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许是今日财神爷格外的照顾孙大力,他捕获猎物极为顺利,不一会儿便猎到三只山鸡。
更可喜的是,之前山鸡在草丛里下了一窝山鸡蛋,这会儿连鸡带蛋一齐叫小夫妻得了。
正好背篓底下垫着一大把碧绿的荠菜,是刘圆月一路上慢慢摘的,荠菜上头压着先前采摘的山蘑菇。
刘圆月把山蘑菇扒开一个小窝,捡来的六个山鸡蛋被安放在小窝里,有着荠菜和山蘑菇垫着,就不怕背篓里的山鸡蛋被撞破了。
三只山鸡加上先前射到的野兔,若是一齐送到扬河县的酒楼里,足足能换回八钱银子,这一趟上山的收获让孙大力感到满意。
天上的太阳晒得有些烈,看着媳妇额上沁出的薄汗,想着已经在山上度过几个时辰,孙大力贴心的递过水囊,询问:“咱们在山上弄到这些吃的,天又热起来了,要不要回去。”
思索着背篓装满了大半,带回去应该够向婆婆交差,刘圆月一手接过水囊,一手抬起袖子擦拭额头的汗珠,“嗯,差不多到回去做饭的时候了,娘让咱们带的面饼子刚好省下来。”
用麻绳绑好的猎物拎在手里沉甸甸的,孙大力喜滋滋的带着媳妇下山。
回家的路上,恰好碰上姜氏提着木桶从河边回来,木桶里装着洗干净的衣物。
洗衣这种事儿,以前有新月、圆月两人分着做,已经许久不用姜氏沾手。
如今姜氏重新洗起衣服来,颇有些不习惯,只觉得蹲久了腰有些酸。她两手抓紧木桶,偶尔空出一只手来捶捶腰,唉声叹气的走在路上。
看着孙大力手里的猎物,姜氏两眼顿时放光。
只是昨日接亲时两家闹得不快,孙大力劈桌角如同捏豆腐一般,那副凶悍模样着实镇住姜氏。
姜氏不敢厚着脸皮上前朝孙大力搭话,心里实在惦记着鸡肉兔肉,只好拐弯抹角的向刘圆月讨要。
刘圆月是她的侄女,只要她话里透出口风,不拘是山鸡还是野兔,相信刘圆月定会匀出来一只给她。
两只手提溜着木桶,姜氏乐颠颠的追上刘圆月:“这些山鸡野兔可真肥啊,是你们从山上带回来的?”
扯了扯肩上的背篓绳,刘圆月眼珠一转:“大伯母,是孙大力费了老大劲才逮住的猎物,我可没有在山上捉鸡抓兔的本事呀。”
只听得姜氏一开口,她就知道姜氏肚子里打得什么算盘。
无非是盯上了孙大力手里拎着的肥鸡胖兔子。
可惜当初是姜氏一家亲手把孙大力这个准女婿给拒了,眼下又馋起人家的野味了,
既想沾他的光,又何苦纵着刘新月逃婚呢,姜氏真是挑女婿挑花眼了。
见刘圆月不开窍,姜氏不死心地继续道:“圆月,你奶奶最喜欢吃兔子肉,兔子肉浇上酱油,加上花椒、姜片、蒜叶一锅焖熟,不知道有多香,你奶奶吃饭拌上兔子肉能多吃一碗饭,还有你娘现在怀着肚子呢,正是要补身子的时候,鸡肉最补孕妇,要是吃上一口鸡肉,你娘肚子里的小傢伙保准长得胖乎。”
打量着新婚小夫妻脸皮薄,姜氏心里寻思着孙大力再不待见自己,看在圆月奶奶和亲娘的面上,孙大力好歹要分一只野味让她带回家去。
“大伯母,我记得孙大力往咱们家送的聘礼,里头的吃食不说点心酒水,只肉食这一项,我记得就有烧鸡、烧鹅和十来斤猪肉吧,这些肉菜一多半进了有文哥嘴里,剩下的咱们一大家子人分着吃,不过是一人吃得一口肉罢了。”见姜氏明晃晃的惦记着孙大力的猎物,偏要拿刘婆子和米氏做借口,刘圆月也就正儿八经地和她掰扯:
“大伯母,你不会是肚里馋了想着吃肉呢,又或者有文哥想吃荤菜了。”
听到这话,姜氏脸红红的,含糊地替儿子开脱:“有文读书辛苦费脑子,他是多吃点肉补补身子,才能把书背得更熟更好。”
刘圆月婉转一笑,也不多话,弄得姜氏尴尬得不好再开口。
偏巧刘新月迎面走来,在路上遇到姜氏先是一喜,转眼就瞧见旁边的圆月和孙大力,她脸上涨得通红,一言不发地往树荫下躲。
为了去见张玉安,出门前刘新月着意修饰了一番容貌。
她头上点缀着几朵新样的绢花,额前点着红色花钿,穿着白绫袄,腰上系着绣花大红绦带,绦带上挂着一枚白玉云龙佩,红茜裙下是一双簇新的红绸鞋,衬着面容如雪团一般白晳细腻,柔唇似樱桃一抹红。
瞧见刘新月这一身娇俏的打扮,姜氏得意不己,镇上哪里找得出第二个穿戴得这般好看的娇媚姑娘。
孙大力目不斜视,昂着头大步地往家走去。
望着一身新鲜装扮的刘新月,刘圆月心里琢磨开了。
那身装扮可不是咱们这种小户之家能置办得出来的,就算有这个闲钱,奶奶也会留着给刘有文存束脩。
为了刘有文每年要交的束脩银子,刘家的日子过得是紧巴巴的,每一枚铜板都要精打细算着用,要不然也不会让家里的两个姑娘将就着使同一块镜子。刘家虽还没到吃糠喝粥的地步,可家里人也要时不时的上山挖些野菜来佐饭。
更何况俩人一个屋子住了这么些年,刘圆月就从没见过刘新月用这些东西。
既然不可能是刘家给买的,这些花钿脂粉、绫罗绸缎做成的衣服鞋袜,还有玉佩,又是刘新月从哪里得来的?
