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022章 ...
-
与母亲一起用过朝食,沈承志便自觉回到书房,开始用功读书了。沈父和沈母对他寄予厚望,并不让他操心家里的庶务,只一心希望他能在科举上有所建树。
沈承志是个孝顺的孩子,不用两老如何逼迫,本身也是极喜爱读书的。只是他更爱诗词歌赋,对科举上的正经书籍,目前还只能做到诵读通畅,离能上场还是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不过沈承志家中殷实,在县里有几间地段不错的铺子,乡间成片的良田,及一座果园,供他一直读下去都不成问题。故而目前沈承志读书只觉身心愉悦,倒是没有那多压力。
*
时光荏苒,眨眼便过了两年。沈承志的身形也脱离了少年的形态,逐渐有了成年人的影子。他师从县学教谕,因在诗赋上有些灵性,颇得老师喜爱。便也日日督促他用功,这日散馆后,便单独留下沈承志。
“承志,你文章讲义也到火候了,这次可以下场一试,到时候我为你作保。”老师摸着美须淡笑着看向沈承志。
听了老师的话,沈承志先是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随即想到这样不够稳重,便又强行压制喜悦之情,才道。“多谢老师,学生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老师的良苦用心。”
老师点点头,让沈承志回家继续用功,为即将到来的县试做准备。
沈承志回家便将老师的话告知了父母,两人均是喜不自禁。又见儿子果然刻苦,家中更是日日汤水不断,硬生生地将沈承志补圆了一圈。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古今中外都一样。见沈家夫妻对沈承志的如此看顾,钟慈不禁想起当年她高三时自家父母也是如此,是怕她饿着一日四五餐地给她补。
*
县试那日沈夫人将沈承志和陪同他的沈老爷送出门,便来到了家中设立的小佛堂,为儿子祈祷。沈老爷将沈承志送入考场,却不肯立即离开,直到考试的梆子敲响,他还久久不肯离去。
无论古今,考试始终都是一件体力与智力的双重考验。三日后,沈老爷一早便着仆从驾着家中的马车等候在考场门口了。
门被从里面打开,又过了一刻钟才有考完的学子姗姗出现。沈老爷早已耐不住下了马车,站到门口等候沈承志。
“志儿。”沈承志一脸菜色地出现在门边,沈老爷眼尖一眼便看到了儿子。心疼地立马架住了儿子的胳膊,与驾车的仆从一同将他扶上马车。
“爹。”沈承志有了倚靠,便卸了力。在考场内的这三日实在是太累太苦了,他历来娇生惯养,在里面一切都需要自己动手,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现在总算都结束了。
“你先别说话,休息下,到家了爹再喊你。”沈老爷心疼自己的独子,扶着他躺在马车中,让沈承志不用多想其他,一切都有他在。
身体疲乏,沈承志果然按照沈老爷说的,打算闭眼休憩片刻,谁知一睡便到了第二日午间。
沈承志睁开干涩的双眼,唤了一声水,便有守候多时,频频进来查看他状态的丫鬟端上热茶给他服用。饮下茶水,沈承志才觉得干渴有所好转,又接过丫鬟递上的热帕擦擦脸,才算是彻底清醒了。
钟慈是巴不得沈承志赶紧离开,因他这几日县试不便佩戴装饰,钟慈便被留在了家中,依旧是枕在了床头的位置。谁知沈承志昨日被扛回来,澡没洗衣物没换便躺在了床上,钟慈被他身上的馊味熏得够呛。真是忍无可忍从头再忍,终于等到了这个人形异味器离开她的身边。
沈承志沐浴更衣后又是一位好儿郎。沈母得知儿子醒了,过来看过一会,那时沈承志正在沐浴,便嘱咐丫鬟好好服侍少爷,等少爷收拾妥帖了让他过来同她一同用餐。
沈承志来到前堂,见父母都在。沈老爷今日特地未出门,便是为了方便等儿子醒来后可以第一时间见到他。见儿子精神奕奕,心中的大石才算彻底放下。
要知道科考一道,每届都有学子折在身体底子这个上面。且沈承志自幼病弱,虽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好转,但沈老爷到底还是不放心。如今亲眼见到儿子气色尚佳,才终于舒了口气。
不过历来都是严父慈母,虽沈老爷算不上真正的严父,也很少将内心对儿子的关切直白地表露出来。故而观察儿子身体状态没有问题后,便多是在一旁听他们母子两对话。
在又一次沈夫人劝沈承志多吃些,给他夹了鱼肉沈承志面露难色后,沈老爷才适时出声。“够了,孩子刚醒,又在考场内待了三天,脾胃虚弱,正是该食些清淡的,别再夹那些肉啊鱼啊的了,小心吃了不克化。”
沈夫人这才略微收敛些,又张罗下人端上早已准备好的汤水,要给沈承志进补。用她的话来说。“这三日可苦煞我孩儿了,都瘦脱形了,合该多补些。老爷说的是,咱先不吃那些油腻的,这老鸡汤娘炖了些时候,浮油已滤,正适合现在喝。”
在沈夫人泛滥的母爱中,沈承志最终还是吃得肚圆胃胀才得以离开。
刚考完的人少有马上捡起书本的,沈承志也想给自己放了几日的假。又在家休整一日,第二日便知会家中出门会友了。他的好友有与他情况相同刚参加完县试的,也有自觉没有把握不去的,五人凑做一团,商议这这几日的玩乐。
他们五人家境相似,知趣相投,互相引以为知己,其中沈承志和方文辉两人的关系尤其要好。方家经营这县中最大的酒楼,还有些旁的产业,方文辉亦是家中独子。只是和沈承志的恭顺知礼不同,方文辉从小被祖母、母亲两位女家长宠爱的无法无天,便是方老爷亦难以辖制。
若论皮相,方文辉风流倜傥,与沈承志温润如玉形成鲜明对比。方文辉随性惯了,家中又不如沈承志对他看管严厉,手中有常有祖母、母亲塞给他的零花,加之他出手又阔绰,很是受青楼楚馆内女娘的欢迎。
不过与这些好友们相处,去的都是些正紧地方,连请个弹唱的助兴都无。但方文辉此人有个好处,混迹青楼楚馆他便是个浪荡公子,若是正正经经做学问,虽心思不在此处,也有些急智,与这些友人们也能相处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