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兵乱 ...

  •   又踟蹰了一日,她才拿起纸笔,修书一封给周渊。

      行宫虽不如皇宫,但却仍比东宫大,从前时候有太子妃,太子妃之上有太子、陛下,乃至几位宫嫔。
      如今这偌大的行宫好像就只剩她了……

      .

      云怜洲与周渊约在了行宫正门旁的梅园。

      月夜下幽香的梅园,地上还覆着一层白雪。

      连日飘雪骤停,只觉乍冷,周渊靠在一颗白梅旁,手上拿着那简短的两页花笺,蹙眉翻看。
      他堪堪扬起的嘴角,被远处传来的踏雪声压下。

      “有甚急事,不能等到明日?”

      云怜洲拿着宫灯停在原地,四周不见人影,却忽然有一道声音传来,着实吓人,令她险些滑倒。

      周渊踏着雪,从正前方走来,在不远处站定,一直凝视着她。
      他今日身着银白色的披风。他虽是将军,却是南齐少有的儒将,平日里作读书人打扮,只是身量高大。

      “师父……”
      “勿要再如此相称。”
      “周将军,虎符给你。”

      月明星稀的初冬寒夜,怜洲趁着月光把那件黯淡的金银合锭递到了他手上。

      他却不接。眸中似有诧异之色。

      “谁许你拿这个?”这话里含着愠怒。
      “……师,周将军不是想要这个吗?”云怜洲怯怯的。

      “自会有人拿出来。”

      云怜洲黯然低头,“妾自知己身卑微,将军就当是小太孙所赐吧。”

      气氛又冷下来,四下无人,云怜洲捏着手上的兵符有些为难,只好再递一次:“周将军……”

      周渊只冷着脸,月光下的他立在那儿,不怒自威。

      她素来怕他,不知怎么办才好,这几天又实在动荡,她怕的很,晚上做梦都是惊愕连连,此刻又做不好这桩小事,。

      她几欲放弃。
      矜贵的声音这才响起,似乎叹了口气:“拿来吧。”

      斗转星移,天上的乌云不知什么时候遮了月光,一时骤冷,像是又要落雪了。

      周渊看了看天色:“日后不许约在这样的时辰。”

      云怜洲向来不爱狐裘之类的华贵衣衫,且小时候她也没有,入了东宫就穿不惯了。今日她只穿了续了棉花的厚披风,是翠梅的水绿色。

      “嗯。”她恭顺点头。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此情此景,周渊吟出这一句来,“又是为了这诗,约在此处?”

      云怜洲眨了眨大大的眼睛,想轻笑一下,却因这几日的忧思张皇而不能。往事再上心头,小时候她在周府练字,似乎最爱练这一句,有时候一连几日、数百张纸上,便只有这一句。

      是她四五岁上就背到的,那时候看着已经七八岁就会骑马的、英姿飒爽的长姐,面对祖母和众人的冷待,她也愿如梅花,找个小小的墙角独生。

      “您果然是大齐少有的文武双全之人,”她轻呵出的气,在月光下瞬间化作白雾散去,“周将军,如今大齐怎么办呢?”

      还好有他在,大齐遭此危难,实在令人害怕。
      这两日在行宫,她总梦见死去的父兄,还有未归的长姐。也梦见自己和小太孙还有满朝文武身首异处,大齐的黎民血流成河……

      周渊深邃的眼睛看着她,不在意般,声音却十分沉稳:“大齐还是大齐,该如何便要如何。”

      “那……那将军就快些把太子殿下寻回来吧,” 云怜洲这回弯了弯嘴角,顺利露出一个甜甜的笑来,仿佛又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寄托。
      “今日夜间相约实在有损你的名誉,都是他们不信你,可我信!”

