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5 ...

  •   七月,麦、黍灌浆,大旱。
      中原大旱!
      不过是缺水数十日,那田里的穗子便显出疲弱的光景来。
      积年的老农蹲坐在田埂上,枯枝般的手微颤,嘴边的杆烟,半晌没点出火星子。
      天爷啊,给子孙留条活路啊。

      大儿子石头来给送食水,端着水碗递过来,老柴头愣愣看着那水碗里的沉底,小心接过碗,喝了一口。
      “石头,你姑要做寿,你带小杆子们去。”
      石头觉着有些不对,也想不出。就听话点头“好”

      大儿媳是个性子懦的,不多话。
      咱爹让给姑去做寿哩。离家万样难,啥都得带上。
      石头还嫌“带柴刀干啥,给姑砍捆柴带去蒸寿糕么”
      媳妇有些恼了,她去过最远的地儿是隔壁的镇上,那时她还是个小女娘,当地大户请村上看戏,她挎着篮子跟小姊妹走了一天,半夜才到家。
      看了啥戏,不记得了。但她一直记着,走过芦苇荡时,有双绿油油的眼珠子盯着她。
      也不敢出声儿,拉着姊妹的手硬着头皮向前走,不去看它---
      “带着!”沉默半晌,媳妇从牙缝里憋出俩字儿来。
      见媳妇突然硬气了,石头呆呆看了眼,“好好好,带着带着。还要带啥,你放车上,咱牵大青去。”大青是家里的骡子,是大牲口。

      收拾了两日,石头一家就出发了。石头在车前牵骡,媳妇抱着小儿子在车上坐着,大儿子柴云只比石头矮一个头,扶着车走在后头。

      “爹,姑家远么”柴云没见过姑,听说是嫁了个庄头,过得好。
      “远,当年你姑出嫁,庄头派了马车来接,马车走了五日哩。”
      “咱走这么远,地里咋办”
      “你爷说了,让老陈家帮着,他家欠了咱两斗米,今年这年景是还不了了”。
      说起今年年景,各人心里就有些闷,不再说话。

      柴家这一家四口,白天赶路,傍晚路边搭个棚子,锅碗摆开来,倒也井井有条。

      出门的第七日,黄昏,一行人骑马飞驰而来,经过柴家这个窝棚时,领头的好似转头看了一眼,那眼神颇有些凌厉,柴爹去打水了,柴云梗着脖子看回去。那一行人也未在意,并不停留。

      出门第九日,柴家人到了姑家的庄子上,问了老人,找庄头家的柴娘子。不多时,就有孩童去庄头家叫人了。
      柴娘子来得急,生生走出一头汗来,见了大弟,话还没讲一句,眼泪就下来了。她年少时貌美,性子爽快大方。嫁了人也活得顺当,因此眉眼间自带一股柔和。

      众人纷纷劝慰她,娘家人来看是喜事,哭甚,自是应当好好招待。
      柴娘子接了小侄子在怀里抱着,领着人朝家里走。柴娘子夫家姓霍,托乡亲们的福,平日里称一声霍庄头。
      霍家是个大世族,霍庄头那早逝的娘是霍大膀子的姨母。一家人相互照应提携,也称得上融洽。

      柴家人顺顺当当在霍庄头家住下,虽住在姐家,但也不好意思万事不理,自是要做些活计分担分担的。
      休息了一日,柴爹便跟着霍庄头去看水利,看儿子也大了,自是要增长眼界,也让柴云跟上一同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05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