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5)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口诀:全(全民化)民(民主化)多(多元化)现(现代化)身(终身化)

      2、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
      度。
      ②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
      ③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一经济功能。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③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口诀:龟(规模)速(速度)够(结构)防(方法)守(手段):两再(劳动力再生产和科学知识再生产)一新(技术创新)促生产

      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口诀:体(教育管理体制)内(教育内容)性质(教育的性质)两权(领导权和受教育权)一目的(教育目的)

      4、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4)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口诀:人鱼(社会舆论)公主(民主化)促政治(政治社会化)

      5、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口诀:两传(传递和传播)选(选择)新(更新)促文化
      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既体现在身体机能和身体机能之间,也体现在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这种差异体现在群体和群体之间以及个体和个体之间。
      口诀:续(顺序性)阶(阶段性)补(互补性)异(个别差异性)还不平衡(不平衡性)

      7、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它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2)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学校教育它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口诀: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

      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口诀:三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一训练,控制很全面

      9、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口诀: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性(发展个性

      10、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文化传统;
      ④人口。
      (2)人的依据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3)学制本身的依据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1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口诀:义务(义务教育)要延长(年限延长),普(普通教育)职(职业教育)相综合(综合化),高等(高等教育)要大众(大众化),终身(终身教育)要建构

      12、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口诀:马克思是社会人(受教育身心发展规律、人们教育思想)

      13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作用。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率作用。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前提和支持作用。
      (3)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 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14、简述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美育的基本任务有以下几点。
      (1)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美学知识。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5)培养学生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口诀:妹纸(美学知识)美观(审美观点),审美(审美能力)创美(创造美),内(内在美)外(外在美)都美

      15、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第二,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第三,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口诀:智力健身世界观

      16、简述劳动技术教育对其他各育的促进作用。
      劳动技术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综合作用:
      (1)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
      (2)劳动技术教育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使其智力得到发展。
      (3)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增强体质。
      口诀:德智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