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长安秋雨
***
科考一结束,我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了辋川。那儿好像是我的桃花源,亦有等待着我的“渔人”。
重新见面之时,我显得很激动,他还是如从前那般淡然。
我又爱上了和他在辋川的日子。闲来垂钓,登高而招,一点一滴汇聚成了平淡。
后来,新科放榜,我落弟了,的确是意料之中,他分了我太多的心。科举错过了可以重来,明年再考就是了。眼下,我只想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时光。
可是,等不到来年的科考了,辋川也没有桃源了。
又是一年的秋,又是绵绵的雨。安禄山起兵了,潼关失守了,叛贼已经兵临城下了。
他照常去上朝,我恰逢在府邸,外面的人们都在疯传,圣人丢下长安城,跑了。
我从未觉得自己如此慌乱过,心在怦怦跳动,满心都是对他的担忧。我在马厩挑了最健硕的马匹,急匆匆地牵起来,朝他上朝的地方走去。
哥哥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要尽全力护他周全。
我未曾忘记。
大明宫殿内外,雨水分分寸寸地落下来,地上湿漉漉地一片。周围人头攒动,尽是惊慌失措的被抛弃的官员、逃亡出宫的宫女和太监。
我将马儿系在一旁的槐树旁,穿越人海去找他。
秋雨照旧淋漓,被风吹得细细斜斜。“大明宫”,匾额上的三个字,打湿在雨水的倒影里,像是蒙上了一层灰,已经不甚明亮。雨雾越来越浓,浓的我看不清前路,看不到那人。太液池畔,明德寺下,我不知认错了多少人,转过了几道弯,终于在雨雾蒙蒙中,看到了那一袭青衣。
他就那样站在雨水中,挺拔着傲然的脊梁,如同当年游曲江的翩翩少年郎。
他也看到了我,于是我们对面而立,四目相望。
前来上朝,他拿了纸伞,但却没有撑开,握在手中垂在身侧。一滴滴的水珠便沿着雨伞,从伞尖落下。
雨水肆意淌过他的脸颊,将他的双眸清洗的更加清亮。我上前攥住他的手腕,不由分说地拉着他,一路向外狂奔。
我担心多停留一秒,就会多一分危险。
我将他一直拉到了殿外,将马儿交给他,“快走。”
他照旧是清冷的语气,轻笑一声,接着道,“走?秀才,你告诉我,能去哪儿啊?”
“不管你去哪里,总之京城是万万不能再待了。”我的声音很急很焦虑。
他牵了马缰,“可是我的浣儿还在辋川。”
都什么时候了,他还在乎一条狗的死活。
“我帮你去找它,我会好好照顾它。摩诘兄,你听我的,你有官级在身,又声名远扬,定然会成为叛臣开刀的对象,这里真的不安全,你快些先走吧!”
他听了话,跃马而上,消失在秋雨中。
我也转身前往辋川,欲通知他的老仆,同时也带走他的浣儿。
辋川的秋雨比京城还要大。老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狗儿更不知道了,四处乱窜。我想起来了,它除了他,却是谁都不亲近的。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逮住。欲走出屋舍之时,回身便看到了他。
一袭青衣上,飞溅着斑斑泥点。他的身后,是辋川的水墨青山。
“你......不是让你先离开长安吗?”因为气愤,我的声音有点高亢。
“我不放心你,”他语气平和道,像是掩盖什么,又转而道,“也不放心浣儿。”
“好了,多说无益,”我打断他,“我们得赶紧先离开这里。”
简单将包裹装上了马车,我们驱车摇摇地离去。
只是在半路之时,车子便被截了下来。
领头的人叫高凤成,和他同朝为官。也许是力求自保,也许是他此前不知如何得罪了他,此人此行只有一个目的,抓住他,将他献给安禄山。
“摩诘兄,这么着急离开,准备去哪里啊?不如留下来陪在下可好?”那人笑里藏刀。
他还抱着他的浣儿,于是从马车上跳下来,踩在道路的积水里,“我可以留下来,但是他们只是我的仆人和朋友,你放他们离开。”
“这是自然,”那人捻着胡须道,“摩诘兄大可放心。”
我也跟着跳下马车,欲拔出腰间的长刀,同他们火拼。
他转身将狗子温柔地放进我的怀里,只轻言道,“秀才,替我好好照顾它。”
那人朝身边人喊道,“带走。”
我眼睁睁地看着他被绑起来,置身于士兵包围下,推攘着往长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