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身份 ...
-
紫茗大惊,拼命挣扎,那人将她拖到一个偏僻的角落,忙在其耳边低语,“茗茗,是我……”是胤禛!看到她反应过来,松了手,紫茗转过头,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你怎么?为什么鬼鬼祟祟的?”皇帝见自己的女人竟然偷偷摸摸的。胤禛咧嘴一笑,将她紧紧拥入怀里。“好想你……”
“之前在宫外的……是小顺子对吗?找我有事?”将脸埋在他的胸口,紫茗闷声问道。
“嗯……”
“什么事?”
“等会儿再说,先让我好好抱抱你……”
抿嘴笑笑,推开了他,“还是快点说吧,我不能出来太久。”紫茗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俩见面会是这样,背着德妃,直觉告诉她,他们俩这次见面,不能让德妃知道。
胤禛看了看周围,低头耳语道:“你知道……皇阿玛把遗诏放哪儿了吗?”闻言紫茗瞠目结舌,天哪,他找不到遗诏!难怪要这样小心翼翼地来找她,让别人知道新皇手里没有诏书可如何是好?“皇阿玛留遗诏了吗?”胤禛见她不答便又再次问道。
紫茗低下头紧皱眉头,拼命回想着那些在畅春园的日子。“皇阿玛,从未提到过这个啊……你别急,我再想想……”不会真的没有遗诏吧,那他是无召登基不成?难道那个遗诏真的是假的?可是,不是证实了那是真的了吗?紫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原地不停地转悠。
“茗茗,你慢慢想,别着急,想不起来的话……也无妨……我自有办法……”
自有办法?!好在胤禛学的也是董其昌的书法,又得康熙亲自指点,倒是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但是……紫茗努力让自己坚信遗诏是存在的,只是不知道放哪儿了而已。“皇阿玛可真能藏东西,都不让人知道的……”紫茗抱怨着,语带哭腔。等等,藏?“……记得每当午后,茗茗总喜欢玩捉迷藏……”康熙的话尤在耳边。
“皇阿玛跟我聊小时候捉迷藏来着。等等,让我好好想想,他还说了什么。”
“茗茗,不着急,慢慢来。”胤禛上前握住紫茗颤抖的手。
皇阿玛好像说过一个地方,什么来着?越是紧张就越脑子一片空白。“好像在乾清宫!”这像废话,乾清宫那么大,要是搜起来的话还不让那些蠢蠢欲动之人有谣言可传。抬头望着胤禛的眼睛,四目相对,好似在传递某种力量。“是柜子!你记得吗?我捉迷藏的时候最爱躲的那个柜子!”终于想起来了。
“你是说西暖阁的那个柜子?”连胤禛都知道她捉迷藏只爱躲那个地方。
紫茗大力地点点头,“我不确定一定在那儿,可是这是那些日子皇阿玛唯一跟我有说过的放东西的地方。”
胤禛点点头,“无论如何,我都要去看看。额娘……都对你做了什么?”
“没什么,就是让我陪陪她,自皇阿玛驾崩后,她是越发孤独了。”直到现在,紫茗都不清楚德妃为什么要把她留在自己宫里。
胤禛深深地看着她,眼里全是不信。“放心吧,你要我相信你,你也要相信我。”
良久后方才点点头,“好好照顾自己,我会想办法的……”抚摸了下她的脸,在其额上轻轻一吻,“快回去吧,我看着你进去。”
紫茗抿嘴冲他笑笑,转身一步一回头地离去。
第二日,也就是康熙崩逝的第七天,胤禛拿出了遗诏……至于那柜子藏的究竟是不是遗诏,只有胤禛自己清楚,不管康熙有没有遗诏,紫茗都坚信,康熙要传位的人就是胤禛。
12月,雍正封八阿哥允禩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十三阿哥允祥为怡亲王,十二阿哥允祹为履郡王,已废太子允礽之子弘皙为理郡王,以隆科多为吏部尚书。
“你是怎么对你十四弟的,我就怎么对你。”德妃执意不接受皇太后封号,也不愿意搬至宁寿宫。
允禵大闹灵堂,胤禛斥责他气傲心高,下令革去他的王爵,降为固山贝子。现在,不仅自己的弟弟让人恼火,连亲娘都和自己作对,胤禛咬了咬牙,“额娘……”
“不敢当,你都封隆科多为舅舅了,我岂敢让你叫我一声额娘。”说完,有些怨恨地看了眼一边站着的紫茗。封隆科多为舅舅,摆明了是说孝懿皇后是他的母亲,这点让德妃觉得难堪了。
“额娘,您为什么要怪胤……怪皇上?是怪他那样对待十四哥吗?可您为什么不怪十四哥不尊重皇上呢?额娘您是偏心,还是从来就没有把皇上当成自己的儿子?”
