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陆家老祖 ...
-
陆谦和,陆家老祖,历经三朝,先帝赐名梁公,取国之栋梁。退隐后入国院寺清修,与寺院主吾池持成了棋友。
“梁公今日心中有事,可要来日接着下?”吾池道骨清风,看着像是一位高人,其实老奸巨猾,这是陆谦和对他的评价。
“哼,等中盘了才说,大师不觉得有点晚了吗?”
“棋未下完,何来早晚之说,梁公,静心,静心。”
陆谦和扔掉手中棋子,他说不过这个秃驴。“不下了。”
“原来是梁公被尘缘所扰啊,可告知老僧?老僧为梁公开解一番。”
陆谦和就知道,这个老秃驴什么都知道,就等着他撞上来。
“你已经知道了,我那不肖子孙写信予我,说是感念亡母,忧我在寺里独身一人,特地把他的孙女送上来陪我解闷。你也知道我来寺里就是不愿意被多打扰,这个不孝子居然行这一出,信中还说他孙女已经启程了,八成没什么好事等着我。”
吾池笑了,“后辈前来探望梁公应是喜事,梁公多虑了,想必那孩子是个聪慧懂事的。”
陆谦和瘪嘴,一个七岁的娃娃懂什么事?骗他也不说一个能说的过去的。
等陆尺素到了国院寺,陆谦和第一眼,不愧是陆家的后代,跟她曾祖母小时候长的真像!第二眼,乖乖,信里说他重孙女不满七岁,这怕是认错人了吧?七岁的小孩子气质有这么沉稳吗?
脑子一个激灵,他那不孝子真给他送个麻烦上来!
陆谦和努力维持住形象,“你祖父已经写信告知,先带你去住的地方。”
然后特意绕了原路去西厢,国院寺是国寺,内设东西两厢。东厢为阳,男子住所,西厢为阴,女子住所。设置厢房是为了让香客偶尔留宿,几个独立的院子连成一片。
见重孙女小步跟上他,走了许久,额头都冒汗了也不曾抱怨,不禁点头,这性子确实不错。
又走了些许路才在一处院落停下。“这是为你准备的厢房,今日先休息,明日一早随我去佛堂诵经。”
“是,曾祖父。”
见重孙女十分听话乖巧,陆谦和气顺了不少,转身回去。
知道曾祖父走远,陆尺素才松口气。
银花心疼小主子走了一路,“姑娘,奴婢抱您进去吧,这路程也太远了。”
陆尺素摇头,“傻花花,曾祖父是故意绕的原路,你没瞧见有几处路口见过好几次吗?”
“啊?怎么可能?”银花很惊讶,绕远路,为什么呀?
钱嬷嬷上前,“想不通就别想了,快些收拾东西,姑娘需要好好梳洗一番。”说完就带上下人归置房屋。床单被罩床帘窗帘都要换上新的,姑娘的衣物首饰配饰鞋袜也要安置好,还有姑娘带来的笔墨纸砚,书籍需要专门放置,里里外外零零散散一堆事情要安排。
陆尺素不禁感叹,不愧是宫里出来了,处处都透露着精细,还安排了下人去打听寺院的规矩和曾祖父每日诵经的时间,相比之下银花就太简单了。
好好休息后,第二天不到五点,陆尺素就站在曾祖父的院子外等候,不出所料,曾祖父开门出来了。
陆谦和:……他明明特意早起半个时辰,有意在娃娃面前立规矩,好让他知难而退,早些回去。可他现在是眼花了吗?
“曾祖父安好,是先用斋,还是先诵经?”
陆谦和继续端着,“诵经讲究六根清净。”
“是的,曾祖父。”
随后陆尺素跟着陆谦和去佛堂,被丢下一本经书,陆尺素自顾自念起来,也不管小娃娃是否认得字。
陆尺素不是普通的小朋友,她自从觉醒上一世记忆后,记忆力越发的好了,看几遍就能背下来,简直就是过目不忘,因此识字习文非常快。经书里面有些生僻字,但大体是认识的。不会读的就跳过,她还小,不用太为难自己。
于是陆谦和留心小娃娃状况时,就听到一段缺字的经文,嘴角不禁微抽,不认识的就直接跳过,不知道问吗?
