姑母的话也很有理,臣妾过几日便请宋时归宋太医瞧瞧,看姐姐是不是有不足之症,而后臣妾再为姐姐调理,叫姐姐也好早日为皇上绵延子嗣。”
太后这才满意,令朱宜修先行回去。坐在贵妃辇车上,朱宜修只觉心中憋闷,姐姐当日本不愿入宫来,入宫后又因绯衣之事压抑非常,便是如今端贵嫔齐月宾以学习琵琶为名时时与她说话,也只怕减不了多少苦闷。如此心中郁结,身子自然有损,又谈何孕育?
这宫里当真是日日如履薄冰,便是盛宠如姐姐,掌权如自己,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谨慎度日,若是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不愿去凤仪宫在朱家二老跟前应景,朱宜修索性回了品贤殿,剪秋才抱了予鸿去太液池看花回来,正笑着呢,见朱宜修回来,她迎上来道:“主子可回来了,轻云来送了些东西给主子,说是谢主子呢。”
“谢我什么?”朱宜修有些不解,剪秋张了张嘴,又摇头:“方才婢子与绣夏抱了大殿下去玩,倒也不知,便请了含芷留心着呢。”她一面说,一面朗声笑道,“含芷,娘娘问你话。”
门外响起脚步声,便有一身材娇小的女子快步走进,她生得不算很美,但很是机灵。向朱宜修行了一礼后,倒也不怕,口齿十分清晰:“轻云姐姐来,说德妃给娘娘问好,又说惠安大长公主打发琳琅姑姑进宫来谢娘娘。大长公主说娘娘为母则刚,明白天下母亲的心,也肯费心替德妃娘娘周旋,不叫德妃娘娘受了委屈,大长公主承了娘娘的恩,很有些过意不去,加之快要入夏,便送这方澄水帛给咱们大殿下,说是谢娘娘体谅她一片慈母之心,亦是动容于娘娘待咱们大殿下的心。”
她语速虽不快,但条理十分清晰,她才入宫不久,并不十分清楚宫中人名,也未必知道惠安大长公主是谁,却能如此清晰的说出来,足以见得的确是个能耐姑娘。朱宜修笑了笑:“往日听她们四人说你得力,我倒还不信,今儿才算是见识了。你且下去吧,赏两月月钱。”
含芷笑着谢了,朱宜修一面打开锦盒,见里面盛着一方八/九尺长的帛,似布而细,明薄可见。朱宜修一面看,一面道:“你们觉得含芷如何?可像是有异心的人?”
“她人生得伶俐,很有些能耐,自来咱们这里之后,便有意无意的向咱们示好。说是想往上爬,却从不在皇上来时生事,一直安分,倒不像是包藏祸心之人。”
朱宜修“嗯”了一声:“明儿叫她进殿来伺候,我试一试也就知道了。”她捻起澄水帛一角提起,慢条斯理说,“惠安长主这回是大手笔呢,我不肯将芸香二姐妹放在嘉儿身边的事,长主总算是有所动作了。”
“只是长主送咱们一匹帛做什么?”剪秋脱口道,“入夏了便送帛?”
“这可是千金难买的好东西。”朱宜修摇头,“这东西只消得浸了水挂起来,这屋子里比放上十个冰盆、转上十个风轮都凉快。唐苏鹗《杜阳杂编》有云:‘澄水帛长八/九尺,似布而细,明薄可鉴,云其中有龙涎,故能消暑毒也’。”
剪秋闻言大喜:“如此说来,长主是愿意——”
朱宜修摇头打断了:“长主说话虽柔柔的,可眼睛吓人得紧,她这样的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不会轻易接受旁人的示好。我护了嘉儿一回,她便送鸿儿澄水帛,礼尚往来,不欠我一分一毫,亦与我无瓜无葛。”
我看原文的时候,有一个最没搞懂的地方。朱宜修想要延续朱家的荣耀,不捣鼓前朝男儿建功立业,而是又选了朱茜葳搞定一个皇子。
讲道理,在古代那种男尊女卑的背景下,家族荣耀维系在一个姑娘身上,真的很扯淡。前朝父兄的官职会影响到后宫女子的地位,这点我绝对相信,但是后宫女子得宠与否会影响前朝父兄的官职,这点emmmm我觉得但凡是个明君,应该都干不出这件事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过继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