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出阁 ...
-
第五章出阁
宫灯大会十五日后,方颐都借身体不适之故,不上朝议事,整日待在碧水阁,数着池中凋零的莲花。其间,子丹来过一次,带着他出生十个月的侄子忠颐。
忠颐聪明可爱,只是不肯让方颐亲近,这使方颐想到了恒曾说过孩童的眼睛比任何人都更能辨别是非真伪的,想必自己不是同类这一点也早给他一眼看穿了吧。
临走之前,子丹又旧事重提,催促他早日成亲,方颐依旧笑而不答。
清晨,方颐早起晨读,只见珠儿竟匆匆领了个小太监进书房来。
被人扰了清闲,方颐有些不悦:“珠儿,我不是说过清晨不见客吗?”
话音未落,只听见扑通一声,那小太监双膝着地,拜倒在地:“赵大人,请救公主一命!”竟是明宁公主的贴身侍女蝶儿的声音。
方颐一惊:“快抬起头来,蝶儿,将事情慢慢说来。”
蝶儿眼泪汪汪的抬起头来,直起身子道:“公主前些日子在宫灯大会上结识了一位游公子,两人情投意合,相见恨晚。公主向陛下提及此事,当时陛下也未表明态度,不想次日陛下竟龙颜大怒,对此大加反对,还打了公主一巴掌,并吩咐侍卫不准公主出长宁宫一步。公主为此,以一天一夜滴水未进,卧病在床。除了赵大人,恐怕没人能救公主了!”
明宁从小就受到明华的百般宠爱,两人深为亲密,乃至明明是姑侄辈份,却以姐妹相称,不仅如此,明华登基后还将自己曾住的长宁宫赐予明宁。对明宁,别说打了,就是责骂一句也是没有过的事,可见明宁在她心目中地位多重,而现在她竟下得下手去,张仪心下一忖度,看来此事必有蹊跷。
没想到自己短短一段时间不问朝政,竟发生了这样一件大事,方颐还不及感慨,就听见蝶儿又哭了起来:“公主说‘普天之下,也只有方颐哥哥能劝动明华姐姐了,倘若方颐哥哥不管,宁儿也就只能一死了!’请赵大人一定要救公主啊!”
方颐定了一下,便问道:“陛下为何突然一夜之间态度大变,甚至对公主如此粗暴?”
“这……奴婢不清楚,公主也不肯说,不过她曾提及逆臣衡王一事。”
“衡王?游公子……难不成这位游公子是衡王的内弟之子游洵之?”方颐恍然想起。
“对,公主提过游公子是‘戴罪之身’。”
“蝶儿,可否引游公子与方颐见一面?”方颐郑重地说道。
“游公子住在城北的福来客栈,蝶儿要在天亮之前回宫去了。”
与游洵之见过一面后,方颐的步伐反而更沉重了,不知不觉,长宁宫已在眼前。
“丞相大人,请留步。”侍卫把佩刀往他眼前一横。
这时,蝶儿从里面走了出来,说道:“陛下只说公主不准出长宁宫一步,没说他人不准来探望,要是公主有个万一,你们担当得起吗?”
两个侍卫对视了一下,便放行了。
玄泰殿
明华靠在椅子上,看着桌面上堆积如山的奏折,明宁的泪眼在她眼前挥之不去,她凝视着自己的右手,为何如此冲动?
回过神来,方颐已立在三米之外,静观其色。
“颐,近来身体可好?”
“蒙陛下关爱,已无大恙。”
“颐已经探望过明宁了吧。”她又问,目光慢慢从如山的奏折上转到方颐脸上。
“公主气色还好,没什么大碍。”方颐沉静地答道。
“也只有颐你才会说出这种让朕宽心的话来。”明华的眼慢慢张开来,同时坐直了身子,这时方颐呈上一份奏折:“请陛下过目。”
“边陲樊城告急,请求京都援兵?看来那塞北的蛮夷的气焰是越来越嚣张了。”
方颐上前一步道:“陛下还记得那乱臣衡王之师?残部便是西出了樊城。”
“朕当然记得,但这又与此事何干?”明华不解。
“据臣所知,衡王师残部在塞外颠沛流离,但也未与蛮夷勾结,可见他们还是心向朝廷的,渴望回归中原,再加上他们在关外流亡数十载,对蛮族和地形了解颇深,当下正是用人之际,所以臣请陛下宽大为怀,免衡王一族流放之苦,让他们与边防将士同仇敌忾,保卫我凌殷江山!”
