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993年5月X日 ...

  •   当第三个箱子抱回来的时候,李兰跟着一起回来,指挥小霞进到柜台里,把箱子里的货拿出来,一边告诉她认:“这叫发光管,这是三个米的,说的是这个圆头,三毫米粗,一共有三个颜色,红黄绿还有一种透明的,价格都不一样;这个是五个米的,也有三个颜色还有透明的,价格也不一样;这个是八个米的,这个是十个米的,这个是十二个米的,十二个米的是最大的,这是发光管,你把他们分开放,不要弄混了!”随即又赶紧制止了小霞把两个一模一样的发光管混在一起的动作:“那两个不一样,!“
      小霞吓了一跳,赶紧停住手,兰姨笑着说:“大小一模一样,一个是高亮的,一个是普亮的,可不敢闹混了,价格错的多呢!你刚开始要是闹不清楚,怕混了,卖之前先用电池量一下。”说着,才想起来,说:“就是,还没有电池呢!一会儿去买吧。”
      兰姨交代一句,小霞就赶紧点头,答应一声。上货的过程中,不时有路过的人探头探脑的往这边看一看,用手把东西拿起来看一看。
      终于有人拿着一包发光管问小霞:“多少钱一个?”小霞被问住了,赶紧求救似地望着兰姨。
      兰姨笑着问:“要哪一种?”那人扬了扬手中的一包发光管,“就这一种,FAI5红的”。
      兰姨继续笑着问:“要多少?”对方说:“500个吧。”
      兰姨笑着问:“一包一千个,能要一包不能?”那人想了想,说:“先要500个做下实验,可以了就要的多了。”
      兰姨笑眯眯地说:“两毛钱一个,”那人一边把肩上的旧背包卸下来放在脚边,一边说:“给我数500个吧。”
      李兰对小霞说:“数500个。”小霞赶紧问:“是这一个?”
      李兰点头,见小霞有点发愣,笑着接过来,用指甲扣掉封口的订书钉,哗地一下在柜台上倒了一大片。小霞吓了一跳。开始:1、2、3……一个一个地数起来。
      兰姨说:“你不要这样子数,”一边做着示范给小霞看:“五个五个地数,数五个,放一堆儿,数完之前不要混到一起。”
      小霞照着兰姨的动作,开始五个五个地数起来。周围的人以她为中心形成半个圈子,都盯着她看。姥爷、兰姨、小杜,还有那个买货的人……小霞紧张得浑身直抖,不管是干农活还是家务都最灵巧、随心的双手此时又麻又木,完全不听使唤。河南的天气本来就比山西热,她觉得整个后背都火辣辣地烫,已经把她的内衣打湿。虽然嘴里1、2、3、4、5……重复地念叨着,手上的动作却和嘴对应不上。数了半天,根本不知道自己数了多少。

      兰姨注意到小霞的窘境,帮她把数过的管子五个五个整理好,一边心里默默的加着数儿。等数量够了,及时止住小霞,笑着说:“好了,够了,别数了。”然后笑着问小杜,:“你们那有小塑料袋没有?”
      一直在旁边趴着看的小杜说:“我看看,”一边慌乱地在自己柜台里扒拉个遍,尴尬地说:“没有,俺很少用小塑料袋。”兰姨往其它地方看了看,到斜对面的几个柜台前笑着问:“谁有个小塑料袋?”
      他们搬货上货的时候,周围柜台里的人也都在关注着这边,见她来借东西,至少两个人都急忙去柜台里拿,兰姨接了其中的一个,笑着对她们说:“好,谢谢了,我一会就下去买。”对方笑着回应:“没事儿。”
      发光管装进袋子后,兰姨又问小杜:“有订书机没有?”小杜又慌乱地找了一回,笑着说:“俺也刚来,啥东西都不全。”兰姨笑着说:“算了,不用了。”把发光管在柜台上敦了敦,拽着两个角打了一个结。
      客户笑着对兰姨说:“你们是刚开始干?”兰姨笑着说,“干是早就开始干了,以前在那边,今天刚搬过来。”
      客户笑着问:“东西质量没问题吧?”兰姨笑着说,“都是正品的,放心吧!管你好用,记住我这个位置,欢迎下次还来。”
      客户把东西装起来,从钱包里掏出十块钱放在柜台上,一边背起包说:“好,走了啊!”兰姨笑着说:“慢走啊!”
      刚来这边就开张了,虽然生意很小,兰姨仍显得很高兴,笑着对小霞说:“你慢慢熟悉规整吧,我去把东西买买:塑料袋,订书机,信用卡,,,还有啥?”
