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四章 (中) ...

  •   邓府提供了一辆四周蒙着布帘的马车,让兰芷坐在马车上,随二人回了大理寺关押。兰芷面色青白,但到底出身大家,被关在大理寺的单人牢房时却也十分镇定。谢少雍叮嘱大理寺狱丞好好看管她,切不可虐待,也不许她寻死。
      许仪也不做声,看着狱卒给兰芷的牢房落了锁,方一言不发离开。
      她罕有的沉默,谢少雍问:“在想什么?”
      “我在想,如何询问太子殿下此事。”
      太子是君,他们是臣,他们没有立场和身份去询问太子任何事情。稍一不注意,就是“不敬”的罪名。而她假扮兄长入朝为官,已经不可饶恕的大罪了,律法上写的清清楚楚,不但自身难保,也许整个许氏一门都会被牵连到。那时候她就是许家的千古罪人了。
      “不用那么着急,”谢少雍微微一笑,伸手指了指头顶的阳光,“我腹中饥饿,还是想先吃午饭。许大人,我家就在司空府邸隔壁,不如直接去我家中?”
      许仪是绝对不想跟京城的贵戚有太多接触,摇摇头表示了拒绝。
      “我觉得许大人还是去我家中一趟比较好,我们也好商议如何觐见太子的事情。”
      他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许仪也只能点头称是了。

