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番外二】来世之约 ...
-
苏州,春日,细雨天。街道最东头儿,药铺家的闺女萧墨清,小名儿唤玉儿的,与街道最西头儿,点心铺家的女孩儿薛兰如,小名儿叫宝儿的,又约着跑了出去。
本朝国风开明,女孩子大都读书,也不乏做女官的才人。这墨清和兰如就是一对儿极善读书的姐妹,可都淘气,时不常地约着同窗出去玩闹,倒也不曾被家中人发现。
这日,为她们打掩护的是船工家的女儿,名唤史梦,小名云儿的。云儿最会淘气,常常想出些好点子来,今日捞鱼,明朝爬山,无一日消停。因此,这三人最是气味相投,总能想到一起去。
今日两人出来,倒不是为了淘气。只见兰如拉了墨清的手,走到河边,愁眉不展地看着水中波纹,叹口气道:“我要是考不上,父母就要给我说亲了。”墨清一个激灵,横拦在兰如身前说:“岂有此理?你刚十三岁三个月!我母亲说了,我若不愿出去,绝不逼我的。”
兰如忙按住她,小声道:“我父母亲也不逼我,只是有媒人上门时,他们也不好回绝的。”墨清手舞足蹈,激动地说了半日,最后下了结论:“咱们两个都得考上,没得商量。你《诗经》学得好,可《尚书》还不太通,我《周易》读得尚可,但《诗经》不太明白,咱俩一起学,必须一起考上。”
激动起来时,墨清左眼下的一颗泪痣也微微发颤,在傍晚的余晖之下,灵动跳跃。兰如总说是墨清上一世哭得多了,才留下这颗印记,但墨清却反对道:“谁总是哭?怪小家子气的!”
兰如颇有些多愁善感,遇事爱往心里去,可总能被墨清逗开心;墨清随意自在,诸事不放心上,却只有一点最为肯定和执着:她从小儿就喜欢小自己三个月的薛兰如。
大人总说她们小姐妹间感情好,爱一起玩儿,实在正常。但墨清心中明白,她是要和那人——一起过日子的!
有了动力,二人更加用功,无论云儿怎么来招,都不瞎跑出去了。于是,二人错过了莺飞草长天晴好的春日,也没享受荷花幽香满池塘的夏季,一门心思扑在书上。
两人还时常对谈,仿照监考官的口气,给对方出题。说起外疆邦交时,兰如感慨道:“交战有损双方,惟有通商往来是两全之策。可久居必然生变,安定的时日长了,还是不免有战事。”墨清道:“你说得对,虽然交战是为了再和平,可失败了就要赔女子和亲,胜利了却是男人得利,何其不公!”
兰如也道:“据说当今的元荣公主,当时被指和亲,是被其姐姐探如公主保下来的,可见惟有女子可护佑女子。”墨清道:“这位元荣公主怎么如此厉害?听说还掌管史书经书,真是豪杰。要让我说,凭她的本领,恐怕当皇上都行哩!”
二人嘁嘁喳喳,对着彼此,什么话都敢说。因为打从生下来起,二人便混在一起,墨清的脸上有泪痣,兰如的项上有项圈痕迹,墨清仗义,兰如细腻,连街巷上的人都说她们好似“双生”的一般。
春夏一过,就是赶考的秋季了。这日,墨清忽然把兰如叫出来,一言不发地带她去了湖边,而后低着头,不看她。兰如略带愠色道:“你怎么扭扭捏捏的?把我找出来,为了什么事?”墨清平时的好嘴皮子此时已作废,脸上熟透了,又沉默半日,含混不清地说一句:“你愿不愿意跟着我?”
兰如笑道:“跟着你去哪啊?做什么啊?为什么要跟着你?怎么都不说清楚呢!”墨清道:“若我们考上女官儿,咱们两个就在京城立脚,不成亲,可使得?”兰如把她脑袋转过来,盯着她道:“不成亲,咱们俩过吗?”
墨清的脸一会儿粉,一会儿红,精彩得不行。憋了老半天,她才大喊道:“对!实在不行,咱俩就去客栈里刷盘子,首饰行里擦耳坠子,总归饿不死的。”兰如戳了戳她,摇头道:“不是说这个,我说咱俩怎么过,是按照成亲的人那样过,还是按照姐妹那样过?”
墨清哪能料到兰如说出这样的话来,想好的词在嘴里打转儿,却怎么也吐不出来。兰如见她窘迫,轻轻柔柔地抱住她,意味深长地说道:“到时再说吧,我想说了算。”
后来呢,两人双双考上,进了京城。再后来,墨清做到第一女官,兰如成了举世闻名的才女。这二人共住一个宅子中,起名“兰墨交芳”,收养了许多女孩子,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过丈夫。二人死后,葬于一间陵墓之中,死亦同眠。
此后,两位绝顶女子间的关系,再也无从查证了。但是民间却有许多传闻,将二人夸得天花乱坠,乃至有人说“那是神仙下凡,活了一遭,还得回天上去的”。墨、兰二人一生相敬如宾,亲密无方,但只有一件事情,兰如瞒了墨清一辈子。
那是十三岁零三个月时,薛家从没想过给兰如提亲,而是鼎力支持其考学。可兰如心中有病,惦记着与墨清相守,便拿“考不上便得嫁人”去试她一试,明白了其心意后,就安心了。
这一试,就试出了一段奇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