      “嗯。”周渊轻应。

      “我信将军一定能把殿下救回来,大齐就要靠您一人了。”

      他听了她这话,像是并没有多大触动,只轻轻点头,道了一声告辞。

      怜洲便在马车上猜了一路:他究竟是气赐他兵符在不为人知的夜间,有损他素来威武的形象?还是气赐他兵符的是她,更辱没他素来的忠名?
      大齐的战神,去救驾,却不能光明正大的拿了兵符去……

      至腊月初一这日,大战前撤离南都的平民、商贩、奴仆们,才终于到了到了玉城,他们没有马车,仅靠双脚,足足走了八日。

      云怜洲亲自去城外接回了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云糕,原本云府里跟她的丫头有两个,云条在她十五岁那年发热故去了。

      “脚都肿了,真苦了你……”

      云糕却天生乐观,一脸顽强的笑意:“没事儿,找着小姐就找着家了。”
      她们相拥叹息一阵,所说的无非还是这些日子的国破家亡,不安,惶恐……

      “小姐,你说咱们大齐还有救吗?”南齐如今显而易见的节节败退,

      约隔了两日,陛下还是未醒,周渊调动南部三城兵马的消息传来,除了范章之外另有十余人纷纷反对,朝臣们在前殿吵嚷的声音,云怜洲有时在东后殿都听的见。

      但正如左右丞相所料,文臣们吵也吵不出个结果。

      “明儿,你说……周将军几日能把你父王救回来呢?”

      她心里不安,但后妃不能干政,从小熟背三从四德的她,宁愿一句也不问朝臣。

      小太孙再聪慧,到底还是小,她也不指望他能说些什么。

      “但愿你父王能快些归来,稳定朝堂。”她倍感焦心,陛下年事已高,即便醒来,朝堂也不能安定。

      “父王归来就能稳定朝堂了么?”小太孙不以为然的摇头晃脑,“他平日里也没有多厉害,如今自己回不来还要派人去找。”

      “莫乱讲。”怜洲斥他。
      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虽然还未嫁,云怜洲却不许旁人质疑太子殿下。

      行宫里的宫人不常得见天颜,宫女们也不像以往东宫里的那样,她们没有经历过世代流传的争宠斗心,只知道伺候主子以求拿了银饷、回家团圆。
      云怜洲住进来后,从未有过什么珠宝华裙,只有些常穿的衣裳,还是上回在雨水中泡了的,趁着天晴洗净晾干了。

      宫女们都说:“良娣娘娘真够俭省的。”

      怜洲还日日带着小太孙读书习字,每日晨起都要领他念一遍:国破山河在……

      几天过去,宫人们都很动容,渐渐的也开始敬服她。

      然而朝堂上却很不太平,她虽在深宫,却能听得见流言纷纷:
      太子妃是北国公主,却是咱们南国的叛国贼,小太孙也便是贼子了。

      这日,东殿外有人赶来高声唾骂。

      “从古到今,竟有将嫡子皇孙改为庶子者,真天所罕见也——”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卑贱妖女,你窃了兵符还不够,竟要与周渊同谋,独揽皇孙——”
      “庶出便是庶出!你嫡姐为国出征,云家满门忠烈,你安敢如此——”

      来人是陛下的亲弟宣王,和堂弟益王。他们身份尊贵,行宫自然没人敢拦他。

      起因是礼部尚书近日提议,要将太孙记在云良娣名下,云相的门生遍布半个朝堂,多有同意者。

      “明儿,云娘娘知道嫡庶有别,不敢有这个意思的。”她在屋内解释给小太孙听。

      他们来的突然,气势汹汹。
      骂的实在难听,里头的宫人们听得战栗阵阵。

      此事也惊动了城外军营中的周渊,他纵马疾驰赶来,刚进了后殿,却瞧见她已独自走出来见人。

      云怜洲从里头出来,恭敬的朝两位王爷行了礼,端庄柔顺,与她曾流芳南都的美名相符。

      “皇叔,太子妃已死了,太孙正痛哭不止,欲召礼部为其母发丧。”

      宣王愣住,又见她颇规矩,一时忘了高声:“死了?你瞎扯什么?”