      一跨进谢氏大门,许仪就楞了一下。
      谢少雍的父亲说起来和叔父都身居宰相之位,但就这宅子的规模还真的差了太多。叔父的宅子是当今天子所赐,几进几出的小院落罢了,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清净方便,而谢宅就完全不一样,因为谢宅不光是宰相府邸,还是武安长公主的府邸。
      武安长公主是先帝的嫡女,也是当今天子最宠爱的妹妹,本是皇家园林,因为武安公主得先帝偏爱,就赐给了她。
      之前也听大理寺的同僚说过谢氏宅邸极大也极美,据说连当今天子都数次临幸谢宅观赏园林。在街上行走时,从谢氏宅邸外墙策马走到正门处花了不少时间;进去后才感觉到传言半点不虚,谢家府邸只能用重峦叠嶂,宏大壮阔来形容。
      一路行来,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谢家的一处阁楼了。
      谢家占地在该坊的西北,地势不平,其中西北角又隆起了一片高岗,这片高岗经过工匠之手,给改造成了一坐小假山,而在假山之上,矗立着一座精致的阁楼。金红的太阳照着,一时间璀璨得让人眩目。
      通常来说,京城中的建筑是不能高于皇城的建筑的,在家中修筑如此高耸的阁子通常是违制的,因为这样会临视人家惹来邻家许多尴尬。当然,凡事也有种种例外,比如谢家的这处阁楼——是皇帝特敕准建的。
      因为那阁楼实在醒目,谢家的每个角落似乎都能看到那座立在假山上的阁楼。自然的,许仪也忍不住多看了那阁楼两眼。
      谢少雍笑道:“这叫雷山阁。”
      “雷山?”
      “得名于阁楼里放着的雷山弓。”
      许仪不解。
      “子颜兄可知雷山弓的说法?”
      有轶闻说,雷山上木最适合做弓。
      “先帝就有一把雷山弓,我母亲身体不好,这把弓辟邪,作为陪嫁给了我母亲——既是先帝所用的弓,家中也无人敢动,父亲于是就请旨,在家中修建了这座阁楼,将雷山弓放在阁楼供奉。”
      “原来如此。”
      “要不要上阁楼一观?”
      许仪摇头:“不,正事要紧。”
      两人边走边谈,最后绕过一片回廊之后,许仪眼前陡然开朗——一片碧玉般的大湖跃然眼前,湖水清澈透亮,明亮如镜;湖面可以荡舟,又配有蓬莱山,鲸鱼石等景观,竹木环绕水边,草木香气扑鼻,这湖确实漂亮惊人。
      谢少雍道:“渠水汇集到最后,形成了宅邸中央的这处湖水。”
      许仪颔首。
      而那顿所谓的便饭,就是在这湖上的亭中吃的。
      谢少雍父亲在朝中当值未归,这顿饭极为奢侈。
      不过是几个人吃饭,但各种菜色摆满了桌子,绝大多数菜品,她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只听着谢少雍一一介绍,这是鹿肉鲍鱼羹,这个荷叶包起来的,是南海的生鱼鲊等等。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上座的那人正是谢少雍的母亲武安长公主,自然有一股皇族气派。
      她躬身感谢,“多谢款待。”
      武安长公主端庄而矜持地微笑,“无妨。少雍平时从不带什么同僚回家,许卿倒是第一个。”
      许仪受宠若惊地欠了欠身。
      除了饭菜,连酒也是新鲜佳酿。下人斟酒的时候,桂花香气扑鼻。许仪并不是不能喝酒,但进了京城后则滴酒不沾,此时被逼到这个份上,也只得端起了酒樽,喝了一口。她隐约觉得这顿饭将会非常难熬,果然不过几句话,长公主就问到了许家身上。
      “我听说许卿还有一位待字闺中的妹妹?”
      “是的。”许仪心里咯噔一下。谢家都向许家提过亲,这位谢夫人兼长公主这完全是明知顾问了。或许因为拒婚这事儿,她对许家人始终难以亲近。
      “不知道许大人和令妹有几分相似?”
      许仪斟酌一下用词,“自小就有人说,我和舍妹容颜相似。”
      “噢,”长公主一笑,“既然有这等品貌,难怪令妹眼高于顶。我听过一些传言说,似乎连皇兄都有意让令妹入主东宫为太子妃。”
      许仪不敢回答。
      倒是谢少雍及时解了围,不轻不重叫了一声“母亲,这是许家家事”;谢夫人看了他一眼,终于不再提起许家的事儿,转而问起她入京后的一些近况。
      几句闲聊之后,谢夫人终于起身离开。
      谢少雍送走母亲,颇无奈地跟许仪摇头,“母亲刚刚跟你说的话,别放在心上。前不久向令妹提亲一事后,母亲进宫和皇后谈及此事,才知道令妹连太子妃都不愿意做,心下并不愉快。”
      许仪觉得自己没立场说话,但还是硬着头皮道,“她性格倔强,又从小体弱,我这个当兄长的也很难说动她改变心思。谢大人,舍妹其实论姿容并不算佳,远不如京城的女子。”
      谢少雍笑着摆手,“好了,不说这个了。”
      他能不提这个话题许仪觉得万幸。于是迅速改了话题,把一直以来的疑惑问出来:“谢大人,你今天为什么应承司空大人?我们的确应当有始有终,找出邓昭的下落。只是按目前的情况,我完全束手无策。”
      谢少雍起初不答,带着她走到屋后的水榭亭阁中,又喝退了所有的下人,这才闲闲开口,“子颜兄,你虽然断案如神,对朝堂政权并不了解。邓昭失踪这件案子,如果邓氏一门完全不知道真相也无妨,但现在他们已经知道了。经此一事,邓家对太子必定心存芥蒂,芥蒂一生就再难消除,邓家权重,十二卫将军中占了两人,还手握兵权,朝中多数官员都是邓峪门下……连你的叔父当年也是司空引荐的。”
      这番话字字句句都刺到她的心上。许仪点头,不轻不重“恩”了一声。她总算有点明白他的意思了。虽说邓家未必会因为邓昭的失踪造反,但芥蒂已成,以前和皇家牢不可破的关系在兰芷那番话后就开始动摇了。
      谢少雍面色慢慢凝重:“如果我所料不差,这就是贼人劫持邓昭的动机。”
      这朝堂中的事,确实深不可测。许仪叹气:“那你和我已经挑起了事端,就不可能抽身了。”
      谢少雍颔首:“对。”
      她看着谢少雍,“那么,接下来该如何?”
      “接下来,你我自然是要去见太子了,”谢少雍一挥衣袖,“我和太子殿下当时一同在集贤馆学习过,也曾经一起背过书练过字的,也许能说上几句话。”
      集贤馆为当今天子太子时所立,引经讲学教化太子;太子登基为帝后,择皇族子弟、贵族子弟中优秀者在地此学习过。作为太子表弟,长公主之子,谢少雍和太子有着一定的深厚关系,毫不意外。

      谢府就在章台坊,离开谢府之后,许仪又调转马头,去了临近的崇仁坊。
      五年前许策升为尚书令,皇帝赐他的宅邸。这府邸约莫有三十多年,虽然数次翻新,但瞧着还是有些老旧,和同为宰相府邸的谢家比起来,差别极大,一无广阔的占地,二无精美的花园,更无一泓碧水从流淌至宅邸中的每个角落。
      但不论是尚书令许策还是他的夫人独孤婉都不介意这种悬殊的差距——在许策看来,毕竟中书令谢泌之父是开国功臣,同时谢泌所娶的夫人是当今天子的同胞妹妹,远非自己能比;而独孤婉更加不在乎,因为这所院落外表虽老旧,却有着最大的好处,那就是距离皇城很。从许府正门往右走数步,就是崇仁坊北门,再过一条大街,立刻就可以迈进皇城东面的景风门。许策作为宰相,少不得天天都要入朝议事,住在崇仁坊,早朝前便能多睡半个时辰,实在是非常方便,是荣养尊体的好地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第四章 (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