“我跟皇上说话岂容你插嘴!”德妃呵斥道,厉色瞪视她。紫茗傲气着撇过头,心里愤愤不平。
“皇上可还有其他吩咐?如若没有,就请移驾。”胤禛迟疑地看向紫茗,紧皱眉头。
“皇上是想接自己的皇贵妃回去吗?”紫茗闻言吃惊地看了看德妃,又看了看胤禛。皇贵妃,是指我吗?
看到她一脸的茫然,德妃撇嘴笑道,“茗茗这些天一直陪着我这老太婆吃斋念佛的,对外面的事全然不知吧。你这表哥已将你封为皇贵妃,还决定让你搬进养心殿。佟家真不愧为佟半朝啊,这样算来,该是三朝的承蒙圣眷了,真是浩荡皇恩呐。”
胤禛正色道:“额娘即已知晓,就让茗茗回她该回的地方去吧。”
德妃微笑着看着他,两人相视无言许久,让永和宫的空气逐渐变得火药味儿十足,一边看着他们的紫茗即迷惘又害怕,这母子俩要是真对上了,胤禛的脸面何在?
“我让儿媳妇在这儿陪陪我这老太婆有什么不对的吗,皇上?”德妃依旧笑着,将目光转到紫茗身上,紫茗顿觉丝丝凉意。她困着我,到底想做什么?
胤禛看看紫茗,低头咬了咬牙,“即使去了养心殿,茗茗还是可以天天来陪额娘的。”
“皇上,”德妃起身,一步步地走进紫茗,这时候的紫茗对德妃突生畏惧感,不自觉地向后退着。
见其有些害怕地眼神,德妃停住了脚步,“我这儿媳妇儿有些事情想不明白,还很固执,我让她和我一起礼礼佛,想清楚一些事。”
有些事情不明白?什么事情?听到她这番话,紫茗更是茫然得不知所措,咽了咽口水,有些哀意地看向胤禛。
德妃突然抓上紫茗的手,转身看向胤禛,“皇上为何这般担忧?我又不会吃了她。”
越过德妃的肩,见紫茗摇头示意,便点了点头,“那就依额娘的吧。”说完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向德妃跪安,径直走出宫门。
“额娘想让我明白什么?”紫茗犹疑着还是问出了口,德妃不看她,缓缓地走回榻上坐下,“我要让你明白,我是对的。”
什么对的?谁对谁错?紫茗不解地看向她。德妃撇嘴摇了摇头,只字未说便起身离去。究竟什么是对的?不管是什么,可这世上的事,又怎可用简简单单的对错来衡量……
雍正元年,册立嫡福晋乌喇那拉氏为皇后,入住养心殿后殿的东耳房,也就是后来的体顺堂;册封侧妃佟佳氏为皇贵妃,暂居永和宫;册封侧妃年氏为贵妃,居翊坤宫;侧妃李氏为齐妃,居承乾宫;格格钮祜禄氏为熹妃,居景仁宫;格格耿氏为裕嫔,居延禧宫;格格宋氏为樊嫔,格格武氏为宁嫔;賜封郭氏为郭常在,张氏为张常在。
在这个紫禁城里,人人都觉得皇贵妃特别,人人都疑惑为什么作为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的佟妃却不为一宫之主,而是和皇太后住在一起。表面上看起来这婆媳二人亲密无间,可总觉得两人的关系好得有些过了头。于是,皇太后和皇贵妃之间的关系成了宫里太监奴婢们茶余饭后私语的话题。
正月初一晚,胤禛召集“一家人”在永和宫设宴。所谓的“一家人”是指包括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及其福晋在内的皇亲,热热闹闹地也能坐上一大桌。胤禛的目的再明显不过,皇帝一家和和睦睦,天下大家,太太平平,并且希望借此机会缓和相互间的种种矛盾。
上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是什么时候?已经记不得了。连日来,紫茗都自觉躲在佛堂诵经,对十四阿哥频繁的到来充耳不闻,默然地等待着十四阿哥的额娘对她的训话。看着坐在桌边这一张张恍如隔世的脸,紫茗实难下咽。她的哥哥,现在的怡亲王老了,鬓角的白发足能证明这将近十年来他身心的煎熬;桑雪,为了照顾胤祥……现在应该叫允祥了,她的身体也渐渐瘦削,只是那张不老的脸,那颗懂得快乐的心一直支撑着她走完最困难的时光。十四阿哥,他到现在一定还为皇位愤然吧,而他的嫡福晋完颜氏……还真是夫唱妇随啊。
宴席并没有像胤禛预期的那样顺利地进行,众人默默地用膳让他有些尴尬。“臣允祥恭祝皇兄龙体安康。”允祥起身欲帮助胤禛打破平静,岂料众人都只是举杯示意,并无其他多余的话语和动作,让允祥有些失措,直到桑雪拉他的衣袖,他才缓缓坐下,冲着她叹了一口不为人察觉的气。
“皇上即位,实非梦之所期。”“皇太后”突然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