明华静默了一下,便慢慢站了起来,回过身去,背对这方颐,冷笑道:“这样游洵之就不再是戴罪之身了是吧!朕的江山,还未到要让乱臣之后来保的地步!”
方颐继续说道:“陛下,游洵之与公主的婚事能促成皇族的再度融合,这不是令兄的遗愿吗?对衡王一族的赦令,也是昭告天下陛下行‘仁政’之心,亦有利于巩固帝业阿!”
“还有呢?”明华背对着他,似乎在强压着怒火。
方颐仍旧是那样从容的态度,不紧不慢的说出了下一句话:“况且,明宁身为一国公主,连自己心爱的男人都得不到,作为一个女人,未免太可怜……”
说罢,他悄悄瞥了明华一眼。
“颐,见过游洵之了吗?”沉默良久,明华的声音格外冷静。
方颐忙答道:“见过一面,笑谈之下,可见是个性情中人,待公主该是一片真心。想必陛下也见过此人了吧。”
“但宫墙之内,能养得下鹰吗?”明华转身看着他,脸上流露出一股凝重的神色。
方颐的眼瞳碧如一池春水,似乎将一切都能收入其中。他迎了上去,从容地道:“方颐也曾这样问过公主,公主虽虚弱不堪,看仍坚定地答道‘他倘要飞,宫墙外那片苍天,任他翱翔,明宁只需在他飞累时,能给他一个栖身之处,就已知足了。’事已至此,我们又有何话可说呢?”说到这里,他不由叹了口气。
明华不禁呆住了,过了一会,才一挥衣袖,道:“颐,你先退下吧。朕想冷静一下。”
方颐行了一个礼,退了下去,他回头看了看,只见长明灯将整个玄泰殿照得亮如白昼,却显得大殿更为空旷。
回到碧水阁,珠儿忙奉上了一杯热茶,关切地问道:“公子,陛下允了吗?”
方颐点了点头:“不能晓之以理,唯有动之以情。世道便是这样,纵使她有多么高高在上也不能超脱。只是,方颐此举对明宁是好是坏,连方颐自己也弄不清。”虽是这样说着,珠儿却只见他唇边泛过一丝浅笑。
一月后碧水阁
面对一池秋水,阁子里摆下了一桌酒席,桌边却没有坐人。
方颐席地而坐,看着那一池残荷,说:“公主今日出阁,陛下真不去见上一面?”
正对着他而坐的人只是兀自斟了一杯清酒,看着水波里的人影,默不作声。
“十六年,朕看着他从一个小婴儿长成了大姑娘。”她又喝了一杯才说。
“颐,有心上人么?”她忽然又说道,看着他那张很俊秀的脸,上面嵌着一双很美的碧眼。同时递给他一杯清酒。
方颐接过酒放在地上,道:“陛下,您醉了。”
“颐,有心上人是好事。游洵之生性豪放漂泊,宁儿免不了分离相思之苦,只是他离得再远,心也还是系着宁儿的,宁儿是虽苦犹甜……”她说着,轻轻晃了晃酒壶,“罢了,随她去吧,这宫中也好多年没听见孩童的脚步声了……
“颐,朕想和你下盘棋。”她将酒壶放在地上,用一只手直起身子,微微向前倾去。
月光冷冷地洒在棋盘上,棋子上也覆上了一层惨白的光,整个碧水阁静得如一潭死水。明华手持白子,悬在棋盘上方,久久不能落下,方颐目光则游移在黑白之间。
不经意间,她瞥见他的眼,深隧如黑夜。
“果真还是如此步步为营,层层设防,城府极深啊!”明华将棋子放回盒中,无奈的说道,将目光移向那一池残莲,映入池中的,是一轮残月。
这时,西边忽然想起了阵阵礼炮声,天边绽放出朵朵烟花,绚烂无比。
“朕的宁儿,出阁了。”明华望着星空,黯然道。
第五章出阁(完)