这些东西的来处,可能就是刘新月突然反悔婚事的缘由,也是姜氏一家纵着刘新月逃婚的理由。
刘新月大概攀上高枝了。
不过,见到精心打扮的刘新月,孙大力竟然当作没看到一样,径直走开,倒是出乎刘圆月的意外。
老话说人要靠着衣装,佛要靠着金装。
精心装扮的刘新月,本就出众的容貌更是增添姿色,仿佛神仙妃子从画中走出来一般,看得刘圆月都眼热不己。
看来孙大力是真的不留念刘新月。
这个结果是令刘圆月满意的,她神情轻松的跟着孙大力往孙家去。既然嫁给孙大力,她自然不希望孙大力心里记挂着另一个人。
等着孙大力夫妻俩走得不见身影,姜氏拉着女儿到树阴底下,“这一身新衣服哪儿来的。”
“昨日张公子送得,他还说只有这般装扮才配得上我。”面上洋溢着掩不住的喜色,刘新月娇羞的回答着母亲。
她高兴的拉着姜氏的手,让母亲瞧瞧白绫袄的光滑、红茜裙的亮丽,又指了指额间的花钿,“娘,你瞧这花钿,是金陵盛行的新样式,扬河县都没有呢,是张公子特意让人从金陵带回来的。”
姜氏和刘新月窃窃私语的时候,孙大力和刘圆月已经快步走回孙家了。
“今日这么早就从山里回来,余下的时候你们在家歇歇也挺好。”见到孙大力他们回来,孙大娘高兴的迎出来。
“还不能歇着呢,吃完了饭,我就得赶着去扬河县,把这几只山鸡兔子卖给酒楼。”孙大力放下手中的野味,把打猎用的弓箭、大刀收捡起来。
看着刘圆月把背篓里装着的东西一样样拣回厨房里,孙大娘对这个儿媳妇更满意了,一下子就从山上采摘回来两样菜,这个儿媳妇是个干活麻利的人。
孙大娘转头向三儿子吩咐道:“大力,你别一个人去县里了,把你媳妇也带上,你卖完了猎物,就带着你媳妇在县里逛逛。”
“嗯,娘说的是。”孙大力从地窖里翻出一袋子黑豆,把黑豆倒在马厩里的食槽里,要去县里,得给马喂些好吃的,马才肯跑得卖力。
喂过马,孙大力跑到厨房来找媳妇商量。
赵氏见状,笑着把刘圆月推出厨房:“去吧去吧,你们夫妻俩去说说话,厨房里有我就成了。”
“咱们吃过饭后,娘让你跟着我一起去扬河县逛逛,你先想想要买什么东西,我好带着你在扬河县里买。”等回到房里,孙大力开口说了自己的打算。
刘圆月想了想:“我倒是没有啥要买的,我平日里用惯的东西都带来这儿了,也不用额外添置。”
她不善言辞,担心自己一句话伤了孙大力的好意,转过来向孙大力问道:“你可是要买什么东西。”
想着家里的大人小孩都爱吃甜食,孙大力又问道:“你可喜欢吃点心,”
之前遇到姜氏时,刘圆月说的关于刘家伙食的那一通话,姜氏没敢反驳,只敢话语里为刘有文开脱,就知道刘圆月所说的不假。
好肉好菜都先供着刘有文吃用,旁的人只能尝一口肉,估计刘圆月都没吃过啥好吃的吧。
孙大力打算带着媳妇去,他思索着扬河县里好吃好玩的地方。
要说起扬河城里好吃的点心铺子,就要论文记糕点铺为榜首。
文记糕点铺里的胡麻饼、豆沙酥甜香酥脆,镖局里的兄弟们常买来带回家里。
离文记糕点铺不远就是热热闹闹的石矶街,石矶街上聚集着绸缎坊、胭脂香膏铺、香料店、成衣店、绣坊、裁缝铺、金银坊,路上穿插着卖小食的、卖头花的摊子。
不管是想买头上插戴的、面颊涂抹的、时兴的衣裳,或是扯几块好料子请裁缝做衣裳,又或是想要新鞋袜,孙大力都能带着媳妇在石矶街上找到适宜的铺子。
孙大力拿定主意,先将肥鸡野兔子捎到相熟的酒楼卖掉,再领着刘圆月到文记糕点铺吃些点心,买上几盒点心带给两个侄儿尝尝,顺路到石矶街上逛逛。
文记糕点铺正好在扬河边上,扬河两岸种着垂柳,清风徐徐吹来,岸边人来人往,又有玩杂耍的、吹糖人的、耍皮影戏的,是个游玩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