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奇怪番外 ...
-
嘉州沐源川。
沐源镇上道教兴盛,多有富贾诚心奉资修建道观,以示尊从。
川边正一派下静虚宫观便是新建其一,观内仅有一名居士,道号玄真。他不过弱冠年纪却略通医术茶道,清修之余常赠人以草药聊以慰藉。
他生得一副好皮囊,是以常有信士施主焚香诵经,暇时便暗中打听,争着要替他做媒说亲。
他只觉荒唐无稽,草草打发了事。
槐月时分、春水潮涨,廊下诵经还未翻页,观外早已杏雨连连,偶有雨雾吹及茶案,琉璃盏内茶汤便起点点涟漪。
玄真居士轻抿一口雾茶,心绪似雨下落红飘忽不定。前日樵夫登门拜谢,只道他砍柴不慎、劈枝失手,斧落膝上一时竟挣扎不得。听天由命之际,忽有一人自山间飘然而至,素袍浅露、仙姿道骨。
那人替他敷药包扎,留下膏贴便翩翩而去,如今想来必然是素好行医的玄真居士。
他听得山上有人已自一惊,待看及樵夫伤势更是心下骇然。樵夫劈柴固然大力,这伤口本应深及骨髓,如今竟已大好了。
玄真居士只好应下虚名,送客后仔细思量。
他本欲今日上山采药寻人,但眼下风雨凄凄、一时也懒得动身。他合上经书,起身待要回房歇息。
此时恰巧有人叩响观门。
玄真居士便撑起竹伞,沿着青石阶快步走至门前,他收伞后便微推门扉,抬头望去。
青衫已湿,玉容乍显。
来人雅量高致、风流清韵,恍若竹柳化仙,不知他与山中隐君有何干系。
“在下王成,赶路逢雨。不知可否叨扰贵观,借伞上山?”
玄真居士听得他远道而来便未多想,但此人淋雨湿衣赶路上山,不知所为何事。他递出手中竹伞,听得那人道谢后便掩门归去。
无名山上春雨绵绵、烟波渺渺,一亭藏幽山冈,飞檐翘角下缀有轻纱罗幔,随风飘逸。
亭中一人斟茶自饮,茶凉犹不自知。
雨雾潋滟,静湿浅露。
他便解下帽裙,任流光飞舞、浸染玉面。青丝如瀑轻拂眉间,秋水碧波暗望重山。
谁人有幸,值此久候?
烟雨穿林打叶,但见飞禽走兽惊蹿避雨,不见归客。深深切切心心念念,唯愿非此情愿徒恋风月。河清难俟、心事临别,那人竟迟迟未至,是以他峨眉微蹙,愁思万种似风无边。
以茶代酒,也已微醺。
苏幕帘里,美人挟一揽爱怨悱恻伏案入眠,一阆春梦了无痕。
夜雨声烦,霞飞云间。苔痕阶绿山路难行,伞下人行色匆匆,赴约已迟。待他抵至亭前,四野寂寂雾霭昏沉。
他苦叹一声,收伞踱步近前。
风卷薄纱拂面掠肩,朦胧深处久候酣眠。他喜不自胜,却又暗自懊恼姗姗来迟,恐轻慢一番情意。
“曦曦。”
来人轻呼昵名,翻过薄纱屏障探首望去。那人犹自酣眠,他倒也不忍惊扰,只是换下湿衣挨坐身旁。这人侧脸伏案,往日蹙眉睡梦里却眉眼弯弯,甚是可爱。
玉挽半露、浑无装饰,只系银链一条,缀以玲珑画扇。
他见了这手链,心中一颤。
链旁数道伤痕已不复他日狰狞之态,只余疏疏浅浅斑驳痕迹,但终究还是美玉存瑕、令人叹息垂怜。
况且这伤,本就是因他而起。
他神伤难抑,轻轻抬起柔荑放至脸畔。纵得妙笔丹青、雕冰画脂,如何将过往云烟一笔勾销?玉手微颤,似是觉察故人归还。
薄唇轻启,落吻旧痕。
这吻本是发乎虔诚,但待双唇触及湿冷又灼烧的肌肤,他只觉浑身燥热难忍、情欲缠绵。
于是他终究还是顺势轻揽蜂腰,一路吻落近至唇畔,却迟迟未动。吐息间暖风扑面,好似耳语悱恻身心为之酥软。半冷半暖间,只愿埋首烟波享此春雨绵绵。
常人道面若好女,童子颜、杀神心、昙花命。
他却偏要这昙花长存,伴他此生。
清清浅浅、星星点点,吻落缱绻亲遍情缘。情至兴处,滴泪也未觉。
但求共隐山外,何须酒醉入劫。
他以指尖勾勒睡里眉眼唇间,若能相守相伴,也无需入画留恋。
帘幕飘逸,罗纱朦胧里两具身躯相亲相近,已成一体。天际一道惊雷滚落,惊起观内诵经居士,情缘未至凡心已动。
此夜无关风月,情人相拥而眠、耳鬓厮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