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好久不见 ...
-
啪!
“……前面说到了,紫气东来!那释厄天尊与贵智菩萨来到大宋,正巧遇到提枪跨马从敌营生擒贼人返回的吾庐老人。菩萨掐指一算,方知已进入三千洞天之中,按照演算,大宋气运只在数十年间。
那菩萨对天尊说道:我观此地刀兵盛行,战祸连连,虽说国运难免但人生来总是无辜。你我既受主托,传诵祂的福音与恩典,不妨留下传教,教人洗礼之法,助此混沌世界发芽。
天尊点头称善,随即额开三目扫过世间,对菩萨说道:此世甚大,你我初来,需有引路之人。
菩萨颔首微笑:不需多找,我观此人灵体纯净,正好为你我二人引路。”
“真是胡说八道。”
容易居是临安旧城区唯一一座“新式”建筑,酒楼的老板姓陈,只听人说曾是京中巨擘,与吾庐、王女娘娘交情不浅,因此他在告老之后才能在此处建成如此店面。酒楼从外面看共四层,修建使用的是新兴的“水泥”,墙面均匀光滑,更添厚重之感。
在外面看看也就算了,进了店内才能感受到容易居占地面积颇大,数十套桌椅有序成列之余,还能留出足够空间过人。装潢赏心悦目就不多提,临湖一面没有白墙,全是“玻璃”窗由头接地,透光透景,窗边的地脚稍微抬高成小平台,平台上方全为四人湖景雅座,座与座间又用半高木柜隔开,每个柜上放有两株绿植,清新雅致。这雅座本就比寻常座位有格调,却不额外收费,所以本地食客们每人早早便来占座。
杨师妹与卢师兄进来的时候,店内已无空桌,雅座更是早就被人抢光了,其中有一桌还加了不少独凳,快十个穿着统一江湖门派打扮的人凑在四人方桌上,高谈阔论饮酒吹牛。初春的正午日光充足,透窗而入,落在大厅内光影斑斑,疏落有致。
二人在门口原地站了一会儿,终于等到有人餐罢离开。待坐下,杨师妹从怀里拿出一两银子交到收拾残桌的小二手中,吩咐道:
“一份本日套餐,剩余的钱寄存在许先生账下便好。”
卢师兄是第一次来,甚至是第一次进临安,早就暗暗感叹这容易居的不同。之前杨师妹跟他提点过,这里小二不叫“小二”,叫“侍者”,现在抬头一看,果然也不简单:容貌生得英俊就不说了,身上穿着白色“衬衣”,将良好的身型显现出来,脖子上还系着一个黑色领结。而且此人还是寸头短发,虽说新朝思想已经较大宋有了许多变化,但即便是不少江湖中人也不愿意把头发剃的如此之短。
只是此人动作倒是毛手毛脚,汤汤水水洒了一桌,不太像个跑堂熟手。
听到是许先生的客人,侍者连忙准备接过银两,结果突然发现忘拿擦手的抹布,两只手悬在空中不知如何是好。杨师妹眉头一皱,正要拿出自己的手绢给他,却发现他已经从隔壁正吃饭的桌上抽了几张纸擦手,随后接过钱笑嘻嘻地答道:
“既然是许先生的客人,何不到二楼自助餐厅用餐?各大门派的代表都已经到了有一会儿了。”
本来杨师妹说话声音不大,但这侍者可不讲究。果然,“许先生”三个字从他口中一出,卢师兄立刻觉得芒刺在背,好几道目光投了过来,连那几个挤在窗边雅座高谈饮酒的人说话都小声了许多。
“不用了,我与师兄不喜欢热闹,就在一楼。”杨师妹含笑道。
“杨师妹,这许先生又是何人?”
侍者一走,卢师兄便压低声音问道。
“许先生便是之前马车上提到的那位陈大人,当年吾庐老人有诗句“啼鸟如还知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陈大人这次召开英雄大会,说有极度悲痛之事,引用了这句诗,亲手写下“此恨如许”四个字,也就自称“许先生”,算作参加大会的一个暗号,只有收到邀请的人才知道。”
“原来如此,可你为何一开始不告诉我你是来参加大会的?”
