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子时 ...

  •   “说到底,还是你那倒霉哥哥自己没用。世人向来只记得英雄和传奇,只记得公子追欢惊才绝艳,初次带兵就接连下了隗国三座城池……”

      白屺把玩着手里的酒杯,嗤笑道,“谁记得你哥哥姓甚名谁?”

      老实人咳嗽了一声:“这话过了。”

      柴小满血气上涌,怒目圆睁瞪向白屺,偏偏口拙,说不出什么厉害话来,只好又愤愤收回目光。有一瞬间,他身上涌动着切实的杀意,在座的大半都是老江湖,几乎立刻就察觉到了。

      一时无人说话,最后还是柴小满自己先开了口。花巧巧瞥见他桌子底下的双手攥紧成拳,狠掐进掌心里,忽而又慢慢松开了。

      柴小满面色还很僵硬,勉强扯出个笑:“白大哥教训的是,只是我从小就仰慕兄长,纵然知晓死生有命,终究还是意难平。”

      魏信犹犹豫豫:“可我听说,公子追欢早就已经死了。”

      “白鹿城里,太虚楼中。”花无名也接话道。

      柴小满摇摇头,笃定道:“不可能。”

      他深叹了一口气,“百花里之约尚未实现,公子追欢怎么可能就这样死了。”

      说起“百花里之约”,还是先说这三将星与四华盖。

      东陆素来将在文德和武功上最杰出的人才称为“华盖”与“将星”,关于他们的故事,哪怕是随便一个不起眼的茶楼里都能听个周全。

      然而天才的命途往往多舛,不顺遂的故事也更受听众欢迎。

      “三将星”中,矩燕国的江枫年纪最小,死得也最早。他出身低贱,原本是北衡皇庭里一洒扫仆役,却意外与年幼的皇太子白文喜交好。白文喜继位那年,金隅国入侵季国边境,一度跨过了沉澜江。季国与钜燕国互为唇齿,白文喜遂任命初露头角的江枫为折冲校尉,以一万轻勇骑驰援季国。战报传回北衡皇庭,江枫接连大胜,退敌五百里,小皇帝喜出望外,破格将江枫提拔为武官之首,封“扶厦将军”。

      这本该是一出君臣相携的佳话,可惜白文喜生性软弱,昏庸无为,致使大权逐渐旁落于文丞陆树言。陆树言是个有野心、有手段的改革家,却忌惮“扶厦将军”威胁他的地位,常年将江枫调遣在外,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为自己埋下隐患。

      天历三百一十五年,首夏节庆典当日,皇叔白绍祖以“清君侧”之名率八百勇士攻入北衡皇庭,意欲活捉白文喜与陆树言二人。陆树言投缳自尽,白绍祖的士兵在婢女居住的下房里抓住了白文喜,后者正蜷缩在女人的衣服堆里瑟瑟发抖。白绍祖逼迫自己的侄子下诏,勒令前来救援北衡皇庭的江枫弃甲投戈,上交兵符。江枫以“天欲倾,国有殇,断头相见又何妨”拒绝归降,最终战死于良覃平原,时年二十五岁。

      江枫死后不久,白文喜降下一纸《罪己诏》,宣布退位。

      同在北方,季国的定国大将军胡珉的情况倒是比江枫强了许多。季国周围虎狼环伺,国内便只得上下一心。胡珉三代将门子,深得国主管撷英信任。

      天历三百有五年,沉澜江水突然干枯,金隅国孤注一掷,集结的二十万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锋芒直指季国国都追日城。胡珉火速集结士兵,构筑数道防线护卫国都,季国境内一时间硝烟四起,血流成河。

      然而不管朝堂上如何劝说,胡珉始终没有调动驻扎在边境一线的军队。仅凭五万铁甲军,苦守重华关三天三夜,总算等到了最先前来支援的钜燕国骑兵。此时西边传来急报,竟有四万金隅士兵翻越苍梧山脉,与边境守军正面交锋,直到这时文武百官才叹服于胡珉的沉着与远见,要是被偷袭的金隅国士兵打开缺口,整个王都将面临腹背受敌、进退无路的必败局面。

      沉澜江只枯了三日,像被一只巨手截断了水源,三日过后,江水咆哮而下。金隅士兵没了退路,只有投降和被围杀两个结局。战争持续了半年时间,随着东陆各国的加入,二十四万金隅士兵被分割成块,一一歼灭。经此一战,季国元气大伤,但金隅国更是丧失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胡珉自请镇守沉澜江畔,在那苦寒之地一呆就是十二年。

      “三将星”中,最自在的就是楚泊舟。一个居无定所,不拥亲兵,在东陆七国辗转的“客将”。人道是,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楚泊舟是天生的领袖,更是最顶尖的战士,只要能够给出令他满意的酬劳,他可以为东陆任何一个国家卖命。