但仔细听着就听出不同来,虽然有漏字,但都是生僻难认的,不熟悉经文的人通常是不认识的。
乖乖,他重孙女当真如不孝子信中说的那样,可通读文章了?他陆家这是出了一个天才?
一直被人盯着看很难不察觉,陆尺素抬头见曾祖父默默看着她不知道在想什么,问道,“曾祖父,可是诵经的时间到了?”
陆谦和回神,“刚刚漏的字是不认识吗?”
尺素乖乖点头,“不曾见过。”
陆谦和难得耐着性子一遍教过,“可是记住了?”
“嗯,曾祖父,已经记住了。”说完就把刚刚学了几个字读出来。
陆谦和彻底相信不孝子信中的话,他的重孙女竟然这般聪慧,过目不忘,这是天赋。顿时有些明白不孝子送他孙女来寺里的原因,庆国的开国皇帝便是过目不忘,天资聪颖,武能领兵打仗,文能治世安邦。拥有这样天赋的人,出生在皇家便能作为储君培养,若是出生在寻常人家呢?
“你祖父可跟你说过什么时候接你回去吗?”
陆尺素愣住了,还真没人跟她说什么时候能回去。
陆谦和见状就明白了,感情重孙女是被匡来的。
“我会回信让你多留几年。”
陆尺素:!!!怎么回事?怎么就成要在这呆几年了?没人告诉她啊!
陆谦和略表同情,“放心,你祖父信中还说你喜欢看书,国院寺有庆国最大的臧书阁,里面的书籍海纳百川,随你翻阅,我也允许府里人来探望你。你曾祖父我已是古稀之年,怎的,不愿意留下来吗?”
陆尺素:……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她好意思不答应吗?祖父和曾祖父都为她安排好了。
“自是愿意的。”
于是,陆尺素就这么强买强卖一样留在国院寺中,对上京的了解都是从与上官玉来往的信笺中。
“妹妹,你知道吗?听说丞相还有一个被送到庄子上修养的嫡女,原配夫人所出!据说是丞相大人想扶正唐卿卿的姨娘,被原配夫人的娘家按下去了!……”
哦,这是女二的生母在蹦跶。
“妹妹,你大表姐又和孙小柔吵起来了,你说,她什么时候能学聪明点?……”
哦,这是女二在上位,可怜她大表姐,又被人当枪使了。想必用不了多久,唐卿卿上京第一才女的美名就能传遍上京,再过段时间天下皆知。
“妹妹,我听到有人悄悄说唐卿卿是神女转世,我瞧不像啊?你在国院寺里,可有听到什么传闻?”
她没听到,而且,我可以偷偷告诉你,女主才是神女,唐卿卿只是个未来被打脸的冒牌货。
“妹妹,你一去已三年了,还要两年才举办祭天大典,我很想你,我快要离开私塾了,等结业后,我去寻你如何?”
傻姐姐,国院寺虽处京郊,但与上京隔了两座大山,需绕道而行,没两天的车程来不了。
随着这封信到来的,还有陆尺素十岁生辰礼物。庆国女子年过十岁,家中长辈便会赠予珠钗,女子也会梳上时新的发髻,表示吾家有女初长成,可以准备意亲,十五岁及蒂后便可准备出嫁。
没想到她十岁的第一枚珠钗,竟是由上官玉送的。
陆尺素出生在深秋,那一天天空飘着永州的初雪。上京位置偏南,本应入冬才下雪,没想到今年却早早下了。
她生辰当天,推开窗户时便瞧见天空飘着雪花,眉眼都洋溢着笑意,她可以自恋的认为是老天在帮她庆生吗?
银花推门而入,瞧见姑娘仅披着披肩就坐在窗边,此刻窗户大开,赶忙上前,关上窗户。
“姑娘可得仔细了,今年雪下的早,可别冻着了,可是要喝药的。”
陆尺素没觉得冷,笑着回道,“若我喝药定要拉着你一起,这叫有难同当!”
