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三十六 ...

  •   元周建国只有五十余年,却能在辽东建起了辽阳这座大城,其中更是建了一所巨大又奢华的宫殿。

      高墙巨门,无不显示着威严。而进入宫门后,雕梁画柱造就的宫殿整错落有致,让孟夕有种小时候去参观故宫的感觉。

      虽然眼前这个没有故宫大,但也没小到哪儿去,而且当他走进了这些宫殿里时,看到那一根根的大柱子,殿顶上的金银雕饰,再加上满殿的陈设,还有这光滑的能照出人影的地砖,一阵阴凉清香更是不知从何处袭来,将所有闷热都甩在了外面。

      而他满脑子都是,这得花多少钱啊!

      之前他去燕王府,那似小型皇宫的地方,就已经够开眼了,可后来又去了晋阳顾家,见了见男主顾朝的地盘,才明白真正有家底的长啥样,相比下,燕王府是有点暴发户了!

      而现在,看到元周的这皇宫,燕王府可是连暴发户都算不上了!

      原来董家还算不贪的呢!那王府都算省钱的啊!

      在宫人们的带领下,孟夕带着荀连和买德等人,很快到了元帝元煦的宫殿。

      如今已是九月,但正午的阳光还是有些热烈。可一踏入这宫殿,孟夕却迎面觉来一阵寒意。

      殿内视线昏暗,是没有开窗户吗?孟夕左右看了一下,才发现这间宫殿好像过于空旷了,仔细一看,才发觉,原来是不少地方都被搬空了的缘故。

      他适应着凉意与昏暗,随着宫人接着朝里走,才发现一人正跪在那里,双手托举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放着的东西被一块白布盖着。

      孟夕大步走过去,掀开了白布,托盘之上,赫然是一颗人头!

      周边的宫人们都跪了下去。

      孟夕没有说话,只眯着眼睛看着这个跪在地上的人。

      是个男子,戴着官帽,从衣着来看,应该是宫内的宦官。

      终于这宦官开口说话了,声音中还带着哽咽之意,“将军,这是我主皇帝!他愿以性命为祭,以求将军可以放过宫内之人及辽阳内外的无辜百姓!”

      孟夕重新看向托盘之上的人头。也许是适应了这里的光线,他现在反而可以看清楚这头的模样了。

      与戎度那颗沾满了血的头不同,这颗年轻的头颅,被擦拭得干干净净,没有染上一丝血迹污垢,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上面还戴了一顶金冠,显示着他的身份。

      “你拿出去,放在殿门口,让其他人也来认!”孟夕对着宦官如此道。

      宦官身子一抖,似乎有些无力,但停顿了一下还是站了起来,一步一步地走了出去,按照孟夕的要求去做。

      孟夕见他出去了,自己却没有出去,他顺着那宦官刚才跪着的地方走去,一张大床之上,帘幔也已被拉开,躺在上面的,是一具没了头的尸体。尸身穿者龙袍,双手置于胸前。尸身的外面,还放着一方玉印。

      头颅和尸身很快得到宫人和官员们的多方认证,可以确定,这便是元周皇帝元煦。

      十六岁的少年皇帝,历任两代权臣,终究还是无法保全自己。孟夕有些唏嘘,下令让荀连好好安葬他。

      可之前托举着元煦头颅的宦官却突然跑来跪着求他道:“将军,奴名康休,是终身伺候陛下的人!如今陛下归天,奴愿陪葬我主,还望将军成全!”

      孟夕却问身边的买德:“元周还有人殉?”

      买德跟先前投降的朱广之一样,原本也是中原人,他老家在梁地,当年战乱跟着父亲乡族逃到了北边。后来父亲入伍,他也跟着一起到了元周。

      但他跟父亲一样,一直渴望着再回中原!

      故而这次蓟州军围攻辽阳,他便托人打通了宫内的渠道,买通了宫人,趁机杀了戎度,帮孟夕打开了辽阳的大门。

      买德看了一眼康休,随即低头道:“回将军,有的。人殉是景族人的传统,元周皇室与蛮夷混住,便也染上了这样的习俗!”

      孟夕扭头对康休道:“如今元周皇室已经没了!辽阳属平州,平州如今重归中原,你们可以不用在遵循这人殉的制度了!等辽阳平稳下来,我便会让人放你们出宫!或回归家乡,或去往他处,皆由你们自愿!”

      这话声音很大,他又是站在高处在说,故而所有听到的宫人们闻言都朝他跪了下来,大声呼喊着感谢的话。

      唯有康休,他等所有宫人都安静之后,又对着孟夕重新磕头道:“将军,康休愿陪葬我主,还望将军成全!”

      孟夕停住脚步看向他:“你是自愿的?”

      康休抬起头来,眼睛里没有一点光亮,只重重点头道:“奴是自愿的!”

      原来真有这种跟随主子一起死的人啊!

