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曲宴 ...
-
御前太监尖声叫道:“皇上驾到。”
吵闹的园子一下子寂静无声,妫玺被两个女婢架到了一边。
两个婢子知道这是南昭的九公主,也不敢用力拽她。
妫玺被拉开前,还不忘朝郑依依撒了一把粉末,吓得她惊叫连连。
所有人都垂首合袖站在案几旁,额上皆是汗津津。
只见卤簿随从一字排开,或掌扇,或执红丝拂、或捧香炉与香盘等物。
元献帝身着绛红色四合云纹龙袍,为首走在人群的正中。
他的左手边是敬贞皇太后,右手边是孝文穆皇后。
走在他身后的是一众皇子与公主。
元献帝缓缓走入席间,坐在了最上首。太后皇后分别坐在了他下首的左右两侧,太子朱承逸坐在了太后的左下首,其他皇子公主按照序位依次坐开。
“刚刚发生了什么事?如此吵闹!”
元献帝的声音响起,和煦中略带几分威严。
众人噤若寒蝉,垂首不语。
太后看见几个贵女还有南昭的九公主,都衣冠不整,发髻散乱。
怒道:“成何体统,哪里还有闺秀的模样!”
元献帝厉声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郑依依几人都趑趄不前,伈伈晛晛。
妫玺理了理衣冠,突然伏身跪地道:“请陛下恕罪!”
因为天色已暗,元献帝一时看不清趴着的是谁,只得说道:“起来回话!”
“是!”说话间猛然抬头,一个垂挂在发间的簪子,直接被甩了出去。
太后被吓得微微一仰,身边的婢子赶紧伸手扶住,还在她胸前轻抚,替她顺了口气。
元献帝这才看清,地上跪的竟然是南昭的九公主。
温声道:“公主何罪之有?”
妫玺朗声说道:“陛下御驾亲临之前,我发现了这三位女子行径古怪,十分可疑!”
说着将手指向了郑依依三人,她们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生怕妫玺将她们的窃窃私语当众说出来。
“臣女仔细一看,发现她们竟都被人下了蛊,言行举止皆不能自已!”
此话一出,宫内禁军闻声而动,站在元献帝跟前,以身为盾,紧张的看着四周。
下首的大臣们也是神色凝重,摒气敛息。
妫玺来自南昭,而南昭人擅长的就是辨毒下蛊,尤其是王族的公主,更是代代相传的巫女。
所以妫玺说郑依依三人被下了蛊,众人皆不疑有他。
“为了众人安危,臣女斗胆用我们南昭特有的绿绒藁为她们驱虫散蛊,这才引起方才的骚乱。臣女未能先陈情陛下,就擅自行动,还望陛下恕罪!”
郑依依三人已被她这番言论吓傻,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被人下了蛊,但若不是被下蛊,刚刚那番大逆不道的话传入元献帝耳中,足已让她们受鞭笞廷杖之刑。
元献帝对着郑依依三人问道:“你们觉着身体是否还有什么异样?”
她们三人不停地磕着头,结结巴巴道:“回……回禀陛下,臣女现在已无碍。”
“刚刚发生了什么事可还记得?”
郑依依的眉框高高鼓起,脸上还有几道血痕,发髻散了一半,真是狼狈至极。
她哽咽道:“刚刚发生的事,臣女已经不记得了。”
“尔等今夜也受了不小的惊吓,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至于下蛊之事……”他微微侧头。
站在他身边的一名金吾卫立刻会意:“微臣明白!”
郑依依三人又叩首:“谢陛下体恤。”
“还是谢谢九公主吧,多亏了她,你们才能安然无恙。”
三人差点将银牙咬碎,朝妫玺一拜:“多谢九公主。”
妫玺一笑:“举手之劳,举手之劳……”
苏煜眼神清亮的看了她一眼,将一抹笑容隐在夜色之中。
小小的插曲终于平定,元献帝的声音又再次响起:“今日是仲秋家宴,众卿不必拘束,也不谈朝堂之事,只管拈花弄月,务必酒阑尽兴。来,朕先敬众卿一杯。”
说罢拿起犀角杯一饮而尽。
妫玺刚刚入座,就听元献帝说道:“在皇后旁加个案几,请九公主坐上来吧。”
她伸手理了理乱蓬蓬的头发,太后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谢皇上恩典。”
蜜合色的轻纱罩衫,随着妫玺的步伐轻盈的摆动,在经过苏煜面前时,轻拂过他的案几。
苏煜的食指在轻纱飘过的地方轻扣了两下,眸色渐深,晦暗不明。
妫玺坐定,不远处的太后就看见她被糕点油渍浸润过的袖摆,满脸不悦的转过头去。
“请诸位爱卿与朕再一同举杯,正是因为有你们辅佐朕,保国民平安,致大殷百业兴旺,没有你们也就没有今日的繁荣景象,朕心甚慰,感激不尽。”
说完又一饮而尽。
众人一阵感动,举杯连呼万岁。
却听到一阵“咚”的声响。
寻声望去,原来是妫玺,因为她在元献帝举杯敬酒时,手中正抓着一个油腻的鸡腿,听到要喝酒,又赶紧放下鸡腿去拿酒杯,因为手掌太过油腻,酒杯半途脱手,“咚”一声掉在了案几上。
宴会上一阵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朝她看去。
妫玺尴尬的将油腻的左手在罩衫上蹭了一蹭,又端起酒杯,嘿嘿一笑:“手滑,手滑…….”