时隔五年,乍听见当年回廊下的对话,银花忍不住也笑了,“都这些年过去了,姑娘还没变。”
陆尺素不满,“你也没变啊。”
气闷不过几秒,两人又重新笑起来。
钱嬷嬷推门进来,瞧见姑娘只披着披肩就下床了,忍不住劝道,“姑娘,这天冷的厉害,别冻着了,寺里离镇上远的很,问诊和抓药很是麻烦。”
陆尺素和银花闻此,笑的更开心了。
钱嬷嬷一头雾水。
陆尺素很听话,乖乖穿上衣物,一切梳洗好后,带上了曾祖父昨日送予她的珠钗,通体暗红,看的出是有年份的,与一身红袍相得益彰,里面穿的是银白色的锦绣罗裙。钱嬷嬷拿出了压箱底的绝技,用银线一针针绣出来的暗纹,流光溢彩。
恍惚间,银花才有了她们家姑娘长大了的真实感。钱嬷嬷则更有体会,姑娘的衣物都是她安排的,这两年姑娘身子抽条快,人也越发清瘦了。相貌也是挑着长的,钱嬷嬷自认为在宫里见过不少倾国倾城的美貌,可没一个能比得上她家姑娘,还有这周身的气度,这才是钟鸣顶秀之家教养出的闺秀。
陆尺素也很满意自己的装扮,难得生辰,是要穿的喜庆些。
一早便前去拜见曾祖父。
前两日曾祖父有朋友来访,下人们称其李先生,此刻二人正坐在火炉旁下棋。
陆尺素进去后,对屋里的三人见礼,“曾祖父安康,大师有礼了,见过李先生。”
陆谦和瞧见陆尺素的装扮,满意的点头,“嗯,自今日起便不再是孩童了,要更稳重才是。”
李先生嗤笑,“呵,你还让人小姑娘如果稳重?我是没见过比尺素更稳重的小姑娘了,梁公,你若不喜,我便领回去,正巧我缺一个乖巧懂事的孙女。”
陆谦和瞪了一眼,这一个两个的总爱拆他台,真是交友不慎。
“我陆家的女儿自是好的,想要孙女?你儿子那么多难道就没生出来?”
“看见我就跟老鼠看见猫似的,不提也罢。”李先生气闷,转念又想到,“要不你把尺素嫁过来?”
陆谦和直接怼回去,“也不看看你那群儿子,妻妾成群,老李头,你存心的吧!”
“嗨,谁说我儿子了?我还有好些个不成器的孙子,总有一个合适。”
陆谦和不愿意,说什么都不愿意,“我陆家的女儿怎么能嫁入你们家,乌泱泱的。还有,我重孙女嫁给你孙子,老李头,你可要平白矮上我一辈。”
李先生转念一想,对哈,不过在看看小姑娘,默默计量着,晚一辈能换个漂亮的孙媳妇,似乎挺划算的,那么,到底他哪个孙子来拱白菜呢?
陆谦和不知道李老头会这么不要脸,真盘算着让他的孙子,去拱别人家的白菜。
陆尺素很尴尬,她才十岁,话题怎么就扯到她亲事上面了?
一旁是吾池大师适时出来发声,“小辈们各自有各自的缘法,强求反倒不美了。”
陆谦和难得认同一次,老秃驴说的对,李先生也没再说下去。
“陆小友,今日山中很冷,寺里特意向庄户订的柴火,陆小友可跑一趟将柴火运回来?”
“自是原意了。”陆尺素爽快应下,告别三位,回去收拾东西准备下山。
等陆尺素离开后陆谦和才不满的出声,“你就惯会使唤我重孙女,上回是替你安排上山进香的香客,上上回是替寺里抄写经书,这次还要帮你下山拉柴火!我重孙女娇贵着呢,不是给你随意使唤的。”
吾池大师悠哉道,“陆小友没拒绝,陆小友赤诚,与我佛有缘。”
“拉倒吧!我重孙女怎么可能与你有缘!”
“不,是与佛有缘。”
……
这一会儿,陆谦和又与吾池争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