      “妾不敢乱说,昨日殿下飞鸽传书,言说太子妃姐姐与他同行之中染病,不幸薨逝。如此也算殉国,皇叔是族中长辈,还望为姐姐的丧仪督办一二……”

      她说的伤心,又只字不提记名之事,殿内还真传出小太孙嚎啕的哭声。

      二人虽心有不甘,却不得不收敛了心思。

      周渊在远处看见这一番,眉间舒展开来,并未久留,转身即走了。

      三日后,左右丞相按她此法,为太子妃发了丧,二人齐赞她聪慧。
      “那宣王大闹一场,是唯恐天下不知太子妃的丑闻,还要将太孙牵扯进去,其心思实在歹毒。”
      “是啊,娘娘此法是救了太孙啊。娘娘不愧是云家后人,陛下当年亲自为太子聘下云家女,真乃英明决断。”

      云怜洲自然高兴,却谦虚不敢受功,且心有余悸:“情急之策罢了,但愿太子妃莫要再回来。”

      此番事过,行宫挂白吊花,前朝也算安静肃穆了几日。
      云怜洲带着一众宫人们,日日在后殿祈福。
      她越来越盼着大齐能赶快好起来,盼着太子能归来,圣上醒来,一起重振河山。
      晚上做的梦也都是好梦了。

      直到一个太监总管跌跌撞撞的跑到内殿,跪在她面前气喘不停,闯破了连日来的平静:“娘娘!启禀良娣娘娘……”

      “怎么了?慢些说。”
      “周将军,周将军他反了……”

      哐当一声,桌上的砚台被她的长袖扫落,连她自己也被惊了一下。

      “你怎么能这样胡说?”

      一旁太孙的乳娘嬷嬷上来呵斥:“哪里来的奴才,再敢胡扯即刻拖出去乱棍打死。”

      “奴才不敢啊,不信你去瞧瞧,周渊将军带着队伍进城,命人端了三个托盘到前殿,还召集了群臣前来观赏。那盘子里装了……”老太监有些犹疑的看了看一旁的小太孙。

      “装了什么?”云怜洲急切问,又把小太孙拉过来抱在怀里,“太孙殿下没什么听不得的。”

      “装了……那盘子里分装了三个人头,一为武羊城太守的,还有两个是阙城总兵和司马……”

      .

      寒冬严严,云怜洲只着几层薄衫从东殿里跑了出去。她让乳娘把太孙藏好,自己却来寻前殿的刀光剑影。

      “良娣娘娘,你才这样小的年岁……何不与我等一起躲藏啊……”那个太监还在身后大喊。

      云怜洲只顾向前跑。她赶到的时候,殿内似乎已经歇了。

      她看见益王倒在一阵血泊之中。
      分明前几日才和她高声对骂的人,今日就死了。

      “……周,周将军?”

      周渊手中确实拿着剑,衣衫还溅了血。他立在阶梯之上,若是在昔日的南都,那里便离皇位很近了。

      赶来的文武群臣们并不多,大约有二十几个,如今都噤如寒蝉,间或有几个恐惧发抖的,大多数人都是一副绝望之态。

      这种时候,他们有的看见云家女进来,都慌忙以眼神示意她出去。

      然而周渊手下却有个很长眼色的小将军:
      “启禀良娣娘娘,武羊城太守赵绥谋反,连结南部三城兵马,如今已被将军平叛。”

      “……是,是如此啊?”怜洲觉得自己的牙齿都在打颤。

      她以为没有人会回答她,可周渊竟然亲自走下台阶:“确是如此。”
      他甚至还像从前一样,行了个臣子礼。

      云怜洲怔怔的,这般场合,她实在是无法不怕。地上一滩滩的血迹,还有益王的惨状,让她恐惧的想要呕出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兵乱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