众人一脸无语。
苏煜则一脸玩味。
一旁的太后脸已经黑成了锅底。
“这第三杯,朕要敬大殷太庙的先祖们,尤其是先帝开元圣宣明帝,没有他对我的悉心教导,也不会有现在的我,现在的贞元之治。”
元献帝说到动情之处,也没有再自称朕。
太后与皇后都忍不住拿出鲛绡掖了掖眼角。
众人纷纷举杯:“敬开元圣宣明帝!”
终于酒过三巡,妫玺好不容易能坐下来安静地用饭,却被腹部传来的阵阵痛意搅的坐立难安。
终于她放下筷子,对着身边布菜的宫女小声说道:“茅房在哪里?”
因为声音太小,周围人说话又比较嘈杂,宫女又讯问道:“公主,您说什么?”
妫玺按了一下肚子又说了一遍:“我说茅房在哪里!”
无奈她的声音还是被周围的谈笑声盖了下去,宫女又询问了一遍:“公主,您需要什么?”
妫玺终于忍不了了,大声说道:“我说茅房在哪里!”
瞬间周边又像死一般的寂静。
宫女终于听请了妫玺的话,屈膝行礼,说道:“奴婢这就为公主引路。”
“这九公主今夜还真是花样百出啊。”坐在苏煜身侧的礼部侍郎周烨低声说道。
苏煜一笑:“谁说不是呢!”
妫玺无语望着天,想起她出门前阿瑟对她说的话。
“公主,你今日入宫千万要稳重些,从跨入宫门开始,你代表的就是南昭的脸面。”
今日何止是没了脸面儿,连“脚面儿”都不剩了。
一旁的太后又忍不住轻咳起来。
妫玺却也顾不上这些,拎着罗裙就站了起来,双手的油腻又顺利的蹭到了裙边上。
见到这一幕,太后已经快咳的气的喘不上来了。
妫玺低着头行礼告了退,快步的跟着引路的宫女离去。
元献帝亲自为太后斟了一盏茶:“太后,要保重身体。”
太后饮了一口茶,身边的宫婢又为她顺了顺气,太后这才开口说道:“要是这丫头真的嫁给了承逸,哀家这身体,怕是无论如何也没法保重了。”
元献帝笑了一下:“她只是不太懂规矩,有些顽劣罢了。”
太后指了指下首的贵女们:“皇帝看看我大殷肱骨之臣的家眷们,哪个不是饱读诗书,知书达礼,温柔贤惠。却偏偏挑了这么一个丫头,周太卜的筮卦会不会是出了什么问题?”
元献帝不可置否的一笑:“这其中的利害,母后以后就会看明白的。”
南昭在大殷的南边,那里有大大小小十几个部族,属南昭的领域最大,兵力最雄厚,所处地理位置也十分关键,一直是兵家的必争之。
在元封十五年的时候,南昭边境动乱,前太子朱彦亲征,与当时还是南昭五王子的南昭王妫昶一同剿匪平乱,还助他登上了王位。
南昭也是从那时成为了大殷的从属国,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觥筹交错之中,不远处的人工湖边,突然传来了一阵呼救声。
紧接着有侍卫来禀:“皇上,南昭的九公主,落水了…….”
元献帝神色一变,立刻站起身来,快步朝湖畔走去。
苏煜心头一跳,也赶紧跟着众人一同前往。
元献帝一行赶到湖边的时候,妫玺已经被打捞上来,躺在岸边,生死不明。
苏煜默默捏紧了双手。
安太医拎着药箱气喘吁吁的赶到,看到元献帝又欲伏地跪拜。
元献帝急切道:“免礼!赶紧去看看九公主如何!”
安太医又起身快速走到妫玺身边,查看了她的脉象,随后打开医箱,在百汇穴、太阳穴、凤池穴分别走位施针。
施完针后,安太医抹了抹额角的汗,向元献帝说道:“禀皇上,九公主落入水中受到了惊吓,又吸入了不少水,这才导致了昏迷,微臣已及时行针,只要稍适休息,便无大碍。”
众人这才将心放了下来。
元献帝满含怒意的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龙之震怒,所有人噤若寒蝉。
刚刚为妫玺引路的宫女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说道:“刚刚奴婢将公主带到溷轩之后就在外间等她,结果左等又等都不见她出来,然后奴婢就听到了湖畔有人呼救,说公主落水了…….”
说完更是泣不成声:“是奴婢失职,请皇上赐罪…………”
元献帝冷哼了一声:“与此事相关的,一个也跑不了!”
一边的妫玺终于悠悠转醒,有人叫道:“九公主醒了!”
元献帝疾步走过去,看到睁眼的妫玺,蔼声问道:“是否还有哪里不舒服?”
妫玺刚刚醒过来,头还有些懵,努力辨认着来人。
待看清是元献帝之后,赶紧跪坐在地:“臣女已无大碍,谢皇上关心。”
元献帝亲自将她扶了起来:“你刚醒过来,就不要拘这些个虚礼。你只管告诉朕是如何落的水,朕今日一定会为你主持公道!”
一阵秋风吹过,裹着大氅的妫玺轻轻地颤抖着,苍白着小脸,艰涩的说道:“臣女,臣女是被人推下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