      兰姨笑着问小霞,小霞则报以茫然尴尬的一笑。兰姨笑着说:“好,我去看着买吧。”刚扭头走了两步,随即拐回来说:“记得明天带个小盒子,放零钱用。你们记住你们带,你们记不住我带。”
      除了刚才说的几样东西,兰姨还带回来几个长方形的透明塑料盘子,中间被隔成小方格子。兰姨让小霞打开几包发光管,把它们分别倒进格子里,“就摆在柜台上,”兰姨说,“当样品展示,有人要零的,就给他们数。”
      小杜看着小霞把柜台上摆的花花绿绿晶莹透亮的,笑着说:“恁的东西比俺的东西招人多了,”听小杜这么说,小霞偷偷往小杜柜台上瞄了一眼,是一些露着电线头的长条形的东西,乱糟糟的根本不知道叫什么,做什么用。
      兰姨刚要笑着搭话,忽然一个眼睛脸型头型都圆圆的男孩儿掂着两个大袋子,跳过来欢快活泼地问:“老板吃饭不吃?”兰姨看了一眼手表,笑着失声叫起来:“哎呦,都快十二点了!”她先问父亲:“你吃啥饭呢?”
      姥爷问:“啥饭啊?” “这是今天的菜!”男孩儿动作麻利地从地上的一个彩条相间的蛇皮袋里取出几个圆形的不锈钢饭盒,又一一地熟练地打开盖子,摊在柜台上。每一个盒子里是一样熟菜,几乎都是荤的,有炒土豆,炒芹菜,炒豆角,素菜是鸡蛋炒西红柿,“还有卤面。”男孩儿又飞快地从袋子里掏出一个长方形的不锈钢饭盒,打开,是一盒卤面,表面铺着一层蒜薹炒肉丝。
      “多少钱一份儿?”姥爷问。“大米三块,卤面两块五。”男孩儿笑着回答,讲话快的像爆豆子。
      “大米呢?”姥爷问,“你哪有大米?”男孩儿的胳膊像弹簧一样从袋子里抓出一个长方形的不锈钢饭盒,一气呵成地打开,动作快的让人眼花缭乱。
      让小霞奇怪的是,男孩儿留下他们要的饭菜,并不收钱,提着袋子就走,继续挨着柜台问:“老板,吃饭不吃?”
      吃完饭,小霞问兰姨:“碗在哪儿刷?我去刷。”“不用刷,”小杜说,“放这儿就行了,一会儿小孩儿来收。‘’
      小霞瞥了一眼小杜,学他的样子,把空饭盒放在柜台一角。
      “上厕所不去?”兰姨问小霞,见她犹豫了一下,就说:“走,我领你去一趟。”小霞出了柜台,跟着兰姨往栾晶方向走,在栾晶柜台后面过道的一个角落,一个挂着个脏兮兮布帘子的门口,男男女女的人进进出出。
      小霞跟着兰姨刚准备进时,坐在门口的一个人冲她喊:“收费!”“俺外甥女,”兰姨对那人笑着说,“来给我看柜台哩。”
      那人笑着点点头,不吭声了。
      厕所又小又脏,门口有一个烧水炉,从厕所出来,兰姨对小霞说:“在这儿打开水,一毛钱一杯,明天你自己记得带个杯子来。”
      兰姨正一边走一边对小霞说,忽然和一个人碰个照面,两人都咦了一声。兰姨笑着问:“呀,你来了?”那人说:“我正准备去找你呢!你去哪儿呢?”
      兰姨降低嗓门笑着说:“我不在那了,你跟我来吧!”那人跟在兰姨后面一边走一边问:“你不在那了?”
      “我和栾晶分开了,”兰姨笑着说,“她还在老地方,我换了一个地方—今天拿东西不拿?”“拿啊,”那人说,“今天拿的还多呢,两万只,我们开始上量了。”
      “那太好了!”兰姨高兴地说。
      回到柜台,兰姨对小霞说:“你进去拿,FAI5高亮发光管,两万只—你放哪里了?”小霞被问得一下紧张起来,赶紧进到柜台里,把刚摆好的东西挨个看了一遍,却又不知道是哪一个。
      “你新找的看柜台的?”那人笑着问。“啊,”兰姨笑着应答;“老家亲戚,今天刚来,还有点生—那一堆儿是不是?”
      后面一句话是对小霞说的。小霞拿出一包给兰姨,兰姨看了一眼马上说:“就是这个,拿,20包!”
      小霞数够了,都堆在柜台上。兰姨对小杜说:“把你的大袋子给一个,忘买了,一会儿再去买。”小杜给了小霞一个黑色塑料袋,兰姨示意小霞把发光管装进去。
      兰姨问那人:“你今天开票还是下次给你开?”客户想了一下,说:“你给我开了吧,今天买的东西有点多,回去就报了。”
      “没问题!”兰姨笑着说,“票还在栾晶那,你等一下,我去拿过来。”客户问:“让她知道没事吧?”
