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010章 ...


  •   年节已过,米老爷也放下身段去劝过谢晋,只是谢晋年轻气盛,一时不能接受妻子背离之事,断然拒绝回转。米老爷无法,出嫁的女儿被休回家中,也断然不能久留的,便开始张罗米三娘的亲事来。

      最初米三娘抵死不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她焦心的不再是父母兄嫂的劝说,她自己亦开始动摇。概因与祝宜年分别后便再无他的消息,她非常害怕他变心未被承诺。

      米三娘早已出嫁的姐姐听闻自家妹子的事,也劝道。“小妹,爹娘兄嫂为你张罗婚事并非是惧流言蜚语,而是为你终身着想啊。你还青春年少,如何能让你枯守家中。你再想想看,你为了那人与妹夫和离,而他人呢,在你最需人支持的时候除了你最亲的人他在哪里?我们皆是你最亲的人,绝不会害你的。”

      坚持了半年,米三娘也妥协了。谢晋厚道,虽一封休书将米三娘遣回娘家,但并未声张,故家中为她寻访了邻县一户殷实家庭,作了续弦。因男方比米三娘年长十岁,前头妻子又为他留下一儿一女,故对着青春貌美的米三娘也是多有怜惜,日子倒也还算和顺。

      谢晋因米三娘之事消沉了些日子,后由他人点拨便发奋图强,终是在举业上一路猛进,在而立之年中了同进士,在他县做了县令。

      在米三娘嫁人后三年,谢晋才再次迎新妇入门。虽这位妻子没有米三娘的貌美,却也贤惠温柔,将他照顾得妥妥当当,也为他养下了二儿一女。

      谢晋在知府位置上致仕,两个儿子也科举有成,女婿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晚年子孙绕膝,好不惬意。

      年轻时还会设想当年若留在家中或将米三娘带在身边是不是不会发生那件事,然而随着年纪及阅历的增长,以前的妄念都烟消云散,埋没在记忆的长河之中。

      自米三娘被休会娘家后,钟慈也跟着她一同回到了米家。见证了米三娘因情而生,被情所误短暂的一生后,便回归了穿越司,交付了此界的记录簿。

      ***

      钟慈觉得自己似乎荡漾在水中,又似乎在不断地奔跑着,头晕乎乎的,睁开眼第一眼看到便是高高的房梁。待她完全清醒才发现这一回自己竟成了一支簪子,还是玉质的,此刻正插在青丝之间。她调转视线,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在穿越司不过休了短短两日假期的钟慈便被再次派遣工作,成了程瑾娘日常佩戴的一支玉簪。身份的转变并未让她有多少不适,回归穿越司她便立马接受疏导,将之前的记录内容从脑中导出来,现在只留下浅浅的痕迹,不努力去回想便会模糊在记忆中。

      依旧是古色古香的年代,看房间的布置无处不透露处处的低调精致,钟慈觉得这一次主人公的身份地位应当比上一个要高些。

      钟慈低眼看身下的纸张,发现自己的“主人”程瑾娘此刻所写的并非她以为的诗词歌赋高雅的技艺,而是正在记录今日的流账。

      “夫人,夜深了,明日再记吧。”丫鬟墨兰将手中的烛火送至桌前,为程瑾娘眼前添些光亮,口中却劝道。

      “就快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我这里不用你守着。”清冷的声音从程瑾娘口中传出,她也感到疲惫,手上的动作随即加快。

      “夫人说的什么话,我怎么可能撇下夫人独自去休息呢。”墨兰执意陪着程瑾娘,她是程瑾娘从娘家带来的丫头,和清梅她们不同。

      “那好吧,你先收拾收拾床铺,我这也就写完了。”程瑾娘打发走聒噪的墨兰,再次将全副心思放在了笔下。

      在烛火燃至一半时,程瑾娘终于将最后一笔账登录完毕并核对无误。她放下笔杆,揉了揉有些酸胀的手腕,关上账本,将两本码放在一起,随即收入匣子中。

      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墨兰赶紧上前抱起匣子,将它收好,随后服侍程瑾娘安歇。钟慈被卸下,安安静静地躺在梳妆匣内。

      寅时未到,程瑾娘便遵循着往日的习惯起身了。等丫鬟服侍好,她便款款步出房门,来到了议事厅。

      作为陆家嫡长子妇,她每日便是从安排家中大小事务开起的。待到卯时便要去正院向公婆请安,不过这个时候公爹已然上朝,只有婆婆需要请安。

      最要紧的家事上只用了半个时辰便安排妥当了,程瑾娘有了短暂的休息时间,这个时候她一般会用些点心垫垫肚子,若是能偷闲看一会书就更妙了。嫁到陆家已然五年了,除了头一两年因无人指点有些忙乱,后面她便逐渐理顺了陆家的事情。

      卯时一到,程瑾娘坐到了公婆院中的厢房里,等待着婆母起身召见。原本她是没有这个待遇得以呆在厢房中等待的,日日都是站在院中长廊中等待。只有一日公爹沐休在家,发现儿媳妇顶着寒风站在外面,从此以后便改了规矩。

      静坐两刻钟,婆母终于起身召唤程瑾娘入内。她服侍婆母穿戴,又为婆母布菜服侍用饭食后,方得离开主院。

      回到自己的院中,已然天明透亮,程瑾娘才进用今日的朝食。她的朝食非常简单,一碗素面,滴些香油提味,连汤水都是清的,再配上些卧了鸡蛋的糙饼,便是她全部的朝食。其实不只是朝食如此简单,她的主食在一般殷实家庭看来也显简薄。

      对比在主院时程瑾娘服侍陆夫人时桌上的菜品,再看看现在程瑾娘面前的吃食,钟慈忽然觉得她的境况或许并不如外表看起来的风光。

      一家掌管中馈的主母为何所食之物如此粗鄙,盖因程瑾娘的身世来历有些不同寻常。

      程瑾娘原也是官宦人家的好小姐,只因她父亲外放做官时从北到南有些水土不服,又未调理妥当,一病亡在了任上。母亲身子历来不算健壮,又因难产生了她,故而并未跟随丈夫同行,而是带着她留在家中休养。

      忽闻丈夫噩耗,程夫人便承受不住,拖拖沓沓小半年也跟着去了,夫妇两只留下七岁的程瑾娘一根独苗。届时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已亡故,程瑾娘先是在伯父、叔父家养过一阵子,又去到舅父家待了些时日,长到十五岁上下,便遵着亲父身前与她定的娃娃亲,嫁于了陆家,成了陆家长房嫡长子陆深的妻子。

      要说这陆家也算仁义,未因程瑾娘家道中落,双亲俱亡便推脱婚事,待程瑾娘到了年纪便着媒人三媒六聘地接回家中。新婚后不久便将家事交付于她,也算是在婆家站住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