“你我半道相识,只是出于江湖义气答应护我周全,如果一开始知道我此行的目的,我恐你知难而退。”
卢师兄闻言怔了一下,随后点头自言自语道:“确实如此。”
杨师妹笑道:“放心,这顿饭吃完,卢兄自去就好。”
这时侍者已经回来,腰间挂着抹布不说,手里还多了一张金色纸帖,笑嘻嘻地说道:
“英雄,这是容易居的会员帖,许先生吩咐了,刚刚您的钱已经存入账内,凭此帖可随意使用。若您不爱在这店内消费,等明日英雄大会结束,可于前台将账上的钱退出。”
说完他将金帖交与杨师妹,然后拿出腰间的抹布开始一边擦桌子一边又说道:
“要我说二位还是上楼用餐比较好,虽然一楼本日套餐的主菜浓香焖牛肉是本店特色,但要我说啊,今日二楼特推的香辣鸡杂才是真的绝。”
他说话的时候还故意砸砸嘴:“当年王女娘娘说她阴差阳错来到大宋,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家乡那口辣椒,后来还托人出海费了老大劲才寻到。喏,你看。”
卢师兄往店门处一看,一位穿着新朝飞鱼服打扮的中年男子正神色慌张地走进来,然后匆匆转向大厅后面的楼梯上了二楼。
“李大人是出了名的妻管严,”侍者压着声音说道,“只要牧府不上班,他就一定要在家内陪妻儿。今儿按理说应该是放假,他准是找了个借口说要加班,好有机会来咱们家吃这道菜。”
杨师妹答道:“辣椒此物好是好,可惜吃一口便面红耳赤汗流浃背,上面都是些大人物,怕失了体面。”
侍者好像知道她会这么说,张嘴就答道:“英雄大可放心,上面专门配了甜点……”
“上面几楼都是做什么的?”卢师兄突然打断道。
“嗯?”侍者微微一愣,上下打量了一眼卢师兄的穿着,“好教客官知道,本店一楼为开放大厅,任何人都可消费。二楼及以上就是会员专供了,此次许先生专门将二楼自助堂包下来,招待参加英雄大会的诸位。”
卢师兄点点头,看那侍者将桌子打扫干净离去,刚准备说什么,大厅正前方走上一位穿灰蓝色长褂的胖子,将手中一块木板往桌上一拍,就开始装腔作势地讲起来评书,说的是几十年前,二位神使来到大宋,正好遇到年轻的吾庐老人的故事。
“真是胡说八道。”
听书的时候,侍者将一碟油酥花生米端了上来,说是老板送的,还给二人倒了茶水。杨师妹夹了一颗花生放在嘴里,脸上已没了之前的轻笑,叹息道:
“世间受苦之人何止千万,若真有那全知全能的主,他可有半分听闻?可有半分相助?”
“主需与人保持永恒的距离。”卢云直却接了下来:“主与他的信徒同在,保佑着希望永不枯竭。但归根结底,人须先自助,然后天助。”
出乎意料的,卢师兄非常认真地看着她说,从刚才得知这店里有不少参加英雄大会的江湖高手之后,他一直显得有些紧张,一手轻轻按在剑柄之上,余光也不时扫过四周。但此时他却将手平放在桌上,颇为郑重。
“杨师妹,此行之前约定好是你负责路途食宿费用,刚才临安城内的马车费其实不应该由你出的,是我思考不周。”
杨师妹没想到他为什么突然说这个,愣了一下突然笑了起来:“你这个人真是有趣,想要反驳我大方说出来就好,非要先自己从别的事认个错。”
“一码事归一码事,”卢师兄被她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我知道你不相信主,但主是存在的,神使的故事也是真实的。讲评书的有些夸张,是因为教会的安排,如果按照正本经书上的记载来讲,寻常百姓听了没有太大兴趣。”
“你是教会的人?”
“不……不是。”被这么一问,卢师兄又有些紧张了。
“那你……”
这时门口一阵骚动,一位年轻白衣女子手提长剑大踏步地迈入店堂。看她相貌清秀美丽,鹅蛋脸,凤眼俏眉,白色的衣袖随身而动,好似落凡仙子一般,可偏偏举手投足之间又有一股子凶劲,让人轻易不敢靠近。
此女一进大门,便有不少食客停箸观望,虽然今日来容易居的豪侠也是不少,但美女总是大家爱看的,一些小门派上不了二楼的随行低级弟子更是不想错过这样开眼界的机会。
“我就说该穿红色的,白色看着就太温柔了。”女子嘀咕了一句,然后找到侍者,掏出一两银子。
杨师妹低头叹了口气,想了想正要接着刚才的话题说下去,却发现旁边的卢师兄也停下了动作,眼睛直直地盯着进门那女子。
她只觉想笑,索性不再说话,自顾自地吃起了花生米。
白衣女子提着剑,跟着侍者的指引前去二楼,路过杨师妹这桌的时候随意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疑惑地表情。就在这时卢师兄突然起身,一把就要抓住她的袖口,女子不慌不忙,轻松躲开,接着手如挽花一般,提着的剑没有出鞘,顺手就往卢师兄胸口打去,潇洒出尘,宛如仙神。
“杜师妹?!”卢师兄惊叫道。
白衣女子见他不躲不闪,本来凶劲就少了三分,这时听见这声“杜师妹”,更是力气收了九成,但就算这样,卢师兄胸口捱了一下,也是不得不后退两步。
杨师妹也赶紧站起身来,扶住卢师兄,她平日极少与人动怒,正在想该如何用词对那白衣女子发难,却听到卢师兄又说道:
“可是杜鹃红杜师妹?”
“你是?”杜鹃红一脸疑惑,盯着卢师兄端详好半天,突然眉头舒展喜色尽显,“你是卢天直卢大哥?!”
杨师妹再回头一看,卢师兄正捂着胸口哈哈大笑,竟是相识这几日来第一次见他如此开心:
“杜师妹好久不见!只是我现在已经改名卢云直了。”
“好名字!青云直上。”杜师妹也笑道,她吩咐侍者自去,随后直接与二人坐在一起:“确实是好久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