      虽然亲眼看到了,可孟夕却还是不愿接受这样的人存在,也不想纵容这样的事情发生,故而他道:“你说的,你的主子是为了保全你们的命而死的,那么对于你的请求,我是不会答应的!”
      说完他也不想跟这个康休解释纠缠,快步离开了这里。

      然后孟夕问了买德一个问题,“说起来,你把戎度的尸体放在哪里了?”

      买德眼神微微垂下,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他的头是被宫人割下的。戎度因为得元煦宠爱,在宫内向来跋扈,想杀他的人很多。他的尸身许是被那些恨他的人给毁了吧。”

      孟夕点点头,对此不太在意,随口道:“那就不用再管了,荀连,你让人先看好元煦的尸体,过几天就埋了!”

      谁知当晚荀连就报来消息,那个康休居然自尽了,临死的要求仍然是,要陪葬元煦。

      孟夕这下是真没脾气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同意让康休跟着元煦一起下葬,但同时有嘱咐荀连,一定要再次告诫其他宫人,不准再出现这样的事情,否则不仅不会让他们陪葬,还会直接把他们的尸体扔到乱葬岗去!
      不知道是不是这次的命令威慑到位了,寻死要陪着元煦的到最后也只有康休一人。

      几天之后,孟夕下令,公开下葬元煦。

      而辽阳人发现蓟州军不仅没有在城内烧杀淫掠,还军纪严明对民秋毫无犯,所以局势很快稳定了下来后的辽阳人,也都出门,参与见证了元周最后一任君主的葬礼。

      虽然端掉元周统治是必须的,但要做的道义之事也绝不可省,这不仅是出于仁义,更是安稳人心的必做之举。

      不管元煦是自己自杀还是被人杀死,但他死时打的名号都是,“以一人之命保全辽阳全境之命”。那么对于辽阳内的人来说,这样的君主即便亡了国,也会成为他们心中的白月光。

      所以对待百姓心中的英雄,就不能马虎,不然迟早会出现不稳定的因素。

      而接下来,对于辽阳的治理也要尽快开始了。

      在围攻之前,为了尽快拿下辽阳,孟夕与姜祎一起从内到外,给辽阳制造了数不清的麻烦事。于是造成了百姓无粮、钱币无效、大户囤积物资、贫户奔走逃亡的惨状。这也是他们能让辽阳从内瓦解,促使买德等人投降开城的主要缘故。

      可如今,辽阳到了他们手里,这些麻烦事便成了他们最先要解决的了。

      对此孟夕直接派军驻守到姜祎提供的大户家里,武力威胁他们打开自家的粮仓,直接救济百姓,稳定民心。

      然后就立马派人去渔阳,尽快接洛游过来。

      孟夕很有自知之明,他这点脑瓜子,解一时之困还行,但想要个长久治理法,还得让洛游过来才行!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洛游过来却也给他带来了一个大消息:
      董家孝被谋杀了!

      “这,怎么回事?”孟夕简直无法想象,董家孝不是刚称帝吗,这才一个月的工夫,发生什么了?

      洛游道:“宁青峰的信里说得不太清楚,只知道是万映和赵川做的。”

      赵川便是当时董家孝篡位时,孟夕带着蓟州军马投靠的那位都尉,但当时若不是宁青峰等人的威胁,他恐怕也不愿意跟着董家孝行反事。也是因为他当时的犹豫,所以事后董家孝也没有重用他。

      可万映,这是冀州都督万彪的侄子。因为万彪公开反对董家孝称帝,所以收到了牵连,又被关了起来,这怎么还能出来行刺呢?

      于是孟夕便问道:“之前先生不是说,董家孝在范阳大肆搜查与冀州有关,杀了不少人吗?怎么万映没事?”

      洛游摇摇头,“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因为万映与董家孝从小相伴长大,情谊深厚,他才放了万映一马吧,不想,万映却还是站到了万彪那一方。”

      那也真够悲哀的了!

      但孟夕没有多想这些,又问道:“可是现在刚拿下辽阳,正是追击元周残部和鲜于支的时机,我这个时候去范阳,合适吗?”

      是的,宁青峰按住了董家孝被杀的消息,送了急信到渔阳,想让孟夕抓紧时间去范阳捡漏。

      但孟夕上回在范阳吃了亏,多亏洛游把他救出来,所以现在对再去范阳,一时间心里还真不自信。

      洛游道:“辽阳本就是贫乏之地,能这么快收服营、平二州已是万幸,鲜于支与元周其他残部到底在这里盘踞已久,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况且营、平二州现在都急待休养,何不趁着这个时候,主君去范阳主持大局呢?”

      但孟夕还有些担忧:“可是幽州西边还有个方予呢?我去幽州,方予能答应吗?”

      洛游却道:“主君不必担心此事!我有一物,主君只需带上它去往范阳,届时不仅方予要听从主君之令,恐怕是其他各王也得顾忌主君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