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姜氏女 ...

  •   正月初一,陈国皇帝高坐奉天殿外玉台之上,百官行三跪九叩礼,上新年贺表,言语间提及太子治水之功,群臣赞不绝口,皆称有此继承人乃国之大幸云云。后朝会完毕,百官移步元和殿,皇帝陈郑于此大宴群臣,赏茶、赐菜按流程进行,一时殿内觥筹交错,贺语不断,一片祥和之景。
      其中,三公之一王甫正王太尉以年纪过高、不堪久坐为由,请辞提前退宴回家,陈郑欣然应允,派人护送,殿内欢乐依旧,未被这小插曲打断。真正将此宴会推向高潮的,是二皇子陈越,公然在百官面前,向陈郑请旨,求取姜氏之女姜如烟为妃。
      需知,姜家并非王公世家之流,甚至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乃是先帝建德年间才由晋中迁来皇都,世代为商,家族子弟无一人入朝为仕,如今在皇城立足不过几十年而已……以二皇子的地位,不是不能娶姜氏女,只是以正妃的名分求娶,便只有两个可能了,这第一么,就是真爱无疑了,至于第二个原因么……大抵是脑子有坑罢。
      况且,陈郑也娶过姜氏女,但在后宫只是个不甚起眼的美人,陈越这般做法,反而是让先前听到了某些风声的官员一时摸不着头脑,而原本对那位置有想法的人也暗暗心惊。
      然而,也许是新年气氛太好,又或是其他原因,陈郑倒欣然同意了这桩旁人看起来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当即就下旨赐婚,顺手给二人定了个良辰吉日,陈越谢过恩典后回座,接受周围或真情或假意的道贺,只对着询问缘故的一帮人装傻充楞。
      不出两日,皇城中人就沸沸扬扬讨论起来,他们本就对这种新闻喜闻乐见,竟有盖过往年同类话题的意思。
      对此,我们熟悉的路人甲辣评:“不为财便为色,二皇子这波好手段,还造了个深情人设。”
      同样熟悉的路人乙不甘示弱:“姜如烟真是厉害,居然攀了皇家的高枝,连带着姜家地位也水涨船高起来。”
      路人乙则说:“呜呜呜,他们两个之间肯定会有一场倾世绝恋。”
      ……
      这些话传到陈越耳朵里,他并没有太大反应,众人讨论的内容是什么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能记得自己是要明媒正娶姜如烟当二皇子妃的。

      近日余厚元出府频率直线上升,余慎没再派人跟着他,上回的谈话不管听起来再客气、再有道理,其实两人都心知肚明,这算是撕破脸了,同时也告诉了余厚元,他余慎才是正儿八经的侯爷,你余厚元以后别想再管着我,我也不会听你话了。所以趁着年节这几天假,余厚元自然是要去找陈越好好商量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
      不用猜也知道,这两人的会面肯定是在金玉楼。
      “……”先是听了余厚元的言语,陈越着实想不通,“你是说余慎不可能帮本宫了?”
      “听他的那番话,以后要自己管理侯府,不会让我插手,而且,他摆明了要与我疏远啊!”余厚元也是头大,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陈越一张娃娃脸满是阴郁,“他这是什么意思,本就指望着他借助身份在皇帝耳边吹风,眼看马上就可以授官,替本宫在前朝做事,如今与你划清关系,不就是与本宫划清关系,莫非他也要去支持陈泰?”
      说完,看也不看手中的杯子,直接掷了出去,可怜一盏上好的青花茶具,瞬间就四分五裂,门口的人听见动静,也不敢进去收拾。
      余厚元见对方不悦,只能勉强安慰,“我也不知,好像从几月前开始他就这样了……事已至此,我们只能另寻他人,太子殿下在朝中势力太大,我们也需要一个人在前朝稍稍制约。”
      “这倒算了,”陈越微叹口气,“我只是替姨父感到不值,姨父多年来对余慎的好处,我一个外人都为之感到,他却转眼就忘了……”
      “不必多说了。”余厚元听此也蹙眉,但他早就生过气了,心里没大触动,又说起陈越的婚事来,“你为何要娶姜氏女为正妃?姜家只是个商户,若真要拉拢,许个其他名分就是,正妃之位应该留着的。”
      “姨父放心,姜家我要拉拢,这正妃的位置也得留出来。”陈越失笑,却是说了一番奇怪话。
      果然,余厚元被勾起了好奇心,急忙发问,“这话怎么说?”
      “还是母妃想的妙计……”
      陈越将何贵妃的计谋说与余厚元听,后者一脸肃容,接着缓缓摇头,指出其中要害,“你们如何确定姜如烟一定会……”后面几个字却不忍说出来。
      陈越只嗤笑道:“不确定,那也得确定。”像是在同余厚元打谜语。
      余厚元只思量了一会,就明白了这话背后含义,又叹了口气,“罢了,你们二人能将此事办妥就好,只可惜我再帮不上什么忙了……”
      陈越换了个新茶盏,正在把玩,对这话不以为意,“姨父不必愧疚,离了余慎,自有其他人,不会因为他一人而放弃。”
      “谈何容易啊!”余厚元还是懊悔。

