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三章 燕家燕妫 ...

  •   长安城下了一场雨,至午方停。被雨水冲刷干净的青石板路上走来了一个少年,白衣缀云,腰佩长剑。

      少年入了一家酒肆。

      许是天刚放晴,酒肆中食客不多。侍酒的童子笑着迎上来,微微一拜:“公子里面请,点些什么?”

      少年跟其走到里间,坐定方答:“若有好酒,便各上一盏吧。”

      “好嘞,公子请先等等,我去酒窖取酒。”

      坐在柜台边的美妇起身,走到少年身侧:“公子不点些吃食么?小店有新做的糕点,公子可要尝尝?”

      邻座的汉子起哄道:“老板娘,我来这儿许久也未有这般待遇,你莫不是看脸下菜?”

      老板娘笑骂一声:“你这厮好生无礼,公子虽不带什么地方口音,但衣服布料却是蜀地云锦。云锦难得,蜀地仅三家能以其裁衣,乃李氏、燕氏、王氏三大家。”

      少年听到这儿,笑道:“夫人博学,我正姓李,单名白。”

      邻座的汉子喝完最后一口酒,默默离开,惹不起惹不起啊。

      如玉的少年笑起来,便是人间至美。即使燕妫已为人妻人母,也有些心动,面颊微红,道:“算不上博学,公子过誉了。我本姓燕,现随夫家姓杜,在京久居多年未归,多少有些惭愧。公子同为蜀地中人,便想照看一二。”

      李白垂眸思索片刻,平静问道:“前燕家大小姐燕妫?曾经的蜀地第一美人?差点嫁进李家结果和书生相爱,中途跑了的那位?”一针见血,十分扎心。

      “是,是我。”燕妫强颜欢笑。心中腹诽:这都过了十多年了,李家还记着,真的不至于啊。

      李白好似看破了她心中所想,解释道:“非是家中长辈所述,只是幼时对各大家族甚感兴趣,私下了解过一些,妫夫人莫要在意。”

      沉重的脚步声传来,取酒的侍酒童子艰难的抱着几个箱子过来,摞在一起足有人高。到了地方,他把箱子往地上一放,摊在一边的椅子上,李白这才看清他的样子。眉目俊朗,十四岁左右,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他好奇问道:“娘,你在和公子聊天?”

      燕妫带着些歉意,笑了笑:“公子见笑了,犬子莽撞,还望公子莫要在意。”

      “无碍。”李白没有太过在意。

      一旁的少年休息了一阵,站了起来,手脚麻利的打开箱子,将其中的酒壶、玉盏在桌上排开:“公子,一共二十五盏,皆本店秘制。这二十四盏以节气命名,分四季,以春雨、夏露、秋霜、冬雪酿制,又因配比不同,每季又分六味。春酒清甜,夏酒回甘,秋酒灼烈,冬酒醇厚。公子可是从‘立春’尝起?”

      “可。不过,不是还有一盏吗?为何不介绍?”李白欣然同意。

      “啊,那个是康久才酿出来的新酒,还未曾命名。”燕妫在一旁回答。

      “杜康久,杜康酒?这名字倒是有趣,那这酒为何迟迟不命名?”少年轻笑。

      杜康久抬高酒壶,斟满二十四盏酒后停手,道:“酒虽是好酒,但逆其口感,非秋酒应有之味。”

      李白饮下第一盏,眼前一亮,赞道:“好酒,果是‘立春’,隐有迎春之香。”

      他又尝过其他,眸色更甚:“不愧为‘惊蛰’,甘甜中微麻,如雷电游走。”二十四盏饮尽,竟逐一点评,无一缺漏。

      杜康久见如此识酒之人,心中大喜,为李白斟上了那无名新酒,道:“公子果是爱酒之人,这酒名便拜托公子了。”

      李白端起玉盏,轻嗅酒香,又端详片刻,一口饮尽,道:“便名‘秋露白’吧。”

      杜康久琢磨了一会儿,方赞道:“好名字!本为秋酒,却似夏酒犹有回甘,夏酒多取露水酿制,酒色白,当为‘秋露白’!”

      燕妫提出了她的看法:“略有不妥,秋日露重霜白,如此,也为‘秋露白’。”

      李白声音带笑:“二者兼有,这秋露白酒味不重,正适合女子与小童,可否取一壶带走?”

      “当然可以。”杜康久满口答应。

      “如此,甚好。”少年浅笑,拎起桌上的白玉酒壶,转身离去。酒肆中人皆醉于少年笑颜,待醒神时,只见人走盏空,原先放那秋露白的地方此时放着一锭足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第三章 燕家燕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