      比起三将星,四华盖的下场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走在街头巷尾,时常能听见坊间小儿拍手传唱,“神仙好采石,香车竟逐欢,鸱夷子皮总不堪;白衣唱新词,倦客弹旧剑,腹内文章空斐然”,唱得就是四华盖。

      其中又以公子追欢名气最大,十段话本中有七段都是说他的。

      公子追欢本名赵熠,是黎国前国主赵琞长子,极其聪慧,少年时期就以诗赋名扬天下。二十三岁那年,他大宴天下文人于百花里,又请“百花魁首”、东陆第一名妓痴树花作陪。宴会上众名士畅饮欢谈,挥毫泼墨,无数奇句名篇即兴而成,由专人汇编而成《蜉蝣春日录》。又评出其中四人最优,即是后来的“四华盖”。

      巧的是,这四人在宴会上也是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互相引为知己。公子追欢当即立下约定,日后必将再邀天下文人齐聚此地,重现今日盛景。

      百花里宴会后,赵琞病重,公子追欢参与夺储之战,他本就呼声最高,初次领兵更是一举攻破了隗国离支、孤竹、破叶三座城池,将两国国界线推至抱璧山北。“沃野”时隔四十年再度归于黎国疆域之内,赵琞龙心大悦,当即传位于他,随后溘然长逝。

      然而无论大黎熠帝如何文武双全,骨子里却依旧是那个浪漫多情的公子追欢。继位之后,赵熠力排众议,将痴树花纳入宫中,荣宠一时。

      痴树花独自居住在白鹿城最高的太虚楼中,从此再未出来过一步。熠帝夜夜登楼,再未宿在其他地方。

      几个月后的一天清晨,人们惊讶地发现,年轻的皇帝没有上朝。

      如今的大黎熠帝,曾经的公子追欢,就这样在所有人的难以置信中,突兀地消失了。

      传说有很多。有人说等士兵们提心吊胆地冲上太虚楼顶,见到的是赵熠和痴树花相拥在一起的试题,也有人说那里什么都没有,有人说月色明亮的夜晚,曾见一绝色女子出现在太虚楼里,倚窗垂泪,也有人说曾在宫殿角落见到一身明黄龙袍的年轻皇帝,步履轻快地走在前面,追上去却消失不见。

      所以,虽然并未公布熠帝的死讯,但大臣很快就从琞帝还活着的几个儿子中挑选出了一个稍微上得了台面的推上了龙椅,公子追欢也不过成了话本中的一段故事,戏文中的一句唱词。

      剩下几人也是同样。“神仙好采石”,指的是“捕风踏影”殷折丹,他年纪最大,人到中年便开始沉迷求仙问道,痴心妄想长生之法,最后把自己弄得疯疯癫癫,不人不鬼,被儿子殷玉泉亲手绑去了舍卫国清净洲,交由孤独园的僧人看管。

      而伯虑国虞涂,原本一直默默无名,直到百花里之宴上,他一袭白衣,落笔成章,技惊四座,风光无两。他所吟《捣素赋》,众人皆赞骨气奇高,卓尔不群,实乃当世奇才。

      唯有殷折丹捻着长须,和公子追欢咬耳朵道:“小子音宛情危,如履薄冰,恐难长命。”

      一语成谶,三年后,白衣虞涂为情所困,饮鸩而亡。

      至于钟离庸,此人是宋国的一个武将,据说还和楚泊舟是同门师兄弟,从小在一起学习兵法,无奈资质太差,一直出不了师,更别说列位“将星”。

      钟离庸是一个性格古板,做事较真的人。但有楚泊舟珠玉在前,他的所有努力都好像是个笑话。偏偏楚泊舟这人没什么原则,虽生于宋国,却以七国为家,哪国给的钱多就给哪国做客将,即使是攻打宋国也绝不手软,这让以忠君报国为己任的钟离庸如何能忍?坊间传闻他与楚泊舟关系极差,曾发下毒誓此生再不与楚泊舟相见,若见则必然是阵前相对,不斗个你死我绝活不罢休。

      “这样说来,还是平平凡凡的好。”魏信怅然。

      “笑话,你以为平平凡凡,老天爷就乐意对你网开一面了?”白屺拎着酒壶,大笑起来,“只有手握权柄的人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不然你就只能做那回不了头的金隅士兵,失了家的季国子民,亡了国的千古罪人。”

      柴小满年纪小,这会儿已经从刚才白屺的打击中恢复过来。

      他一边给自己碗里堆满了肉,一边诚恳佩服道:“白大哥,你真的是太刻薄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子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