      “没事,”兰姨折回来笑着说,“本来就是咱俩先认识—我就这两天用用原来的票,这边一忙完我就自己去办一个。”
      小霞把货已经装好,又不敢坐,直挺挺地站着,斜对面的客户让她十分紧张,望眼欲穿地盼望着兰姨快快回来。兰姨回来,把一个小包打开,掏出一本儿□□交给小霞,笑着说:“给你学着开吧。”
      一听说让自己开□□,小霞登时头嗡地一下,紧张到了极点:一是从来没有开过这种东西,再一个,从小学四年级被老师打了退学后,这么多年再也没有摸过笔,她天生就与书本和纸笔有仇,忽然让她写这么重要的东西,这不是要她的命吗?
      而且,这种东西只听说过,却是第一次见。她小心翼翼地翻着,就像捧了一件贵重的瓷器一样,生怕碰破了。
      “怎开呢,姨?”小霞脸涨得通红,极为尴尬地笑着问。“笔呢?”兰姨问,“就是,笔也忘了买了。”
      小杜快速递过一直圆珠笔。小霞硬着头皮接过来,仿佛接了一根烧红的铁棍。
      “抬头--”兰姨问客户。客户念了一句。小霞不知道什么叫抬头,客头脑里嗡嗡的,客户的话耳朵里一个字也没有存住,别扭地握着笔,身子几乎趴在柜台上,脑子一片空白,更不知如何下笔。
      “抬头写在这里,”兰姨把一根指头点在□□的一处空白对小霞说。小霞握着笔,却怎么也写不下去,别说手了,整只胳膊半个身子都动不了了,只好低垂着头,尴尬地笑着说:“不知道怎写呀。”
      “单位名称你就写在这里,”兰姨说,又问了一遍客户抬头,然后自己念着一字一字地叫小霞写。小霞把笔往□□上戳去,刚画了河南省三个字,后面的字就不会写了,干脆把脸埋在臂弯里,恨不得拱到柜台下面去。兰姨找了一张纸,把小霞不会写的字都写出来,让小霞照着抄。
      小霞手哆嗦着几乎握不住笔,好歹把她人生的第一张□□开完了。
      兰姨拿过□□本,看了看,把□□撕了下来,对客户笑着说:“小姑娘第一次开。”客户笑了笑,没说什么,把□□叠了叠放进钱包里,然后开始从钱包里往外数钱。
      让惊魂未定的小霞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客户给兰姨数了好多钱,这一小袋子卖的钱比她和母亲整整养了一年的两头肥猪的钱还多出好多!
      兰姨笑着顺手装进了身上背的一个小包里。客户说:“我把箱子放这儿,去买点其它东西。”兰姨笑着说:“没事,你去吧,我们这儿好几个人都替你看着。”
      客户笑着走了。
      这之后一直到下班儿,都没有什么事,相比上午,下午过道里来来往往的人少了许多。兰姨是个闲不住的人,想起什么事就马上跑去办,要么就找人说话。
      货物整理告一段落后,小霞终于可以坐下松口气,和无聊地坐了一天的姥爷小声说几句话,然后开始慢慢打量自己所处的环境。
      他们的柜台正好在一个角落处,前面是一条长长的过道,通向栾阿姨的柜台和厕所的方向,左边也是一条长长的过道,目之所及,到处都是柜台和货架,几乎一眼望不到尽头。每个柜台里都至少坐了一个人,或坐或站或聊天或趴在柜台上睡觉,没有客户在的时候,都显得无聊之极。
      她右手边是个房间,里面有好几个人和好多货物;挨着这个房间还是一个房间,开着一个小窗口,摆了三部电话,打电话和接电话的人络绎不绝。再往那边是由几个柜台围成的一个方形岛,里面坐了好几个人,只露着脑袋。
      “你和姥爷走吧,”下班的时候,兰姨笑着对小霞说,似乎对分家的第一天非常满意,叮嘱小霞说:“明天早上早点来,以后早上都要早点来啦---会骑自行车吧?”
      小霞赶紧点点头。
      李兰又告诉爸爸和小霞上下楼的路怎么走最快捷和好记,果然,他们不用绕中间那迷宫版的楼梯了。
      开车锁的时候,一个妇女过来,把加在车闸上的纸片收走,站在那里。“多少钱?”姥爷问。对方回答:“两毛。”姥爷很不情愿地掏出两毛钱递了过去,一边嘴里嘟嘟囔囔的。
      下了马路牙子,姥爷骑上车,小霞跳起来坐在后座上。回头打量着中原商场的楼及周边环境,刚走了没多远,突然听见姥爷叫:“快,快,快下来,警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1993年5月X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