      陈越回宫前,去皇城几家有名的铺子买了好些东西,托人给姜家送去,还是以自己的名义送的。
      姜府内,当家人姜平宴不到六十,毫无其余富商大腹便便之态,身段板正,精气神十足,看向眼前这些物件,又思考起这桩亲事来。
      姜如烟本是姜平宴外孙女,当年她母亲嫁回晋州,省亲路上遭遇山匪,随行十几口人悉数被杀光,只留了个小女孩,念在她无父无母,姜平宴把她接回皇城,改姓为姜,只当亲孙女养在膝下,本欲在皇城找个好人家打发了,谁知二皇子突然求娶……姜平宴也是后来才知道,这婚事正是宫里的姜美人,也就是姜如烟的姨母,与姜如烟的舅舅一手策划的……
      说到底这桩婚事是姜如烟高攀了,但于姜家是很有利的,早年姜美人入宫,姜家便寄希望于她,渴望做成皇商,奈何姜美人实在不争气,在美人这一品级上止步不前。现在姜如烟成了二皇子妃,位份比姜美人高了太多,且正月初一后,宫中皇上、何贵妃,尤其是二皇子等人日日往姜府送礼,足以表明对姜家的重视,连皇城中那些素来不不爱与姜家有来往的权贵也开始往府上递帖子……
      这边陈越送的东西还没拿下去,门口又来了一群人,两两一组抬着箱子,姜平宴出去迎接,为首的那位见当家人亲自来了,脸上笑容更加热情,一面口称惶恐,一面拱手作揖。
      “敢问这是哪位贵人送的?”姜平宴没见过这几人,客气问道。
      “好叫姜老爷知道,这几箱首饰珠宝,并上那几箱蜀锦,是我家何将军送给二皇子妃的。”
      姜平宴心下了然,何将军是何贵妃的亲兄长,来给姜如烟送这些是名正言顺的,挥手让人把这几个箱子连上二皇子送来的物件一并抬去姜如烟那里,又赏了些碎银子给这些人,转身回去了。
      “小姐,你怎么还不开心呀?”姜如烟的贴身丫鬟珠圆有些郁闷问道。
      “我哪有不开心,只是我生来就是这副愁容,无端叫人误会。”准二皇子妃姜如烟颇有些无奈。
      珠圆看自家小姐眉头虽一直没展开,但脸上还是有笑意,只是不明显罢了。
      只能说怪不得李湘与姜如烟是表姊妹,若是让旁人来看,恐怕还以为是亲姐妹。
      “我就知道,他们这么重视小姐,小姐肯定是开心的。”
      但姜如烟这回是真愁了,“我这副样子,只怕是做不好这二皇子妃,将来我一人出事也就算了,要是连累了祖父,连累了姜家……”没说完,又开始垂泪。
      珠圆也见怪不怪,自家小姐一日总要哭几次,但还是要安慰的,“那怎么办?要不小姐去找老爷,叫他把二皇子拒了?”
      姜如烟哪里不知道珠圆这是在逗自己,倒也止住了眼泪,还是担心,“你说这二皇子,怎么突然就要娶我为妃呢?”
      “嗯……应当是二皇子听说小姐你不仅温柔体贴,还德才兼备,对,肯定是这样!二皇子肯定是因为思慕小姐你才向皇上求娶的……”
      珠圆越说越觉得有道理,说到底,她是真为自家小姐感到高兴,姜如烟的身份特殊,在姜府中没少受那些表哥表姐欺负,奈何她不敢去给老爷说,这些年平白受了这么多委屈,如今成了二皇子妃,府中下人都毕恭毕敬的,那些个小姐少爷也不敢再来欺负小姐了,还想变着花样让小姐原谅他们呢!
      姜如烟这才稍微舒展了眉毛,随即又苦笑摇头,听说她的婚事是宫中姨母给自己求来的,她总觉得有些不对,这好事怎会轮到自己,可也摸不着什么头绪……
      明面上,陈越好歹与自己是堂兄弟,且皇室成员的亲事算是国家大事,余慎没道理不知道。相反,拥有上一世的记忆,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出,而他重生归来,也一直期待着这事,不过那件大事还有几个月,眼下他有自己的事要忙,没过多理会。
      反而是风兰院的唐清若有所思,不出意外的话,他来这儿的第一件大事快要发生了,于是他掐起指头算起日子,竟是比姜如烟还要愁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姜氏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